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基石秦汉王朝(五十)永元之隆

汉和帝即位后 , 朝政大权被养母窦太后把持 , 立下大功的外戚窦宪无法无天 , 甚至想要篡位 , 被汉和帝联合宦官郑众等人消灭 。 亲政以后 , 年轻的汉和帝对内勤政爱民 , 对外强硬平叛 , 使得东汉的国力抵达巅峰 , 史称“永元之隆” 。 那么 , 汉和帝是如何在非常被动的情况下实现翻盘 , 清除窦宪等人?随后汉和帝在内政外交方面 , 还做了哪些事情呢?

汉章帝年纪轻轻就撒手人寰 , 只留下一个二十多岁的漂亮寡妇和刚满十岁的太子刘肇 。 汉和帝刘肇登基之后 , 由于年龄太小 , 而且老爹走之前 , 也没给他指定一个像霍光这样的辅政大臣 。 没法子 , 只好听老妈的吧 。 所以 , 此时朝政的真正掌握者 , 就是汉和帝的养母窦皇后 , 或者说是刚刚升级的窦太后 。

窦太后说了算 , 曾经被汉章帝骂的大气不敢出的窦宪等人 , 终于咸鱼翻身了 。 窦太后可不是之前的马太后 , 对自己的兄弟们那是绝对的照顾 , 使劲的封 , 用力的封 , 封的官越大越好 。 例如哥哥窦宪从虎贲中郎将升任为侍中 , 掌握朝廷机密 , 弟弟窦笃则统领皇帝侍卫 , 另一位兄弟窦景负责传达诏令和管理文书 。 汉和帝小朋友往周围一看 , 原来身边说了算的都是舅舅啊 。


华夏之基石秦汉王朝(五十)永元之隆

华夏之基石秦汉王朝(五十)永元之隆// //

窦太后独断专权 , 窦宪也是为所欲为 。 没想到有一天 , 大水冲了龙王庙 , 两个人干了起来 。 前面一节提到过 , 窦太后与都乡侯刘畅擦出干柴烈火 , 而窦宪嫉妒刘畅 , 担心他抢了自己的权利 , 找人把刘畅弄死了 。 窦太后怒不可遏 , 立刻把窦宪双规 , 把他关家里思考人生 。 幸好此时有个北征匈奴的机会 , 被窦宪完美的抓住了 。 在北匈奴战场上 , 窦宪向全世界展现出自己的军事才能 , 不但灭了北匈奴 , 还间接摆平了罗马帝国 。

立了大功的窦宪回国之后 , 与妹妹冰释前嫌 , 而且继续升官 。 像耿夔 , 任尚这些一起消灭北匈奴的英雄们 , 升官之后也都变成了窦宪的心腹爪牙 。 班超的大哥班固在窦宪手下任职 , 也成了窦宪的重要幕僚 。 窦氏其他的兄弟们也都关居高位 , 胡作非为 , 欺负百姓 , 打家劫舍也成了家常便饭 。 一时间 , 朝廷上下弄的乌烟瘴气 。

朝堂之上毕竟还有不少正直的大臣 , 他们看不惯窦氏的所作所为 , 纷纷上书窦太后和汉和帝 , 让他们娘俩管一管 。 可是 , 这些大臣很快就成了窦宪的眼中钉 , 肉中刺 , 很快就罢官的罢官 , 丧命的丧命 。 尚书仆射郅寿 , 乐恢因为反对窦宪 , 最后被逼自杀 。 谒者韩纡曾经审理过窦宪的父亲窦勋的案子 , 现在韩纡已经去世 , 窦宪就找人暗杀了他的儿子 , 还把他的头拿到窦勋的坟前祭奠 。 除了粗暴对待朝中大臣 , 窦宪和他的同党们也没有把小皇帝放在眼里 。 有一次汉和帝召见窦宪 , 朝臣甚至在商量 , 见到窦宪后喊万岁 。 尚书韩棱实在看不下去了 , 把大家骂了一顿 , 才阻止了这场闹剧 。

看到周围都是窦氏的爪牙 , 再想想这些年窦氏的所作所为 , 年轻的汉和帝非常不爽 。 他很年轻 , 但他并不傻 。 他非常清楚 , 如果改变不了这样的现状 , 自己这个傀儡皇帝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 公元92年 , 刚满十四岁的汉和帝提出了自己亲政的想法 。 没有意外 , 这个想法被窦太后干脆利落的拒绝了 。 正在他犹豫下一步该怎么做的时候 , 另一个惊天的消息传来:窦宪等人正在谋划废立之事 , 想要干掉他这个天子 。


华夏之基石秦汉王朝(五十)永元之隆

华夏之基石秦汉王朝(五十)永元之隆// //

再不动手 , 就只有坐以待毙了 。 可是 , 这个早就被孤立 , 甚至无法接触外臣的汉和帝 , 却连个帮手都找不到 。 就在此时 , 有两个人向他伸来了援助之手 。 一个是身边的太监中常侍郑众 , 另一个是自己的三哥 , 曾经的废太子刘庆 。 汉和帝平时也在观察周围发生的一切 , 他发现郑众虽然是个太监 , 但他跟周围那些趋炎附势的大臣不同 , 并没有依附窦宪 , 而且心机深沉 。 刘庆曾经身为太子 , 虽然被汉章帝废掉 , 但是为了保护刘庆 , 汉章帝把刘庆和刘肇一起抚养 , 所以两个人关系也不错 。

在危难关头 , 汉和帝把郑众叫到身边 , 商议如何除掉窦宪 。 窦宪此刻在外带兵出征 , 如果汉和帝轻举妄动 , 必然会引起兵变 , 就比较麻烦了 。 所以大伙就一边准备 , 一边等待机会 。 为了更好的借鉴前辈的经验 , 汉和帝还让哥哥刘庆跑去借了一本《外戚传》 , 看看前朝的皇帝们是怎么与外戚开战斗争的 。 汉和帝还把一直没有依附窦宪的司徒丁鸿也拉了过来 。 这位老臣不但忠心 , 有经验 , 更重要的是 , 他手上还有点兵 , 关键时刻可以派上用场 。 最后 , 踏上汉和帝这艘船的还有一个宦官 , 蔡伦 。 虽然蔡伦曾经作为窦太后的心腹 , 逼死过宋贵人 , 但是现在连蔡伦也看不惯窦宪等人 。 当他发现汉和帝有意除掉窦氏集团的时候 , 聪明的蔡伦选择了站到汉和帝这一边 。

万事俱备 , 准备下手 。 汉和帝发布诏书 , 召窦宪回洛阳 , 准备在北宫召见他 。 平时作威作福的窦宪哪里想到那个窝窝囊囊的小孩子会刷什么花招 , 还以为又要给自己加个官做做 , 就大摇大摆的带着心腹们回到了洛阳 。 到了洛阳 , 天色已晚 , 汉和帝让窦宪等人第二天入宫觐见 。 就在窦宪一党在睡梦中的时候 , 郑众和丁鸿突然动手 , 封锁城门和城中主要路口 , 随后命令禁军分头捉拿窦氏亲信 。 窦宪的爪牙郭璜 , 郭举 , 邓叠 , 邓磊等人全部被捕 , 直接被关进监狱 , 准备处死 。 窦宪的确等到了皇帝让他换工作的通知 , 可惜不是升职 , 而是被要求交出大将军绶带 , 改封冠军侯 , 遣送回封国 。 窦笃 , 窦景等人也都被送回封国 。

一夜之间 , 年少的汉和帝突然起事 ,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铲除了为祸多年的窦氏集团 。 汉和帝之所以没有直接杀掉窦宪 , 那是给自己的老妈窦太后一个面子 。 可是大臣们并不傻 , 他们知道窦宪等人所犯的都是谋逆之罪 , 必死无疑 。 于是 , 在大臣们的逼迫下 , 窦宪和他的弟弟们纷纷自杀 。 这个曾经消灭北匈奴的英雄 , 转眼就成了东汉外戚乱政的祸首 。 也许大家都听说过窦宪大破北匈奴的故事 , 可是又有谁会为他的结局唏嘘 。


华夏之基石秦汉王朝(五十)永元之隆

华夏之基石秦汉王朝(五十)永元之隆// //

窦氏家族只剩下了最后一个人:窦太后 。 汉和帝虽然没有难为她 , 但还是不声不响的把权利从这位母亲的手中接了过来 。 五年后 , 困守后宫的窦太后在忧郁中去世 。 汉和帝悲伤不已 , 为母亲的去世伤心万分 。

有人突然跑过来说:“皇上别哭了 , 这不是你亲妈 。 你妈姓梁 , 不姓窦 。 ”这个人就是汉和帝的亲姨 , 梁贵人的姐姐 。 原来 , 当窦氏抚养刘肇的时候 , 刘肇年幼无知 。 后来梁贵人被窦氏逼死 , 窦氏一族声势显赫 , 而梁氏则只能做沉默的羔羊 , 其他人更不敢跟汉和帝去提及亲生母亲的事情 。 现在窦氏倒台 , 窦太后去世 , 梁家人终于可以告诉汉和帝当年的真相 。 墙倒众人推 , 大臣们纷纷上书 , 说既然窦太后不是你亲妈 , 干嘛还要给她尊号 , 废了呗 。 汉和帝却说 , 虽然窦氏不守法度 , 但是毕竟她对自己有养育之恩 , 而且从礼法上臣子也不应该贬低尊上 , 大家就别说这事了 。 于是 , 窦皇后仍然与汉章帝合葬 , 谥号为章德皇后 。

搞定了窦氏外戚 , 汉和帝首先就要论功行赏 。 剿灭窦氏一族的第一功臣 , 自然是太监中常侍郑众 。 汉和帝封郑众为大长秋 , 成为后宫近侍官的首领 , 负责传达旨意 , 管理宫中事务 。 郑众的确是个不错的太监 , 非常有谦逊仁爱之心 。 每次汉和帝赏赐他 , 他总是推辞的多 , 接受的少 。 越是这样 , 汉和帝越是喜欢 。 从此 , 汉和帝经常跟他商量国家大事 , 许多大政方针也开始掺杂了宦官的意见 。

从这一刻起 , 曾经只在汉元帝一朝风光过的宦官集团 , 再一次登上政治舞台 。 剿灭窦氏一役 , 成为东汉宦官与外戚之间的第一战 。 谁也没有想到 , 这两个集团的斗争从现在开始 , 一直到东汉结束 , 最后两败俱伤 。

除了郑众 , 另一位宦官蔡伦也参与了这场斗争 , 自然也会得到汉和帝的嘉奖 。 公元97年 , 汉和帝将蔡伦从中常侍提升为尚方令 , 掌管尚方 。 尚方是个什么东东?跟“尚方宝剑”有关系吗?当然有 。 尚方就是个皇家小作坊加实验室 , 而“尚方宝剑”就是从尚方制作出来的 , 是皇帝的御用宝剑 , 后来象征至高的权利 。 每个人都在不同方面有自己的天赋 , 窦宪有不凡的军事天赋 , 而蔡伦则具备卓越的工程技术天赋 。 汉和帝把蔡伦放在这个地方 , 是最大化的利用了他的优点 。 在尚方令期间 , 蔡伦以及他的工人们制作出来的宝剑和弓弩名扬天下 。

然而 , 蔡伦为人类做出的最大贡献 , 不是练剑 , 而是造纸 。 远在西汉初年 , 已经有了纸 , 但是质量极差 , 不便于使用 , 因此没法流传下来 。 蔡伦让工匠们把树皮 , 麻布 , 渔网等垃圾杂物放在大水池里浸泡 , 除纤维之外都泡烂了 。 随后 , 工匠们把这些原料放在石臼里搅拌 , 成为浆糊 , 挑出来晾干了 , 就成了纸 。 后来蔡伦经过多次实验和改进 , 最终研制出轻薄柔软 , 价格低廉的纸 。 公元105年 , 蔡伦向汉和帝献上自己做出的纸 , 并将造纸术写到奏折里 。 汉和帝大喜 , 将蔡伦的造纸术拿到全国推广 。 由于后来蔡伦被封为龙亭侯 , 因此人们把这种纸称为“蔡侯纸” 。


华夏之基石秦汉王朝(五十)永元之隆

华夏之基石秦汉王朝(五十)永元之隆// //

许多年后 , 蔡伦的造纸术经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 , 让西方人民开始用上这种纸 。 用今天的话说 , 蔡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 请大伙注意 , 蔡伦只是改进造纸术 , 发明权可不是他的 。

后世很多人批评汉和帝重用宦官 , 开启了宦官干政的时代 。 但是对于汉和帝来说 , 他也有自己的无奈 。 首先 , 郑众和蔡伦都还算不错的宦官 , 至少没办伤天害理的事情 , 也为朝廷和社会做了贡献 。 其次 , 汉和帝实在无人可用 。 “明章之治”虽然把国家治理的不错 , 但很多重臣都是汉光武帝那时候出现的 , 随着赵熹 , 牟融 , 第五伦等老臣在汉章帝一朝去世 , 留给汉和帝的能臣本来就没这么多 。 难得冒出几个还不错的 , 要么就是反对窦宪被窦宪弄死 , 要么就是依附窦宪 , 被汉和帝弄死 。 例如 , 班超的哥哥班固 , 虽然写了《汉书》 , 提了《封燕然山铭》 , 但是作为窦宪的主要幕僚 , 窦宪倒台后班固也被关进监狱 , 最后死在狱中 。

没办法 , 既然官吏不够 , 只能用几个太监先顶上了 。 同时 , 汉和帝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 深感吏治对国家的重要性 。 汉和帝当政期间 , 曾经四次下诏招纳贤才 , 为改变东汉吏治的空虚和堕落 , 做出了他最积极的努力 。

汉和帝虽然年少亲政 , 但他很好的沿袭了祖上四代的优良传统 , 是个勤政的皇帝 。 他白天临朝听证 , 晚上批改奏章 , 经常加班加点忙到深夜 , 从来不曾耽误工作 。 年轻的汉和帝还是一位非常体恤百姓疾苦的好皇帝 。 他非常注重德化 , 一改窦氏执政时期混乱不堪的社会风气 , 而且非常仁爱 , 每次断案的时候都富有同情心 。 这一点真的是继承了老爹汉章帝的好基因 。

东汉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最倒霉的朝代之一 , 或者说是老天最不眷顾的朝代 。 从汉和帝即位后到东汉灭亡 , 有记载的自然灾害就发生了几百次 , 其中水灾五十四次 , 旱灾四十次 , 地震六十九次 , 瘟疫十八次 , 这还不算大风冰雹蝗虫等等 。 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 , 一般都会把这黑锅扣到皇帝头上 , 说这是因为他不好好干活从而苍天示警 , 皇帝不但要去祭天地 , 还要时不时下个罪己诏 , 向老天爷赔礼道歉 。 汉和帝遇到自然灾害的时候 , 都会非常自责 , 然后拉着文武百官一起反思自己做错了什么 。 他经常赈济灾民 , 减免赋税 , 安置流民 , 帮助老百姓尽快渡过困难时期 。

我们都知道这么一句诗:一骑红尘妃子笑 , 无人知是荔枝来 。 唐玄宗时期 , 为了让杨贵妃吃上荔枝 , 不惜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讨老婆开心 。 其实 , 这样的事情在汉朝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 , 当然 , 受益者主要是皇帝 。 有人向汉和帝上书废止这一荒唐的举动 , 汉和帝表示 , 这些好吃的我本应该拿去供奉宗庙 , 但是如果伤害了百姓 , 怎么是爱惜民本的做法呢?于是下诏 , 各级官员不要再给我送荔枝了 , 我不喜欢吃 。 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 , 汉和帝的爱民之心 , 发自肺腑 。

虽然汉和帝仁政爱民 , 但是对外应该强硬的时候 , 汉和帝也不含糊 。 虽然窦宪消灭了北匈奴大扬国威 , 但是周边的少数民族永远都不会消停 。 例如 , 成功“统一”匈奴的南匈奴一看自己已经是北方老大 , 竟然也有人开始叛乱 , 两个月就被度辽将军庞奋击败 。 车师后王叛乱 , 被西域长史击败 。 不甘寂寞的羌人侵犯陇西 , 被征西将军刘尚搞定 。 鲜卑 , 巫蛮等少数民族也先后从北方和南方骚扰汉朝 , 都被击败 。 总之 , 汉和帝一朝 , 凡是周围有人不听话 , 只有一个被击败和消灭的下场 。

提到汉和帝的外交 , 我们不要忘了 , 还有一个老朋友独守西域呢 , 这就是我们的西域都护班超 。 前面说过 , 班超在西域来了个四步走 , 打通西域南道 , 随后降服莎车和龟兹 , 威震西域 。 按说 , 西域最搞的龟兹都归降大汉了 , 西域就算是平定了吧 。 真不是 , 还有几个胆大的在旁边观望 , 例如焉耆 , 危须 , 尉犁等国家 。 他们三个不肯投降 , 是因为他们曾经参与攻打前任西域都护陈睦 , 担心大汉跟他们秋后算账 。 对于班超来说 , 你们现在不投降 , 那么就连秋后都等不到了 。 公元94年 , 班超率领龟兹 , 鄯善等西域八国联军七万多人 , 进攻焉耆等国 。 三个国家的国王犹豫不决 , 一会想要投降 , 派人来奉献礼物 , 一会又担心被杀 , 转而积极防卫 。 班超最拿手的外交策略就是鸿门宴 , 这一次也不意外 。 焉耆王 , 尉犁王等人为了吃顿好饭 , 结果丢了脑袋 。 随后 , 班超拥立亲汉派代表元孟为焉耆王 , 稳定局势 。


华夏之基石秦汉王朝(五十)永元之隆

华夏之基石秦汉王朝(五十)永元之隆// //

至此 , 西域五十多个国家全部归附汉朝 。 汉和帝非常清楚 , 西域的平定 , 班超居功至伟 。 于是汉和帝下诏册封班超为“定远侯” , 因此 , 后人也称班超为“班定远” 。 此时 , 班超的事迹扬名海外 , 越来越多关于西方的消息也开始通过西域传入汉朝 。 班超听说西方有个叫大秦的国家 , 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罗马帝国 。 班超曾经派出甘英为大使出使大秦 , 假如甘英一行顺利到达 , 这将会是当时全世界两个超级大国第一次接触 。 只可惜 , 大秦东部的安息国不希望看到这两个庞然大物握手 , 就骗甘英说波斯湾有妖怪 。 因此 , 甘英只是到了波斯湾就被迫回程 , 错过了出访罗马帝国的宝贵机会 。

班超在西域 , 把三任皇帝想干的活都干了 , 甚至超额完成任务 。 在西域摸爬滚打大半辈子的班超 , 此时已经是英雄暮年 , 自己老了 , 也开始想家了 。 公元100年 , 班超的妹子 , 才女班昭上书汉和帝 , 请求把班超召回国 。 汉和帝被班昭的诚意和班超的事迹打动 , 同意让班超回国 。 两年后 , 班超回国 , 受到汉和帝的接见 。 然而 , 常年征战西域时留下的伤病 , 已经严重威胁着班超的健康 。 公元102年 , 七十一岁的班超与世长辞 , 留下了一段英雄的故事 , 一篇西域的传奇 。

纵观汉和帝治国期间 , 对内仁政爱民 , 选贤任能 , 对外武功赫赫 , 四夷宾服 。 到了汉和帝永兴元年 , 东汉垦田面积达到七百多万倾 , 户籍人口到达五千三百多万 , 为东汉之最 。 因此 , 汉和帝时期 , 东汉国力达到极盛 , 世人称之为“永元之隆” 。


华夏之基石秦汉王朝(五十)永元之隆

华夏之基石秦汉王朝(五十)永元之隆// //

可是 , 正当汉和帝用自己的努力将东汉带到新的巅峰时 , 年仅二十七岁的他却突然英年早逝 。 后人给他上谥号为孝和皇帝 , 庙号为穆宗 。 可惜这个庙号在汉献帝时期被取消 , 原因竟然是有大臣认为汉和帝“无功德” 。 如果真要说他有什么缺憾 , 除了死的太早之外 , 另外一点就是没有留下一个合格的儿子做接班人 。 因为接下来要登场的皇帝 , 即是那个创造了“最小做皇帝”和“死的最早的皇帝”双料世界纪录的汉殇帝刘隆 。

更为确切的说 , 汉和帝的真正接班人 , 并不是他的儿子 , 而是他的媳妇邓绥 。 一段新的“女主当国”的时代即将来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