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父报仇声名震 经世致用著述丰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为父报仇声名震 经世致用著述丰


为父报仇声名震 经世致用著述丰

为父报仇声名震 经世致用著述丰// //

书名:《中国文化课》 作者:余秋雨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9年8月出版


为父报仇声名震 经世致用著述丰

为父报仇声名震 经世致用著述丰// //

本书是余秋雨先生面向普通公众讲授的中国文化通识课 。

中国文化一直是余秋雨先生研究、写作的主线 , 数十年来他独立完成了从空间、时间、人格、美学等维度梳理中国文化的工作 。 如果说成为几代人传统文化启蒙读本的《文化苦旅》是开端 , 那么《中国文化课》就是总结 。

在本书中 , 余秋雨先生从多个维度探讨中国文化的内涵 , 通过“以心带史”的感性方式激活远去的历史 , 以中外对照的全球视野反思中国文化 , 真正做到在普及的基础上突破了常识性和常规化 。 在书中 , 他讲解50余位改变中国的文化人物 , 解读20余部铸就民族性格的原典著作;追索数千年文化史 , 确认中国文化的世界身份;放眼四大古文明 , 反思中国文化的利弊得失;开列记忆篇目 , 释译经典文本;将中国的历史、文学、美学、哲学、宗教等跨越时空的精神财富共享给读者 。

在讲述戏剧和小说的课程时 , 我们的心情很愉悦 , 这就是文学艺术的特殊力量 , 以审美超越来关照大地人生 。

在戏剧和小说的附近 , 还有一些思想家在承担着不同的精神使命 。 他们忧郁而深刻、勇敢而尖锐 , 大大加重了时代的分量 , 焕发着文化的高贵 。

现在 , 我要郑重向大家介绍三个非常了不起的文化人格典型 。 我先不说他们的名字 , 只说他们的几个共同特征 。

第一 , 他们都对中国历史做出了特别深刻的反思;

第二 , 他们都在改朝换代之际亲自参与了实际战斗;

第三 , 他们都是博通古今的大学者 , 成为后世学术的开启者;

第四 , 他们“读万卷书 , 行万里路” , 长期奔波在山川大地之间 。

这四个特征 , 拥有其中一项就极不容易 , 要四项具备 , 那实在是凤毛麟角了 。 但是 , 在中国的十七世纪 , 居然同时出现了三位 , 这实在让中外智者叹为观止 。

更特别的是 , 他们彼此的年龄十分接近 , 相差不超过十岁 。

相同的年龄使他们遇到了相同的历史悖论 。 大明王朝已经气息奄奄 , 而造成这个结果的祸根 , 却远远超越一个朝代 。 因此 , 几乎同时 , 他们拔出了佩在腰间的精神长剑 。

这实在是出现在中国文化黄昏地平线上的“三剑客” , 斗篷飘飘 , 很有魅力 。

现在我可以公布他们的名字了 , 那就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 社会上对他们还有一些习惯称呼 , 黄宗羲又叫黄梨洲 , 顾炎武又叫顾亭林 , 王夫之又叫王船山 。

先说黄宗羲 , 因为他稍稍年长一点儿 , 比顾炎武大三岁 , 比王夫之大九岁 。 黄宗羲不到二十岁就已经名震朝野 , 不是因为科举诗文 , 而是因为他在北京公堂上的一个复仇行动 。

原来 , 在黄宗羲十七岁那年 , 他父亲黄尊素被朝廷中的魏忠贤党羽所害 , 死得很惨 , 他祖父就在他经常出入的地方写下“你忘了勾践吗”的句子贴在那里 , 提醒他不能忘了复仇 。 第二年 , 冤案平反 , 奸党受审 , 黄宗羲来到刑部的会审现场 , 拿出藏在身上的锥子 , 向着罪大恶极的官吏许显纯、崔应元等猛刺 , 血流满地 。 这个情景把在场的审判官员都吓坏了 , 但他们并没有立即阻止 , 可见那些被刺的官吏实在是朝野共愤 。 而那个首先被刺的许显纯 , 还是万历皇后的外甥 。 当堂行刺之后 , 黄宗羲连那些直接对父亲施虐的狱卒也没有放过 。 做完这些事情 , 他又召集其他当年屈死忠魂的子女 , 举行祭奠父辈的仪式 。 凄厉的哭声传入宫廷 , 把皇帝都感动了 。

据历史记载 , 这件事情之后 , “姚江黄孝子之名震天下” 。 为什么说是“姚江黄孝子”呢?因为 , 他与王阳明先生一样 , 都是我的同乡余姚人 。 家乡的地理位置 , 证明他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文人” 。 但是 , 他在北京朝堂之上的举动 , 太不像人们对“江南文人”的印象了 , 似乎应该是“燕赵猛士”“关西大汉”“齐鲁英豪”所做的事 。

黄宗羲并没有停留在为父报仇的义举上 , 后来还亲身参加过反清战斗 。 面对浩荡南下的清军 , 他曾与两个弟弟一起 , 毁弃家产 , 集合了家乡子弟六百余人组成义军 , 与其他反清武装一起战斗 , 黄宗羲还指挥过“火攻营” 。 兵败后率残部五百余人进入四明山 , 后又失败 , 遭到通缉 。 直到南明政权覆亡 , 黄宗羲才转向著作和讲学 。

黄宗羲的讲学活动 , 从五十四岁一直延续到七十岁 , 创建了赫赫有名的浙东学派 , 一反学术文化界流行的空谈学风 , 主张“经世致用” , 培养出了一大批在经学、史学、文学 , 以及天文、地理、六书、九章等领域的大学者 。 我曾在《姚江文化史》的序言中写道 , 从王阳明到黄宗羲 , 再到黄宗羲的学生万斯同、全祖望、邵晋涵、章学诚等一代大师 , 当时小小姚江所承载的文化浓度 , 一时几乎超过了黄河、长江 。

他的学说 , 严厉批判君主专制体制是天下唯一之大害 , 主张以“天下之法”来代替 。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 , 他还重新梳理了宋、元、明三代的思想文化流脉 , 学术精深 , 气魄宏伟 。 在七十岁之后 , 他停止讲学 , 专门著书立说 。 结果 , 他毕生的著作可谓经天纬地 。 例如大家都知道的《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文案》《南雷文案》《今水经》《勾股图说》《测圆要义》等等 。 后面三种 , 已属于自然科学著作 。 总计起来 , 他的著作多达一千三百多卷 , 两千万字以上 。 如果用当时木刻版的线装本一函一函地叠放在一起 , 简直是一个庞大的著作林 。 很难想象 , 这是由一个单独的生命完成的 。

这么一位大学者 , 引起了康熙皇帝的重视 。 康熙皇帝当然知道他曾经武装组织反清 , 还遭到通缉 , 但康熙皇帝毕竟是康熙皇帝 , 只看重他作为大学者的身份 , 以及他背后的汉文化 , 完全不在乎他与朝廷武装对立的往事 。 康熙皇帝搜集黄宗羲的著作 , 读得很认真 。

黄宗羲作为中国文化的顶级代表 , 一直活到八十五岁高龄 。 这在当时 , 算是罕见的长寿了 。 就在临死前四天 , 他给自己的孙女婿写了一段告别人世、迎接死亡的话 , 很有趣味 。 我发现别的书里很少提及 , 就把它翻译成现代白话 。 黄宗羲说——

总之 , 可以死了 。

第一 , 年龄到了 , 可以死了;

第二 , 回顾一生 , 说不上什么大善 , 却也没有劣迹 , 因此 , 可以死了;

第三 , 面对前辈 , 当然还可以做点儿什么 , 却也没有任何抱歉 , 因此 , 可以死了;

第四 , 一生著作 , 虽然不一定每本都会流传 , 却也不在任何古代名家之下 , 因此 , 可以死了 。

有了这四个“可以死了”的理由 , 死 , 也就不苦了 。

他说自己一生的著作不在任何古代名家之下 , 好像口气有点儿大 , 但仔细一想 , 并不错 。 历史上 , 有哪一位古代学者 , 既拥有如此浩大的著作量 , 又全都达到高峰的呢?可以一比的 , 是两位“司马” , 也就是司马迁和司马光 , 但是 , 黄宗羲对历史的横向断代分析和纵向专题分析 , 都超越了他们 。 更何况 , 他有两位“司马”未曾经历过的历史变迁所带来的一系列重大思考 。

黄宗羲在临终前悄悄告诉孙辈的这段话 , 在我看来就像一座寂寞的孤峰向身边的一朵白云轻声笑了一下 。 他自信 , 山坡可以更换季节 , 但高度不会失去 。

“三剑客”的第二名顾炎武 , 是江苏昆山人 。 昆山本来有一个亭林湖 , 所以大家都尊称他为亭林先生 。 现在昆山有一个亭林公园 , 那就完全是纪念他的了 。 他具体的家乡 , 在昆山一个叫“千灯”的地方 。 千灯 , 似乎是在一片黑夜中的遍地星斗 , 这是多么有诗意的地名 。 那里有他的故居和坟墓 , 大家旅行时如果到了昆山、苏州、周庄 , 可以弯过去看一看 。

顾炎武对黄宗羲评价很高 , 他在读完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后曾写信给黄宗羲 , 说您的书我读之再三 , 才知道天下并非无人 , 才知道中国可以在历朝的阴影中复兴 。 顾炎武又告诉黄宗羲 , 自己著了《日知录》一书 , 其中观点 , 与他不谋而合的至少有六七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