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营置部”:辽王朝建立前,契丹部落是一种怎样的社会组织?

契丹属东胡族系 , 是鲜卑族的一支 。 它原先本与宇文、库莫奚两个部落一起游牧 , 公元344年(东晋康帝建元二年) , 前燕主慕容皝进攻宇文逸豆归 , 契丹也同时被击溃 , 遂从鲜卑族中分离出来 , 自号“契丹” , 从两个氏族小部落 , 逐渐发展为八个氏族 , 再后又由八个氏族发展为八个部落 。 公元六、七世纪之交(隋朝时期) , 据说契丹曾一度发展至十个部 , 每部有兵多者三千 , 少者千余 , 别部又有四千余家 。 至七世纪(唐初)时 , “胜兵”竟达四万人 , 已是一个包括很多个部的大部落 。


“分营置部”:辽王朝建立前,契丹部落是一种怎样的社会组织?

“分营置部”:辽王朝建立前 , 契丹部落是一种怎样的社会组织?// //

一、契丹部落联盟的形成

契丹在北魏(公元四世纪后期至六世纪前期)时 , 尚未形成部落联盟 。 史载契丹八个部 , 分别各自以其部内的名马、文皮弓献给北魏政府 , 并各自与北魏互市于和龙(今辽宁朝阳县)、密云(今北京市密云县)之间 。 说明当时契丹各部仍各具独立性有时各部之间甚或互相攻战不止 。 及至隋初(公元六世纪后期) , 各部已在一定程度上联合起来 , 故这时“如有征伐 , 则各部酋帅相与共议之 , 兴兵动众则合符契” 。

契丹部落联盟的最后形成是在唐初(公元七世纪初期) 。 《新唐书》“契丹传”载 , 当时契丹部落联盟的首领是大贺氏 , 他有胜兵四万人;联盟包括八个部落 , 盟约规定:凡征调兵马对外攻战 , 各部必须会齐、统一行动;至于狩猎 , 则各部可以单独出动 。


“分营置部”:辽王朝建立前,契丹部落是一种怎样的社会组织?

“分营置部”:辽王朝建立前 , 契丹部落是一种怎样的社会组织?// //

二、契丹背弃突厥 , 归附唐朝

契丹原臣服于突厥奴隶主在漠北建立的政权 , 突厥统治者委任大贺氏为俟斤(突厥一种官号) 。 唐高祖武德(公元618——626年)中 , 契丹大酋长孙敖曹先后遣使入唐朝贡 。

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 , 部落联盟首领摩会背弃突厥 , 归附唐朝 , 并随从唐军征伐 。 至窟哥任部落联盟首领时 , 更举部内属 , 唐朝乃于契丹的驻牧地设置松漠都督府和十个州 , 以窟哥为使持节十州诸军事、松漠都督 , 封无极男(爵号) , 并赐姓李氏 。


“分营置部”:辽王朝建立前,契丹部落是一种怎样的社会组织?

“分营置部”:辽王朝建立前 , 契丹部落是一种怎样的社会组织?// //

从此契丹及其驻牧地归唐朝政府直接管辖 。 武则天执政(公元684——704年)时 , 由于唐朝边臣赵文湖(音会)的错误措施 , 曾激起契丹的反抗 , 在首领孙万荣的统领下 , 入犯幽州、瀛州(今北京市及河北河间县一带)等地 , 但不久即被击败 。 玄宗(公元712——756年)时又复归附 。 终唐一代 , 契丹与唐朝的关系错综复杂 , 既有朝贡、入仕和贸易 , 也有战争和俘掠 。 通过这些复杂的关系 , 契丹受到了中原先进封建经济文化的剧烈影响 。

契丹在唐代已日趋强大 。 及至唐末 , 漠北回鹘政权衰亡 , 中原藩镇割据 , 唐朝政府软弱无力 , 已不能控制边疆地区 , 契丹贵族遂乘时而起 , 建立政权 , 成为祖国北方的一个强大的势力 。


“分营置部”:辽王朝建立前,契丹部落是一种怎样的社会组织?

“分营置部”:辽王朝建立前 , 契丹部落是一种怎样的社会组织?// //

三、契丹部落联盟的领导权的更替

契丹在它的发展过程中 , 部落联盟的领导权最先掌握在大贺氏这一氏族之中 , 大贺氏的第一个首领便是上文提到的窟哥 。 唐玄宗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 , 大贺氏一系的最后一个首领邵固被杀之后 , 联盟的领导权便转入另一个氏族遥辇氏(辇音捻)之手 。

遥辇氏的第一个首领是洼可汗屈列 。 从屈列至耶律氏一系建立政权(公元916年) , 其间大约一百七十余年 , 史书记载 , 共传九世(总称“遥辇九帐”) 。

耶律氏族 , 在遥辇时代 , 属于联盟中的迭刺部 , 世为部内的夷离堇(掌管兵马的大官 , 堇音仅) 。 当时契丹联盟内部的政治组织 , 各部除有个大酋长担任政治首领外 , 还有一个夷离堇作为军事首长 , 实行二头首长制 。 由于迭刺部在遥辇氏为首的联盟中独强 , 故迭刺部的夷离堇 , 事实上便成为全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长 , 握有极大的权力 。


“分营置部”:辽王朝建立前,契丹部落是一种怎样的社会组织?

“分营置部”:辽王朝建立前 , 契丹部落是一种怎样的社会组织?// //

契丹各部和部落联盟的首领都称“大人” , 在先连同夷离堇都是通过氏族和部落内部的民主选举产生的 。

《新五代史》“四夷附录”第一描述这种选举的情况说:契丹各部的首长称“大人” , 常推一大人建立旗鼓以统领八部;及至在任岁久 , 或族内有灾病而畜牧业衰落 , 则八部聚议 , 以旗鼓更立其他大人以替代之;被代者以为盟约本来如此 , 故亦不敢抗争 。 后来到了遥辇时代的阻午可汗(唐赐名李怀秀)时(约在唐玄宗开元之末 , 即公元734——741年之间) , 选举制受到破坏 , 开始从个别显贵氏族或家族中选举以替代一般的选举 , 因而民主选举制事实上变成了显贵氏族或家族的世选制 。 《辽史》“萧韩家奴传”说:

“自夷离堇雅里(耶律氏始祖)立阻午(为可汗) , 大位始定 。 ”

就是指大人世选制的确立而言 。


“分营置部”:辽王朝建立前,契丹部落是一种怎样的社会组织?

“分营置部”:辽王朝建立前 , 契丹部落是一种怎样的社会组织?// //

四、契丹逐渐摆脱“无有定所”的游牧生活 , 开始“分营置部”

契丹是个游牧部族 。 在先他们随寒暑追逐水草 , 经营畜牧业 , 居无常处 , 以毡帐为室 。 他们的主要经济虽是畜牧 , 但鱼猎在社会经济中仍占有一定的地位 。 正如《辽史》“食货志”上说:

契丹旧俗 , 其富以马 , 其强以兵 , 马逐水草 , 人食湩酪 , 挽弓射猎 , 以给日用 , 尽赖于此矣 。

至阻午可汗后 , 农业及纺织、冶铁、煮盐等手工业也发展起来 , 逐渐摆脱“草居野处 , 无有定所”的在较大范围移动的游牧生活 , 转向“始制部族 , 各有分地” , 亦即《辽史》所谓“分营置部”的在较小范围移动的游牧生活 。


“分营置部”:辽王朝建立前,契丹部落是一种怎样的社会组织?

“分营置部”:辽王朝建立前 , 契丹部落是一种怎样的社会组织?// //

“分营置部” , 就是把原来适应于在较大范围移动的“营”改组为适应于在较小范围移动“部” , 而各“部”又都划分了一定的土地作为自己“部”内的疆界 。 故这时的部与原来的部 , 意义略有不同 。 这时的“部”是与土地相结合的、占有一定地区所形成的一个畜牧业和农业生产单位(“部”内成员则在划定的“分地”内游牧) , 同时也是按照氏族和部落组织起来的一个军事武装单位 , 既是一个村社 , 也是一个军事基地 。

在这里 , 生产组织与军事组织是紧密结合的 , “部”内的氏族成员 , 一方面是自由的农牧民 , 同时又是武装战士 , 他们平时参与生产劳动 , 战时则上马战斗 。 正如《辽史》“兵卫志”上及“营卫志”上说:

“凡民(男子)十五以上、五十以下 , 皆隶兵籍” , “有事则以攻战为务 , 间暇则政渔为生 。 ”

这种生产与军事二重体制的组织 , 在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中 , 都是常见的 。


“分营置部”:辽王朝建立前,契丹部落是一种怎样的社会组织?

“分营置部”:辽王朝建立前 , 契丹部落是一种怎样的社会组织?// //

?参考资料:

陈述:《契丹史论证稿》(1948年印行)第四篇

《辽史》“百官志”

《魏书》

《北史》“契丹传”


“分营置部”:辽王朝建立前,契丹部落是一种怎样的社会组织?

“分营置部”:辽王朝建立前 , 契丹部落是一种怎样的社会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