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自有黄金屋”——汉代“文化人”变现场所“书肆”的萌芽

书籍市场在汉代的萌芽

综合考察两汉时期文化事业建设发展的概况,我们发现由于统治者对书籍的重视,促使社会书籍生产量大增,从而刺激了对书籍的社会需求,最终出现提供书籍社会流通的中介场所一一书肆 。 由此观之,判定两汉时期图书市场已经萌芽的依据是成立的 。


“书中自有黄金屋”——汉代“文化人”变现场所“书肆”的萌芽

“书中自有黄金屋”——汉代“文化人”变现场所“书肆”的萌芽// //

(一)社会形成普遍重视书籍的风气

武帝时期确定"独尊儒术"的国策,急需培养大批能够推广儒学的人才,其措施就是兴学,举荐贤良文学,增加博土弟子员名额 。 武帝即位,董仲舒就在对策中建议兴办太学 。

《汉书?董仲舒传》记述董仲舒的对策:"夫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 。 故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 。 今以一郡一国之众,对亡应书者,是王道往往而绝也 。 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间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 。 "

终西汉一代,武帝后的几位帝王都重视办学荐士 。 昭帝时举贤良文学,增博土弟子员满百人,宣帝末增倍之 。 元帝好儒,能通一经者皆复 。 数年,以用度不足,更为设员千人,郡国置《五经》百石卒史 。 成帝末,增弟子员三千人 。 东汉光武初兴之际,就兴建太学博士舍和内外讲堂,一时诸生横巷,为海内所集 。 这种兴学盛况在东汉得到很好的延续 。

朝廷官学的兴盛,促使大量欲求进学的年轻人和已经在学的众多博士弟子员需要教科书 。 从官学方面讲,应当及时提供标准的经学文本,以宣扬官方思想 。 可以说,这种双向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政府组织学者经常进行图书整理和书籍编的活动 。

官方以学识选拔人オ和个人对自己立身处世的欲望,在社会有志人群中培养了大量对书籍富有依赖关系的学者书生 。 东汉汝南安成人周磐,少游京师,学《古文尚书》《洪范五行》《左氏传》,一生读书讲学 。 据《后汉书?周磐传》记载:其死之前交代后事,要求"编二尺四寸简,写《尧典》一篇,并刀、笔各以置棺前,示不忘圣道" 。 ニ十世纪以来,在秦、汉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竹帛书籍,其墓主各种身份不一,而雅爱书籍之意则一 。


“书中自有黄金屋”——汉代“文化人”变现场所“书肆”的萌芽

“书中自有黄金屋”——汉代“文化人”变现场所“书肆”的萌芽// //

(二)社会图书生产量不断增长

当汉初解除秦代对私学的禁令之日起,私人著述就如春笋破土,渐成风气 。 至东汉,经学大师们的著述更是惊人 。

《后汉书?贾逵传》:"逵所著经传义诂及论难百余万言,又作诗、颂、诔、书、连珠、酒令凡九篇,学者宗之,后世称为通儒 。 "《后汉书?郑玄传》:"门人相与撰玄答诸弟子问《五经》,依《论语》作《郑志》八篇 。 凡玄所注《周易》《尚书》《毛诗》《仪礼》《礼记》《论语》《孝经》《尚书大传》《中候》《乾象历》,又著《天文七政论》《鲁礼締袷义》《艺论》《毛诗谱》《驳许慎五经异义》《答临孝存周礼难》,凡百余万言 。 "

大量官私著述的问世,使社会积聚了适应多方面需要的书籍,为图书的社会流通提供了基本的来源 。

(三)图书交换的社会中介机构的出现

据史料记载,早在西汉已经形成自发的图书交换场所,至退在西汉末年出现以图书买卖为主要经营业务的书肆 。 槐市在城东南的常满仓北,因其地多种槐树得名 。

《三辅黄图》称:"仓之北,为槐市,列槐树数百行为队,无墙屋 。 诸生朔望会此市,各持其郡所出货物及经传书记、笙磬乐器,相与买卖,雍容揖让,或议论槐下 。 "

唐代诗人刘禹锡《秋萤引》有句云:"槐市诸生夜对书,北窗分明辨鲁鱼 。 "

北宋欧阳修《早赴府学释奠》:"雾中槐市暗,日出杏坛明 。 "南宋诗人

王十朋《丁丑ニ月ニ十ー日集英殿赐第》:"太平天子崇儒术,寒贱书生苛作成 。 槐市育才叨舍选,枫宸唱第冠时英 。 "

在后世文人文章中,常见"槐市三千,杏坛七十"之辞 。 说明"槐市"一语,最初为官学学生进行经传书记等书籍交换的综合市场,后来被借用为官学的代名词 。

"书肆"一词,最早见于生活在西汉末年的扬雄(前53-18年)《法言·吾子》曰:"好书而不要诸仲尼,市肆也 。 "

意思是说,如果博览群书而不能按照圣人的学说去理解文义,那就犹如开设杂陈群书的书铺,多读无益 。 东汉学者王充(27-约97年)游洛阳书肆自学 。


“书中自有黄金屋”——汉代“文化人”变现场所“书肆”的萌芽

“书中自有黄金屋”——汉代“文化人”变现场所“书肆”的萌芽// //

《后汉书?王充传》称:"充少孤,乡里称孝 。 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 。 好博览而不守章句 。 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通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 后归乡里,屏居教授 。 "这位家贫无书的学者,就是靠在书肆阅所卖书,才得以"博通众流百家之言"的,足见书肆的出现,对促进书籍流通传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

东汉末史学家荀悦 , 幼时聪颖好学,十二岁时就能读《春秋》 。 史载,家贫无书,"每至市间阅篇牍,一见多能通记" 。 由于缺乏充实的文献记载,目前尚难以详述汉代书肆的性质、规模、经营方式等方面的情况 。 但是可以根据相关记载进行合理的描述 。

汉代官私之学十分兴盛,东汉质帝本初元年(146年),全国赴京师游学太学的学子多达三万余人 。 其时民间授徒课学的书馆遍地开花,而民间经师收录生徒,少者几百,多者上千 。 这么大的一个书籍需求群体,自然成为书肆的催生力量 。 生徒不仅是购书的主要人群,还有生徒加入卖书之列,自资不足 。 据《后汉书?文苑列传》记载:山东宁阳人刘梁为"宗室子弟,而少孤贫,卖书于市以自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