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浩气》抗战文集选(十九)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太行浩气》抗战文集选(十九)
县委会议在我家召开
——抗日堡垒户王三友后人忆抗战家史
在邯郸县、永年、肥乡三县交界有一个村庄———邯郸县姚寨乡牛堡村 。 村东北一处宽阔的院落 , 曾经的青砖灰瓦、数间低矮的老屋难抵近 一个世纪的风雨洗礼 , 早已坍塌 。 新盖的三间红砖灰瓦房 , 静静地注视 着院前果木的花开花落 。 7月份 , 王三友的故居被邯郸县委党史研究室确 定为 “中共邯郸县委、邯郸县抗日民主政府革命堡垒户和联络站旧址” 。
谁能想到 , 这个普通的院落曾是邯郸抗日根据地一个地下交通枢纽 和革命堡垒户 。 在这里 , 县委会议经常秘密召开;在这里 , 曾经安排抗 日县大队干部和战士的食宿;在这里 , 负伤的干部和战士在主人的精心 呵护下养伤;在这里 , 宋任穷、高厚良、杨易辰、甘思和、焦善民、刘志坚等八路军首长辗转住宿……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 , 我们来 听听老屋主人王三友的三儿子、80多岁的丛台区离休干部王志忠老人是 如何讲述那段抗战家史的……
100块大洋捐给抗日县政府
成为抗日革命堡垒户 , 也踏上了一条未知而又充满艰苦和危险的道路 。
据王志忠介绍 , 父亲王三友生于清光绪21年 (1890年) , 是家中唯 一的男丁 , 上有七个姐姐 , 祖上留下360多亩土地 , 在当地也算较为富 裕的家庭 。 “当时父亲从一个普通乡绅走上抗日革命道路并不是先知先 觉 , 而是在外甥———邯郸县第一任抗日县委书记李著前的动员和教育下 , 接受了抗日革命道理 , 逐步走上了抗日道路 。 ”
回忆起那段战与火、血与仇的艰难岁月 , 王志忠老人感慨万千 。
七七事变那年冬天 , 乡绅王三友慷慨解囊 , 拿出埋在自家院中陶罐 里的100块大洋 , 交给了抗日县政府 。 从此 , 王三友全家走上了抗日道 路 。 1938年5月 , 邯郸县抗日工委 (县委)成立 , 李著前任书记 , 组织 抗日武装 , 成立抗日政府和县大队 , 他兼县大队政委;1938年6月 , 邯 郸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 , 马功岑任邯郸县第一任抗日民主政府县长 。 1938年秋 , 邯郸县抗日县委、县政府和县大队在大慈村驻地被日寇偷袭 破坏后 , 四处游击 , 处境十分困难 , 于是决定向敌占区统治比较薄弱的 邯郸县南部地带转移 。 李著前来到牛堡村的亲戚王三友家 , 从此 , 这里 也就成了他们开展抗日斗争一个坚强的堡垒和后盾 。
“父亲了解情况后 , 动员全家像对待自己的亲戚一样 , 为县大队战士 烧水做饭 , 提供食宿 , 传递情报和掩护八路 , 全家人都成为了一名隐蔽 的抗日战士 。 ”王志忠回忆道 。 地方抗日力量稳住阵脚后 , 抗日县委、县政府继续发动群众 , 发展地下党员 , 锄奸反特 , 减租减息 , 扩大抗日武装力量 , 抗日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 抗日县委、县政府在这个只有四五百人口的小村 , 共挖出枪毙了7名土匪、汉奸和敌探 , 巩固了永南抗日根据地 , 王三友则是永南区最可靠的堡垒户之一 。 不久 , 邯郸抗日县委、 县政府顺利打开了抗日局面 , 并发展以牛堡、韩寨、十里店三个村为中 心的拥有70多个村庄、近10万人口的抗日游击根据地 , 为大后方的抗日贡献了力量 。
子弹嗖嗖从耳边掠过
1944年 , 抗日战争进入第七个年头 , 日军已是强弩之末 。 7月1日 , 邯郸抗日县委扩大会议在牛堡村王三友家秘密召开 , 参加会议的有县委 书记李著前、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游兴武、县大队副政委司鲁民、一区区 委书记陈勇、二区区委书记韩登峰、县监委白佩行及各警卫员等人 。
“那天上午10点多 , 我父亲王三友照例到村边自家地里边干活边瞭望 。 突然他看到黑压压的人马冒了出来 , 便立刻意识到是鬼子来了 。 他扔下工具 , 拔腿就往村里跑 , 此时敌人的子弹嗖嗖地从他耳边掠过 。 ”说 起那惊心动魄的场景 , 王志忠显得很激动 。
望着故去的抗日战友和老领导照片 , 王志忠老人沉思了片刻 , 悲痛 地说 , 在他家老屋开会的县委县政府领导听见村南枪声 , 县大队副政委 司鲁民出去查看情况 , 碰到了急匆匆跑来报信的父亲 , 父亲边跑边喊 “叫他们快跑 , 敌人来了” 。 李著前等人纷纷冲出门外 , 日伪军已经直扑而来 , 李著前在村北镇定指挥 , 边打边撤退 。 然而不幸的是 , 一颗子弹 射中了李著前的胸膛 , 壮烈牺牲 , 年仅24岁 。 三里外驻扎的县大队闻声 赶来 , 日伪军不敢恋战 , 迅速撤回了肥乡县城 。
捐粮捐棉支援抗日
在抗日战争困难时期 , 特别是1942年的灾荒之年 , 蝗虫遍地 , 庄稼 几乎绝收 , 哀鸿遍野 , 抗日工作一度处于低潮 。 在抗日战士忍饥挨饿、 断粮断炊的困难时刻 , 王三友把预备度荒的数千斤玉米、小米贡献给了 县委县政府 , 使战士们度过灾荒一心抗日 。
“1943年春 , 听说山东的八路军需要擦枪油 , 我父亲王三友就毫不犹 豫地把家里300斤的蓖麻油献了出来 , 秋天 , 县大队战士们缺少冬装 , 他又捐献了几百斤棉花……这样的事数都数不过来 。 ”王志忠对父亲的所做所为颇感敬佩 。
抗日战争胜利后 , 抗日革命堡垒户王三友并没有居功向组织提出过 任何待遇和要求 , 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他继续默默地奉献自己的力量 。 1946年 , 王三友病逝 , 享年86岁 。
自幼参加革命的王志忠老人坚定地说 , 抗日战争时期 , 正是有像他们这样千百万的普通革命民众 , 构筑起一道道铜墙铁壁 , 构筑起无数个 坚强的堡垒和后盾 , 汇集成抗日战争的伟大力量 , 才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 , 取得了民族战争的最后胜利 。
来源:邯郸党史
Cyclopedia for military
- 《圣斗士星矢》重病的伊利亚斯为什么还能对冥斗士产生重大威胁?
- 刘先银悟《论语》中国文明古国离不开一个人,孔子都很佩服他
-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电子课本(高清版),寒假预习必备!
- 【电子课本】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电子课本(高清版),寒假预习必备!
- 《圣斗士星矢》史昂也触摸到女神之血,为什么寿命没有延长?
- 视频//【雪石朗诵】刘辉《我是曹操》
- 视频//【雪石朗诵】刘晖《我是曹操》
- 徐绍基《广种桕树兴利除害条陈》杂论
- 一部颂扬两代人献身抗痨事业的纪实文学《奇医神药》(连载六)
- 说说《水浒传》中的婚俗文化:娶妻、纳妾、休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