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田碧云寺与戴郡马亭神道碑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火田碧云寺与戴郡马亭神道碑


火田碧云寺与戴郡马亭神道碑

火田碧云寺与戴郡马亭神道碑// //

戴郡马亭神道碑


火田碧云寺与戴郡马亭神道碑

火田碧云寺与戴郡马亭神道碑// //

云霄火田戴郡马亭


火田碧云寺与戴郡马亭神道碑

火田碧云寺与戴郡马亭神道碑// //

云霄火田碧云寺与戴郡马亭神道碑全貌

⊙方章雄 文/图

云霄县火田镇七里铺村碧云寺 , 县文物保护单位又称七里桥亭 。 溪流两岸古榕翠竹相互荫翳 , 亭东侧有明代所建佛教寺院又称“碧云亭” , 明代崇祯年间(1628-1644)建 。 原为“和义桥”桥亭 , 奉祀观音菩萨 。 亭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 , 坐东南向西北 。 木结构 , 面阔三间 , 进深三间 , 圆形石柱 , 抬梁式木构架 , 悬山顶 。 亭外立康熙、乾隆、光绪年间重修碑3通 。 亭后有唐代陈元光女婿戴君胄的墓葬 。 1986年于原址重修 , 并建“戴郡马亭”保护之 。

戴郡马神道碑位于七里铺村南的碧云峰下 , 是唐代“开漳圣王”陈元光的季女陈怀金暨婿戴君胄的合葬处 。 此处遗存郡马墓神道碑一方 , 碑高2.12米 , 宽0.8米 , 镌有“唐钤辖司崇仪使郡马副元帅兼竭忠辅国大将军赐谥武毅肃庵君胄戴公暨配柔徽克济益恭弼德夫人陈氏墓道”等楷书 。

据考证 , 该碑系宋代镌立 。 此古碑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 , 被当地农户移用为养猪饲料槽壁 。 1984年 , 云霄县文物工作者在进行全县文物普查时 , 发现此一珍贵碑刻后 , 慎嘱当地村民妥善保存 。

1986年适逢漳州建州1300周年 , 各地戴氏裔孙献金在云霄七里铺和义桥畔修建戴郡马亭 , 将原神道碑竖立于亭中 , 俾垂诸久远 , 以供海内外戴氏后裔溯源寻根 , 亦为河山增一胜地 。 今亭柱有联云:“郡马有勋劳长垂史乘 , 碑亭增胜概永伴漳江”“当年弓剑披榛棘 , 今日江山展画图” 。

戴君胄(703—778) , 字肃庵 , 陈元光第三女婿 , 祖籍河南光州固始县 。 祖父戴伯岳 , 曾与唐开国元勋陈克耕从唐高祖李渊兴起义军于并州(今山西太原) , 后李渊登基 , 任戴伯岳为润州(今江苏镇江)太守 , 父戴元理 , 讳仁 , 官授府兵校尉 , 于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随陈元光之父陈政率兵入闽平乱 , 驻军云霄乌石山 , 遂因官寓焉 。

陈政病故后 , 戴元理辅陈元光靖寇设州 , 立下汗马功劳 , 诰授顺德将军 , 赐谥忠惠 。 唐武后长安三年(公元703年) , 戴元理原配方氏生一子戴君胄 , 系与陈元光三女陈怀金同年出生 , 由于戴元理与陈元光有世交之谊 , 且为人诚实厚道 , 深受陈元光敬重 , 遂将女儿陈怀金许与戴君胄 。

云霄县文史学者方群达说 , 戴君胄出身将门 , 自幼深受父辈熏陶 , 平时勤奋好学 , 胸怀文韬武略 , 博览群书 , 涉及经史兼擅诗赋 , 并且足智多谋 , 深思远虑 。 长大后仪表奇伟、临阵决策 , 所向无前 , 是开漳主要青年将领之一 。 置漳州郡后 , 历授营将、司田参军、兵马副指挥使等 。

陈元光逝世后 , 戴君胄协助陈珦靖乱安民 , 开疆拓土 , 打击豪强 , 任用贤仁 , 兴办学校 , 厉行法制 , 使闽南日趋安定 , 立下了汗马功劳 。 戴君胄长期镇守军事重地蒲葵关(今盘陀岭) , 且战且耕 , 威慑一方 , 成为漳州军事力量的中流砥柱 , 为云霄成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起了重大作用 。

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十一月 , 云霄发生啸乱 , 已七十六岁高龄的戴君胄率兵清剿 。 同年十二月 , 在巡视云霄境内碧云峰时 , 遇伏身亡 , 为漳州的稳定和发展鞠躬尽瘁 , 死而后已 。 次年其妻陈怀金也谢世 。 戴君胄逝世后 , 与夫人陈怀金合葬于亭后碧云峰顶 , 也称七里铺山 。

北宋朝廷为表彰他开发和镇守东南边陲 , 使华夏文化发扬光大的历史功绩 , 追封为“钤辖司崇仪使” , 夫人陈怀金追封为“柔徽克济夫人” 。 南宋绍兴十三年追封陈元光为“开漳州主圣王”时 , 戴君胄 , 王之女婿 , 荫封为“郡马副元帅兼竭忠辅国大将军” , 赐谥武毅 , 陈怀金荫封为“益恭弼德夫人” 。 因此 , 戴君胄墓称为戴郡马墓 。

原创:方章雄

本文来源:闽南日报2019年12月24日 星期二 第10版 文化走廊版块

版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 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0596-2595655) , 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