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仰天大笑”到“泪下如流”:李白写给儿女的诗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从“仰天大笑”到“泪下如流”:李白写给儿女的诗

“酒隐安陆”以“蹉跎十年”告终后 , 李白于开元二十八年(740)四十不惑之年时迁家东鲁 。 李白之于山东 , 是把家“寄托”在那里 , 而他自己则闲不住 , 是要到处游逛的 。 所以虽说寄家东鲁近二十年 , 实际上他在山东居住时间并不长 。

自开元十三年(725)出蜀以来 , 李白访名山 , 善价待沽无成;入长安依托主家求进 , 复无成;多次投书名公 , 请求汲引 , 亦无成;挫跌连连 , 本已一腔牢愁 , 更那堪许氏夫人弃世 , 续配刘氏复离异 。 亲人的轻蔑 , 其伤痛百倍于他人 。


从“仰天大笑”到“泪下如流”:李白写给儿女的诗

从“仰天大笑”到“泪下如流”:李白写给儿女的诗// //

《李白行吟图》

(南宋梁楷作 , 日本东京博物馆藏)

至天宝元年(742)秋 , 李白否极泰来 , 在东鲁奉诏入京 , 兴冲冲地二入长安 。 此际写给女儿平阳、儿子伯禽的诗 , 积年怨愤为之一扫 , 万丈豪情喷薄而出:

南陵别儿童入京【1】

白酒新熟山中归【2】 , 黄鸡啄黍秋正肥【3】 。 呼童烹鸡酌白酒 , 儿女嬉笑牵人衣 。 高歌取醉欲自慰 , 起舞落日争光辉 。 游说万乘苦不早【4】 , 著鞭跨马涉远道 。 会稽愚妇轻买臣【5】 , 余亦辞家西入秦【6】 。 仰天大笑出门去 , 我辈岂是蓬蒿人【7】 。

【1】南陵:据竺岳兵先生考证当为汶水阙陵之南半山陵 。 儿童:当为女儿平阳及儿子伯禽 , 按魏颢《李翰林集序》:“白始娶于许……女既嫁而卒;又合于刘 , 刘诀;次合于鲁一妇人……终娶于宋 。 ”合“会稽愚妇”句看 , 当时李白原配许氏夫人已故 , 再娶妻子刘氏当已离异 , 故题不言妻儿 , 单言“儿童” 。

【2】白酒新熟:唐时白酒为酿制而成 , 与后蒸馏之烧酒不同 , 久贮易变质 , 故以新熟为佳 。 《清异录》记李白好饮“玉浮梁” , 或谓即此酒 。

【3】黍:粘性黄小米 。 按旧说本诗南陵为安徽南陵 。 黍为北方作物 , 新说南陵在山东 , 此为一证 。

【4】说(shuì):以说辞动人 。 万乘:周制 , 天子有兵车万乘 , 故以万乘指代天子 。 一车四马为一乘 。

【5】会稽句:《汉书·朱买臣传》记 , 朱买臣 , 会稽人 , 贫而勤读 , 薪樵自给 , 好负担诵书 , 其妻劝而不听 , 羞之求去 , 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 , 今已四十余矣 , 汝苦日久 , 待吾富贵报汝功 。 ”妻子怒曰:“如公等 , 终将饿死沟中耳 , 何能富贵!”终于离去 。 后买臣入京为汉武帝信用 , 任会稽太守 , 其妻愧而自缢死 。 郭沫若据此典以为刘氏由会稽携归 , 其实用典不必拘泥 , 参注① 。

【6】秦:指长安 , 在秦都咸阳附近 。

【7】蓬蒿人:贫士 。 《庄子》记子贡访原宪 , 见宪居蓬蒿中 。

此诗极写奉诏入京时狂喜而自负自得心情 。 诗的妙处在虽说得意 , 而未曾忘形;虽说奔放 , 而仍跌宕有致 。 古人论诗有“直致”一语 , 谓直截了当而见其风致 , 以论此诗 , 十分恰当 。

全诗十二句用三韵 。 前六句为一韵 , 不从奉诏起笔 , 而径写当时欢欣鼓舞情态:以酒新熟鸡正肥 , 呼童烹鸡酌酒 , 儿女嬉笑牵衣 , 高歌取醉 , 起舞映日 , 一气串联滚动而下 , 在流水行云般的节律中 , 传达出喜极之情 。 而由“我”及于“儿童” , 又以儿童作陪衬 , 归到自身“高歌”、“起舞” , 更于流走中见摇曳风神 。 以下“游说”二句又一韵 , “会稽”四句再一韵 , 从音声看是两部分 , 但在内涵上却一气贯穿 。 “游说”二句 , 从君臣关系言 , “会稽”二句 , 由家庭关系言 , “仰天”二句总收 。 这在古诗中叫作“韵意不双转” , 效果是避免层次间的截然分开而得浑然一体之势 , 是汉魏古诗之遗意 , 李、杜多用之 , 与中晚唐歌行体之多意随韵转不同 。 这是读七言古诗时尤其要重视的一点 。

全诗有三重波澜 。 前六句写极喜而不言原因 , 造成一种悬念 。 至“游说”二句方逆笔补出奉诏之意 , 是一层波澜;但又不直说奉诏 , 也不作怨怼之语 , 只于“游说万乘”见气概 , 于“苦不早”见企盼 , 是自留身份地位又极有分寸之语 。 “会稽”二句 , 由君及家 , 横生第二道波澜 , 上句用朱买臣典极切 , 盖当时李白年四十二 , 正与朱入京前年龄相仿 , 下句由古人及自身 , 并点“入京”题意 。 至此题意已尽 , 似难以为继 , 不料又三起波澜:“仰天大笑出门去 , 我辈岂是蓬蒿人 。 ”起六句之“喜” , 经过中四句的回环曲折 , 至此又沛然喷涌 , 全诗就此戛然而止 。 《唐宋诗醇》评云:“结句以直致见风格 , 所谓词意俱尽 , 如截奔马 。 ”“辞意俱尽” , 是说积年悲喜 , 和盘托出;“如截奔马” , 是说辞意虽俱尽 , 但似奔马骤勒 , 既收得干脆 , 又有一股冲涌向前的余势 。 是的 , 人们从这夸张的结语中 , 不是能读到一种历挫跌而百倍自信的干天豪气吗?

评家曾论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老杜“生平第一快诗” , 而本诗亦可称太白第一快诗 。 二诗虽背景不同 , 诗体不同 , 但对读仍甚有趣 。 杜诗曰:“剑外忽闻收蓟北 , 初闻涕泪满衣裳 。 却看妻子愁何在 , 漫卷诗书喜欲狂 。 白日放歌须纵酒 , 青春作伴好还乡 。 即从巴峡穿巫峡 , 便下襄阳向洛阳 。 ”同是久愁而喜极 , 同是节奏欢快 , 同是用家人为陪衬 , 而杜诗欢快中见沉厚恳挚 , 太白本诗则欢快中见放浪豪俊 。 仔细涵咏 , 可见二人性情之不同 。

然而好景不长 , 至晚在次年秋 , 谤声又起 。 李白是颇为敏感的 , 一见形势不佳 , 于天宝三载(744)春送贺知章归越养老后 , 便自行上疏请退 , 玄宗诏许“赐金放回” 。 于是诗人便“五噫出西京” 。 二入长安 , 诗人这一生中最风光的两年半岁月 , 也就在“噫”声中结束了 。


从“仰天大笑”到“泪下如流”:李白写给儿女的诗

从“仰天大笑”到“泪下如流”:李白写给儿女的诗// //

李白《送贺八归越》手迹石刻

大约在天宝八、九载(749、750) , 亦即李白四十九或五十岁之时 , 他在吴中写诗给阔别已久的儿女 , 完全是另一副笔墨了:

寄东鲁二稚子

吴地桑叶绿 , 吴蚕已三眠【1】 。 我家寄东鲁 , 谁种龟阴田【2】?春事已不及【3】 , 江行复茫然【4】 。 南风吹归心 , 飞堕酒楼前【5】 。 楼东一株桃 , 枝叶拂青烟【6】 。 此树我所种 , 别来向三年【7】 。 桃今与楼齐 , 我行尚未旋【8】 。 娇女字平阳【9】 , 折花倚桃边 。 折花不见我 , 泪下如流泉 。 小儿名伯禽【10】 , 与姊亦齐肩【11】 。 双行桃树下 , 抚背复谁怜【12】 。 念此失次第【13】 , 肝肠日忧煎 。 裂素写远意【14】 , 因之汶阳川【15】 。

【1】吴地二句:言在吴地见春已深 。 按桑叶嫩时淡绿嫩黄 , 言绿则已老 , 春蚕三眠三起 , 二十七日而老(见《本草》) 。

【2】龟阴田:龟山之阴的田地 。 山北为阴 , 山南为阳;又水南为阴 , 水北为阳 。 联系末句“汶阳川” , 则李白之田地应在龟山之北 , 汶水之南 。 据今人竺岳兵先生考证 , 当在今大汶

口附近的阙陵之南陵 。 此用其说 。

【3】春事:指春耕等农事 。

【4】江行:指漂泊东吴 。

【5】酒楼:旧注据《太平广记》引《本事诗》称李白“曾于任城构酒楼 , 日与同志荒宴其上” , 而谓指任城酒楼 。 但据诗意当别是一处酒楼 , 即在其居所附近 。

【6】青烟:指青色的似烟似雾的云气 。

【7】向三年:将近三年 , 指离开东鲁的时间 。

【8】旋:归 。

【9】平阳:与以下伯禽 , 均李白原配许氏夫人所生 。

【10】伯禽:见上注 , 小名明月奴 。

【11】齐肩:言身高相近 。

【12】抚背句:这一句回到自身 , 谓有谁来抚姐弟之背而怜之呢!怜 , 爱怜 。

【13】失次第:犹言乱了方寸 。 次第 , 顺序 。

【14】裂素句:谓撕下素绢作此家书 。

【15】之:往 , 寄往 。 汶阳川:即汶水在汶阳境内一段 。

此诗妙在平平易易道来 , 而平易中有奇想 , 有波澜;琐琐碎碎写去 , 而琐碎中见思理 , 见曲致 。 因此 , 读通极易 , 读懂却要仔细玩味 。 初读 , 会感到诗人的思绪纯然是一线衍展 , 无所曲折 。 然而就是这样似说家常的诗章 , 我们读来会有一种令人心悸的感动 , 这与作诗的情境及诗篇的章法以及由此而营造的诗性氛围密切相关 。

此诗是别家数载 , 舟行江上时所作 。 但诗人并非真正平直地起笔先写这一特定情境——这是逻辑性的写法——而是在触景生情、抒发思绪的过程中 , 分三处逆笔补出这一作诗情境 。 而这三处恰恰是思绪递次开展的关锁处 。

第一处是“江行复茫然” , 这一句收束前五句 , 将即景发兴、遥忆家乡的思绪作一归总 。 春事不及已可叹 , 更那堪江水淼淼 , 漂流不知所之 , 于是诗人的情绪跌落到极低点 , “茫然”之感似乎弥漫于江天 。 这时江上南风拂面吹来 , 诗人因而忽发奇想 , 欲倩南风吹送我心归去 。 “吹”字 , “飞堕”字 , 入神地传达出诗人亟欲从苦闷中振起 , 在想象中归返家乡的特定心情;而“酒楼” , 既是好酒的李白最自然的联想 , 他企望回到往昔日日买醉的处所来一纾离思 , 而同时与“茫然”字相应 , 营造出一种似醉似梦的氛围 。 正是在这种氛围中 , 他忽然“看”到了楼东桃树 , 于是又突然舍酒言桃 , 而这桃枝似乎在梦思中拂动着“青烟” , 拂动着他的记忆 , 这时他恍然有所悟 , “此树我所种” , 然而“别来向三年”!这是第二处逆补 。 这一逆补又收总了上面的似梦思绪 , 其中“向三年”三字 , 传达了诗人当时恍惚之中屈指算来时锥心一般的酸楚 。 不仅如此 , 因三年更想到桃树现在应当与楼齐高了吧 , 然而行行不已的自身 , 却“我行尚未旋” , 这是第三笔逆补 。 它紧接着上一处 , 由三年不归说到归期遥遥 , 可谓痛上加痛 。 于是思亲之情不可遏抑地展开 , 遂连写八句 , 忆平阳 , 而及伯禽 , 分写不足 , 又以“双行”二句合写;不仅如此 , 更愈写愈细:折花垂泪 , 姐弟齐肩 , 双行桃树 。 然而这一切都只是想象虚拟 , 虚拟愈细 , 则见出思念愈深 。 然而虚拟总是虚幻 , 一想到现在再也无人对姐弟二人抚背相怜 , 诗人顿然从想象中回到现实 , 不觉方寸大乱 , 肝肠如煎 , 无奈 , 只得托书函寄送这无尽思念远至汶阳家居 。 篇末“汶阳川”又上应“江行复茫然” , 有浩荡不尽的余意 。


从“仰天大笑”到“泪下如流”:李白写给儿女的诗

从“仰天大笑”到“泪下如流”:李白写给儿女的诗// //

李白书《上阳台帖》(故宫博物院藏)

此诗当与杜甫《北征》对看 。 写儿女情态 , 晋朝左思《骄女诗》为最早的名篇 , 以后代有所作 , 至盛唐当以李白本诗与杜甫《北征》中有关描写为最(更后 , 至晚唐则有李商隐《骄儿诗》) 。 杜诗以沉挚有顿挫称 , 用实写 , 遣字着色 , 拗劲含蕴;李诗向来以风行水上称 , 本诗亦然 , 这是李杜之异 。 但是李白又并非没有顿挫 , 越是自然直致的诗 , 越是要有一定的顿挫 , 本诗的三处逆笔就是一种顿挫 , 也因此于直致中显出波澜 。 李白又向以俊逸洒脱称 , 但又并非没有沉挚 。 本诗的沉挚不下于杜甫 , 只是造语自然 , 纯任想象 , 于沉挚中透现出李白固有的坦荡无遮 。 这是李杜研究中要尤加注意的 。

此诗又应与前录李白天宝元年入京待诏时所作《南陵别儿童入京》诗对读 。 事隔八年 , 当年“仰天大笑出门去 , 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夸张性的快语已不复存在 。 “念此失次第 , 肝肠日忧煎”的背后 , 应当有着李白这八年中荣光昙花一现、挫跌接踵而来的经历作铺垫 。

以上诗歌注评 , 摘自赵昌平先生所著《李白诗选评》 。 作者师承施蛰存、马茂元等著名学者 , 在唐诗学及中国古典诗论领域造诣精深 , 《李白诗选评》是他以深厚学术功底撰写的经典普及读物 。 该书将李白一生分为六个时期 , 即“蜀中初学与辞亲远游”、“初游东南与回向江汉”、“酒隐安陆与初入长安”、“寄家东鲁与二入长安”、“南北漫游与变乱前夕”、“报国蒙冤与流寓客死” , 从中精选精评代表性诗篇81首(另附“未编年诗”11首) 。 逐首考其创作时地 , 参稽众说 , 裁以己意 , 体现出严谨不苟的治学精神 。 注释简明扼要 , 甚便初学入门 。 评赏尤为精彩:①注意联系李白生平及唐朝历史 , 以见诗歌创作的阶段性特征与历史文化背景;②擅长艺术分析 , 精确理解诗歌主旨 , 细致梳理诗歌脉络 , 揭示“奇之又奇 , 自骚人以还 , 鲜有此体调”(殷璠《河岳英灵集》评语)的李白诗内在的严谨章法;③造语平易而文采斐然 , 以美文释名诗 , 相得益彰 , 给读者以美的艺术享受 。


从“仰天大笑”到“泪下如流”:李白写给儿女的诗

从“仰天大笑”到“泪下如流”:李白写给儿女的诗// //

《李白诗选评》

(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

赵昌平 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4月1版1次

作者信息

赵昌平(1945-2018) , 浙江上虞人 , 1968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 , 1982年华东师范大学唐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毕业 , 曾任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华东师大等校兼职教授、上海出版协会理事长等 。 主要研究唐诗学及中国古典诗论 , 撰有《跨世纪学人文存·赵昌平自选集》等各类著作400余万字 。

拓展阅读


从“仰天大笑”到“泪下如流”:李白写给儿女的诗

从“仰天大笑”到“泪下如流”:李白写给儿女的诗// //

《李白选集》

(中国古典文学名家选集)

郁贤皓 选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2月1版7次

此书选录李白诗三百余首、文十余篇 , 作了详尽的注释 , 比较集中和全面地反映了李白的创作经历、思想特点和艺术风貌 。 注解考释充分吸取了当前李白研究的新成果 , 并有独到的见解 。


从“仰天大笑”到“泪下如流”:李白写给儿女的诗

从“仰天大笑”到“泪下如流”:李白写给儿女的诗// //

《李白集校注》(全五册)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瞿蜕园、朱金城 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10月2版1次

此书以清乾隆刊本王琦辑注《李太白文集》为底本 , 校以海内外十余种重要刊本及唐宋重要总集和选本 。 瞿蜕园、朱金城二位先生在前人旧注基础上 , 搜集唐宋以来各种材料 , 参酌时人研究成果 , 加以笺释和考订 。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