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守使”的三个特点:除了筹码和底牌,还有一点很吃香

北洋大时代道德篇(四百零五):宵行者能无为奸 , 而不能令狗无吠也 。

在北洋史上 , “镇守使”是北洋宦海比较重要的一个职位 。 在民初错综复杂的时局下 , 镇守使凭借军事实力控制着一方之局面 , 最终形成割据一方的“草头王” 。 镇守使主要有三个特点 。 一是镇守使驻地多为各省军事战略要地 , 二是镇守使一职多为北洋军人担任 。 这也是镇守使的筹码与底牌 , 以直隶省为例 , 直隶大名为“畿南重镇” 。 前清时期 , 直隶共设五路总兵 , 统率绿营兵 , 分驻天津、大名、正定、通永、宣化等地 。 北洋初立后 , 直隶都督冯国璋呈准袁世凯 , 将大名镇总兵改为冀南镇守使 , 通永镇总兵改为蓟榆镇守使 , 天津镇总兵改为天津镇守使 , 分兵驻守各地 。 甘肃陇东地形险要 , 为“全陇门户” , 故设立陇东镇守使一职 , 驻守平凉 。


“镇守使”的三个特点:除了筹码和底牌,还有一点很吃香

“镇守使”的三个特点:除了筹码和底牌 , 还有一点很吃香// //

民国四年 , 各主要镇守使 , 如陈树藩的陕南镇守使 , 吴俊陞的洮辽镇守使 , 吕公望的嘉湖镇守使等 , 日后都成为执掌一方的督军大员 , 当然也都是行伍出身 。 尤其是在北洋军阀经营的中心直隶、山东两省 , 镇守使多由北洋军将领担任 , 以确保袁氏对近畿一带的掌控 。 可见 , 镇守使手握人马 , 负责维护一方秩序 , 成为一个重要环节 。 在袁氏执掌中枢期间 , 北洋军阀能够控制的省份仅限于北方的直隶、山东、河南、奉天及南方的江苏、湖北、江西、安徽等省 , 对于黑龙江、甘肃、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浙江等省则显得无能为力 。 因此 , 在这些省份的镇守使多出自本省担任 。


“镇守使”的三个特点:除了筹码和底牌,还有一点很吃香

“镇守使”的三个特点:除了筹码和底牌 , 还有一点很吃香// //

尤其是在西南的四川省 , 因北洋军阀鞭长莫及 , 地方军阀更为强大 。 以重庆镇守使为例 。 重庆镇守使署成立于民国二年九月 , 除首任镇守使黄毓成为云南籍外 , 历任镇守使周骏、刘存厚、王陵基、熊克武、钟体道、刘湘等皆为四川籍军阀 , 本省军阀由于地缘关系 , 容易结合成牢固的团体 , 掌握本省之人马 , 进而达到控制地盘的目的 。 如旧桂系军阀陆荣廷担任广西都督 , 其拜把兄弟陈炳焜担任桂林镇守使 , 其妻弟谭浩明担任龙州镇守使 , 陆荣廷自然具备割据一方的实力 , 这也就是镇守使的筹码与底牌特点 。 此外 , 镇守使还有第三个特点很吃香 , 那就是“镇守使”是北洋中枢主要收买笼络的对象 。


“镇守使”的三个特点:除了筹码和底牌,还有一点很吃香

“镇守使”的三个特点:除了筹码和底牌 , 还有一点很吃香// //

为防止镇守使割据一方 , 作为北洋团体的大家长 , 不得不采取收买和封爵的方法 , 笼络各地镇守使 。 袁花费大笔金钱对王怀庆、郑汝成、杨善德、王廷桢等镇守使进行收买 , 从而使这些人更加忠心于他 。 民国四年十二月 , 袁氏先后两次封爵 , 对各地镇守使加以爵位笼络 。 袁世凯封米振标、张文生为一等子爵 , 封倪毓棻、萧良臣为二等子爵 , 龙觐光、陈炳焜、鲍贵卿、宝德全、白宝山、施从滨、黎天才、杜锡钧、王廷桢等人为一等男爵 。 通过这种方式 , 袁氏看似赢得了各镇守使的支持 , 但是也不过四养虎为患 , 如洮辽镇守使吴俊陞此后成为黑龙江督军及奉系军阀的中坚 。 再有井岳秀一直担任陕北镇守使 , 直至北洋倾覆后 , 井岳秀依旧割据陕北 , 直到民国二十六年二月 , 手枪走火而亡 , 占据陕北长达二十余年 , 素有“陕北王”之称 。

参考资料:《菜根谭》、《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民初镇守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