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偏爱"驻园",除了避暑,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北京的夏季实在热得让人崩溃 , 太阳火辣辣地晒着 , 加上空气干燥 , 着实难受 。
古代没有空调、风扇等降温设备 , 皇帝还穿戴整齐 , 特别是在十分注重服饰礼仪的清朝 。
这该有多热?
而且 , 在清朝民间还流传着一个说法 , 也认为夏天北京的皇城更热 。
是什么说法呢?清朝皇帝又是如何度过炎热的夏天呢?下面小编来为您揭秘!
清朝皇帝偏爱"驻园" , 除了避暑 ,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
清朝时期 , 北方乡间文人们 , 有一句话叫做:"夏天不进京" 。
因为夏季北京城比乡间热得多 。
乡间墙矮、院宽 , 加上树木多 , 自然是通风凉爽 。
而北京城有四圈套着的围墙:外城墙、内城墙 , 再往内是皇城 , 皇城内是紫禁城 , 紫禁城内还有内皇城!
一道城墙已经窝风 , 何况四道?
密不透风的内皇城就好像一个蒸笼 , 根本住不得人 。
清朝皇帝偏爱"驻园" , 除了避暑 ,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
清朝入关之前生活在东北一带 , 气候凉爽 。
定鼎北京之后 , 难以适应这里的天气 。
所以 , 康熙开始在北京郊区选取通风凉爽之地建园避暑 。
清朝时期的北京城大致相当于现在北京二环以内的范围 , 再往外都属于京郊 。
康熙在京郊建了许多各式各样的园林 , 其中包括有名的圆明园 。
于是 , 从康熙开始 , 清朝的皇帝就流行"驻园" 。
清朝皇帝偏爱"驻园" , 除了避暑 ,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
据《清史稿》记载 , 皇帝驻园一般七八个月 , 甚至有的每年驻园十个月以上 。
可是北京的夏季也就三个月左右 , 皇帝驻园除了避暑 , 还有什么别的原因?
众所周知 , 清朝各种礼节、规矩最繁琐、最不人性化 , 身为皇帝尤为应该遵守"祖宗礼法" 。
可这样祖宗规矩常常压得人透不过气 。
比如用膳 , 皇帝每餐按规定必须有108道菜 。
其中鸡肉多少、鸭肉多少、豆腐几块、鸡蛋几个等等 , 甚至葱姜蒜各多少都有规定 。
我们经常看清宫剧里 , 皇帝一时兴起就去哪个妃子宫里吃小厨房 。
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 。
清朝皇帝偏爱"驻园" , 除了避暑 ,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
因为按照礼制 , 皇帝和后妃见面、吃饭都有十分严格的规矩 。
就拿皇帝和太后一起吃饭来说 , 皇帝刚就坐 , 就得向太后叩一个头;敬一杯酒又得叩一个头;太后吃头一个大菜 , 皇帝还得叩一个头……
整个过程已经没有吃饭的样子了 。
皇后和皇帝一起吃饭 , 情形也大致如此 , 而妃子和皇帝一起吃饭 , 礼仪规矩比这还要重很多 。
清朝皇帝偏爱"驻园" , 除了避暑 ,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
所以皇帝基本上是独自用膳 , 除非大型庆祝活动 , 平时基本不可能与人共餐 。
而"驻园"情况就不同了 , 它属于行路性质 , 园林称作"行在"或称"行所在" 。
如《晋书·忠义传·嵇绍》记载:" 绍以天子蒙尘 , 承诏驰诣行在所 。 "
"行在"是指 , 皇帝出京时的住所 , 意为行路所在之处 。
住"行在"有一个巨大的好处就是 , 凡事不需要宫中那么大的排场 , 皇帝和后妃也不用如住宫里一般拘束 。
清朝皇帝偏爱"驻园" , 除了避暑 ,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
比如皇帝每餐饭不必非有108道菜 , 还可以让几个妃子陪着用膳 , 而且吃饭的时候也不必不停"叩头" 。
除了用膳 , 皇帝和大臣议事也轻松许多 , 不必如早朝那般充满仪式感 , 皇帝也不用和坐大殿一样"正襟危坐" 。
比较自由不受拘束 , 也成为皇帝愿意驻园的一个重要原因 。
清朝皇帝偏爱"驻园" , 除了避暑 ,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
这么来看 , 清朝的"祖宗礼法"确实严酷到"恐怖"的程度 。
这一点 , 连九五至尊的皇帝都感到害怕 。
可他却还要死守这些迂腐、缺乏人性的规矩 , 实在是可悲 。
而皇帝们在京郊建造的各种园林 , 现如今已经成为旅游景点 , 人们欣赏着湖光山色的同时 , 也体会到其中蕴藏的历史和文化 。
【参考资料:《清史稿》《晋书·忠义传·嵇绍》《北京故宫建筑》】
- 东汉末代皇帝刘协:在汉朝气数尽时散放出微弱光辉
- 辽朝敲响丧钟,皇帝被金人马踏如泥
- 口罩,消毒,全省封闭,瘟疫医院!清朝留下防疫四大法宝!
- 雍正帝最钟爱的皇子:并非乾隆帝,他若不死,皇帝可能是他
- 历代皇帝为何自称“朕”?恍然大悟!
- 曹操在清朝被家乡亳州“开除”,乾隆皇帝点名批评
- 汉朝这位太监有多厉害?不但拥有皇帝称号,还有个家喻户晓的孙子
- 皇帝的新衣:清代古代皇帝做一件龙袍需要多少钱?
- 先得到中国的哪个省可最快统一天下?三大开国皇帝,都选了此省
- 刘邦当上皇帝后,救命恩人对他说:给个官做吧!刘邦:诛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