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甘肃才知道,原来一碗羊肉馍背后还有红军会师故事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来到甘肃才知道 , 原来一碗羊肉馍背后还有红军会师故事

平凉是一个多民族的地方 , 回族人口有18万 。 为了尊重回族人的生活习惯 , 平凉有很多回民餐厅 , 同顺羊肉馍 , 就是平凉的回民餐厅 。 羊肉来自平凉北边的山地 , 是开这家羊肉馍店的老板自己家的牧场放养的 。 和大餐厅每周五定期向市场购入食材库存以应付周末的人潮不一样 , 这家羊肉馍店每天供给的都是最新鲜的羊肉 , 对羊肉对羊的品种对羊在哪儿宰杀都有很严格的规矩 。

1块钱一个馍 , 一碗羊肉汤28元 。 这样的一顿羊肉馍 , 无论是做早餐还是晚餐 , 吃起来很划算 。 食用的时候 , 将圆饼掰成小块放入碗内 , 再让服务员添入沸腾的肉汤 , 即可开始吃 。 羊肉馍是很简单的食物 , 所需要准备的就是新鲜羊肉、一个面粉制成的小圆饼 , 一些大蒜、辣椒、香菜之类的调味品 , 因为羊肉汤可以提前用香料包和羊骨熬制 , 所以剩下的材料准备好一份羊肉馍 , 时间算得上迅速 。

也因为如此 , 羊肉和馍之类的食物可以作为干粮 , 随身带着以饱口福 。


来到甘肃才知道,原来一碗羊肉馍背后还有红军会师故事

来到甘肃才知道 , 原来一碗羊肉馍背后还有红军会师故事// //


来到甘肃才知道,原来一碗羊肉馍背后还有红军会师故事

来到甘肃才知道 , 原来一碗羊肉馍背后还有红军会师故事// //

平凉的羊肉馍和西安羊肉泡馍并无太大不同 , 但是食物的口味和鲜美程度虽然相同 , 背后的故事却不同 。 平凉是界石铺红军会师所在地 , 所以这里有很多故事 , 是关于曾经的红军和回民之间的 。

在平凉的界石铺红军纪念馆 , 就有一个“干粮袋”的故事 , 是毛主席告诉大家 , 要照顾回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 凡是猪肉做的饭食、猪皮做的用具一律不能带 。 当时跟随毛主席的陈昌奉同志 , 快要到一个回族村庄 , 有一口用猪油炸的一袋干粮不舍得扔掉 , 毛主席看到这袋干粮对陈昌奉说 , “你这口袋子可是宝贝啊 , 怎么从江西出来一年还没有吃完?”陈昌奉被问的哑口无言 。 毛主席对他说说:“依靠人民才会胜利 , 光凭这两口干粮袋还是会饿死的 。 回族也是我们中国人民的一部分 , 也要求解放、闹革命 。 ”第二天一早 , 陈昌奉和林英同志一起把猪油炸的东西送给了当地汉族老乡 。 后来回族老乡听说了这件事 , 送来他们做好的羊肉 , 还在红军要出发的时候送了一位回族老大娘新缝制的干粮袋送给陈昌奉…


来到甘肃才知道,原来一碗羊肉馍背后还有红军会师故事

来到甘肃才知道 , 原来一碗羊肉馍背后还有红军会师故事// //


来到甘肃才知道,原来一碗羊肉馍背后还有红军会师故事

来到甘肃才知道 , 原来一碗羊肉馍背后还有红军会师故事// //

红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 , 曾经说过:“红军也是回族人民的子弟兵” , 那一年是1935年夏天 , 为了迎接中央红军北上 , 红二十五军挺进甘肃,一举攻占两当、秦安等县 , 威逼静宁县城 , 截断了西安、兰州公路 。 尔后部队到静宁县城以北15里的兴隆镇休息三天 , 做好继续行动的准备 。 兴隆镇一带是回民区 。 长期以来,由于反动派的挑拨和抢掠 , 回汉两族之间隔阂很深 , 当地回族群众极其仇视汉人官兵 。 据说当年反动政府的一支军队路过这里就曾被缴械 。 回民对红军不了解,会不会引起误会呢?同志们不免有些担心 , 纷纷议论 。 吴焕先根据回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制定了宿营不住清真寺、不在回民家里吃大荤、不打回族土豪等规定 。 按照吴焕先的指示,全军迅速动员起来 。 等吴焕先带队进兴隆镇时 , 请了回民到军部做客 , 亲切地对他们说:“汉回两族是一家 , 我们工农红军是老百姓的军队,也是回族人民的子弟兵 , 是为受压迫的人民打天下的 。 这次进驻贵地区只是稍作停留 , 很快就走 。 请放心 , 决不打扰当地群众 。 ”接着,吴焕先又向清真寺赠送礼品,以表达红军对回族人民的敬意 。 阿訇他们见此情景,才镇定下来 , 带领回族群众头顶礼品,吹吹打打到军部作了回拜 。 红军尊重和爱护回族人民的实际行动使当地群众深受感动 。 白发苍苍的老人说:“活了这么大岁数 , 没见过这么好的军队 。 ”有几个回族青年主动要求参加红军,一些躲在野地里的青年男女也纷纷拉着牛羊回来了 。 店铺全部摘下门板开张营业 , 大街小巷到处张灯结彩,张贴着欢迎红军的红绿标语 , 部队要离开兴隆镇了 。 全镇男女老幼一齐涌上街头,在街两旁摆上放满油果点心的案桌 , 敲锣打鼓、鸣放鞭炮、恋恋不舍地欢送红军 。


来到甘肃才知道,原来一碗羊肉馍背后还有红军会师故事

来到甘肃才知道 , 原来一碗羊肉馍背后还有红军会师故事// //

今天的平凉有很多独具特色的回族美食 , 今天的平凉生活着的回族山村也为这里的旅游增添了不少内容 。

简·莫里斯说 , “旅行 , 曾经要么出于必须 , 要么是场冒险 。 如今它却沦落成一种商品 , 成了“社会生活技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

就像我们理解中的美食 , 曾经我们最爱自己熟悉的食物 , 喜欢母亲做的菜 , 而如今琳琅满目的选择让我们的思绪都乱了 , 在网上搜出各种新鲜的做法 , 在食物上“颠覆”各种常识 , 于旅行的途中 , 我们更愿意吃其他人习惯吃的食物、吃多民族多口味的新鲜食物 。


来到甘肃才知道,原来一碗羊肉馍背后还有红军会师故事

来到甘肃才知道 , 原来一碗羊肉馍背后还有红军会师故事// //


来到甘肃才知道,原来一碗羊肉馍背后还有红军会师故事

来到甘肃才知道 , 原来一碗羊肉馍背后还有红军会师故事// //


来到甘肃才知道,原来一碗羊肉馍背后还有红军会师故事

来到甘肃才知道 , 原来一碗羊肉馍背后还有红军会师故事// //

羊肉馍对南方人来说 , 算得上一种颠覆 。 吃着吃着潜移默化地涉及到文化 ,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 于是吃着各地特色的美食 , 当然就和不同的文化传统有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