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影说地丨追剧《长安十二时辰》,也聊一聊唐朝房地产那些事儿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谈影说地丨追剧《长安十二时辰》,也聊一聊唐朝房地产那些事儿


谈影说地丨追剧《长安十二时辰》,也聊一聊唐朝房地产那些事儿

谈影说地丨追剧《长安十二时辰》,也聊一聊唐朝房地产那些事儿// //

有这么一个“没有底线”的作家 , 曾经将所写小说《我在江湖》长达三年断更 , 在复更第一章中 , 又以“天降一块陨石 , 把小说中正反两派的人物都砸死了”为结局强行给作品画上句点 。 这波操作在后来的小说界被人们戏称为“陨石遁” 。 这个没有底线的作家名叫——马伯庸 。

好在除了这部《我在江湖》烂尾以外 , 马伯庸的其他作品都堪称佳作 。 作品《寂静之城》甚至获得了国内科幻文学的最高奖项“银河奖” 。 《风起陇西》《三国机密》《古董局中局》和《长安十二时辰》等长篇小说也都收获了无数点击率 , 或高价卖出了影视版权 。

最近 , 他所写的小说《长安十二时辰》改编的同名网剧上线了 , 由炙手可热的流量偶像和一众知名老戏骨联袂出演 , 该剧一经播出好评不断 , 口碑和收视率双丰收 , 更是直接得到豆瓣8.6分的电影评分 。 紧凑的剧情、反脸谱化的人设、精致考究的服装、还原的历史建筑 , 成为观看该剧的网友们热议的焦点 。 同时 , 随着剧集的热播 , 人们对于历史上真实的大唐王朝 , 产生了极大的好奇 。 本期 , “谈影说地”将结合《长安十二时辰》的剧情与历史资料 , 聊一聊唐朝房地产的那些事儿 。

━━━━

一起强拆引发的血案


谈影说地丨追剧《长安十二时辰》,也聊一聊唐朝房地产那些事儿

谈影说地丨追剧《长安十二时辰》,也聊一聊唐朝房地产那些事儿// //

《长安十二时辰》的故事背景是这样的:曾经在陇右浴血奋战的退伍老兵张小敬 , 退伍后担任首都长安的刑警队大队长 。 他的老战友闻无忌则是做起了小生意 , 在长安开起了香铺 。 由于长安最大官二代——永王一时兴起要在闻无忌做生意的那个地段盖大使馆 , 为了赶走这些开店的商户 , 永王派手下黑帮“熊火帮”把谈判代表闻无忌杀死了 。

张小敬一怒之下 , 斩杀熊火帮34人和与熊火帮勾结的顶头上司为战友报仇 , 被判了死刑 。 张小敬和闻无忌的牺牲并没有改变那条街的商铺被强拆的命运 , 这起强拆事件也成为后来长安危机的起源 。

在真实的唐朝 , 这种事发生的概率有多大?如果从盖使馆的角度来说的话 , 概率为0 , 因为在唐朝并没有“大使馆”的说法 。 长期研究汉唐历史的暨南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崔世平表示 , “大使馆”是近代西方传过来的概念 。

在唐朝 , 使臣不是常住的 , 都是多少年过来朝贡一次 , 住一段时间就走了 , 一般都住在驿站、客栈之类的地方 , 规格高一点的就是鸿胪寺 , 相当于我们现代的国宾馆 , 住完就走 。 所以 , 为了给一个小国家建一个使馆 , 把老百姓的房子给拆了 , 在唐代是不可能的事情 。

不过 , 在唐朝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不少强拆事件 , 其中不少就与大唐的皇亲国戚确有关系 。 《明皇杂录》上记录的这么一起 , 就是杨玉环的三姐虢国夫人直接参与的 。 说的是 , 有一回 , 虢国夫人想要换宅院 , 于是派人在这京城满世界寻摸好地方 。 找来找去 , 看上了一处宅院 , 打算把人家的旧房子拆了 , 给自己盖新的 。

她看上的这处宅院是朝廷勋旧韦嗣立家的 , 虽然韦嗣立已经死 , 但后人还都在里面住着 。 可在虢国夫人看来 , 根本不值一提 , 韦家的人还在堂上闲聊 , 虢国夫人就带着几百个工人闯进来了 。 架上梯子 , 登上房顶就开始拆 , 直接把韦家人连男带女都赶了出来 。

虢国夫人的管家告诉韦家 , “在城边上有块空地 , 大约有十来亩的样子 , 那地就归你们家了 , 自己盖房子吧 , 这是看在韦家还是官身 , 若是平头百姓 , 莫说空地 , 什么都没有 。 至于宅子 , 则一文钱不给 。 ”

韦家人知道杨家在当时的势头 , 只能忍气吞声 , 先找亲朋借住一段时间 , 然后张罗盖房子去了 。 窥一斑而知全豹 , 通过虢国夫人的强拆事件可以看出 , 这个时期的唐朝 , 外戚胡作非为的问题已经十分严重 , 而这也为唐朝后期的由盛转衰埋下了伏笔 。

━━━━

唐朝地产变迁史


谈影说地丨追剧《长安十二时辰》,也聊一聊唐朝房地产那些事儿

谈影说地丨追剧《长安十二时辰》,也聊一聊唐朝房地产那些事儿// //

“安得广厦千万间 ,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风雨不动安如山 。 ” 这是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期所作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一句 。 这句诗不仅成为后世对安定居住环境向往的表达 , 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见证 , 它衔接着唐朝地产的变迁过程 。

实际上 , 整个中国古代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房地产开发商 , 因为“普天之下 , 莫非王土” 。

因此 , 到了唐朝实行的仍是严格的土地政策管制 。 唐玄宗在位时 , 朝廷更是下发了“限购令”:普通人家每3口人给一亩宅基地 , “贱民”之家每5口人一亩 , 如果多占;“一亩笞十” , 就是每超过一亩打10大板 。

在唐朝 , 即便再有钱的商人也属于贱民 , 就算是上百口人的大家庭 , 最多也只能购买20亩地 。

同时 , 一处房产或地产要出售 , 买卖双方谈妥还不行 , 还要征求所在地的邻居以及卖方族人的意见 , “先已亲邻买卖” , 即邻居和族人有优先受让权 。

安史之乱爆发后 , 人们的居住情况也就更糟糕了 。 《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 , 十不存一 , 百曹荒废 , 曾无尺椽 。 中间畿内 , 不满千户 , 井邑楱荆(楱应改为榛) , 豺狼所号 。 既乏军储 , 又鲜人力 。 东至郑、汴 , 达于徐方 , 北自覃、怀经于相土 , 为人烟断绝 , 千里萧条” , 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 , 一片荒凉 。

杜甫有诗曰:“寂寞天宝后 , 园庐但蒿藜 , 我里百余家 , 世乱各东西” 。 形容经过战乱 , 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

安史之乱的第六年 , 杜甫来到成都 , 在朋友的资助下盖了几间草房 , 全家安顿下来 。 第二年秋天 , 辛辛苦苦盖起的茅屋竟为秋风所破 , 诗人感慨万千 , 写下了著名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到了唐德宗时期 , 除了限购 , 朝廷还推出另一种房地产管理政策——间架税 , 以“间架”为标准 , 按照《资治通鉴》的解释 , “间架”是指“每屋两架为间” , 也就是并列的两个屋架之间的空间称为一间房 。

至于怎么收费 , 史料记载:豪华一些的所谓“上屋”每年每间收2000钱 , 一般化的房子也就是所谓“中屋”每年每间收1000钱 , 差一些的房子也就是所谓下屋每年每间收500钱 。

间架税刚施行几个月 , 长安城外发生了一次军队哗变 。 叛军为赢取民心 , 打出了“不税汝间架除陌矣”的口号 , 说他们要是取得了政权 , 马上就取消房产税和其他的乱收费 , 老百姓纷纷支持叛军 。 当时的皇帝唐德宗惊于此 , 平息叛乱后 , 他立刻下诏废除了“间架税” 。

在唐德宗时期 , 也首次出现了开发商铺的商人 , 买了地盖好房之后 , 或租或卖 , 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算是开发商 。 但是所有这些开发商都不专门从事房地产开发,他们中间甚至包括了当时的政府官员 。 也就是说 , 他们搞房产开发只是多元化经营的一种 , 没有谁只靠卖房子吃饭 。 这种局面一直到宋朝才有了变化 。

━━━━

大唐建筑知多少?


谈影说地丨追剧《长安十二时辰》,也聊一聊唐朝房地产那些事儿

谈影说地丨追剧《长安十二时辰》,也聊一聊唐朝房地产那些事儿// //

回到电视剧本身 , 该剧之所以能掀起“重回盛世唐朝”的浪潮很大程度也跟精良的服装和仿古建筑有关 。

这些多细节的刻画 , 让观众仿佛跟着主角 , 从早到晚 , 走过长安一百零八坊 , 领略了唐朝的各种建筑设计细节 。 不过 , 剧中的建筑造型并非一比一对照着唐朝建筑来建设 , 因此对于该剧关于唐代建筑风格的争论在百度贴吧上一直没有停止过 , 有称和风的也有称唐风的 , 褒贬不一 。

有网友直接开楼 , 将剧中出现的建筑与日本著名建筑进行对照 , 列举出相似之处 。 实际上 , 这是由于当下唐朝建筑的保留并不多 。 于是只能根据现有的壁画结合日本仿唐代建筑来进行还原 。

比如 , 西市的门楼是根据敦煌壁画考证设计的 , 但敦煌壁画实在是模糊不清 , 国内没有实物 , 整个风格只能参照日本存留的设计 。 和风建筑固然是精美 , 但终究并非唐代建筑 , 和风建筑的确是学习了唐代建筑 , 但经过千年的发展 , 它早已融合了其民族风格进去 , 形成了有日本自己民族特色的建筑 , 和唐风早已大相径庭 。

不过瑕不掩瑜 , 《长安十二时辰》作为一部电视剧而非历史剧 , 能让在人们在想象中的长安体验奔跑跳跃的激情和探案烧脑的乐趣 , 也就足够了 。

文章来源:中国房地产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