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卷十宋文8-10秋声赋原文+音频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古文观止-卷十宋文8-10秋声赋原文+音频

【秋声赋】(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 , 闻有声自西南来者 , 悚然而听之 , 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 , 忽奔腾而砰湃 。 如波涛夜惊 , 风雨骤至 。 其触於物也 , 鏦鏦铮铮 , 金铁皆鸣 。 又如赴敌之兵 , 衔枚疾走 , 不闻号令 , 但闻人马之行声 。 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 ”童子曰:“星月皎洁 , 明河在天 , 四无人声 , 声在树间 。 ”予曰:“噫嘻 , 悲哉!此秋声也 , 胡为乎来哉?”

盖夫秋之为状也 , 其色惨淡 , 烟霏云敛;其容清明 , 天高日晶;其气栗冽 , 砭人肌骨;其意萧条 , 山川寂寥 。 故其为声也 , 凄凄切切 , 呼号奋发 。 丰草绿缛而争茂 , 佳木葱笼而可悦 。 草拂之而色变 , 木遭之而叶脱 。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 , 乃一气之馀烈 。

夫秋 , 刑官也 , 於时为阴;又兵象也 , 於行为金 , 是谓天地之义气 , 常以肃杀而为心 。 天之於物 , 春生秋实 。 故其在乐也 , 商声主西方之音 , 夷则为七月之律 。 商 , 伤也 , 物既老而悲伤;夷 , 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

嗟乎 , 草木无情 , 有时飘零 。 人为动物 , 惟物之灵 。 百忧感其心 , 万事劳其形 。 有动乎中 , 必摇其精 ,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 , 忧其智之所不能 。 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 , 黟然黑者为星星 。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 , 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 , 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 , 垂头而睡 。 但闻四壁虫声唧唧 , 如助予之叹息 。

【祭石曼卿文】(欧阳修)

维治平四年七月日 , 具官欧阳修 , 谨遣尚书都省令史李易攵 , 至於太清 , 以清酌庶羞之奠 , 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 , 而吊之以文曰:呜呼曼卿!生而为英 , 死而为灵 。 其同乎万物生死 , 而复归於无物者 , 暂聚之形 。 不与万物共尽 , 而卓然其不朽者 , 后世之名 。 此自古圣贤 , 莫不皆然 。 而著在简册者 , 昭如日星 。

呜呼曼卿!吾不见子久矣 , 犹能仿佛子之平生 。 其轩昂磊落 , 突兀峥嵘 , 而埋藏於地下者 , 意其不化为朽壤 , 而为金玉之精 。 不然 , 生长松之千尺 , 产灵芝而九茎 。 奈何荒烟野蔓 , 荆棘纵横 , 风凄露下 , 走磷飞萤 , 但见牧童樵叟 , 歌吟而上下 , 与夫惊禽骇兽 , 悲鸣踯躅而咿嘤?今固如此 , 更千秋而万岁兮 , 安知其不穴藏狐貉与鼯鼪?此自古圣贤 , 亦皆然兮 , 独不见夫累累乎旷野与荒城?

呜呼曼卿!盛衰之理 , 吾固知其如此 。 而感念畴昔 , 悲凉凄怆 , 不觉临风而陨涕者 , 有愧夫太上之忘情 。

尚飨!

【泷冈阡表】(欧阳修)

呜呼!惟我皇考崇公 , 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 , 其子修始克表於其阡 , 非敢缓也 , 盖有待也 。

修不幸 , 生四岁而孤 。 太夫人守节自誓 , 居穷 , 自力於衣食 , 以长以教 , 俾至於成人 。 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 , 廉而好施与 , 喜宾客 , 其俸禄虽薄 , 常不使有馀 , 曰:‘毋以是为我累 。 ’故其亡也 , 无一瓦之覆 , 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 , 吾何恃而能自守耶?吾於汝父 , 知其一二 , 以有待於汝也 。 自吾为汝家妇 , 不及事吾姑 , 然知汝父之能养也 。 汝孤而幼 , 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 , 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 。 吾之始归也 , 汝父免於母丧方逾年 。 岁时祭祀 , 则必涕泣曰:‘祭而丰 , 不如养之薄也 。 ’间御酒食 , 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 , 而今有馀 , 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 , 以为新免於丧适然耳 。 既而其后常然 , 至其终身未尝不然 。 吾虽不及事姑 , 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 。 汝父为吏 , 尝夜烛治官书 , 屡废而叹 。 吾问之 , 则曰:‘此死狱也 , 我求其生不得耳 。 ’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 , 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 。 矧求而有得耶?以其有得 , 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 。 夫常求其生 , 犹失之死 , 而也常求其死也 。 ’回顾乳者抱汝而立於旁 , 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 , 使其言然 , 吾不及见儿之立也 , 后当以我语告之 。 ’其平居教他子弟 , 常用此语 , 吾早熟焉 , 故能详也 。 其施於外事 , 吾不能知;其居於家 , 无所矜饰 , 而所为如此 , 是真发於中者邪!呜呼!其心厚於仁者耶!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 。 汝其勉之 。 夫养不必丰 , 要於孝;利虽不得博於物 , 要其心之厚於仁 , 吾不能教汝 , 此汝父之志也 。 ”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

先公少孤力学 , 咸平三年进士及第 , 为道州判官 , 泗、绵二州推官 , 又为泰州判官 , 享年五十有九 , 葬沙溪之泷冈 。 太夫人姓郑氏 , 考讳德仪 , 世为江南名族 。 太夫人恭俭仁爱而有礼 , 初封福昌县太君 , 进封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 。 自其家少微时 , 治其家以俭约 , 其后常不使过之 。 曰:“吾儿不能苟合於世 , 俭薄所以居患难也 。 ”其后修贬夷陵 , 太夫人言笑自若 , 曰:“汝家故贫贱也 , 吾处之有素矣 。 汝能安之 , 吾亦安矣 。 ”

自先公之亡二十年 , 修始得禄而养 。 又十有二年 , 列官于朝 , 始得赠封其亲 。

又十年 , 修为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吏部郎中、留守南京 。 太夫人以疾终于官舍 , 享年七十有二 。 又八年 , 修以非才入副枢密 , 遂参政事 。 又七年而罢 。 自登二府 , 天子推恩 , 褒其三世 。 盖自嘉佑以来 , 逢国大庆 , 必加宠锡 。 皇曾祖府君 , 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 。 曾祖妣 , 累封楚国太夫人 。 皇祖府君 , 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 , 兼尚书令 。 祖妣 , 累封吴国太夫人 。 皇考崇公 , 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 。 皇妣 , 累封越国太夫人 。 今上初郊 , 皇考赐爵为崇国公 , 太夫人进号魏国 。

於是小子修泣而言曰:“呜呼!为善无不报 , 而迟速有时 , 此理之常也 。 惟我祖考 , 积善成德 , 宜享其隆 , 虽不克有於其躬 , 而赐爵受封 , 显荣褒大 , 实有三朝之锡命 。 是足以表见於后世 , 而庇赖其子孙矣 。 ”乃列其世谱 , 具刻于碑 。

既又载我皇考崇公之遗训 , 太夫人之所以教而有待於修者 , 并揭于阡 。 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 , 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 , 不辱其先者 , 其来有自 。

熙宁三年 , 岁次庚戌 , 四月 , 辛酉朔 , 十有五日 , 乙亥;男推诚、保德、崇仁、翊戴功臣 , 观文殿学士 , 特进 , 行兵部尚书 , 知青州军州事 , 兼管内劝农使 , 充京东路安抚使 , 上柱国 , 乐安郡开国公 , 食邑四千三百户 , 食实封一千二百户 , 修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