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氏沟略考 老毛说事—毛海根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毛氏沟略考 老毛说事—毛海根

毛氏沟略考

老毛说事—毛海根

毛氏沟 ,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 , 其坐落于北纬34°22 , 东经112°99'的河南登封告成(告成唐代以前称阳城县 , 唐代武则天嵩山封禅 , 将嵩阳县改登封县 , 阳城县改告成县 , 寓意封禅—登封告成 , 元代将告成县与登封合并 , 统称登封县)境内 , 位于天地之中中岳嵩山的东南麓 , 南距“天心地胆”世界文化遗产观星台一公里的路程 , 北距道教圣地中岳庙5公里 , 西距夏王朝国都古阳城遗址不足一公里路程 。 其北依嵩山 , 南望箕山 , 两山之间的颖水在这个小山村的南面流过 , 颖水是淮河的一条重要支流 。 山村西边有一条颖水支流五度河(溪)缓缓向南流淌汇入颖水 , 山村东边约3公里处的石淙河自东向西汇入颖水 , 毛氏沟这个小山村就坐落于这个三面环水四面环山的群山环抱的丘陵地带 , 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

毛氏沟顾名思义是一个以毛氏族人聚居为主的山村 , 其来历要从明末清初说起 , 那个时代战乱不断 , 许多人家都背井离乡谋生 , 一个叫毛九令的毛氏先祖携妻子(毛)姜-张氏来到了登封告成北坡一个山沟里定居 , 当时毛氏沟一带应是原始森林的荒坡野地 , 他们在这个山沟里开荒种地 , 过起了世外桃源的生活 。 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优越的地理环境 , ”继”字辈继和、继生、继广、继凤四兄弟相继降生 , 当地多以**沟作为村名 , 随着人口的增多毛氏沟也就成了这个小山村的村名 , 该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 毛九令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毛氏沟的毛氏开山鼻祖—一世祖 。 后来由于当时条件限制 , 这个小山村容纳不下更多的毛氏后人繁衍生息 , 毛九令的后代又陆续迁涉到附近的告成、隔子沟等地定居 , 目前毛九令这一支毛氏后人在告成一带已经发展到一千余人的毛氏支派 。 近年来又发现了一块为三世祖毛明详(族谱记载为”相”应是口传笔误 , 根据碑文应该为详”)的墓志铭 , 墓碑记载毛明详生于清乾隆26年 , 卒于清嘉庆5年 , 终年65岁 , 依此推算 , 毛明详生卒年份应该是公元1761年-1826年 , 依每世20-25年推算 , 一世祖毛九令应该1700年前后生辰 , 也就是清康熙39年前后 。 这又为我们厘清告成毛氏世系提供了一个佐证 。 2000年前后在翻修旧宅时意外的发现这栋房子的大梁竟然是用一棵直径60余公分长度约5米的荆树制作而成 , 难怪这栋老房子能够经受住300余年的风风雨雨 , 该荆木梁除中间有榫部位及两端有腐朽外 , 其余部位基本完好无损 , 后被毛海勋拉到院子里当柴火烧 , 怎奈荆木梁坚硬无比 , 无法劈开而弃之一旁 , 后被毛海根拉到告成锯成板材 , 其至今还后悔无比!荆木在嵩山地区常常以灌木形态生长 , 到目前为止也很少见到碗口粗的荆木 , 这么粗的荆木梁出现在一世祖的房子里也真是一个奇迹 , 也从侧面证实了毛氏沟地区在明末清初时期是一片原始森林 。 听老人一辈一辈传说 , 一世祖毛九令刚刚迁移到此地时每天晚上回家找不到家门 , 都是其妻子在家门口点上油灯照明 , 一世祖看到微弱的灯光才能回到家 , 以上出现的荆木也印证了这种传说的真实性 。

据考证 , 与毛九令一起在告成附近的毛氏族人共兄弟四个 , 双庙村的毛氏一世祖毛九苞为长门 , 毛家沟的毛氏先祖为次子 , 告成居住的毛氏先祖为三子 , 毛氏沟的毛氏先祖毛九令为四子 。 后新店宗亲又发现九字辈上面还有毛袁、毛崙二位先祖 , 另外从告成毛氏先祖祖茔以及新店睢氏族谱记载 , 以此推断 , 告成一带毛氏应该是明朝从外地迁徙而来 。

毛氏沟这一支毛姓族人自毛九令迁居以来 , 生有二世祖“继”字辈四子 , 以一世祖毛九令的宅子为主 , 东边称为“东院”、“大东院”西边称为“西院” , 再向西称为“大西院” , 这就是毛氏沟最早的一门四户 。 此后传世到七世祖的毛春田、毛春义、毛春生、毛春荣四支望族被称为“老四门” 。 再传世到八世祖的毛永林、毛永远、毛永和、毛永富四支望族被称为“少四门” 。 毛氏沟毛姓一族在告成与双庙之间有一个老祖坟 , 1958年平整土地时被平整 , 当时毛氏沟的一些毛姓族人曾经前往祭奠 。 在毛氏沟的八世祖以前的老祖坟有两处 , 一处位于沟口的老八亩地 , 应该是毛氏沟毛性最早的祖坟 。 一处位于西坡毛忠家的窑脑上边 , 现几乎已不存在 。

在毛氏优良家风的传承下 , 聚居在毛氏沟一带的毛氏族人世代以农为生 , 家风淳朴 。 由于居住在丘陵地带的半山区 , 在旧社会为了谋生除种地之外 , 毛氏沟的毛氏先祖们还大多会木匠、石匠手艺 , 据有关实物记载毛九玲就是一个有名的石匠 , 目前村子里还保留有300年前刻有毛九令名字的一个石磙 。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毛氏沟村的北坡、西坡、南坡分别有几个历代族人起石头的石坑 , 毛氏先辈分别将起出的石头打制成石磨 , 门墩 , 石磙 , 方条石等销往登封禹县各地 。 他们世代传承 , 村子里成年男人百分之八十都会木匠石匠手艺 , 他们虽称不上“大国工匠” , 但也在登封告成一带是很有名气的匠人村 。 记得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登封大修水利 , 在县里修建券门水库时毛氏沟的这些匠人们曾经在北坡石坑加工了重达数吨的大石磙 , 数十人经过半天时间将此石磙推拉翻滚到1公里外的岭下公路边装车运往券门水库 , 有力的支援了券门水库的建设 。 同样是这些匠人在上世纪70年代维护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观星台”时 , 他们担负起了维护台阶以及台阶围栏石的维修任务 , 毛氏沟这些石匠不负众望 , 以祖传的手艺将观星台两边的台阶及护墙修旧如旧 , 完成了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观星台的修复工作 , 受到上级部门的高度认可 。 前几年观星台又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在毛氏沟与肖家沟马家沟交界处有一个出产石板的沟 , 村子里老人称作石板沟 , 石板沟里的石头像千层饼一样 , 村子里有经验的石匠可以将大块石板一层一层的破开 , 然后打制成数公分厚度长短不一的石板材 , 是方圆十余公里内不可多得的经济实惠的房屋屋檐建筑材料 。

聚居在毛氏沟的毛氏先祖还十分重视居住地的环境保护和水利建设 , 由于地处半山区 , 一到夏季 , 毛氏沟经常遇到洪水灾害 , 将辛辛苦苦开拓的梯田冲毁的七沟八豁 , 为了减轻洪水灾害 , 毛氏先祖在两个山沟的汇合处左边修筑了一个高数丈的墙堰 , 并在过水处修筑了一个牢固的水口(洪水聚集处) , 在右边毛申德门前修筑了一个过水隧洞 , 这个隧洞长数十丈 , 深入地下丈许 , 隧洞里大人可以躬身通过 , 村子里的小孩子经常在里面嬉戏打闹 , 在那个年代也算是村子里的一个奇迹 。 每到夏天洪水暴发 , 洪水一边从右边隧洞喷涌而出 , 一边从左边水口倾泄而下 , 洪水的咆哮声震耳欲聋 , 蔚为壮观 , 形成罕见的人工瀑布 , 一到这时全村男女老少都会站在水口瀑布两边欣赏美景 , 由于这两个水利设施 , 也保护了两个山谷里的近百亩沟坦(山谷中平坦土地)良田免受洪水灾害 。 由于山村紧邻五度河谷 , 先辈们还在距村子数百米的五度河上游修筑了一个拦河坝 , 将河水通过水渠引人村子河谷边的农田 , 形成了自然灌溉的水浇地 。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当时的生产队还将五度河东边的荒滩进行平整 , 开垦出了近百亩优质良田 。

新中国成立后毛氏沟村的变迁 。 新中国成立后 , 毛氏沟的族人纷纷成立了互助组 。 成立人民公社后 , 毛氏沟被划为生产队的基层组织单位 , 先后与八方、茶亭沟、竹园等村子组成生产大队 , 1958年大跃进时期村里曾经成立了一个食堂 , 食堂地址就位于“西院”的毛乾道的院子里 , 从58年到59年一年多的时间里全村家家户户的炉灶全部被扒掉 , 几百口人都在这个食堂里吃饭 , 后来出现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 , 食堂在59年底被取消 。 在自然灾害时期躲在嵩山老林里的野狼经常下山觅食 , 毛氏沟曾经多次遭到野狼的侵害 , 村子里许多人都与野狼有过近距离的遭遇 。 50年代村子里也曾成立一个小学校 , 后小学并入八方及竹园小学 。 1980年以后毛氏沟行政区划变更为告成乡竹园村毛氏沟1、2、3村民小组 。 由于毛姓族人一部分外迁 , 在村子生活的毛姓族人日益减少 。 进入二十世纪后 , 毛氏沟发生了重大变化 , 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 , 2013年全村用上了自来水 , 先后修通了数公里的山村水泥路 , 解决了村民的出行困难 。 在现任村支书毛会哲的带领下 , 村子里的孝道文化等成为远近闻名的一个文化符号 。

毛氏沟位置居于古代许昌至洛阳官道旁边 , 由于数公里长的官道两边是丘陵的五度河河谷地段 , 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 上世纪30年代发生蒋冯闫中原大战时 , 村子下边的官道及与村子毗邻的山头龙山坡就曾发生过两军激战 , 其打仗时的战壕遗迹尚存 , 上世纪50年代初期孩提时代还能够在这些战场遗址找到弹壳一类的战争遗物 。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也是皮定均领导的豫西抗日游击支队与国民党占领的大冶及日寇占领的登封县城的缓冲地带 , 村子里也有村民参加豫西抗日游击支队抗击日本侵略者 。 解放战争后期几个国民党军队的残兵游勇潜入毛氏沟一个村民家中偷拿食物衣物 , 村子里的族人奋起抵抗将其制伏 , 避免了村民的财物损失 。

毛氏沟村的村风淳朴 , 族规严历 , 风清气正 。 在抗美援朝时期曾涌现出毛谈道、毛銮道等一批前辈离乡背井前往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 并多次荣立战功 , 被传为佳话 。 毛海申、毛海根、毛大勋、毛海周等数十人参军服役 , 毛干勋1979年还参加中越边界自卫反击战 , 此后荣立战功提干;毛松立张秀荣夫妇同时担任登封市书协及女子书协主席 , 也被村子里传为佳话;村子里还涌现出了毛占青、李素珍等一批优秀教师 , 教书育人;在经济改革大潮中也涌现出了毛振营等一批优秀企业家;村子里也涌现出了毛松立、毛鹏展、毛会哲、毛鹏飞等一批从政人士 , 毛会哲组织的竹园村爱老敬老活动受到上级领导及村民的一致好评;毛氏沟毛姓族人爱心满满 , 在村子修筑水泥路面时 , 毛松立一次捐款1万多元 , 毛海根捐款3000元 , 善行善远 , 是毛姓族人的一贯美德 。

毛氏沟毛姓族人也是爱心包容的大家族 , 毛氏沟虽然挂一毛字 , 但村子里还居住着刘、黄、胡、崔、吉、张、李等七个姓氏的外姓村民 , 但毛姓族人从来不以人多而欺负其他姓氏的村民 , 与他们和谐共处 , 包容融合 , 传承了毛姓家族的优良家风 。

毛氏沟村子下面发源于卢崖瀑布及八龙潭的五度河由北向南汇入颍河 , 隔子沟村边有一条发源于箕山的小溪由南向北流入颍河 , 与之相毗邻的石淙河由于受庙坡的阻挡则由东向西在告成汇入颍河 , 因此出现了地理现象上少有的在方圆不足两公里的范围内四条东西南北不同流向的河流的地理奇观 , 这也为告成毛氏沟村增加一些神秘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