军粮与后勤:17世纪的明清蒙三方军事力量晴雨表


军粮与后勤:17世纪的明清蒙三方军事力量晴雨表

军粮与后勤:17世纪的明清蒙三方军事力量晴雨表// //

后勤对于军事行动的重要性 , 仅仅用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便足以全盘概括 。 任何连饭都吃不饱、武器供应都衔接不上的军队 , 根本不可能在残酷的生死之争中笑到最后 。 同时 , 那句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 也道出了保障后勤供应的艰难程度 。 如果你足够细心 , 便会发现后勤状况本身 , 足以作为审视某方军事力量的晴雨表 。

为此 , 我们可以借用17世纪的明朝、满洲与蒙古作为观察对象 。 分析他们在不同社会形态和生产模式上建立的后勤体系 , 理解三方成败的根本性原因 。

同一片天空


军粮与后勤:17世纪的明清蒙三方军事力量晴雨表

军粮与后勤:17世纪的明清蒙三方军事力量晴雨表// //

明朝 察哈尔与后金的空间非常狭小

早在公元前后 , 中原、草原和东北亚山林间的冲突就时断时续 。 到了已是近代范畴的17世纪 , 三方文明的政权也依然没有摆脱中世纪束缚 , 并在相杀相爱中又进行了一轮长期对抗 。

讽刺的是 , 无论朱家天子的京畿核心 , 还是满蒙贵族的直属领地 , 都位于大陆的东北方区域 。 这种同一片天空下的厮杀 , 也足以说明各方的严重对立情绪和相互影响 。


军粮与后勤:17世纪的明清蒙三方军事力量晴雨表

军粮与后勤:17世纪的明清蒙三方军事力量晴雨表// //

三方实际都建立在蒙古帝国的废墟之上

尽管国力持续衰退 , 但明朝在故事开始时却丝毫没有显出任何疲态 。 相比很多后世学者的简单划分 , 处于中晚期的帝国其实还沐浴在中兴气象当中 。 从16世纪60年代开始 , 澳门留居地的建立与月港-厦门的主动开放 , 都将海量白银输入内地 。 从未有过如此巨款的明朝 , 也得以继续依靠募兵制强化军力 , 并在万历时代熬过著名的三大征战事 。

对比更早之前的百年萎靡 , 这些军事行动大都有明人主动出击的意味 。 显然可以归结于大航海时代与近代全球化进程创造的时代红利 。 一直对外保持过分警惕的中原帝国 , 在白花花的银子面前依然眯开眼笑 。


军粮与后勤:17世纪的明清蒙三方军事力量晴雨表

军粮与后勤:17世纪的明清蒙三方军事力量晴雨表// //

对外极度抗拒的明朝 最终还是要靠贸易获得财富

然而 , 进入新世代的明朝在结构上却是严重滞后的 。 抛开重农抑商与独尊儒术不谈 , 只从帝国的整体战略布局来看 , 就能发现其与时代风貌的严重脱节 。 由朱棣钦定的都城北京 , 实际上源自传统农牧产业带间的要塞城市 。 帝国的核心居于此地 , 就势必远离南方的经济中心和海洋贸易 。

同时 , 还需要为日益沉重的边境负担花钱 。 漫长的补给距离 , 也让大运河之类的动脉显得功率不足 。 皇帝除了需要紧盯南方的漕运时刻表 , 还必定时刻谨防北面的蒙古势力 。


军粮与后勤:17世纪的明清蒙三方军事力量晴雨表

军粮与后勤:17世纪的明清蒙三方军事力量晴雨表// //

不产粮的京师本身非常依赖南方的田赋供给

作为漠南蒙古的最后强权 , 本部居于察哈尔的林丹汗是一直身处多方重围 。 由于历史原因 , 他必须以共主头衔去尝试重新整合草原地区 。 但长期和中亚关系密切的漠西蒙古人 , 并不顺从这位需要向明朝祈求贸易的所谓大汗 。 受此影响 , 漠北与河套附近的其他小型部族 , 也会是在名义上对其进行尊奉 。 让心比天高的他也只能依靠察哈尔一隅做新的文章 。

从16世纪的隆庆开关起 , 明蒙关系有了很大缓和 , 中断多年的正常贸易也同步恢复 。 但仅仅依靠板升城一地的有限关系 , 无法支持蒙古人的复兴帝国梦 。 白银和其硬通货的物流 , 首先起始于南部海岸 , 然后才由大运河缓缓北上 。 等最后送抵草原商队手上 , 早已耗费大半而价格高昂 。 这种看似有利于明朝的上下游差异 , 却是在继续供养林丹汗势力的同时 , 让其继续被定格在原先位置 。 也就是说 , 即便没有朱棣的祖训影响 , 明朝也不敢轻易调整战略体位 。 否则就可能放任蒙古骑兵再次南下 , 或是让幽云地区的非中央系军队做大 。


军粮与后勤:17世纪的明清蒙三方军事力量晴雨表

军粮与后勤:17世纪的明清蒙三方军事力量晴雨表// //

明蒙古间的冲突 因其核心都处于资源匮乏状态

此外 , 东北亚的满洲势力也完成了漫长复兴 , 同时压迫着明朝和蒙古双方 。 在昔日的蒙古大扩张时期 , 满洲遭到近乎底朝天的严重破坏 。 但随着大部分蒙古边缘势力的崩溃 , 本地人口的重新发展也在必然填补掉权力真空 。 明朝的士大夫不会忘记鲜卑和辽金带来的恐怖回忆 , 蒙古贵族也不可能对自己的东北亚起源是茫然无知 。 这就让他们几乎同时对新兴的第三方保持警觉 , 并一度被迫联手进行针对 。

然而 , 基于前文所说的资源递减效应 , 双方连最基本的和平共处都难以达成 。 对于努尔哈赤势力的限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


军粮与后勤:17世纪的明清蒙三方军事力量晴雨表

军粮与后勤:17世纪的明清蒙三方军事力量晴雨表// //

重新崛起的满洲 同样将遭遇资源匮乏限制

最真实的口粮反馈


军粮与后勤:17世纪的明清蒙三方军事力量晴雨表

军粮与后勤:17世纪的明清蒙三方军事力量晴雨表// //

萨尔浒之战 预示着三方冲突的开始和加速

1619年的萨尔浒之战 , 彻底引爆了三方之间的火药桶 。 明朝、后金与察哈尔之间的三国演义 , 也因为资源总量的匮乏而势必表现的更为迅速无情 。 明朝在实际上结束了中兴时代 , 蒙古人则以为自己获得了新的机会 , 而初生的后金对此是异常恐惧 。

此后 , 各方军队将在相隔不远的战场上展开厮杀 。 我们已知道这些战役的结局 , 也大体清楚他们各自的武备情况 。 但若从更细微的士兵口粮状况深入 , 便会有更为透彻的理解 。 不会因所谓的当事人发挥问题 , 带出无病呻吟式的哀嚎 。


军粮与后勤:17世纪的明清蒙三方军事力量晴雨表

军粮与后勤:17世纪的明清蒙三方军事力量晴雨表// //

前线的明军实际上经常遭遇缺衣少粮困境

首先来看建立时间最久的明军口粮制度 。 虽然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区域 , 每个士兵能送到嘴里的能量源都不会一样 , 但明军大体上继承了两宋时期的口粮标准 。 通常以每人50天作战时间进行准备 , 并让单兵自己携带其中的3天份额 。 余下存货才由辎重车或骡马运输 。

进行战役部署的一线部队 , 被规定要吃到由肉沫粉制成的麋饼 。 可以在开饭时水泡开喝 , 也能在条件不允许时直接口服 。 同时还要配以由米糊晒干制成的皱饭 , 或用杂粮制作的杂饼 。 为了给士兵调剂口味 , 也会配发油麻丸或乌梅 。 若士兵只是在某个据点驻防 , 则口粮标准就会立即下调 , 水泡饭、盐块和粗布醋干 。 但无论哪一种套餐 , 都不可能让士兵获得足够的能量与蛋白质 。 军官与头面人物的层层回扣 , 也让士兵口粮被屡屡打折 。


军粮与后勤:17世纪的明清蒙三方军事力量晴雨表

军粮与后勤:17世纪的明清蒙三方军事力量晴雨表// //

后勤供给不足 也让明军的战马状态很差

但就是这些差强人意的口粮标准 , 对各明军部队来说也是种幸福 。 帝国的主要粮产区都位于南方的长江沿线 , 必须提前筹备很久才可有足够份额进行大规模远征 。 但在大运河一类的内陆水道运输 , 势必耗费远多于前线兵力的劳役人口 。 他们的沿途消耗和因交通堵塞而造成的晚点 , 都将大部分物资消耗在路上 。 一旦军粮抵达京师 , 又必须依靠效率更低的陆上运输送往辽东前线 。 民夫与畜力的继续花销 , 就将继续降低前线部队的到手余额 。

因此 , 明军饿着肚子打仗与战马状态奇差的情况 , 一定是那个年代的战区日常 。 拮据的口粮储备 , 也要优先分配给将领和主要负责作战的武装家丁 。 进一步让更多士兵陷入饥荒 。 于是 , 原本的数量优势将在作战时显得完全相反 。 少数能填饱肚子的精锐突击力量 , 不可能在正面对峙的同时再保护粮秣辎重 。 满洲军队就经常以截粮道、夺辎重的方式 , 逼着明军把坐骑和马具都拿来吃掉 。 然而再轻松收拾那些只能搭配吃米和树皮的大头兵 。


军粮与后勤:17世纪的明清蒙三方军事力量晴雨表

军粮与后勤:17世纪的明清蒙三方军事力量晴雨表// //

清军的机动与战力优势 直接由后勤支撑

以明军的惨况为参照 , 满洲士兵的待遇无疑是好了不少 。 根据现存的清军远征口粮标准 , 每个八旗兵都应该在战前分到可供个人食用10天的小麦、小米和羊 。 因此 , 除了食盐等调味品需要自备外 , 他们每日所能获得能量都高于明军对手 。 如果作战的时间和距离提升 , 那么份额也会做一定上涨 。 哪怕是投降的前明军队 , 也可以获得几乎相同的口粮标准 。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总有内地兵丁投奔关外 , 而很少有满洲人转投明朝 。

更好的后勤保障 , 让大部分后金士兵都有胜于明军的体能和战斗意志 。 也让他们有更多精力实施复杂的部署与作战计划 , 并在困难阶段肆虐更广的敌方区域 。


军粮与后勤:17世纪的明清蒙三方军事力量晴雨表

军粮与后勤:17世纪的明清蒙三方军事力量晴雨表// //

满洲的再崛起 本身就是农业生产恢复的结果

很多人一定会对满洲的实际供应能力提出怀疑 。 但根据万历时代的朝鲜观察者记录 , 当时的东北亚地区已有了很多繁华的农庄和田地 。 大量的内地流亡者进入辽东 , 也需要以农业技能为自己寻得地头蛇保护 , 进一步加速了满洲农业经济发展 。 因此 , 早期的后金无论是大贵族还是基层八旗战士 , 都拥有自己的田产和农奴 , 区别仅仅在于规模和土地质量 。 这同样也是早期八旗军具有很强战斗力的根本原因 。

至于林丹汗麾下的察哈尔蒙古士兵 , 则完全需要自备一切出征口粮 。 由于已经没有当时的确切记录留存 , 我们就只能以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骑兵为参照标准 。 在不进行大量劫掠的情况下 , 大汗的士兵们需要为自己准备米、肉干和早期的原始奶粉 。 同时为自己配备3-6匹马 , 分别用于远距离行军与作战 。


军粮与后勤:17世纪的明清蒙三方军事力量晴雨表

军粮与后勤:17世纪的明清蒙三方军事力量晴雨表// //

林丹汗的蒙古部队 大体上保持着原有传统

然而 , 在草原经济衰败的15-17世纪 , 成吉思汗时代的标准无疑是难以为继 。 林丹汗也不可能有统一各部的铁木真实力 。 尤其是农业产区的面积狭小和产量问题 , 让普通士兵也很难吃到自产的米 。 作为应对方法 , 蒙古人就更加依赖明朝的贸易和增援 , 甚至长期同山西北部的白莲教社团进行走私 。 但即便如此 , 他们的后勤水平依然是明清元三方中最不稳定的 。

这也注定了林丹汗的最终失败 。 而他的手下在逐步归顺后金时 , 也首次获得了来自宗主的物资供应 。 这让蒙古人有极大的积极性为努尔哈赤等新汗王当兵 。 林丹汗唯一可能用于分配的后勤物资 , 应该是在草原上异常珍贵的食盐 。 但分配本身也绝不可能过于公平 , 免得混日子的人会破坏古老习俗 。


军粮与后勤:17世纪的明清蒙三方军事力量晴雨表

军粮与后勤:17世纪的明清蒙三方军事力量晴雨表// //

林丹汗终究只有一个破产版的小型蒙古帝国

差异背后的结构问题


军粮与后勤:17世纪的明清蒙三方军事力量晴雨表

军粮与后勤:17世纪的明清蒙三方军事力量晴雨表// //

后勤差距 直接造成了三方的军力强弱

作为三方军事力量晴雨表 , 口粮问题本身也反应出各自所属国家的整体后勤能力 。

从1613年的战争开始 , 到具有决定性意义的1644年 , 后金士兵几乎比他们遇到的所有对手都吃的要好 。 在本土出现人口上涨与粮食危机的背景下 , 这完全得益于己方军事运作的成功 。 相比已是昨日黄花的明朝与蒙古 , 八旗制度的后勤模式也更适合激发基层战力 。 大小首领在战场上是部队的各级军官 , 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封建依附关系 , 共同负责各自农庄内的农业生产 。 至于努尔哈赤开始的顶层建筑 , 更多是一种强制规范 , 将所有资源进行整合 。


军粮与后勤:17世纪的明清蒙三方军事力量晴雨表

军粮与后勤:17世纪的明清蒙三方军事力量晴雨表// //

早期八旗成员大都有自己的专属田庄供养

类似的情况放在其他领域 , 就后金方面对更好武器的迅速掌握和推广 。 由于构筑大型政权的时间极短 , 要满足频繁战争所需的全部武器供应 , 就不可能不动员起所在的整个社会 。 但又不能因此而过度消耗 , 提前透支综合实力 。 无论单兵使用的甲胄、弓弩和刀枪 , 还是需要举国之力投资的红衣大炮 。 满洲人在后勤问题上都没有出过明显的岔子 。 更是让明朝和蒙古方面都相形见拙 。

明朝的武装动员制度 , 在筹划之初就希望减少中央本身的大规模开支 。 各卫所都有自己的专属田地 , 其中的大部分需要在自备军需之外再向顶层缴纳田赋 。 但过于叫真的设计思路和庞大的帝国体系本身 , 都让美好愿望化为虚无 。 卫所很快就失去了大部分多余生产能力 , 反过来向朝廷索要天价维护支出 , 并因此成为明军整体后勤体系中的可怕负担 。


军粮与后勤:17世纪的明清蒙三方军事力量晴雨表

军粮与后勤:17世纪的明清蒙三方军事力量晴雨表// //

本是寓兵于农的卫所 最后成为明朝的财政黑洞

尤其当卫所土地被重新“贵族化”的军政长官们垄断 , 其产出就连满足全部所属人口的必需都难以做到 。 等于是让明朝失去相当比重的动员与后勤资源 。 但帝国为了自己当初确立的战略结构 , 不可能对其进行全盘清理 。 只能以额外资源充足募兵队伍 , 投入到日益恶化的各条战线上去 。 所以从单兵口粮到武器 , 再上升到全军的武器系统更新 , 处处显得非常滞后与迟缓 。 空有华而不实的花名册数量 , 却根本兑现不了应有的能力 。

至于没有帝国负担的察哈尔蒙古 , 其困境直接源自所处的战略位置 。 由于东西两头的战略生命线 , 都被敌对势力捏在手中 。 迫使他们只能以远少于明清的资源 , 应付两者给自己施加的巨大压力 。 加上林丹汗这样的首领本身就自带帝国梦 , 无法在具体战略谋划上保持足够弹性 , 结果自然是军事体系的后勤永远困难 。


军粮与后勤:17世纪的明清蒙三方军事力量晴雨表

军粮与后勤:17世纪的明清蒙三方军事力量晴雨表// //

地缘格局的变化 注定林丹汗不会获得成功

但作为先后加盟其他两方的中间力量 , 察哈尔蒙古的后勤状况也有过起伏变化 。 在明朝一边 , 他们的困境没有实质性改善 , 始终在旧模式下“我行我素” 。 等被迫转投满洲那头 , 后勤困境就立刻得到巨大改善 。 这种前后反差 , 也足以映衬出北京与盛京之间的后勤实力对比 。 尽管大家在本质上都还是“寓兵于农” , 但结出的成果还是天差地别 。

历史在很多层面都充满意外 , 但当某段进程确定后就往往难以被身在其中者扭转 。 在明-满-蒙的三国演义落幕400多年后 , 我们重看那些活跃在最前线的战士之需 , 就足以体会最终胜败的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