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中华第一勇士”,遭冤杀留“礼遇”,被耽误的“发明家”

2005年 , 由唐季礼执导拍摄的电影《神话》 , 想必大家都看过 , 影片讲述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旷世爱情 。 秦朝大将军蒙毅(成龙饰) , 受秦始皇所命 , 负责护送朝鲜公主玉漱(金喜善饰)入秦为妃 , 路上竟遭丞相赵高暗中指使的叛军伏击 。 蒙毅为保护玉漱公主 , 两人紧握着手 , 随战车堕入万丈瀑布……

玉簌公主沉鱼落雁 , 蒙毅将军骁勇善战 , 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很多人都怀疑玉簌公主和蒙毅大将军是编剧虚构出来的 。 事实呢?历史上 , 玉簌公主确实不存在 , 但蒙毅真实的很!他是一个文官 , 而不是武官 。 蒙毅深受秦始皇的亲近 , 外出陪秦始皇同乘一车 , 居内则侍从秦始皇左右 。 而他的亲哥哥蒙恬 , 却是一代名将 , 属于比蒙毅还牛逼的存在 , 一个被战争耽误了的“发明家” 。


蒙恬,“中华第一勇士”,遭冤杀留“礼遇”,被耽误的“发明家”

蒙恬 , “中华第一勇士” , 遭冤杀留“礼遇” , 被耽误的“发明家”// //

《神话》中的玉漱公主和蒙毅大将军将门之后 , 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

蒙恬(约公元前259年至公元前210年) , 姬姓 , 蒙氏 , 名恬 , 祖籍齐国(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人 , 秦朝著名将领 。

战国时 , 祖父蒙骜于齐投靠秦昭王 , 领军攻打韩、赵 , 官至“上卿” 。 父亲蒙武也为秦将 , 曾任秦内史 , 与秦将王翦联手灭掉楚国 。 蒙恬的成长 , 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 , 自幼胸怀大志 , 立志冲锋陷阵 , 报效国家 。 他天资聪颖 , 熟读兵书 , 逐渐培养了较高的军事素养 。

公元前221年 , 蒙恬被封为将军 , 攻破齐国 , 拜为内史 , 深得秦始皇的尊宠 , 与其弟蒙毅号称“忠信” 。 他率军修了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 , 克服了国内交通闭塞的困境 。 大大促进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 蒙恬曾驻守九郡十余年 , 威震匈奴 , 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 。


蒙恬,“中华第一勇士”,遭冤杀留“礼遇”,被耽误的“发明家”

蒙恬 , “中华第一勇士” , 遭冤杀留“礼遇” , 被耽误的“发明家”// //

蒙恬将军毛笔改良者 , 被誉为“笔祖”

关于蒙恬造笔的传说有多个:《太平御览》引《博物志》曰:“蒙恬造笔 。 ”

事实上 , 出土的文物已经证明 , 毛笔远在“蒙恬造笔”之前就有了 , 由蒙恬所造毛笔的说法确实经不起考究 。 崔豹在《古今注》中也说:“自蒙恬始造 , 即秦笔耳 。 以枯木为管 , 鹿毛为柱 , 羊毛为被 。 所谓苍毫 , 非兔毫竹管也 。 ”

这种说法 , 也与史实不符 , 但后部分看起来有鼻子有眼 。 据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秦谓之笔 , 楚谓之聿 , 吴谓之不律 , 燕谓之弗 。 ”目前来说 , 先秦书籍中没有“笔”字 , 是秦始皇统一了笔的叫法 。 清代大学者赵翼在《陔余丛考》中的“造笔不始蒙恬”条中写道:“笔不始于蒙恬明矣 。 或恬所造 , 精于前人 , 遂独擅其名耳 。 ”

毛笔不是蒙恬所造 , 但将其视为毛笔制作工艺的改良者 , 功不可没 , 合情合理 。

相传 , 公元前223年 , 秦军发动了统一天下的战争 。 蒙恬 , 作为这支队伍里的将领 , 他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战报、文书 。 然而老式的毛笔 , 不能满足便捷书写的需要 。

因为原始的制笔工艺 , 笔头通过丝线包裹在笔杆外围 , 然后涂漆加固 , 这种方法制作的毛笔 , 笔头为中空结构 , 容易分叉 , 影响到使用效果 。 利用作战间隙 , 蒙恬组织聪明的部下 , 对毛笔进行了关键性的工艺改良 , 将笔头嵌入腔内 。 由外裹式到内嵌式的形制改变 , 使笔头和笔管融为一体 , 新的毛笔就此诞生了 。 因此 , 蒙恬被誉为“笔祖” 。


蒙恬,“中华第一勇士”,遭冤杀留“礼遇”,被耽误的“发明家”

蒙恬 , “中华第一勇士” , 遭冤杀留“礼遇” , 被耽误的“发明家”// //

古筝造筝传说存疑虑仅按《礼乐记》 , (筝)五弦筑身也 。 今并凉二州筝形如瑟 , 不知谁所改作也 。 或曰蒙恬所造 。

汉代应劭著《风俗通》的记载 , 虽然仅用疑问的口吻说蒙恬造筝 , 但“无风不起浪” , 至少有他改造筝的“影子” 。

不过 , 西晋傅玄驳斥这种说法 , 见《筝赋》序:筝以为蒙恬所造 , 今观其器:上圆似天 , 下平似地 , 中空准六合 , 弦柱十二 , 似十二 。 设之则四象存 , 之则五音发 。 体合法度 , 节究哀乐 , 斯乃仁智之器也 , 岂亡国之臣所能开思运巧哉 , 或以为蒙恬所造 , 非也 。

蒙恬为秦国大将 , 傅玄用“亡国之臣无法创造乐器”的阴阳五行论调 , 不免有些牵强 。


蒙恬,“中华第一勇士”,遭冤杀留“礼遇”,被耽误的“发明家”

蒙恬 , “中华第一勇士” , 遭冤杀留“礼遇” , 被耽误的“发明家”// //

武将蒙恬被战争耽误的“发明家” , 惨遭冤杀留“礼遇”著名文化学者马未都说 , “历史没有真相 , 只残存一个道理 。 ”

蒙恬 , 不只是一代名将 , 同时也是被战争耽误了的“发明家” 。 关于他的史料及传说 , 我们无法考证 , 但无论是造笔、造筝 , 还是建筑才能(修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 , 都足以说明他在文化和艺术方面 , 有善于发明和创造的精神 。

在古代 , 乃至于今天 , 仍有不少人认为 , 在文化、艺术方面有所创作或成就 , 都应是文人们的专属 。 蒙恬只不过是一介武夫 , 与此搭不上边 。

中国文化中主导的人文动机用什么来实现呢?科学史家、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是这样说的 。 儒家说“礼”才是把人教化成有仁爱之心的根本形式 , “礼以成人” , 所以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本质是“礼”的文化 , 不管是做皇帝的还是贩夫走卒 , 所有人都要讲“礼” , 所以礼文化弥漫在中国文化每个环节之中 。

蒙恬作为大将军 , 为国征战是讲“礼” , 造笔、造筝、搞建筑就有点不讲“礼” , 甚至惨遭冤杀 , 留给一些人最好的“礼遇” 。 自吾先人及至子孙 , 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 , 其势足以背叛 , 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 , 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 。

意思是 , 我蒙恬家族为秦国出生入死已经有了三代 , 我现在手上有30万精锐之师 , 即便遭到囚禁 , 我完全可以起兵反叛 , 但我没有这么做 , 因为我不能忘记先主的教导 。 这是蒙恬临终前的遗言 , 只可惜胡亥已经决心杀死他 , 蒙恬遵君臣之礼 , 服毒自杀 。

人之不存 , 礼仪何在?

蒙恬 , 良将 , 愚良也!

君要臣死 , 臣不得不死!

蒙恬 , 忠臣 , 无奈是也……

“礼”不是思想的禁锢 , 更不是生死存亡的标志 。

因礼而亡 , 非“礼”也 , 不知变通是也!

可以忠孝之意 , 立于何处?

试想 , 贤臣是否辅以明主?

君不贤 , 臣又如何有用武之地?

以现在看历史 , 胡亥乃“败家之子” , 诛而不为过 。

如果你是蒙恬 , 遇到胡亥这样的君主 , 你会信守忠孝之意 , 遵君臣之礼?

“礼”会有一定的行为和言论约束 , 但它不应该束缚思想和自身的发展!

放眼国外 , 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 , 不仅是量子学重要的创始人 , 还是著名的足球运动员 。 1922年 , 当地报纸报道“我国著名足球运动员玻尔获得本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奖” 。 他当时是哥本哈根大学著名的门将 , 后来到国家有名的球队效劳 。

尼尔斯·玻尔的出现 , 在我们眼中 , 或许就是“奇葩” , 但他还是他 , 获得成功的他 。

蒙恬的作为是真的牛逼 , 在很多人看来 , 或许也是“奇葩” , 但他不是他 , 不被认可的他 。

礼理结合 , 讲礼还得讲道理!

大家之成 , 讲背景更讲造诣!

礼仪之邦 , 遵循礼法 。

难道“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

不是!

是厚积薄发、后来居上:“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蒙恬,“中华第一勇士”,遭冤杀留“礼遇”,被耽误的“发明家”

蒙恬 , “中华第一勇士” , 遭冤杀留“礼遇” , 被耽误的“发明家”// //

伏羲

炎黄笔墨 , 每日必有笔墨 , 喜欢我就关注我:诗词歌赋快意生活 , 与君共探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