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上的最后一个“渡口”,你还记得吗?


苏州河上的最后一个“渡口”,你还记得吗?

苏州河上的最后一个“渡口” , 你还记得吗?// //

1997年12月16日上午8时许 , 横跨苏州河的强家角桥建成启用 , 一个多小时之后 , 沪航客107号客轮从苏州河北岸缓缓驶向南岸码头 , 完成了最后一渡 , 自此 , 苏州河市区段渡船历史彻底结束 , 强家角渡——苏州河上的最后一个渡口 , 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

强家角渡 , 位于长宁区西部周家桥地区 , 这是一个典型的上海渡口 , 经历了从传统义渡到国营摆渡的变化 , 但强家角渡又不止于此 , 她初建于清末 , 终于20世纪末 , 时间跨度长达百年 , 强家角渡见证了苏州河和上海的变迁 , 也是城市发展的小小缩影 。


苏州河上的最后一个“渡口”,你还记得吗?

苏州河上的最后一个“渡口” , 你还记得吗?// //

原强家角渡位置示意图

清末的济世渡人

关于强家渡最初的设立 , 史志记载较多的是由当地乡绅捐田设渡 , 即“义渡” 。

晚晴时期的周家桥没有商店 , 居民买东西要到法华、曹家渡或静安寺 , 为了方便周家桥一带农民出行 , 以及苏州河两岸来往 , 有乡绅捐出田地给渡夫 , 供其生活 , 从而为百姓提供免费渡船服务 。


苏州河上的最后一个“渡口”,你还记得吗?

苏州河上的最后一个“渡口” , 你还记得吗?// //

义渡这种形式缺乏统一管理 , 常因各种状况而无法维持 , 时移世易 , 强家角渡便成了无人监管的“黑渡” , 济世渡人的初衷也渐渐消逝 。

民国时期变化坎坷

20年代周家桥工商业兴起 , 1915年无锡荣家在周家桥买下榨油厂址 , 创办申新纺织企业工厂(即建国后国棉二十一厂) , 1919年日商丰田吉左在极司菲尔路(历史上的梵皇渡路 , 今万航渡路)建丰田纱厂 。

因此 , 大量外来劳工涌入周家桥一带 , 居住空间逐渐短缺 , 当时强家角北岸人烟稀少 , 遂不少工人前往北岸开垦空间 。 由此 , 强家角渡的重要性日渐上升 。


苏州河上的最后一个“渡口”,你还记得吗?

苏州河上的最后一个“渡口” , 你还记得吗?// //

申新纺织企业工厂

1934年 , 王素梅、吴瑜等人承办强家角渡 , 通过整修码头、制定航线、更新渡船等 , 1936年 , 强家角渡正式成为了合法民营渡口 。


苏州河上的最后一个“渡口”,你还记得吗?

苏州河上的最后一个“渡口” , 你还记得吗?// //

强家角渡航线

然而仅仅运营一年 , 淞沪会战的炮火燃遍大半个上海 , 强家角渡再次落入破败 , 直到抗战胜利才再次逐步开始恢复运营 。

解放后的发展变迁

上海解放后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上海市港务局取代了上海市公用局 ,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 苏州河济渡事业发展日渐蓬勃 , 1956年 , 强家角渡正式成为了国营船渡 , 建立起了统一的经营管理制度、改善员工工作环境和待遇 , 自此 , 强家角渡迎来了全新的阶段 。


苏州河上的最后一个“渡口”,你还记得吗?

苏州河上的最后一个“渡口” , 你还记得吗?// //

改革开放之后 , 强家角渡对岸苏州河一带 , 兴建了许多厂房等 , 天山、仙霞地区与长风地区居民互通 , 最便捷的方式便是强家角渡船 , 上班、上学、买菜、锻炼 , 人来人往 。


苏州河上的最后一个“渡口”,你还记得吗?

苏州河上的最后一个“渡口” , 你还记得吗?// //

当时居民买菜集中地——三角场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 市场经济逐步深入 , 苏州河两岸大量老旧企业、工厂破产关门;随着上海市的城市规划建设逐步开展 , 苏州河两岸周家桥、长风地区的重污染企业纷纷搬迁 , 曾经熙熙攘攘的盛景已不再;加之桥梁道路交通的发展和地铁1号线的通车 , 选择轮渡的船客人数骤降 。


苏州河上的最后一个“渡口”,你还记得吗?

苏州河上的最后一个“渡口” , 你还记得吗?// //

改造前的原周家桥地区

1996年 , 市政府牵头 , 联合长宁与普陀共同出资建造了强家角桥 , 强家角桥于1997年12月16日正式启用 , 而苏州河上最后一个渡口——强家角渡 , 便于此日寿终正寝 。


苏州河上的最后一个“渡口”,你还记得吗?

苏州河上的最后一个“渡口” , 你还记得吗?// //

强家角桥


苏州河上的最后一个“渡口”,你还记得吗?

苏州河上的最后一个“渡口” , 你还记得吗?// //

1997年12月16日上海电视台的新闻报道画面

小小的强家角渡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 , 历经百年风雨后 , 又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消逝 , 为上海留下了一个微弱的城市记忆 。


苏州河上的最后一个“渡口”,你还记得吗?

苏州河上的最后一个“渡口” , 你还记得吗?// //

部分来源| 上海图书馆

编辑| 长宁区新闻宣传中心吴遇利(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