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入冥”的民间道义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唐太宗入冥”的民间道义

蒋海松

在《西游记》中 , 唐僧取经缘起唐太宗入冥的故事 , 背后鲜明地体现了对封建王权的批判 , 鬼神传说背后的民间道义 。

故事起因是泾河龙王和算命先生袁天罡打赌 。 龙王为了赌赢故意克扣雨水点数 , 犯了天规 , 天庭选择唐太宗的丞相魏征处斩龙王 。 于是 , 泾河龙王便向唐太宗求情 , 请他阻止魏征行刑 。 太宗答应帮忙 , 在行刑时刻故意缠着魏征下棋 , 没想到魏征在棋盘边睡着了 , 在梦中斩杀了泾河龙王 。

龙王之魂怨恨唐太宗失信 , 天天缠着让唐太宗偿命 , 唐太宗吓得一病不起 , 最终一命呜呼 。 幸亏魏征跟地府的崔判官是老友 , 他请崔判官篡改了生死簿 。 本来是“贞观在位一十三年” , 他给加了两笔 , 变成三十三年 , 就这样让唐太宗还魂 , 多活了20年 。 唐太宗在地府答应崔判官还阳后要做一场水陆大会超度亡魂 。 后来他遍访高僧 , 后观音现身 , 说是小乘佛法无法超度亡魂 , 要大乘佛法才可以更好的超度 , 所以才有了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

在古代 , 人们相信阳世间的不公 , 会在阴世获得报应 。 《西游记》对太宗入冥也有诗描述 , “人生却莫把心欺 , 神鬼昭彰放过谁?善恶到头终有报 , 只争来早与来迟” , 借助地狱审判寻求因果报应 。 但是《西游记》却对这一报应观念进行了解构 。 它昭示世人 , 阴世间和阳世间一样 , 也是一个官官相卫、毫无公平的地方 。

唐太宗因为与判官有旧 , 连生死簿都可以随意销改 。 在阴间也没有平等与正义可言 , 这或许让人绝望 , 但是它更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王权之下的腐败和滥权 。 这可能是“唐太宗入冥记”对于古代法治和因果报应观念极大的讽刺 。

太宗入冥最有价值的批判还有对于以一代英主李世民为代表的封建帝王杀伐成性、残仁害义的批判 。 最有意思的情节是——他一进地府 , 就遇到了父兄索命 。 “只见那街旁边有先主李渊 , 先兄建成 , 故弟元吉 , 上前道:‘世民来了 , 世民来了!’那建成、元吉就来揪打索命 。 太宗躲闪不及 , 被他扯住 。 ”众所周知 , 太宗本来并非太子 , 在武德九年(公元626年)6月4日 , 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 , 杀掉了自己的亲哥哥李建成太子和弟弟李元吉 , 逼退了父亲李渊 , 才当上了皇帝 。

李世民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君主之一 , 开创了贞观盛世 , 但玄武门之变是他一生中最有争议、最血腥的一幕 。 最杰出的君主 , 作为也是建立在弑兄杀弟这样一个残忍无情的故事之上的 。 这对封建王权进行了莫大的讽刺和批判 。

而且考察唐太宗入冥这个故事的变迁更可见《西游记》的批判维度 。 最早谈到太宗入冥 , 是唐代的笔记体小说《朝野佥载》 , 那个时候唐太宗的形象还比较正面 , 对于生死有一种达观的态度 , 甚至大度说:“冥府已请我 , 那我就去吧 , 阳寿已尽 。 ”但是为何请他呢?是专问“6月4日之事” , 也就是专门查问玄武门之变 。 这还是戳中了唐太宗李世民最大的痛处 。 后来在敦煌变文《唐太宗入冥记》当中对此有更详细地、活灵活现地描述 。 这故事把李世民的形象描述得胆小如鼠 , 毫无英主之气 。 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考证:“《唐太宗入冥记》是宋代以后通俗小说之鼻祖 。 ”也有人考证说《唐太宗入冥记》是武则天时期或者武则天称帝后期流行的 。 背后是武则天一党为了故意打压李氏王室而编排 , 大抵认为连李世民都是一代暴君 , 武氏取而代之便有某种合法性了 。

在《西游记》当中 , 对唐太宗李世民入冥的理由作了修改 , 但还是保留了到冥府以后遇到李元吉和李建成的情节 。 这个修改当适度消解对兄弟残杀的关注 , 但在这里还是提到了兄弟索命 , 这在明代其实是极其大胆的描述 。 因为明代本就有过与玄武门之变类似的皇室相残 。

“靖难之役”中 , 永乐帝朱棣亲手夺下了侄儿朱允炆的帝位 , 朱允炆在一把大火之下不知所踪 。 此后 , 明代还出现了明代宗跟明英宗的兄弟之争 。 土木堡事变后 , 明英宗被瓦剌俘虏 , 于谦等为了保持江山不陷落 , 立明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钰为皇帝 。 朱祁钰称帝的7年间 , 政治还算比较清明 。 但是7年之后爆发了夺门之变 , 明英宗重新当上皇帝 , 朱祁钰被贬为郕王 , 软禁在西苑 , 之后很快就死了 , 死时才三十岁 。 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他是被谋杀的 。 这当中也是兄弟之间的帝位不正常的轮替 。 在明代经常出现宫廷之争的现实背景下 , 《西游记》居然还保留了玄武门事变 , 这是非常大胆的 。 而且明代有锦衣卫等特务组织 , 就是专门查办这类政治谣言的 。

考查“唐太宗入冥记”这个故事的演变 , 它本来和《西游记》是没有关系的 , 是一个独立的故事 。 五代期间包括唐代初期便有这类传言 。 到了明代朱元璋时期 , 洪武年间本有《杂剧西游记》流传 , 但是并没有唐太宗入冥的故事 。 正是明代永乐前期 , 这个故事开始和《西游记》合并 。

上世纪30年代 , 郑振铎所著《〈西游记〉的演化》中已披露:1930年北平图书馆善本室庋藏的许多传钞本《永乐大典》中 , 其13139卷“送”字韵“梦”字条下 , 录有一则长达千余字的“魏徵梦斩泾河龙” , 引书标题径作《西游记》 , 并引录了这则《西游记》平话(残文)的全文 。 这些发现甚至曾使人们对在此100年后生存的吴承恩的著作权产生怀疑 。

洪武后期到永乐前期这10年间 , 把唐太宗入冥与《西游记》合并在一起 , 正是永乐帝跟朱允炆手足相残的时期 。 这实质是民间百姓借此种方式隐喻王室相残 。 这些故事背后表达了一种道义的批判 , 所谓英明圣主 , 也不过是手足相残 。 这是非常大胆的描述 。

《西游记》这类民间小说之所以流传不朽 , 除了其故事精彩动人 , 更在于其蕴含了这类批判不义、向往公正的价值评判标准 。 这是民间社会永存的价值标准 。

责编:高恒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