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节气的由来和风俗◎霜降节气的来历与习俗

导语:据说,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里面包含了很多智慧 。那么,大家知道霜降节气的由来和风俗是什么?霜降节气的来历与习俗有哪些?
霜降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霜降节气的由来
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 。秋晚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霜降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 。豺狼开始捕获猎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
霜降节气的风俗
霜降,同样是人们非常重视的一个节气 。在山东烟台等一些地方,霜降这一天人们要去西郊迎霜;在广东高明地区,霜降前有“送芋鬼”的习俗 。霜降时节,菊花盛开,民间会举行菊花会,以表达对菊花的喜爱和崇敬 。此外,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有“煲羊肉”、“煲羊头”、“迎霜兔肉”的食俗 。各地还有祛凶、扫墓等习俗,以祈求风调雨顺,生活幸福安康 。
登高远眺
虽然过了九九重阳节,但霜降也是一年当中人们选择登高的重要时期 。秋季山林空气清新,天气晴好,云淡风轻时,登高远眺,一览美景,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登山还能使心肺舒畅,强身健体 。
饮酒赏菊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 。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 。在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菊花霜” 。菊花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时节,菊花凌霜盛开,是赏菊的好时候,所以赏菊成为这一节令的雅事 。我国很多地方都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表示对菊花的崇敬和喜爱 。
吃柿子
在我国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 。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仅可以御寒保暖,还能补筋骨 。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 。有些地方的说法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
吃鸭子
在闽南、台湾地区,霜降这一天要进补,也就是北方常说的“贴秋膘” 。闽南有句谚语:“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充分表达出闽台民间对霜降这一节气的重视 。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都会卖得非常火爆 。
【霜降节气的由来和风俗◎霜降节气的来历与习俗】吃牛肉
广西玉林的居民习惯在霜降这天,早餐吃牛肉炒河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萝卜,或是牛腩煲之类的来补充能量,祈求冬天里身体暖和强健 。除牛肉外,羊肉和兔肉也适合霜降时候进补 。
进补
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 。人们认为先“补重阳”后“补霜降”,而且“秋补”比“冬补”更重要 。因此,霜降时节,有“煲羊肉”、“煲羊头”、“迎霜兔肉”的食俗 。
送芋鬼
广东高明地区,霜降前有“送芋鬼”的习俗 。人们会用瓦片堆砌成宝塔形状,在塔里面放入干柴点燃,火烧得越旺越好,直至瓦片烧红,再将瓦片塔推倒,用烧红的瓦片烫熟芋头或红薯,这在当地称为“打芋煲”,最后人们会把烧过的瓦片和土块一起丢到村外,这就是“送芋鬼”,以这样的方式辟凶纳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