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鱼符”到“过所”,谈谈古人用过的那些“身份证”

导读:身份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 它既是个人信息的外在标识 , 也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工具 。 今天 , 如果不带身份证就外出 , 几乎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

在古代 , 古人也非常重视“身份证” , 因为经济、文化、制度条件不同 , 古代的“身份证”又各有其特点 。

比如 , 公认的史上最早的“身份证” , 可以算是隋唐时期的“鱼符”与“鱼袋” , 它们为官员所特有 , 普通百姓没有这种待遇 。

宋代时“鱼符”被废除 , 但官员仍然佩戴“鱼袋” 。 到了明代 , 明人改用各类“牙牌”作为京官们的身份标志 。 清代 , 出现了更为复杂的“腰牌” , 其适用范围扩大到了官民通用 。


从“鱼符”到“过所”,谈谈古人用过的那些“身份证”

从“鱼符”到“过所” , 谈谈古人用过的那些“身份证”// //

鱼符

古代多数王朝限制百姓自由流动 , 如确需流动 , 则要开具“过所”、“路引”等凭证 , 上面注明其个人信息 , 因此 , 这些凭证也应属于古代“身份证”的一种 。

上面种种古代“身份证” , 都包含哪些玄机与故事呢 , 让我们一一道来 。

一、隋唐时的官员“身份证”——“鱼符”

“鱼符”产生于隋朝 , 在唐朝发展成熟 。

《隋书·高祖纪》记载:

“开皇九年 , 颁木鱼符于总管、刺史 , 雌一雄一......十年 , 冬十月甲子 , 颁木鱼符于京师官五品以上......十五年 , 五月丁亥 , 制京官五品以上佩铜鱼符 。 ”

这里我们看到 , 最初的“鱼符”是木头做的 , 后来改为铜制 , 而且分雌雄两个 , 以便于勘合校验 , 并且它们只颁发给五品以上的京官 。

到了唐代 , “鱼符”发展成熟 , 并分为了两大类 , 一类强调功能性 , 另一类则强调装饰性 。

1、功能性较强的“鱼符”:

(1)用于地方官员任免 。 这类“鱼符” , 通常作为勘验地方官员真伪的凭据 。 它为铜制 , 分为左右两部分 , 左半部分留在京师 , 右半部分留在地方 。 如果有新官上任 , 需携带左半部“鱼符” , 地方上拿右半部分与之勘验后 , 才能证明这位新来的大人是不是冒牌货 。 然后 , 新官与旧官完成交割 。


从“鱼符”到“过所”,谈谈古人用过的那些“身份证”

从“鱼符”到“过所” , 谈谈古人用过的那些“身份证”// //

鱼符

(2)用于调动军队 。 这类“鱼符”跟古代的“虎符”功能上是一致的 , 只不过样子上一个是鱼 , 一个是虎 。 而它在使用方法上也很有趣 , 《唐律疏议·擅兴》记载 , 它是:“长官无 , 次官执” , 也就是说 , 皇帝调动军队时 , 命令使者带着“鱼符”的左半边前往军营 , 军营的副统帅拿出“鱼符”的右半边与之勘合 , 二者一致才能发兵 。

而完成任务后 , 使者必须马上将左半边“鱼符”带回 。 这里面 , 体现了古代君王高超的御人之术 。

(3)用作出入通行证 。 古代皇宫宫门、京城城门皆是防御重地 , 出入这必须校验“鱼符” , 经过卫士勘合无误后 , 方能入内 。

(4)外国使者入境凭据 。 在唐代 , 外国使者进入大唐 , 也需要校验“鱼符” 。 《新唐书·车服志》记载:

“蕃国亦给之 , 雌雄各十二 , 铭以国名 , 雄者进内 , 雌者付其国 。 朝贡使各赍其同鱼而至 , 不合者劾奏 。 ”

也就是说 , 外国使者前来朝贡 , 必须带着他们那一半“雌鱼符” , 与大唐存档的“雄鱼符”勘合以后 , 才能证明其身份 , 此举也是为了杜绝冒充者 。


从“鱼符”到“过所”,谈谈古人用过的那些“身份证”

从“鱼符”到“过所” , 谈谈古人用过的那些“身份证”// //

鱼符

2、装饰性较强的“鱼符”

在唐代 , “鱼符”除了铜制以来 , 还有几种其他材质 , 如《唐六典·符宝郎》所说:“太子以玉、亲王以金 , 庶官以铜” 。 根据随身佩戴鱼符的材质 , 就可以判断其身份特征 , “随身鱼符 , 所以明贵贱 , 应征召 。 ”因此 , 不同身份的人戴不同的“鱼符” , 不能僭越 。

“鱼符”往往还刻有官员的姓名 , 如果某一职务为其专属 , 则只刻官名 。

虽然官员均随身佩戴铜“鱼符” , 但只有五品以上者 , 才能得到皇帝才给的“鱼袋” , 《旧唐书?睿宗记》记载:“鱼袋 , 著紫者金装 , 著徘者银装” 。

唐代 , 官阶高低以官服颜色直接体现 , 不同品阶的官员 , 其盛放“鱼符”的袋子“鱼袋”也不尽相同 。

因此 , 看唐代官员品阶和身份高低 , 只要观察他们的官服和佩戴的“鱼袋”就可以了 。


从“鱼符”到“过所”,谈谈古人用过的那些“身份证”

从“鱼符”到“过所” , 谈谈古人用过的那些“身份证”// //

鱼符的变体——龟符

“鱼符”和“鱼袋”兴盛于唐代 , 但随着唐代的衰亡 , “鱼符”制度消失 , 只有“鱼袋”制度仍然在宋代使用 。

后来 , 这件能够显示地位等级差异的象征物 , 在宋代由于赐发过滥 , 失去了象征价值 , 而逐步被废弃 。

二、明代的京官“身份证”——“牙牌”

“牙牌” , 由象牙制成 , 是明代的一种身份证明以及出入皇宫的通行证件 。

关于“牙牌”的详细功能性记载 , 是在《明史·舆服志》中:

“凡文武朝参官、锦衣卫当驾官 , 亦领牙牌 , 以防奸伪 , 洪武十一年始也 。 其制 , 以象牙为之 , 刻官职于上 。 不佩则门者却之 , 私相借者论如律 。 牙牌字号 , 公、侯、伯以勋字 , 驸马都尉以亲字 , 文官以文字 , 武官以武字 , 教坊官以乐字 , 入内官以官字 。 ”

明朝各类文武官员和锦衣卫 , 凡经常出入宫廷的 , 都需要佩戴“牙牌” , “牙牌”分为勋、亲、文、武、乐、官等不同字号 。


从“鱼符”到“过所”,谈谈古人用过的那些“身份证”

从“鱼符”到“过所” , 谈谈古人用过的那些“身份证”// //

牙牌

内廷太监也要佩戴“牙牌” , 按照其职能部门不同 , 分为“内官监牙牌”、“御马监牙牌”、“直殿监牙牌”、“尚衣监牙牌”、“内使牙牌”、“御前答应牙牌”等多种类别 。

按照明朝律令 , “牙牌”只限持牌者本人使用 , 严禁将其借给他人 , 《明会典》规定:“有牌不带、无牌辄入者杖八十 , 借者及借与者杖一百 。 ”而且 , 一旦持牌者被摘取了“牙牌” , 往往意味着连官职也一块丢了 。

与唐朝的“鱼符”相比 , “牙牌”不分职位高低皆可佩戴 。 而且 , 它只用来作为京官出入宫门的凭证 , 地方官没有佩戴“牙牌”的权力 。

所以说 , 明朝的牙牌 , 算是宫禁制度的一种 , 并非大众化的身份标识 。


从“鱼符”到“过所”,谈谈古人用过的那些“身份证”

从“鱼符”到“过所” , 谈谈古人用过的那些“身份证”// //

牙牌

三、清代的大众“身份证”——“腰牌”

如果说“牙牌”的大众属性不足的话 , 那么 , 清代的“腰牌”则上至王公大臣 , 下至贩夫走卒均可佩戴 。

按照使用人群的不同 , 清代的“腰牌”主要是分为以下几种:

1、宫中“腰牌”

跟明代的“牙牌”一样 , 宫中“腰牌”也有“出入证”的属性 。 宫中“腰牌”一般为木质 , 尺寸各异 , 由内务府统一制作 。

在一些清宫剧中 , 我们经常看到有人盗取“腰牌” , 潜入皇宫的桥段 , 其实这种现象并非完全戏说 , 它在清朝历史上确有其事 。

由于最开始的“腰牌”上面没有持牌人的详细信息 , 极易造成混用、借用的现象 。 而且 , 无论什么人拿着腰牌都可以自由出入紫禁城 , 也极易出现安全隐患 。


从“鱼符”到“过所”,谈谈古人用过的那些“身份证”

从“鱼符”到“过所” , 谈谈古人用过的那些“身份证”// //

腰牌

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七月的一个晚上 , 值火班(消防队)里一个叫阎良的步兵 , 借了别人的“腰牌”混进皇宫 , 跟平时与自己不和的御膳房厨役相遇并发生口角 , 阎良一怒之下将其杀死 , 旁边劝阻的太监也被刺伤 。

此事让嘉庆大为光火 , 命令严惩凶手 , 严查借用“腰牌”者 。 可讽刺的是 , 十年以后 , 居然发生了更为严重的天理教起义军攻入紫禁城的事件 。

道光时期 , 皇帝命人在“腰牌”上面写上所属部门、发牌年号等名目 , 并且用火印戳记 , 以为防伪 。 咸丰元年 , 又要求将持牌者的姓名、年貌等个人信息写在牌上 , 以便查验 。


从“鱼符”到“过所”,谈谈古人用过的那些“身份证”

从“鱼符”到“过所” , 谈谈古人用过的那些“身份证”// //

紫禁城

2、民间的“腰牌”

“腰牌”在辨识身份、加强安保方面 , 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 因此在清朝也被广泛应用于民间诸多领域 。 比如:

(1)“关隘腰牌”:最初在一些边境关卡上 , 官府设立“腰牌”制度 , 以防止他国难民、流民从边境进入大清 。 这种方法很快得到了推广 , 许多内地的商税关卡也逐步复制、实行起了“腰牌”制度 。

(2)“船户腰牌”:对运河和沿海的船户、水手、水上客商等发放的“腰牌” , 牌上刻有他们的姓名、年貌、籍贯等信息 , 以备查验 。 这样不仅加强了对这些“船户”的管理 , 也能打击海盗、河盗等不法之徒 。


从“鱼符”到“过所”,谈谈古人用过的那些“身份证”

从“鱼符”到“过所” , 谈谈古人用过的那些“身份证”// //

腰牌

(3)“强盗腰牌”:这种“腰牌”非官方配发 , 而是民间盗匪受官方的启发 , 自行发明创造 。 乾隆时期 , 江浙一带的土匪常制作“腰牌” , 作为同伙的凭证 , 相当于“土匪工作证” , 以便结党打家劫舍 。 但结果是 , 官府凭借这种“腰牌”按图索骥 , 将其一网打尽 。

四、既是“通行证”又是“身份证”——“过所”

古代 , 为了保证社会安定和税收征缴 , 往往要在来往道路上设置关卡 , 无论是官还是民 , 都要在过关中出示经由官府审发的通行证 。 这就是所谓的“过所制度” 。

而“过所”中因为含有大量个人信息 , 我认为 , 也可以算作一种古代的“身份证” 。

“过所制度”早在战国时期已有雏形 , 《史记·商君列传》中有:“商君之法 , 舍人无验者 , 坐之”之语 。

这句话的历史背景是:商鞅从秦国出逃时 , 想要投宿馆驿 , 但因为手里没有“通行证”而被拒绝 , 商鞅最终被逮捕 , 并遭车裂而死 。

唐代是“过所制度”的成熟期 。 那时的百姓若想要离家远行 , 需要由所在郡县的官吏签发“过所” , 也称为“路引”、“公凭” 。


从“鱼符”到“过所”,谈谈古人用过的那些“身份证”

从“鱼符”到“过所” , 谈谈古人用过的那些“身份证”// //

古代过所

而其中的内容包括:申请人和陪同人的姓名、籍贯、年貌、身份 , 所携带的物品名称、数量 , 携带牲畜的名称、口齿、数量等等 。

“过所”一式两份 , 官府留档备查一份 , 申请人持有一份 。 由此来看 , 那些武侠片中的大侠们想随便到处晃悠 , 在现实中 , 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结语:古代的“身份证”样式繁多、功能不一 , 除了以上介绍的主要品类外 , 还有“度牒”这一类僧侣所持有的职业“身份证” 。 但总体来说 , 古代的“身份证”更像是一种通行证和介绍信 , 跟现代意义上的身份证有很大区别 。

参考资料:《史记》《隋书》《旧唐书》《明会典》《明史》《唐代文官服饰文化研究》《档案里的清代腰牌》《明代牙牌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