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宣城诗文巡礼(下)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李白宣城诗文巡礼(下)
李白宣城诗文巡礼(下)
尹定根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第488期
三、泾川佳境三百里
泾县东北与宣城县相连 , 素有“汉家旧县 , 江左名区”之美称 。 天宝十三年(754)秋冬 , 泾县令汪伦听说诗仙李白在邻县秋浦 , 修信一封邀请游览泾县:“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 ”李白遂于十四年(755)春 , 自秋浦清溪河上游的石门高村居地 , 越山岭 , 经涩滩 , 过罗敷潭等地 , 来到泾县桃花潭 , 后又泛舟沿泾水而下 , 饱览兰山、水西山、琴溪等山川风光及古迹胜地 。 李白先后两次漫游泾县地 , 移情入景 , 抒怀赋诗35首 。 后人为寄托怀念 , 在李白游踪处 , 先后兴建阁、楼、亭等 , 成为名胜佳地 。 历代文人雅士常慕名前来 , 缅怀李白诗魂 。
【溪澈壮丽】天宝十四年(755)春 , 李白漫游舒溪的十六渡、陵阳山、龙门渡、涩滩等 , 还游历高溪的三门、六刺滩等 。 沿两溪观赏两岸峰峦崖石 , 错落多姿 , 水鸟繁聚 , 花木茂盛 , 身临峡谷、沙滩、深潭 , 心旷神怡 , 抒怀赋诗《泾川送族弟錞》《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下陵阳沿高溪三门六刺滩》《泛泾溪》《泾溪东亭寄郑少府谔》等 。
【桃花潭】位于泾县城西南40公里处 , 是泾溪(今青弋江)流经介于东岸翟村和西岸万村之间一段平缓如练的水面 , , 清澈滢洁 , 明静如镜 , 翠峦倒映 , 碧光互吐 。 古渡西岸的彩虹岗后玉屏山有一路桃林 , 春日融融 , 桃花倒映水面 , 一片红火 , 故而得名“桃花潭” 。 彩虹岗右边是钓隐台 , 据说李白曾在此垂钓 , 线放下一大团 , 尚未着底 , 可见潭水之深 。
李白宣城诗文巡礼(下)// //
桃花潭东岸 , 古为南阳镇 , 原称水东翟村 , 设有古渡及码头 , 是联系两岸翟、万二村及周边乡村的必经之处 。 后人在口岸面对潭水 , 为怀念李白游踪 , 兴建“踏歌岸阁” , 又先后建造文昌阁、石坊、翟氏宗祠、将军府、浚清阁等 。
桃花潭西岸 , 层岩嶙峋 , 峭壁嵯峨 , 古木葱茏 , 千奇百态 , 景致迷人 。 渡口旁有天然一巨石 , 年久满生苔藓 , 茸茸墨翠 , 远望如碧玉堆砌 , 俗称“垒玉墩” 。 墩上石壁缝隙处遍生野韭 , 人称“太白韭” , 或许当年李白很喜欢吃这种野蔬吧 。
桃花潭上游渡口南岸上有石壁山 , 山下有座竹林禅院 , 山西二里有碧山 , 林木掩映 , 溪水流淌 , 景色优美 。 陈世济撰《碧山记》中录有李白当年游历咏诗 。
天宝十四年(755)初春 , 李白游历泾水上游两大溪的山水风光后 , 泛舟下行到桃花潭地带 , 曾与汪伦、万钜等名士同道 , 漫游桃花潭东、西两岸 , 心旷神怡 , 触景生情 , 抒怀咏诗:《桃花开东园》(古风四十七)《春游罗敷潭》《观鱼潭》《石壁山》《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紫藤树》《姊妹石》《山中问答》等8首 。
【汪伦世态】泾县清《汪氏宗箴》记载:“汪伦 , 又名凤林 , 仁素公次于也 。 为唐时知名士 , 与李青莲、王辋川诸公相友善 , 数以诗文往来赠答 , 青莲居士尤为莫逆交 。 开元天宝间 , 公为泾县令 , 青莲往候之 , 款洽不忍别 , 公解组后 , 居泾邑之桃花潭 , 生子文焕 , 传十余世 , 有迁常州麻镇者 。 其兄凤思 , 曾为歙县令 。 ”
《泾县志》载:“汪伦别业(即别墅)在桃花潭 。 ”汪伦酷爱风景如画的桃花潭 , 选择东岸翟村南边 , 背依山岗 , 面对潭水 , 建造园林式居所 。 周边山花松柏茂盛 , 院内种植石榴、桃李等多株 , 还凿石建池 , 凭窗可眺桃花潭风光 , 环境优美清幽 。
天宝十四年(755)初春 , 李白应邀到桃花潭 , 受到汪伦盛情款待 , 结下深厚友谊 。 数日内 , 汪伦陪同李白观光桃花潭及周边清丽的山水风光 , 留下难忘的深刻印记 。 上元二年(761) , 又恰是春天 , 李白思念好友汪伦 , 由宣城到泾县琴溪 , 泛舟沿泾水而上 , 再游桃花潭 , 得知汪伦作古 , 泪落心乱 。 遂由汪氏家人陪同瞻仰汪伦墓 , 题写“唐史官之墓汪讳伦也” , 嘱咐镌刻 , 置于墓前 。
李白先后两次游历泾县地 , 尤其与汪伦首次惜别 , 获赠名马八匹 , 官锦十端 , 而亲送之 , 李白感激赋咏诗章:《赠汪伦》《过汪氏别业》(二首)《代别情人》《感兴八首》(其四)《寄远十二首》(其八)《待酒不至》《对酒》等8首 。
【扶风豪士】桃花潭西岸 , 万村历史悠久 , 南北朝时 , 万鹏举家由茂陵(今陕西兴平)迁移江南 , 置地泾县桃花潭西岸一带 , 繁衍生息 , 隋唐时渐成万村 , 又称万家村 。 到唐中期 , 万氏家族有万巨 , 又名万钜 , 知识渊博 , 以道德著名于世 , 有夫子之称 , 天宝年间后期 , 至京师长安赢得才名 , 为人赞扬 。
天宝十四年(755)春 , 李白漫游桃花潭风光时 , 万巨回到家乡 , 喜见李白 , 仰慕相善 , 盛情款待 , 同游山水 , 结谊甚深 。 李白受邀寓居万宅 , 饮酒赋诗《访钜公吟》《扶风豪士歌》《赠豪士词三十韵》《寻梅》等4首 。
李白宣城诗文巡礼(下)// //
【蓝山突兀】蓝兰山 , 又称大蓝山 , 位于桃花潭东北30公里 。 巍峰突兀 , 若接云霄 , 瑰丽雄峻 , 气势磅礴 。 山上松竹苍郁 , 满目葱笼 。
蓝山右有岩石高数丈 , 方竦坦平 , 巨若高台 。 旧志记载 , 相传李白与汪伦在此游赏 , 饮酒咏歌之地 , 名其石曰“放歌台” 。 登台举目眺望 , 北见古镇漆林渡 , 扁舟往来泾水之上迷人景色 。 台另一侧 , 下临绝涧 , 涓涓山泉 , 曲折回迁 , 从幽谷深处奔流而来 , 至此循崖而下 , 悬流成瀑 , 高达十数丈 , 状若银链 , 极为壮观 。 循山谷直达泾水 , 沿途石滩纵横 , 拦流横阻 , 嘈嘈有声 , 如吼如号 。 此滩原名“活泼滩” , 后人为怀念李白 , 改名“太白滩” 。
蓝山脚下有泓潭 , 深碧澄净 , 黑夜如明 , 山光倒影 , 别具奇丽 , 旧志记载 , 东晋陈霸兄弟二人 , 在此潭捕鱼 , 夜见巨星落入潭中 , 故名“落星潭” 。 潭畔有落星石 , 潭深数十仞 , 盛产“雪花金鲐”鱼 , 严冬雪霁 , 渔人于石罅得之 , 烹食其味鲜美 。
李白宣城诗文巡礼(下)// //
李白游历桃花潭景区后 , 行舟沿泾水而下 , 漫游兰山风光 , 忆想当年在长安相识的泾县人何昌浩(何七)判官 , 因滞留别处 , 未能相陪同游 , 甚为遗憾 , 寄《泾溪南兰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赠何七判官昌浩》等2首以赠 。
【漆林渡貌】漆林渡(口) , 位于兰山东麓 , 临泾水西岸(今万园村) , 境内绕岸山丘丛生漆树木林而得名 。 李白离兰山后 , 泛舟续行 , 夜宿漆林渡 。 李白寻古观景 , 到东岸瞻仰三国陈焦之墓 , 观察唐武德六年(623)猷州刺史左难当所筑的城栅遗址 , 想到万巨未能前来同游 , 遂于漆林渡作《夜宿漆林渡》、《早过漆林渡寄万巨》等诗2首 。
【天宫水西】水西风光 , 位于泾县城西5里 , 滨泾水西边地域 。 主要有白云山、水西山、湖山等 , 三山绵亘 , 起伏蜿蜒 , 若断若连 。 逶迤叠嶂 , 林壑邃深 。
天宝十四年(755)春 , 李白由漆林渡 , 乘船沿泾水(泾溪)而下 , 慕名游览水西山景区风光 , 受到谢良辅、山僧等人的热忱接待 。
《唐诗纪事》记述 , 谢良辅 , 泾县人 , 登天宝十一年(752)进士第 。 建中年间(780—784)时 , 任商州刺史 , 为团练所杀 。 曾作诗《忆长安十二咏》(又一首)《忆江南十二咏》(又一首) , 谢良辅敬仰李白 , 中进士后 , 在家乡有幸相见 , 陪同共游陵岩寺 。
《泾县志》记述 , 郑谔 , 泾县人 , 善于诗文且宏大高远 , 受李白称赞 。 李白游泾县时 , 郑谔由少府(县丞)擢升明府(县令) 。
李白三日内游遍名寺宝刹 , 观赏清幽山水 , 作有《与谢良辅游泾川陵岩岩》《游水西简郑明府》《春日独坐寄郑明府》《别山僧》等诗4首 。
李白宣城诗文巡礼(下)// //
【琴溪山奇】琴溪 , 原指河水之名 , 后相沿而为地名 , 位于县城东北20里 。 琴溪(河) , 源自县东部的汀溪、漕溪二水 , 自南向北在琴高山下汇合 , 因称琴溪 。 后曲折流向西北 , 经赤滩地注入泾水 。 全长42.5公里 。 琴溪漠漠 , 急流湍湍 。 溪北重峦叠翠 , 茂林密林 。 溪南谷地开扩 , 田园纵横 。
天宝十四年(755)春 , 李白在水西寺时 , 得知琴高山风景幽胜 , 又有先人炼丹古迹与典故 。 遂在山僧陪同下 , 乘舟沿泾水而下 , 前往琴溪(琴高山)游览 。
在琴溪 , 李白看见水中的白鹤 , 不由想起从弟李昭赠送给自己的双舞鹤来 , 于是作《宣城长史弟昭赠余琴溪中双舞鹤诗以见志》以抒别情 。 李白还在琴溪邂逅了泾县贤士(善书画)崔十五 , 崔十五慕名前来拜见 , 并呈亲笔乌迹书请李白题鉴 , 李白观阅后十分赞赏 , 遂赋诗《酬崔十五见招》以赠 。
(作者系铜陵市退休职工 , 中国李白研究会会员)
- 谢朓出守宣城考论(上)
- 风骨若仙的李白:诗,可抵半个盛唐;剑术,号称大唐第二
- 明清宣城狸桥地区的诗歌创作(一)
- 李白一声“噫吁嚱”,原来是在喊“哦豁”?千年前古蜀语,和现在的四川话差别竟这么大
- 在今天的安徽宣城,有几大姓氏人会说广西话,这是怎么回事?
- 宣城徐氏始祖:从王侯到神坛
- 李白最早结识的唐代大诗人是孟浩然
- 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第二届会员大会成功召开
- 从“仰天大笑”到“泪下如流”:李白写给儿女的诗
- 怎样成为长安区第一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