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迷”们的《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混淆争论
“排名迷”们的《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混淆争论// //
三国战争
在读三国的时候 , 人们往往都在争论武将排名的话题 。 因为有许多人是没有经过比较的 。 你像关羽对赵云 , 这是读者最多的比较 。 赵云对马超;马超对张飞 。 等等等等……因为比较不清楚 , 多数读者都又从另一个角度去比 。 比方说 , 关羽能秒杀文丑 , 但赵云却只能五六十合战平文丑 , 推断为关羽胜;马超二十合战败张邰 , 赵云三十合战败张邰 , 推断马超胜 。 但后来的越比较漏洞越来越大 , 越难自圆其说了 。
“排名迷”们的《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混淆争论// //
精神抖擞的关云长
又比方说高览与许褚打平、许褚与马超打平、马超能与张飞打平 , 但高览却又被赵云一枪秒杀 , 关羽如此之猛 , 却被庞德战败——有文字说明 , 的确是败了 。 但庞德与关平只打了平手 , 可是关平、庞德好像连个二流将也排不上 , 你看这个怎么说 。
“排名迷”们的《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混淆争论// //
勇猛无比的张飞
于是 , 三国“排名迷”们(这些读者只能被称做“排名迷” , 因为他们读三国 , 无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只是关注谁谁厉害 , 谁谁第一就行 , 至于书中所蕴含的主旨精华才不关心呢)又从年龄上去推断 , 爱好赵云的便自缘赵云打文丑时还小着呢 。 喜欢关羽的 。 便说关羽打庞德时已经老了呢 , 等等等等 。 更有甚者骂口连篇 。 什么赵云是你爹 , 关羽是你祖宗的话等都能打出文字来 。 可见 , 这样的读者读书读到这样的份上 , 也就够可以的了 。 还有不讲理的人 , 便开始胡说八道 , 我就说马超厉害 。 我就说张飞厉害 。 谁反对就骂谁!真是皇帝不急 , 急死太监 。 看着真是有意思 。
“排名迷”们的《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混淆争论// //
英俊潇洒的赵云
但“排名迷”们把三国正史和演义的确搅和了 , 毕竟《三国演义》上有《三国志》的影子 , 多数有博学的“排名迷”们把《三国志.作为正史来论的 , 一但演义上争论受阻 , 便学者似的搬出《三国志》 , 煞有介事的指指点点 , 的确让人感到高深莫测 。
但“陈寿大哥”并非完全是《三国志》的原创作者 。
“排名迷”们的《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混淆争论// //
古书《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刘关张三战吕布
三国时期魏、吴两国先已有史 。 如官修的《魏书》和私撰的《魏略》 , 官修的《吴书》 。 此三书才是陈寿《三国志》依据的基本材料 。 那时蜀国还 没有史官一职 , 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 。 而成书又有史官职务因素在内的 , 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裂结束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 , 《三国志》最早以《魏书》、《吴书》、《蜀书》单独流传 , 直到北宋咸丰六年(1003年)三书才合为一体 。
《三国志》在二十五史中最为特殊 , 因为过于简陋 , 因为它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的一般正史的规范 。 但三国志还是以史书的面貌展现给读者的 , 所以在《三国志》上给武将排名更是笑话 , 还有在身长面貌 , 武功强弱、武器重量上斤斤计较的 , 那就证明这本史书更像演义了 , 所以谈论三国 武将排名 , 不要从《三国志》上搜寻什么蛛丝马迹 , 也不要在年龄上寻根问底 。 还是以演义为好 , 毕竟《三国演义》跨开了事件甚至时空的界限(因为那些人物的年龄也都是模糊不清的) 。 对人物事件做了海阔天空的夸张描写 , 才引的今天的“排名迷”们有着争论不休的话题 。
- 别不信,最早把牡丹叫“国花”竟然是她!
- 本命年不顺利,要挂红“辟邪”,为何人们这么认为?
- 历史上诸葛亮究竟是否有过“七擒七纵孟获”?
- 秦朝那个信奉“老鼠哲学”的人,后来怎么样了?—鼠年说鼠(8)
- 中国最“富”两大隐形家族,后代沉寂多年,如今改变了大半中国
- 返京者深夜有家难回:“硬核防疫,以人为本”,为何这并不矛盾?
- 古代名画里的“女主角”,每个都是一段历史
- 河北的省级博物馆为何叫“河北博物院”,而不是“河北省博物馆”
- 历代皇帝为何自称“朕”?恍然大悟!
- 《出师表》成为千古“至文”,历来为忠良义上推崇和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