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学者为你解释,为何日本明知对美开战必败,却依然袭击珍珠港

虎、虎、虎!

这三个字是1941年日本军方约定好的暗号 , 只要后方收到这个暗号 , 就代表日军对美国珍珠港发动的第一波袭击成功了 , 第二波袭击可以继续 , 争取扩大战果彻底摧毁美国的珍珠港 。

日军偷袭珍珠港成功以后 , 日本国内举国欢腾 , 日本的普通民众都乐观认为 , 日军很快就会在太平洋上打败美军 , 建立大家梦想中的大东亚共荣圈 。

面对民间的乐观情绪 , 当时的日本军政上层却很冷静 , 因为在对美开战之前 , 日本的研究机构就已经有明确的结论——如果对美挑起战争 , 日军获胜的概率接近于零 。


日本学者为你解释,为何日本明知对美开战必败,却依然袭击珍珠港

日本学者为你解释 , 为何日本明知对美开战必败 , 却依然袭击珍珠港// //

偷袭珍珠港

就连策划和发动珍珠港战役的日本海军司令山本五十六都认为 , 日军对美作战必败 。 山本五十六在一系列的战前会议上表示过 , 日本和美国开战必然要拖上数年 , 结局就是日本的资源被耗尽 , 导致日本一贫如洗 。 甚至他还断言 , 胜算如此渺茫的战争 , 根本就不应该开始 。

日本军政上层有这样的意识 , 是因为日本在二战时期军部设立了一个企划院 , 专门为国策制定提供研究资料 , 企划院早在1940年就比较过日美双方的资源储备 , 得出结论——美国的石油资源是日本的500倍 , ;钢铁是日本的20倍;铜是9倍;尤其是美国的工业产能是日本的74倍 。 有这样的资源差异 , 日本如果对美开战 , 虽然可以在局部取得一些战役优势 , 但是随着美国工业机器的开动 , 美国的资源优势会对日本形成碾压 , 从而导致日本必败 。


日本学者为你解释,为何日本明知对美开战必败,却依然袭击珍珠港

日本学者为你解释 , 为何日本明知对美开战必败 , 却依然袭击珍珠港// //

即然明知道自己必败 , 日军上层依然决定袭击珍珠港、对美开战 , 这在常人看来简直是不可理喻的事情 。 如此反常的事情背后肯定有它不得已的原因 , 美籍日裔学者崛田江理对此非常感兴趣 , 她收集了大量的罕见资料 , 试图回答——为什么明知失败 , 日本的上层依然要对美开战 , 把日本带向地狱?后来 , 崛田江理写了今天要介绍的这本《日本大败局》 , 来回答这个问题 。 本书的副标题是“偷袭珍珠港决策始末” , 顾名思义 , 就是通过分析资料 , 记述了偷袭珍珠港之前八个月日本的军政上层在做什么 , 他们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开做出与美国开战的决定的 。

崛田江理出生于日本 , 先后在日本和美国接受教育 , 后在牛津执教 , 是国际关系方面的专家 , 她还著有《泛亚洲主义与日本的战争:1931-1945》一书 , 此书分析了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给日本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

崛田江理在《日本大败局》一书中 , 把日本明知必败 , 还依然决定与美国开战的原因归纳为三条:1、物质匮乏导致战争无法继续 , 所以必须扩大战局 , 以战养战2、两次国运大战的胜利培养出的赌徒心态;3、扭曲的政体让军政上层无法控制下层 。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释一下 。

物质匮乏导致战争无法继续 , 所以必须扩大战局 , 以战养战

其实袭击珍珠港前 , 日本本土的物质供应已经难以为继 。 当时的日本物质匮乏到什么程度 , 我们从一个侧面说明一下 。 在1939年 , 作为日本人主食的大米 , 很多人已经吃不上了 , 到1940年夏天 , 东京最高档的餐厅也只能供应劣质的进口廉价大米 , 而到了1941年12月 , 即使是最廉价、质量最差的大米 , 日本普通百姓都要靠配给券才能吃到 。 不仅粮食不够 , 石油同样短缺 , 由于石油优先供给军队 , 日本国内的公交车只能靠烧木炭行动 , 老百姓基本一滴石油也见不到 。


日本学者为你解释,为何日本明知对美开战必败,却依然袭击珍珠港

日本学者为你解释 , 为何日本明知对美开战必败 , 却依然袭击珍珠港// //

1939年东京

造成物质匮乏的原因是因为日本从1931年开始侵华战争 , 而且不断把战争规模升级 , 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 , 要不断投入更多的战争资源才能维持侵华战争的进行 , 尤其是石油、钢铁和橡胶等战争必须的物质 。

本来日军上层认为 , 侵华战争可以在短时期内就结束 , 这样日本原来存储的资源可以应对侵华战争的消耗 , 但是他们没想到中国人民的抵抗异常顽强 。 这导致日军只能占领一些大城市 , 对于人口和资源更加丰富的乡镇 , 日军就毫无办法 。 到1939年 , 当时全日本47%的男子都上了前线 , 依然看不到侵华战争胜利的希望 。

当时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 , 日军作为现代化军队需要的物质 , 例如钢铁、石油和橡胶 , 中国几乎都不生产 , 这让日军的以战养战策略成了空想 , 占领中国成了一件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事 , 所以侵华战争让日军本身也异常痛苦 。


日本学者为你解释,为何日本明知对美开战必败,却依然袭击珍珠港

日本学者为你解释 , 为何日本明知对美开战必败 , 却依然袭击珍珠港// //

侵华战争

战争资源的匮乏 , 让日军不得不想办法开辟其他来源以满足自己的战争消耗 , 本来日军侵华93%的石油是从美国进口 , 但是随着日军战线的拉长 , 美国却不断收紧对日战争资源的出口 。 而且随着战争的发展 , 英美开始通过各种方式资助中国以拖住日军 , 这让日军上层异常恼怒 。

1941年8月1号 , 美国彻底对日实行石油禁运 , 这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 眼看战争无法继续 , 所以日本决定对美开战 , 夺取东南亚那些盛产石油和橡胶的地区 , 以维持自己的战争机器运转 。

两次国运大战的胜利培养出的赌徒心态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 , 军国主义思想就非常的猖獗 , 靠着两次大战 , 日本树立了自己世界强国的地位 , 两次大战一次的日本和满清的甲午战争 , 另一次是日俄战争 。

日清甲午战争的时候 , 没有人认为日本能够胜利 , 因为当时的清朝海军教官都来自于德国 , 购买的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铁甲战舰 , 满清海军号称是远东海军第一 。 面对这样一个强大的对手 , 刚刚实行维新没多久的日本只用了一年就打败了它 , 还逼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 , 不但拿到了大笔的赔款 , 还割占了台湾岛 , 这让日本的自信心爆棚 。


日本学者为你解释,为何日本明知对美开战必败,却依然袭击珍珠港

日本学者为你解释 , 为何日本明知对美开战必败 , 却依然袭击珍珠港// //

甲午海战

1904年 , 日本和俄国开战 , 相比于当时的俄国 , 日本就是一个弹丸之国 , 可是作为超级大国的俄国却依然失败 , 被弹丸小国日本打败 , 日俄战争让日本跨入了列强的行列 。 后续结果影响更大的是 , 对俄国战争的胜利 , 让日本的野心更加膨胀 , 日军觉得自己武运昌盛 , 在军国主义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

时间到了1941年 , 4月13日日本和苏联签订了中立条约 , 约定互不侵犯 , 加上和德、意的同盟条约 , 外交上的胜利让日本觉得自己没有了后顾之忧 , 毕竟日本觉得整个欧亚大陆能打的都成了自己的朋友 。

战争资源的匮乏让日本把目光投向了资源丰富的东南亚地区 , 日本当时觉得 , 欧洲列强包括美国的主要精力都在欧洲 , 没空插手亚洲 , 而且自己和他们都签订了条约 , 欧洲列强应该不会干涉自己 。 1941年7月22日 , 日本先是试探性占领了印度支那 , 印度支那原来的占领国法国退缩 , 没想到美国因为日本的行为冻结了日本在美国的资产 , 然后又在8月1日彻底对日实行石油禁运 。


日本学者为你解释,为何日本明知对美开战必败,却依然袭击珍珠港

日本学者为你解释 , 为何日本明知对美开战必败 , 却依然袭击珍珠港// //

面对这样的状况 , 日本骨子里的军国思想开始沸腾 , 明治维新以后 , 日军打败过满清 , 打败过俄国 , 日军中下层官兵认为武运站在他们这边 , 美国不过是另一个看起来和满清、俄国一样的对手 。 日本很多人认为 , 当年的满清和俄国看起来都是不可战胜 , 但是日军依然能打败他们 , 同样现在也能打败美国 。 这种赌徒心态也是促使偷袭珍珠港事件的催化剂 。

扭曲的政体让军政上层无法控制下层

当时日本扭曲的政治体制是对美开战的另一个催化剂 。 概括来讲 , 当时的日本军政上层 , 对下层已经失去了控制 。 日本1882年颁布的军人谕令规定:天皇对军队有绝对的统治权 。 但是后面的一系列法律没有明确说明 , 天皇该怎么行使这种对军队的统治权 。 比如 , 偷袭珍珠港事件发生前 , 天皇和他的弟弟聊天时就表示过担忧 , 但是战争决策是内阁和军部做出的 , 天皇不知道该按什么程序去否决政府做出的战争决策 , 因为以前没有天皇否决政府决策的案例 , 宪法也没有规定程序 , 告诉天皇该怎么做才能 。


日本学者为你解释,为何日本明知对美开战必败,却依然袭击珍珠港

日本学者为你解释 , 为何日本明知对美开战必败 , 却依然袭击珍珠港// //

战犯近卫文麿

法律规定军队向天皇效忠 , 没有提到政府和军队的关系 , 这也是个漏洞 , 这就导致日军常常绕过政府 , 自己行动 。 比如 , 九一八事变就是日本关东军自己决定发动事变 , 成功以后才告诉东京政府 。 法律的漏洞导致日军在战争中 , 经常自行其是 , 远在东京的内阁根本没法控制军人 。

日本的内阁制也很奇葩 , 首相名义是内阁长官 , 却没有能力控制内阁 , 因为内阁官员的效忠对象是天皇 , 对天皇负责 。 同样的 , 法律只是规定官员们向天皇负责 , 却没有法律告诉天皇该在内阁扮演什么角色 。 而且日军在明治维新后的一系列军事冒险都有不错的回报 , 这让内阁中的海军大臣和陆军大臣根本不把首相放在眼里 , 首相在内阁中很是尴尬 。


日本学者为你解释,为何日本明知对美开战必败,却依然袭击珍珠港

日本学者为你解释 , 为何日本明知对美开战必败 , 却依然袭击珍珠港// //

战犯东条英机

本来从1940年开始担任首相的是近卫文麿 , 他一直倡导通过和美国谈判避免战争爆发 , 为此甚至可以从中国撤军 , 这引发了军方的不满 , 天皇也找不到途径对近卫文麿表示支持 , 到1941年10月 , 近卫文麿被逼下台 。 后面陆军大臣东条英机继任首相 , 开始策划对美开战 。 海军司令山本五十六虽然认为打不赢 , 但是天皇没有反对 , 作为效忠天皇的军人 , 那就只能开打 。

总结下来 , 内阁官员和军队都宣称自己效忠天皇 , 而天皇由于法律程序的缺失 , 对这些人没有控制力 , 这导致对外战争缺乏统一的规划 , 大家各行其是 , 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 。

作者崛田江理认为 , 就是这三个原因导致日本上层明知对美开战必败 , 却依然发动了偷袭珍珠港 。

通读本书 , 我们会得到一个教训 , 有时候为了掩盖一个错误 , 会犯下一系列的错误 , 最终导致一个不可挽回的错误 。 日军从1931年侵华开始 , 就犯下了第一个错误 , 然后为了弥补侵华的物质损失 , 不断扩大战争规模 , 最后把整个日本带入了地狱 , 但是日本今天对于战争的反思依然不彻底 , 未来会不会再次进入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