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萧规曹随”!看汉初的无为而治和君臣权力的平衡

西汉时期的第一任宰相是萧何 , 这是一个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 , 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刘邦所说的:“镇守国家 , 安抚百姓 , 不断供给军粮 , 吾不如萧何 。 ”

也正是因为这番言论 , 萧何和张良 , 韩信三人被奉为“汉初三杰” 。 在西汉的开国评定中 , 他的功绩几乎是第一 , 当时也有臣子不服气 , 说我们浴血奋战 , 而萧何从来都没有上过战场 , 为什么他的功劳最大?刘邦告诉大家 , 你们攻城略地 , 奋勇杀敌 , 是“猎狗”;萧何 , 则是发指令的猎人!


再谈“萧规曹随”!看汉初的无为而治和君臣权力的平衡

再谈“萧规曹随”!看汉初的无为而治和君臣权力的平衡// //

影视剧中的萧何形象萧何给汉军立下的汗马功劳

在每一场战争中 , 胜利的保障都是后方的兵粮补给 , 正所谓“兵马未动 , 粮草先行” 。 楚汉战争时 , 项羽的军事力量远远强于刘邦 , 但是他失败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后方的“骚扰” , 比如叛变的英布 , 比如彭越 , 让楚军疲于奔命 , 最终四面楚歌 。

反观汉军 , 萧何的作用就尤为重要了 , 他帮助刘邦来巩固后勤 , 刘邦首先不用担心自己后方的补给 , 项羽失败也是必然的 。


再谈“萧规曹随”!看汉初的无为而治和君臣权力的平衡

再谈“萧规曹随”!看汉初的无为而治和君臣权力的平衡// //

在中国历史上 , 评论政治人物一般分三种类型:将才、相才和经才 。

所谓的将才一般指的是军事方面的人才 , 比如汉初“战无不胜”的韩信 , 比如秦国的白起 , 比如南宋的岳飞;

相才多指能够治理国家 , 安抚百姓 , 是皇帝的左膀右臂 , 比如历史上的诸葛亮 , 李斯等人;

而有政治建树和军事建树的综合性人才一般称为“经才” , 比如王阳明 , 既是理学大师 , 有有军事才能 。

从这三个标准来分的话 , 萧何属于相才 , 不管是战乱时期还是和平统一时期 , 都能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 。


再谈“萧规曹随”!看汉初的无为而治和君臣权力的平衡

再谈“萧规曹随”!看汉初的无为而治和君臣权力的平衡// //

秦朝时期 , 属于中央集权的初创时期 , 军权和相权如何平衡 , 各自的职责是什么 , 也没有具体的定论 , 比如秦始皇 , 他不允许自己的权力被分享 , 李斯又是法家思想的忠实拥护者 , 所以李斯将自己牢牢地定期为了“出谋划策”的位置上 , 而不去承担治理国家的重任 。

而西汉的政治体系是在秦朝灭亡的基础上展开的 , 除了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之外 , 在朝廷既有集权又有分封 , 没有突破性的改变 , 只是“无为而治”!


再谈“萧规曹随”!看汉初的无为而治和君臣权力的平衡

再谈“萧规曹随”!看汉初的无为而治和君臣权力的平衡// //

而汉代的“无为而治”也包含了两层含义:

1 , 是打着崇尚道家的思想旗帜 , 实际上是为了在两年的大战之后给百姓提供休息调整的时间 , 当时的社会穷困潦倒 , 汉高祖出门都找不到四匹一样的马 , 可见国家的困窘 , 这个时候如果还要强行集权的话 , 那么就是激起百姓的反抗了;

2 , 汉初随刘邦打天下的很多相才 , 比如萧何和曹参 , 他们虽然也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 但是却不是像李斯那样的政治改革家 , 他们没有较为成熟的观念和思想 , 面对复杂纷乱的社会现象 , 也不知道怎样去设置一个合理的政治制度 , 所以以一个大管家的身份 , 先让百姓活下去 , 有余力了再为国家做出一些贡献!


再谈“萧规曹随”!看汉初的无为而治和君臣权力的平衡

再谈“萧规曹随”!看汉初的无为而治和君臣权力的平衡// //

在《史记》中对于萧何有这样的一段介绍:为法令约束 , 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 , 辄奏上 , 可 , 许以从事;即不及秦上 , 辄以便宜施行 , 上来以文 。

也就是说 , 颁布法令来约束管理百姓 , 建立宗室和社稷是国家的象征 , 修建宫室和县城都要向皇帝汇报 , 批准了就可以施行;如果来不及上报 , 就需要按照当时的情况自己处理 , 等皇帝来了再上报给他!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 , 宰相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皇帝的政令都需要宰相去颁布和执行;另外一方面 , 宰相的权利又非常的有限 , 有的时候也只有建议权 , 还要去避免皇帝对他的怀疑 , 比如萧何曾经有三次用计来打消刘邦对自己的疑心 。

萧何虽然不是一个能够推动历史进步的大政治家 , 但是他的政治能力还是很强的 , 比如识人的能力 , 他可以在众人中发现当初并不起眼的“执戟郎"韩信 , 也能够在弥留之际推荐了和自己立场不同的曹参 。

作为丞相 , 他谨小慎微的平衡着自己和君上的位置 , 不越雷池半步 , 这也是对于刘邦多疑性情的一个防备 。 而他的这些处理模式也被曹参继承了下来 ,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萧规曹随"!


再谈“萧规曹随”!看汉初的无为而治和君臣权力的平衡

再谈“萧规曹随”!看汉初的无为而治和君臣权力的平衡// //

影视剧中的萧何和韩信曹参“无为而治”的三个特点

曹参和萧何一样出身小吏 , 但是他不是文官 , 他功勋卓著 , 根据《史记》中的记载 , 曹参曾经打下两个诸侯国 , 一百二十个县 , 俘获了诸侯王两人 , 丞相三人 , 将军六人 , 还有若干其他官吏 。

曹参在政治上的“无为”并不是某些官员那样的尸位素餐 , 这里的“无为”大概是有三层含义的:


再谈“萧规曹随”!看汉初的无为而治和君臣权力的平衡

再谈“萧规曹随”!看汉初的无为而治和君臣权力的平衡// //

曹参的艺术形象

1 , 约束官员扰民 。

在中国历史上 , 有一套自行运转的标准 , 很多百姓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大多都是自己解决或者请村子里德高望重的人来处理 , 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会惊动官府;

2 , 尽可能保持政治的连续性 。

如果朝廷的政令朝令夕改 , 那么对于百姓而言 , 政令的威严性也就不复存在了 , 秦朝末年的多年纷争 , 让百姓民不聊生 , 农民都需要休息和调整 , 曹参的无为更多的是一种主动性的无为 , 问不是被动无为;

3 , 无为有的时候也是一种无私

曹参为人厚道 , 没有其他官员的浮夸和掩饰 , 宁愿让百姓觉得自己不干实事 , 也要把实际的好处留给百姓 , 这也是一种道德上的高尚 , 更多的时候体现的是一种无私的精神 。

总的来说 , 在西汉初年 , 是君权和相权相互平衡的时期 , 相权虽弱 , 但是却对君权也保持着一种相对的制约 , 而诸侯国的出现也避免了像赵高那样的权臣出现 , 想蒙蔽皇帝几乎不可能 。

在宰相的带领下官员们也能够参与国家事务的各项决策 , 这也是政治比较清明的表现 。 也正是这样的清明 , 也为后来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础!

到了汉武帝刘彻时期 , 君权和相权打破了这样的平衡 , 天平也逐渐向君权靠拢和倾斜!


再谈“萧规曹随”!看汉初的无为而治和君臣权力的平衡

再谈“萧规曹随”!看汉初的无为而治和君臣权力的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