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6招,轻松搞定古诗鉴赏题
很多同学苦于古诗鉴赏嚼不烂 , 搞不明白诗人到底说了什么 , 要么是明白诗人说了什么 , 自己却表达不出来 , 遇到这些情况怎么办呢?往下看 。
一、读不懂怎么办?
1.揣摩诗歌的题目
题目包含诸多信息 , 或揭示内容 , 如《观书有感》;或展示思路 , 如《望月怀远》;或流露情感 , 如《西宫春怨》 。 题目为我们打开了通向诗歌主旨的第一条快速通道 。
例:刘桢的《赠从弟》:“亭亭山上松 , 瑟瑟谷中风 。 风声一何盛 , 松枝一何劲 。 冰霜正惨凄 , 终岁常端正 。 岂不罹凝寒 , 松柏有本性 。 ”
整首诗只言松而不言人 , 如果不在题目“赠从弟”上下功夫 , 很难把握其主旨 。 由题目明白了诗是赠堂弟的 , 才可能理解该诗托物言志 , 借咏松树来勉励堂弟保持节操的主旨 。
学会这6招 , 轻松搞定古诗鉴赏题// //
2.寻找体现诗人情感的关键词
“诗言情” , 情是诗的生命 , 是诗的灵魂 。 找到关键性的能体现诗人情感的关键词 , 就等于读懂了诗 。
诗人的情感往往通过两种方式来体现:
一是直接用感情词 , 如喜乐哀伤 , 忧悲愁思之类;
二是用意象体现 , 如雁、明月、秋雨、落花等 。 两种方式又往往混用 。
例:韦应物的《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 淮南秋夜雨 , 高斋闻雁来 。 ”赵嘏的《寒塘》:“晓发梳临水 , 寒塘坐见秋 。 乡心正无限 , 一雁过南楼 。 ”
两首诗中的“故园”“渺”“归思”“悠”“雁”“寒”“乡心”等关键词体现了诗人浓浓的乡愁情感 。
体现情感的关键词为我们打开了理解诗歌主旨的另一条快速通道 。
3.挖掘考题提供的信息
命题人必须紧紧围绕所选诗的特定形象、语言特色、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来设计考题 , 考题本身就是难得的资源 。
例:“墙角数枝梅 , 凌寒独自开 。 遥知不是雪 , 为有暗香来 。 ”(王安石《梅花》)
“云里溪桥独树春 , 客来惊起晓妆匀 。 试从意外看风味 , 方信留侯似妇人 。 ”(陈焕《梅花》)
从题干“王安石和陈焕两首咏梅诗 , 都抓住了梅花的同一特征进行歌咏 , 这一特征是什么?两位诗人是怎样借此抒发他们的情感的?”中可以获取三个重要信息:
①两首诗中“梅”的特征一样 。
②“这一特征是什么”间接告诉我们理解的关键 。
③“怎样借此抒发他们的情感的”间接告诉我们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 这些信息大大减小了理解及答题的难度 。 考题中的信息为我们打开了理解诗歌主旨的又一条快速通道 。
此外 , 作者的背景特点、诗歌注解也对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
学会这6招 , 轻松搞定古诗鉴赏题// //
二、不会表达怎么办?
表达是信息的输出活动 , 是理解的外化 。 临场要能顺畅表达 , 心中不仅要存货 , 而且还要会取货 。
1.搜索鉴赏的对应术语
鉴赏术语内容庞杂 , 临场打开题目问题与对应术语的通道:
如果鉴赏描写方式 , 就搜索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如果鉴赏修辞手法 , 就搜索对偶、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衬托等;如果鉴赏内容主旨 , 就搜索托物言志、边塞征战、怀古伤今、即事感怀等;如果鉴赏思想感情 , 就搜索哀怨忧愁、离愁别恨、激愤憎恶、怀乡思亲、壮志未酬等 。
2.运用规范的表达模式
题干如果明确提出了鉴赏某种艺术手法 , 其答题内容只要在诗句中引出印证性内容 , 并分析说明 。 如鉴赏对比手法 , 表达模式为:诗中将什么与什么进行对比 , 突出了什么;鉴赏情景交融 , 表达模式为:诗中写了何景 , 渲染了何气氛 , 寄托了何感情;鉴赏虚实结合 , 表达模式为:诗中何为虚景 , 何为实景 , 虚实结合有何作用;鉴赏衬托手法 , 表达模式为:用什么衬托(反衬)什么 , 突出了什么等等 。 题干中如果没有明确提出鉴赏某种手法 , 先准确找出来 , 然后同上 。 此外 , 还要活用一些答题格式:先观点后理由式、先分后总式、先总后分式 , 分点作答式等 。
例:阅读下面这首词 , 然后回答问题 。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 , 寒山一带伤心碧 。
暝色入高楼 , 有人楼上愁 。
玉阶空伫立 , 宿鸟归飞急 。
何处是归程 , 长亭更短亭 。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 , 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 , 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 , 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 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
采取先观点后理由的格式答题:是写“游子思归乡”的 。 因为一、二句写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写游子触景生情 , 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
最后两句表现了游子感叹旅途漫漫 , 归乡无期的愁苦之情 。
学会这6招 , 轻松搞定古诗鉴赏题// //
3.利用“三句到位法”
对需要结合诗句分析赏析的考题 , 笔者根据近几年高考出题的特点及规律 , 总结出答题“三句到位法” , 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心中明白却表达不出的困惑 。 “三句到位法”的基本思路是:第一句引诗释义 , 第二句指明特殊(包括艺术手法 , 词类活用等) , 第三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 “三句到位法”的依据是:鉴赏不能脱离原诗 , 出题人拟题都要针对具有可考性的特殊现象 , 任何特殊现象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主旨情感 。
例:阅读下面的宋诗 , 然后回答问题 。
春日登楼怀归 寇准
高楼聊引望 , 杳杳一川平 。
野水无人渡 , 孤舟尽日横 。
荒村生断霭 , 古寺语流莺 。
旧业遥清渭 , 沉思忽自惊 。
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 , 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
利用“三句到位法”:(①引诗释义)诗人登楼“引望” , 看到“野水”、“孤舟”、“荒村”、“断霭”等景物 , 想起家乡 。 (②指明特殊)触景生情 , 并在“沉思”中显然产生了自己就在故乡的错觉 , 可是一醒悟 , 发现自己却身在异乡 , 心中不由一惊 , 前后感情急剧变化 。 (③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突出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
- 撒豆成兵挥剑成河,乘坐风轮飞跃天堑,这本古书诸葛亮比演义还神
- 本命年不顺利,要挂红“辟邪”,为何人们这么认为?
- 天津这栋洋楼有百年的风云故事,因为两位人物,让它声名远扬
- 看了这个逻辑关系图,才更清晰为何不让你随便外出了
- 双黄连口服液带货能力为何这么强?!
- 返京者深夜有家难回:“硬核防疫,以人为本”,为何这并不矛盾?
- 不是有南水北调吗,为啥还要引黄河水入白洋淀?这一点你要熟记
- 萨达姆失势后,为何要杀死自己的女婿。这里面究竟有什么秘密?
- 这个神仙很特别,在民间威望高,由老百姓自行选出
- 八国联军侵略,只有这两国向中国道歉并归还国宝,如今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