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想境界与实践应用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想境界与实践应用// //
王阳明(画像)
王阳明 , 名守仁 , 浙江余姚人 , 心学之集大成者 。 考中国文化史 , 唯此人集立功、立言、立德三伟业为一身 。 自宋代陆九渊以后 , 王阳明继心学要旨 , 发扬光大 。 他的心学体系非常庞大与深刻 , 而知行观则是其中的核心问题 , 故而考察研究王阳明的知行观 , 即可以了解其心学体系概貌 。 知行观 , 从字面上来解释 , 当然是指涉及“知”与“行”内涵及关系的观点 , 或者说是认识论与实践论的内容与关系问题 , 是关于“知”和“行”的一系列问题的体系 。 不过 , 王阳明知行观的根本内容并不这样简单 , 他提倡“知行合一” , 实际上并不关心“知”“行”的先后顺序 , 而是深入如何成为圣贤等的根本性问题 。
一、知行合一的理想境界
(一)王阳明的圣人理想
(1)成圣:提出知行合一说的根本目的
成圣始终是王阳明心学的根本目的 。 这一点 , 不光是王阳明明确提出 , 从儒家思想甚至更广阔的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上都可以推知 。 道家为了成仙 , 佛家为了成佛 , 而儒家为了成圣 , 三种思想体系 , 都为了使人成就最高的人格理想 。 儒学产生的一天起 , 就有完美的圣人情结 。 王阳明心学体系作为儒家发展的一支 , 虽然较其余之派更为注重心性的修炼 , 但这种修炼是为了实现显示价值而进行的 。 总之一条 ,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可以说就是其知行观 , 达到了知行合一 , 就是成就了王阳明所追求的圣人人格 。
首先 , 知行合一的最终依据是心即理 。 理是天理 , 而心就是圣人之心 , 成就此心 , 就是天理的显现 。 对此 , 他说:“心即理也 。 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这就有了一个很自然的逻辑关系 , 既然心即理 , 那么求天理当然应该从心中去求 , 成圣贤也不是天赋予 , 而是从自心内成就 。 “求理于吾心 , 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 ”如果向外去追求成为事物的天理所在 , 显然也就违背了天理的本来含义 。 “夫物理不外于吾心 。 外吾心而求物理 , 无物理矣 。 ”在他的眼中 , 朱熹就是这种人 , 王阳明对朱熹的格物说很有微词 , 认为不彻底:“朱子所谓‘格物’云者 , 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 即物穷理 , 是就事事物物上求其所谓定理者也 。 是以吾心而求理于事事物物之中 , 析心与理为二矣 。 ”这样 , 王阳明的学说就将心即理的最终出手点转向了内心 。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想境界与实践应用// //
王阳明(画像)
其次 , 成圣是对基础人格的提升与超越 。 成圣并不是为了成就天上的神圣或者是对鬼神崇拜 。 在王阳明看来 , 成圣贤就是人格的超越与提升 。 他自己也说:“ 圣人述《六经》 , 只是要正人心 , 只是要存天理、去人欲 。 于存天理、去人欲之事 , 则尝言之 。 或因人请问 , 各随分量而说 , 亦不肯多道 , 恐人专求之言语 , 故曰‘予欲无言’ 。 若是一切纵人欲、灭天理的事 , 又安肯详以示人?是长乱导奸也......”
圣人建立“六经” , 只是为了提升人们的心灵涵养 , 为了存天理、灭人欲 。 这是比较直接的一方面 。 另一方面 , 王阳明用孟子对孔门的评论来说 , 儒家讲尊君爱国 , 不讲称王称霸 , 只讲如何做好一个臣子 。 所以“许多阴谋诡计 , 纯是一片功利的心 , 与圣人作经的意思正相反” 。 做好了“伯者” , 也就是人格提升的表现 。
王阳明也有专门针对个人修养而进行的论述:“ 问有所忿懥一条 。 先生曰:“忿懥畿件 , 人心怎能无得 , 只是不可‘有所’耳 。 几人忿懥 , 着了一分意思 , 便怒得过当 , 非廓然大公之体了......”
人心不可能不有“忿懥” , 但有了“忿懥”就是偏执了 , 就非“廓然大公之体” , 如果对各种忿懥得到“物来顺应 , 不要着一分意思” , 就可以得到个人修养的极大提升 , 这就是得到了本体的“正” , 有了这个正 , 也就有了圣人的心胸 。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想境界与实践应用// //
王阳明书法
再次 , 人是社会的产物 , 成圣不是为了出尘世外 , 而是为了运用于人生 。 这一点在王阳明对佛教的态度上可以看出来:“先生尝言:“佛氏不着相 , 其实着了相 , 吾儒着相 , 其实不着相 。 ”请问 。 曰:“佛怕父子累 , 却逃了父子 , 怕君臣累 , 却逃了君臣 , 怕夫妇累 , 却逃了夫妇 , 都是为个君臣、父子、夫妇着了相 , 便须逃避......”
从引文来看 , 佛教在很大程度上了违背了社会基本伦理价值原则的 , 他说“佛怕父子累 , 却逃了父子 , 怕君臣累 , 却逃了君臣 , 怕夫妇累 , 却逃了夫妇” , 所以着了最大的相 。 完成现实的生活价值 , 实现仁义礼智信 , 追求忠孝 , 这是儒家根本宗旨 , 是对根本理想的追求与实现 , 是实现“圣人王”的另一种变形 。 不过 , 很多地方王阳明是吸收佛道思想的 。 正是因为他有了大担当和大自在 , 才开出儒家新境界 , 成就圣人般的人生 。
(2)“若知得宗旨时 , 即说两个亦不妨”
关于“知行”到底是“两分”还是“一体” , 一直是哲学中争论的话题 。 从认识与实践的逻辑关系来说 , 固然是知先行后 , 而在一定的范畴内 , 也可以是行先知后 。 这是交互辨证的 。 从心性论的角度来看 , 知也就是心在行 , 行也就是心在知 。 而王阳明的立足之处 , 显然是不讲顺序 , 而讲德性良知的超越 , 如果做到了“本体”的发显 , 自然就超越了种种争论 , 那时候 , “即说两个亦不妨” 。
也就是说 , “知行合一”是圣人才具备的品格 , 知行合一的境界实际上已经是圣人的境界 , 只有圣人能做到知行合一 。 按照一般的逻辑 , 能从认识论和实践论论上认识知行的先后顺序问题 , 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一个思维能力 , 只要愿意来思考这个问题的人 , 都可以理清先后顺序以及二者的辨证影响关系 。 但是从王阳明的深度来讲 , “人有光明的良知就可以行孝、悌、忠之善;人的良知被蒙蔽 , 便有私欲之心、功利之见 。 ”知行合一就是非得圣人才可以达到的了 。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想境界与实践应用// //
王阳明书法
(二)至善在日用中
(1)圣人在日常中磨炼而成
虽然王阳明的心学体系借鉴了佛教的许多理论 , 尤其是心性论 , 也承认圣人的心即理 , 并且道德良知是先天本来具备的 , 但同时也说明 , 这并不证明人生来就是圣人 , 圣人需要一定的锤炼才可以成就 , 而这种锤炼 , 发生在日常生活当中 。 他在与弟子陆澄讨论问题时 , 陆澄问到关于知识不长进应该怎么办 , 他进一步做了引申 。 在《传习录》中 , 王阳明非常明确地说:“婴在母腹时 , 只是纯气 , 有何知识?出胎后 , 方始能啼 , 既而后能笑 , 又既而能识认其父母兄弟 , 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 , 卒乃天下事无不可能 。 ”
其中暗含着一层意思:婴儿已经具足了“本原” , 也就是“喜怒哀乐未发之中” , 这种绝对的品质 , 就是省人的品质 , 但是 , 这并不能说明婴儿就是圣人 , 婴儿同样需要出胎 , 慢慢地学习知识 , 学礼义廉耻 , 并且要学习格物致知 , 才可能具有圣人“无不知、吾不能”的能力 。 这是王阳明圣人做在日用中的思想的体现 。
(2)“知行之体本来如是”
之所以说圣人在日常中成就 , 更因为“知行之体”是本来就具足的 , 它在有的时候不出现 , 是因为人被蒙蔽住了 。 按照知行本体的本来特性讲 , 它的出现应该是自自然然的 。 王阳明认为:“知之真切笃实处 , 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 , 即是知 , 知行工夫本不可离 。 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 , 失却知行本体 , 故有合一并进之说......”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想境界与实践应用// //
纪念明代哲学家、思想家王守仁的阳明祠
也就说 , 在现实生活中 , 知就是行 , 行就是知 , 两者的关系本来就是如此之合一 , 并没有分开 。 王阳明还将知行之体被蒙蔽的另外一种情况作了说明 , 那就是人们过度去追求“本体”的存在 。 然而 , “专求本心 , 遂遗物理” , 就是将本来的道理遗失了 。 这样来看是得不偿失的 。 既然本体就是如此而在的 , 那么外物和本体是没有洗界限的 , 外物即是本体 , 本体即是外物 。 但是 , 一个新的问题又随之而来 , 既然心之本体本来如此 , 并且与外物是一体的 , 那么 , 到底什么是“心之本体”呢?
王阳明对此本来如此 , 但又模糊的本体做了诠释 , 他说:心之体 , 是性 , 性就是天理 。 这个本来如是的天理 , 实质上 , 这个天理就是王阳明心学中另外一种形式的知行本体的称谓 。 这个知行本体 , 他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 这也就意味着 , 如果你有做事之心 , 有怜悯之心 , 那么知行本体也就体现在做事、怜悯等事情上 。 这就是王阳明知行之体本来如是的一种阐释 。
(三)知行合一的可实现性
(1)圣人可成
儒家的最高人格理想是成就圣人人格 , 王阳明的最高人格理想显然也不出此范围 。 并且 , 王阳明将成就为圣人的事实拉近到了寻常人的生活中 , 也就是说 , 寻常人也能够成就为圣人 , 只要按照某种成就圣人的方法原则 , 圣人是完全可以成就的 。 他指出了一种事实 , 天下平安久治 , 是靠君臣各自恪守自己的位置 。 这种各司其职 , 就像是人的心 , 心就是人的君王 , 该做官 , 该向外求取什么 , 都有一个心在起着作用 。 而这个心 , 实际上就是圣人之心 , 这颗圣人之心 , 当善念发动 , 就去支持它 , 当恶念发动 , 就会自动去遏制它 , 圣人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 , 就是这颗心能做到这一点罢了 。 而后世学者 , 应该学的就是这种圣人之心 。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想境界与实践应用// //
阳明祠
这也就意味着 , 圣人之心与一般人之心只是对主观精神的发挥和扩张程度不同 , 圣人不过是一种人格修养 , 是本心体现出来的人格修养 , 只要把持好这种修养 , 管好自己的心 , 也就成其为圣人 。 王阳明说:伯夷、伊尹、孔子等才能的确不同 , 但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圣人 。 他做了个比喻 , 圣人之才力有大小不同 , 犹如黄金之分两有轻重 。 尧、舜可以看做万镒 , 文王、孔子可看做九千金镒 , 而禹、汤、武王可看做七、八千镒 , 至于伯夷、伊尹等 , 则可比作四五千镒 。 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他们这些圣人有高下之分 。
这些圣人 , 在历史地位上 , 在个人才能和所做贡献上 , 的确都有不同 , 不过 , 在这些人之间的“天理”是一致的 , 没有任何区别 。 这才是之所以成其为圣人的根本所在 。 既然这样 , 也就意味 , 即使一个平凡人 , 都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 。
(2)心中有天理
实际上 , 能够成就圣人最根本的地方还在于人心即理 。 这是能够成就圣贤的最终根源 , 因为在王阳明的眼中 , 圣人就是能够将心中之理开发出来运用于现实生活的人 。 天理是人心先天具有 , 具有 , 就证明能够有机会将其开发出来 。 在王阳明的知行观中 , 天理的根本性存在会表现为仁义礼智信出来 , 从而证明心内天理的存在 。 当陆澄问他:“仁义礼智之名 , 因已发而有” 。 王阳明回答:“然” 。 也就是说 , 还有一个“未发之中”的存在 。 也就是说 , 人的各种行为 , 忠孝礼仪等 , 都是这个“心”表现出来的 。 这样也就意味着 , 这种“天理”可以在现实生活中事事物物中寻找到 。 在王阳明的表述中 , 有一个现象尤其值得注意 , 即表面上看来有很多恶事 , 好像失去了天理 , 但是在王阳明看来 , 恰好是因为知道了恶的发生 , 证明天理未泯 。
二、知行合一的实践应用
(一)立志
(1)“夫学 , 莫先于立志”
关于学问的首要步骤应该做些什么 , 王阳明认为并不是读多少书本知识和做多少格物功夫 , 而是从心上来下功夫 。 这种心上功夫并不是透彻的知行合一 , 但也可以说是知行合一的开头步骤 。 立志的重要性 , 一如他在《示弟立志说》中所说:“夫学 , 莫先于立志 。 志之不立 , 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 , 劳苦无成矣 。 世之所以因循苟且 , 随俗习非 , 而卒归于污下者 , 凡以志之弗立也 。 ”
凡是做学问 , 最为首要的就是立志 , 不立志 , 就如种植 , 没有将植物的根种下去却去寻求培土灌溉 , 徒劳无功 。 世俗社会中 , 之所以出现因循苟且、随俗流习恶事 , 最终走向污染低下的根本原因 , 就是因为没有立志这一环节 。 在《王阳明全集中》 , 还有大量的对于立志的论述 , 如“诚以学不立志 , 如植木无根 , 生意将无从发端矣 。 自古及今 , 有志而无成者则有之 , 未有无志而能有成者也”等 , 总之 , 王阳明不但将立志看的非常重要 , 还将它放在首位 , 没有立志 , 之后的一切无从谈起 。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想境界与实践应用// //
阳明洞:王阳明曾居于此洞
(2) “为圣人之志”
从广义上的立志来讲 , 是建立一种生存的价值观 , 这样说 , 人与人的生命价值观显然是不尽相同的 。 对于有的人来说 , 立志就是立做官之志 , 立经商之志 , 立济世救民之志 。 而从王阳明的角度来讲 , 立志是立做圣人之志 。 对于他而言 , 一生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为了成就圣人的境界而进行 。 而一切所作所为 , 也是圣人的境界在这个世间的运用的 。
例如程颐说:“有求为圣人之志 , 然后可与共学 。 ”一定要立高远之志的人 , 才能与他一起学习 。 无高远之志 , 就会落入低俗 , 与这类人交往 , 也就是自己坠入了低俗的环境 。 对此 , 王阳明也感叹这样的人太少了:“人苟诚有求为圣人之志 , 则必思圣人之所以为圣人者安在?”实际的产生做圣人的想法 , 并且探究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的人已经不多了 。 在这里 , 王阳明依然紧扣“知行合一”的根本原则:真思就是真行 , 就是知行合一 。
(3) 立志的根本是定心
立志 , 如果只是建立一种理想 , 那么显然是不够深入的 。 因为很多人实际上也有非常崇高的价值理想 , 但是却得不到实现 。 用王阳明的话来讲 , 这就是不是知行合一 , 不是真知 。 真正的知行合一 , 知就是行 , 行就是知 。 那么 , 也就意味着 , “立志”已经是实现这种生命理想的具体实践行为了 。 王阳明在这一点上非常有创建性 。 他将“立志”的实质解释为“定心” 。 定心了 , 也就是诚意正心 。 而诚意正心 , 实则是儒家甚至是中国文化各家中一致追求的人格的理想境界 。
他在《全集》中说道:“凡一毫私欲之萌 , 只责此志不立 , 即私欲便退;听一毫客气之动 , 只责此志不立 , 即客气便消除 。 ”如此也可以看出来 , 阻碍自己成就圣贤的就是知行不能合一 , 具体来说就是人心被私欲蒙蔽住了 , 或怠心生 , 或忽心生 , 或懆心生 , 或妒心生 , 或忿心生 , 责此志 , 或贪心生 , 或傲心生 , 或吝心生 , 都是因为没有立志或者说立志不大、不坚定的缘故 , 一旦立志坚定 , 私欲也就在人心中藏不住了 , 正如“烈火之燎毛 , 太阳一出 , 而魍魉潜消也” 。 也就是说 , 立志的根本目的并不是建立一种生命存在的宏伟理想 , 将自己放在不同寻常的地位 , 而是要通过立志来“正心” , “定心” , 从而提升自己的品格 。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想境界与实践应用// //
阳明洞
(二)致良知
(1)“格物之功 , 只在心上做”
一般意义上的格物 , 是属于朱熹式的向外求取 , 所以就有了格物与内心良知的脱离 。 但在王阳明处 , 他“选择了‘内’的立场” , 抨击格物实际上对内心之理的认识 。 这可以从早期他对格物的理解谈起 。 早年王阳明等都以朱熹的格物理论来作为准绳的 , 不过大部分人也就是说说而已 , 没有实际去尝试朱熹所说的格物 。 王阳明说自己是亲自尝试过的 。 在年轻时候 , 他与钱姓朋友讨论 , 觉得要做圣贤必然要格尽天下之物 , 最终选定庭前的竹子作为格物对象 , 面对竹子冥思苦想 。 钱子早早起来 , 趁黑就开始格物 , 但是三日过后 , 劳神成疾 。 当时都以为钱子是精力不足才导致生病的 , 而当王阳明也亲自去格竹子的时候 , 过了七日 , 自己也病了 。 原来是格物所致 。 于是他们也动摇了 , 认为圣贤没法做到 。
不过后来 , 王阳明却发现了格物的妙处 , 经过长久的磨练 , 他向内反省 , 最终有了“格物之功 , 只在心上做”的体悟 。 这个意义上的格物 , 实际已经是向内寻找自己的根本 , 虽然名曰格物 , 已经是“格自心” 。 也就是说 , 格物就是在寻找自心的良知 。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想境界与实践应用// //
王阳明雕像
(2)良知与致良知
致良知 , 可以说是王阳明学说中及其富有特色的部分 。 从践履工夫上来讲 , 致良知就是如何发现自己的良知的问题 。 良知”语出《孟子》 , 在《孟子·尽心上》中 , 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 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 , 其良知也 。 孩提之童 , 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 , 无不知敬其兄也 。 亲亲 , 仁也:敬长 , 义也;无他 , 达之天下也 。 ”
从孟子的表达来看 , “良能”就是先天具有 , 不学而能的东西 , 而良知 , 就是不思考就已经具备的先天本体 。 也就是说 , 良知实际上是人的先天本性 。 为了说明良知的先天性 , 孟子还举例阐释 , 说孩童天生就知道爱其亲人 , 到长大了 , 也依然知道敬其兄长 。 这种不变的本性 , 就是良知 。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想境界与实践应用// //
《传习录》
但王阳明说得最多的 , 并不是给“良知”下一个绝对的定义 , 而是说“某某物是良知” , 例如:“心自然会知 , 见父亲自然知孝 , ”;“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 , 此便是良知” 。 在这里 , 良知不但是到的本体 , 甚至还被王阳明引申为宇宙万物的本体了 。 也就是说 , 良知具有多重意义 , 即是心本体 , 道德本体 , 也是宇宙本体 。 但从人发明良知的角度来讲 , 显然应该是侧重于道德本体的 。 而致良知 , 也就是建立在道德本体的基础上 。
(3)致良知的具体方法
既然致良知是发显内心的良知 , 得到了良知 , 就得到了圣人的根本性本体 。 那么在王阳明的致良知说中 , 到底如何去致良知呢?王阳明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说明 。
第一 , 从良知的内容、道理上来描述什么是致良知的 。 良知说到底还是一种带有不确定因素的境界 , 一般没有体验到良知的 , 只能是有个模糊印象 , 王阳明在这个方面曾多次讲到“致良知”的基本道理 。 如他所说:“故欲诚其意者 , 必在于致知焉 。 致者 , 至也 , 如云丧致乎哀之致 。 《易》言‘知至至之’ , ‘知至’者 , 知也;‘至之’者 , 致也 。 ‘致知’云者 , 非若后儒所谓充广其知识之谓也 , 致吾心之良知焉耳 。 ”“诚意”是《大学》中讲述人格修养的第三个环节 , 而“致知”为第二个环节 , 王阳明却说 , 要达到这首要环节 , 就要先“致知” , 足见“致知”在王阳明心学体系中的贯穿作用 。 他说的很明白:致知 , 不是后儒所谓充广其知识之谓也 , 而是致吾心之良知 。
第二 , 对良知本体的直接描述 , 用以直接认识良知本体的 。 良知已经被当做了一个形而上的本体 , 这就造成了认识上的困难 。 即使王阳明已经告诉别人该如何去致良知 , 但也未必也有人能够真的做到 。 因为按照王阳明的意思 , 只要良知本体显现 , 也就是圣人的境界 。 但很明显 , 在那个时代甚至之前的历史上 , 也并没有出现过几个圣人 , 这也就说明 , 王阳明还得在寻找一定的方法来教导学生 。 《全集》中 , 有很多关于良知本体的描述 。 王阳明将良知本体描述为“镜子” , 意思就是可以像镜子一样照出人心的问题所在 。 致良知就是要认真地磨亮这面镜子 。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想境界与实践应用// //
王阳明书法:“家传词翰”
第三 , 关于如何在具体事情中来磨练功夫 , 从而显现良知 。 这一点 , 他给顾东桥的回信中谈到了很多 。 “来书云:“谓致知之功 , 将如何为温清、如何为奉养即是诚意 , 非别有所谓格物 , 此亦恐非 。 ”此乃吾子自以己意揣度鄙见而为是说 , 非鄙人之所以告吾子者矣 。 若果如吾子之言 , 宁复有可通乎?......”
大意是顾东桥错解了王阳明的意思 。 如果真的要培练“致知之功” , 应该首先看清楚 , 顾东桥所表达的“意”并不是“诚意”的“意” , 而是“欲望”的意思 。 一定不能自欺 , 才能够真正诚意 。 而关于如何“温清、奉养” , 实际上依然不是“致知” , 一定要“致其知如何为温清之节者之知 , 而实以之温清 , 致其知如何为奉养之宜者之知 , 而实以之奉养 , 然后谓之致知 。 ”并且 , 顾东桥所说的“温清之事 , 奉养之事 , ”还是指“外物” , 格物应该向内 , 向外求取 , 否则就不是真正的格物 。 做到“无一毫之不尽” , 然后才可以称作格物 。 从而最终 , 才可以在“温清之物格、奉养之物格”中体味到良知 , 这也才是致良知之功夫 。
参考文献:《五经四书全译》、《王阳明全集》、《王阳明哲学精神》、《传习录》等 。
- 别不信,最早把牡丹叫“国花”竟然是她!
- 本命年不顺利,要挂红“辟邪”,为何人们这么认为?
- 历史上诸葛亮究竟是否有过“七擒七纵孟获”?
- 秦朝那个信奉“老鼠哲学”的人,后来怎么样了?—鼠年说鼠(8)
- 中国最“富”两大隐形家族,后代沉寂多年,如今改变了大半中国
- 返京者深夜有家难回:“硬核防疫,以人为本”,为何这并不矛盾?
- 古代名画里的“女主角”,每个都是一段历史
- 河北的省级博物馆为何叫“河北博物院”,而不是“河北省博物馆”
- 历代皇帝为何自称“朕”?恍然大悟!
- 《出师表》成为千古“至文”,历来为忠良义上推崇和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