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经济政策

汉代之经济政策很切合当代社会主义之模型 。 井田制度实施时 , 土地所有权在贵族(包括耕地与禁地 , 禁地包括山林池泽 , 为虞、衡所管) , 后来土地所有权转移 , 土地可以自由买卖 , 于是有了兼并 , 成了“耕者有其田”了 。 政府认地不认人 , 只收租税 , 这只是指耕地而言 , 但禁地的所有权并未转移 , 有人私入禁地去谋生 , 叫做“奸利” 。 开始时政府称其为盗贼 , 因不易除灭 , 故设立关口向其征税 , 但这些禁地仍属贵族 。 衣租是政府的收入 , 是公的 , 由大司农管;商税是皇家的 , 是私的 , 由少府管 。 可见两千年前的政治已很进步 , 即在经济上 , 两者已分开了 。


汉代的经济政策

汉代的经济政策// //

当时人们以为衣租大 , 商租小 , 但事实不然 。 如封于江苏的吴王 , 一方面有海水可煮盐 , 一方面有铜矿可铸钱 , 叫做“吴王钱” , 因此吴王极富有 , 比汉皇室还富 , 因此要造反了 。

汉武帝一攻打匈奴 , 大司衣的钱用完了 , 但政府制度不能改变 , 税收不能增加 , 因为祖宗的法不能改 , 因此汉武帝将皇家私款捐出来 , 并号召大家慷慨捐输 。 当时有卜式响应武帝号召 , 慷慨捐输 。 卜式原来是牧羊的 , 武帝即令其在上林牧羊 , 羊养得很肥 , 武帝问其故 , 卜式答道:“管理政治也不过如此 。 ”后武帝封其官至九卿 。 但当时亦有富人不肯捐输的 , 武帝就说 , 山林泽海均是皇家私产 , 下令收回 , 自己烧盐开矿来捐给政府 。 于是烧盐处派盐官 , 铸铁处派铁官 , 因此盐铁商人失败了 。


汉代的经济政策

汉代的经济政策// //

汉武帝时的盐官可能专卖的性质多 , 国营的性质少 。 汉昭帝时的政府召集各地代表开大会讨论盐铁政策 , 中央出席代表为大司衣 。 其中有一代表将所讨论的事项记录下来 , 即是桓宽的《盐铁论》 , 一直留传至今 。

武帝盐铁政策的背景 , 起自农租与商税 , 可与今日之经济政策会通比较 。 民间反对盐铁国营 , 因为当时人民无法找到铁制的小型衣具 , 但最重要的是反对其经济理论 。 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中说 , 经济政策有五种:

(一)太上因之 ,

(二)其次利道之 ,

(三)其次教诲之 ,

(四)其次整齐之 ,

(五)其次与之争 。


汉代的经济政策

汉代的经济政策// //

其中最高的政策是“因之” , 即完全放任 。 “利道”者 , 是开了利来领导它 , 政府从旁协助 。 再次是“教诲之” , 光是教并不好 , 因政府的智慧有限 。 “整齐”是一种计划经济 , 使一切经济事业齐头平均发展 。 “与之争”是政府抢民间的生意 , 即是与民争利 , 一切产业与生意全部为公 。

太史公的理论是根据心理学 , 因大家都为自己 , 故最好让私人自由 。 此理论为针对盐铁政策而发 , 这是道家思想 , 但不反对物质文明 。 晁错是法家 , 主张重农抑商;董仲舒是儒家 , 讲教诲 , 讲礼 。


汉代的经济政策

汉代的经济政策// //

自封建制度破坏后 , 中国有士衣工商四民 。 战国时期出了两种富人 , 当时富的条件要靠人力 , 耕种、制造、买卖、运输都一手包办 , 造成的两种富人为《货殖列传》与《游侠列传》中所说的 。 等到实行盐铁国营 , 政府讲法治 , 上述两种富人均被打垮了 。 即战国时期有四民 , 秦汉时期工商人发展太快 , 武帝时给工商人以打击 , 但农人永远没有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