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发展与中国统一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汉字发展与中国统一
【语言论坛】
作者:徐义华 , 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汉字产生很早 , 对中国早期历史和文化记忆产生了深远影响 。 目前 ,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还在作为官方文字使用的表意文字 。 汉字在使用和传播上的特点 , 导致了历史、文化记录的向心性 , 这是中国统一的基础 。
汉字发展与中国统一// //
7月6日 , 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这是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黑陶器、玉琮、木屐、漆器、陶片和玉璧 。 新华社发
汉字的表意特性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 , 即俗称的象形文字 , 注重使用象形符号系统记录语言 。 表意文字越发展 , 语音因素的加入就越多 。 例如 , 汉字中有相当一部分形音字 , 既包含形又包含音 , 所以也有学者把表意文字称为意音文字 。
在造字方法上 , 汉字所针对的对象是外部世界 。 先是对外部世界进行细致观察 , 归纳出各种事物的典型特征 , 然后摹画 , 形成最基本文字 , 如(人)、(日)、(月)、(雨)、(山)、(水)、(木)等 。 然后以这些基本文字作为造字的基本要素 , 即偏旁和部首 , 通过偏旁和部首的组合再配以发音形成文字 。 例如“女”字 , 其基本含义为“妇人也” , 即女性 , 以此为基础加其他偏旁构成好、奶、妈、妹、妻、妇、姑、姆、妃、妾等诸多与女性相关的字 。 《说文·叙》说:“盖依类象形 , 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 , 即谓之字 。 ”
由于每个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都不一样 , 所以当表示某一事物的文字造成后 , 要使这一文字在人数众多的使用者群体内得到一致认同 , 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 即新字推广的时间成本很高 。
同时 , 由于每件事或物都需要有一个与之对应的文字 , 所以汉字的字数较多 。 据相关研究 , 类似汉字这样的表意文字系统 , 至少要有两千个以上的文字才能适应语言表达需要 。 事实上 , 汉字的字数远超两千个 , 仅《说文解字》就收录了九千多个字 。 因为字数较多 , 汉字的学习和传播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完成 , 即汉字使用的时间成本很高 。
推广和学习的时间成本高 , 频繁的改动会引起混乱 , 这就要求汉字保持高度稳定性 。 汉字针对的是外部世界 , 是对每件事物的描绘 , 所以不同族群无法以语音为平台学习和接受这种文字 , 学习者在接受文字本身的同时 , 必然会接受造字者的观察理念和认知体系 。
汉字的上述特性 , 导致了其在学习、推广和传播中的一些特殊现象 , 最终影响了早期历史与文化的面貌 。
早期文字记录的特征
由于汉字的推广成本高 , 很难在短时间内被大范围内的人群所接受和掌握 , 所以 , 在很长的时间内汉字只在小范围内使用 。 也就是说 , 汉字长期为王朝的上层知识团体所垄断 , 用其记录的内容也主要是王朝关注的事务 。 这就使得中国早期文字记录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是记录内容以王朝贵族的主流观念为主 。 这些观念通过文字记录下来 , 并得以流传和不断加强 , 逐渐形成官方观念为主的学说体系 。 这一特征在中国古代传世文献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 对政治事件和说教的记录占有主体地位 。 如 , 六经与政治生活密切相关 。 《尚书》是政治人物、事件与文诰的集合 , 其中典、谟、训、诰、命、誓等文体都是政治内容;《诗经》由反映民情的风、贵族生活的雅和宗教性的颂构成;《礼》《乐》主要是政治生活中遵守的规则和仪节;《易》是高层的占卜书籍;《春秋》则是各国政治生活的记录 。
二是社会与生活的多样性被消解 , 记录内容服从于记录者的记录需求和认知体系 。 由于记录者是受过相同教育的王朝知识分子 , 其记录也是根据王朝需要或职责要求 , 对记录对象进行取舍 , 这就致使社会、历史、文化各方面原本复杂的内容或被整合 , 或被忽略 , 最终纳入同一体系当中 。 这一点 , 在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中都表现得很明显 , 主要是官府文化典籍、法律文书、祭祀记录等 , 缺乏对具体社会生活的记录 , 其他文明中大量发现的财产情况、商贸记录尤其少见 。
历史文化的向心性
文字长期为中央王朝独自掌握的资源 , 而对早期历史和文化的记录主要由中央王朝完成 , 这就导致了历史、文化记录的向心性 。 也就是说 , 王朝周边地区各部族 , 因为在历史早期的长时段内没有能力用文字记录自身历史与文化 , 其历史和文化只在中央王朝的文字记录得以保存 。 这使得各地、各族的史事 , 不可避免地带上中央王朝的印记 , 甚至可能被整合纳入同一体系当中 。
例如 , 从考古文化看 , 山东地区的东夷文化和江浙地区的良渚文化呈现很高的发展水平 , 并不落后于同时期中原地区的考古文化 , 但在文献的记录中却得不到反映 。 也就是说 , 中原地区的自古即处于中心地位的观念 , 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文字特性造成的“假象” 。
由于汉字以世界为对象 , 每个字都有特定含义 , 构成部件也相对稳定 , 其他部族想引进和利用这种文字时 , 很难随意改动 。 同时 , 要想准确理解每个字的含义 , 必须借助文字的原文进行认知(字母文字则不一样 , 外来者可以利用字母直接拼读自己的语言 , 而不必借助原有的文字环境) 。 也就是说 , 外来使用者 , 既需要基本保持原样地引进文字 , 又需要引进文字构成的文本——典籍 。 在这种情况下 , 中央王朝的典籍和观念 , 随着文字的传播而传播开来 。
这种现象早在商周时期已十分明显 , 周原甲骨明显是从商王朝那里学习来的 。 周人对商人文字的引入也必然伴随相关典籍的引入 。 在《尚书》《逸周书》的相关记载中 , 周人对商人历史和典籍非常熟悉 , 出现“惟殷先人 , 有册有典”(《尚书·多士》) , “在昔殷先哲王迪畏天显小民 , 经德秉哲 。 自成汤咸至于帝乙 , 成王畏相”(《尚书·酒诰》) 。 《周易》也有多处提到商代史事 , 如“高宗伐鬼方”“帝乙归妹”等 。 《清华简·保训》则提及殷人祖先上甲“假中于河”的典故 。 这说明周人对商人的典籍和史事非常清楚 。
上层文化的趋同
从文化上而言 , 周人的祭祀礼仪、天命观等都与商人有明显的渊源关系 。 可以说 , 在实际的政治控制完成以前 , 已经建立起一个由文字和典籍为基础的认同圈 , 可以视为早期的汉字文化圈 。 汉字文化圈之所以能够建立 ,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是文字与典籍的这种密不可分特性 , 使周边部族在学习使用汉字时 , 不得不借助和利用已有典籍 。 汉字文化圈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 , 先是由中原到周边 , 然后由中国扩展到整个东亚 。
汉字还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历史早期各地上层文化的趋同 。 一方面 , 文字的学习和使用成本高 , 所以文字的流传局限于上层社会和相关机构;另一方面 , 文字与典籍密不可分 , 使中心文化和思想随着文字而传播 , 学习和使用汉字的各地上层社会和相关机构接受了其中的观念 。 这就导致了历史早期各地区、各部族上层文化的趋同 , 即使部族不同、社会结构不同 , 其上层建筑的文字、制度、观念和表现方式却十分相似 。 这在考古学上表现得十分明显 , 很多遗址的陶器地方特色浓厚 , 但礼器却与中心文化高度一致 , 即与上层文化趋同 。 这种上层文化的趋同 , 对各地文化的独立性具有一种消解作用 。
由于汉字在使用和传播方面的特点 , 使历史的记录和阐释成为早期官方独自掌握的能力 , 民间力量很难介入到历史事件的记录和史学的构建当中去 。 因此 , 中国在历史早期 , 形成了官方主流学术和官方史学 。 同时 , 文字的传播及其特性 , 对各地文化尤其是上层文化起到了一种消解作用 , 使不同地域、不同部族的历史在文字记录上呈现出相似性 。
两种作用相叠加 , 使早期多元化和多中心化的状况不断改变 , 逐渐融合到统一的模式之中 。 中国历史上很早即出现以人为中心的记录模式、一体化的王帝谱系和统一的历史观念 , 这固然有政治、制度、族群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 但文字的作用是极为重要、不容低估的 。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12日 12版)
[ 责编:李丁丁]
- 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
- 雍正死后竟与年世兰合葬在一起,雍正的陵墓为何从未被盗?
- 国花牡丹,慈禧太后与牡丹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
- 茶叶资讯:最近涨势迅猛的六堡茶,如此与众不同
- 隆中决策:诸葛亮战略上的失误与他的人生境遇有直接关系
- 多角度浅谈诸葛亮治蜀的局限与失误
- 宋江与武松:相见恨晚的结拜兄弟,为何最后分道扬镳?
- 一边与日军勾结,一边高喊抗日,桂系李宗仁,唱的哪一出?
- 大意失荆州:浅谈关羽失荆州与樊城之役
- 红林悟道《韩非子-备内》第二十三章 骗与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