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脱欧”,根源在哪?

文/谭峰“变味的”大国心态

英国在战争中作出了重大的牺牲和贡献 , 作为三个主要的战胜国之一 , 它可以在战后的国际关系体系中占据优越的地位 。 英国虽然在二战后丧失了世界霸权的头衔 , 但其实力和欧洲其他国家相比优势尚存:本土没有被占领 , 民族自尊心没有遭受摧残 , 经济实力在西欧仍居首位 。 因此 , 战后初期 , 大多数西欧国家对英国寄予期望 , 希望它能参与到欧洲联合中 , 英国对于欧洲的“领导者”形象被呼之欲出 。


英国“脱欧”,根源在哪?

英国“脱欧” , 根源在哪?// //

“日不落帝国”时期的世界版图

历史上 , 英国对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17世纪末期 , 英国实施了广泛的经济变革 , 这种变革扩展到政治与社会领域 。 先进的冶金技术被采用 , 蒸汽机被发明 , 工业生产机械化 , 大规模公司不断涌现 。 当时 , 英国已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家 , 被称作 “世界工厂” 。 18世纪 , 工业革命的发展使英国与欧洲大陆的竞争对手(尤其是法国)相比 , 具备了相当大的优势 , 并且促使英国向海外开拓市场以及寻找原材料产地 , 在维多利亚时代的后期 , 大英帝国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 , 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

英国的传统文化中本身就具有“大国心态”的成分 , 这意味着二战后初期英国不仅始终沉浸在大国复苏的美梦中 , 而且还有对欧洲一体化的领导欲望 , 这种领导欲使英国不得不比欧洲其他国家更侧重反思欧洲究竟是不是一个实体 , 欧洲如何实现一体化 , 英国的思维形态和价值观念如何和欧洲大陆建立起某种连接和契合 。

纵然在马歇尔计划之后 , 英美的关系越来越近 , 英国对美国的认同程度看似更高 , 但就地理接壤和共同的历史积淀方面 , 英国更需要在欧洲大陆中确认其大国位置和大国责任 , 在与欧洲各国的互动中获得大国的某种荣耀和尊重 。 而且 , 英国和美国相比 , 英国因为实力与美国相差悬殊 , 即使有大国梦也没有实现大国的能力 , 况且美国也不容许在世界范围内有一个比苏联更强大的国家与其争霸世界 。


英国“脱欧”,根源在哪?

英国“脱欧” , 根源在哪?// //

马歇尔计划强化了美国在欧存在

在这样一个历史气氛中 , 英国开始把战略重点转移到欧洲 , 毕竟它仍然是欧洲国家中最有实力的国家 , 在领导欧洲实现一体化共同对抗美国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 为此 , 英国出现了大量关于建立欧洲联邦的理论和著作 , 许多著名学者和政治家 , 如威廉·贝弗里奇爵士、洛西恩勋爵、哈罗德·威尔逊等 , 通过书、小册子和论文来宣传和呼吁战后建立一个欧洲联盟 , 以此作为永久和平的基础 。 这正映证了18世纪末康德在其《论永久和平》一文中所提及的“自由国家要联合起来 , 建立‘永久和平’的设想” 。

二战之后 , 英国选择和欧洲越靠越近 , 除了有“抱团取暖”以应对共同的美国之外 , 英国还有一种大国的理想和执念 。 只是这种大国心态 , 并没有以呈现出扩张、霸权等形式 , 而是演变为联合、协调的形式 。 如此看来 , 英国的这种大国情结似乎有些“变味” 。

其实英国对欧洲大陆的态度 , 是均势原则在而二战之后的另一种表现形态 , 也是英国外交理念的一次新的调整 。 只不过 , 18、19世纪英国的均势 , 是为了对抗拿破仑执政的法国、对抗统一起来的德意志 , 而二战后的均势 , 则是为了联合欧洲 , 对抗美国 。 均势造就了大国间力量平衡的同时 , 也无形中凸显了英国这一“幕后操盘手”的大国抱负 。 实用主义

战争又使英国的经济遭受严重的创伤和破坏 , 给它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和问题 。 战争期间英国损耗了四分之一以上的国民财富 , 商船吨位较战前减少28% , 出口额较战前萎缩了三分之二 。

英国人比较务实 。 在国内 , 英国民众对政府的期望和要求总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国际间 , 英国政府在制定外交政策时也过分地以本国利益为中心 。 在解决问题时 , 他们往往以经验出发 , 而法国人和德国人则喜欢采用更抽象的方式 。 这种实用主义扩展到政治领域则表现为 , 英国人回避理论体系的构建 , 更注重政治实践 。 Vivien Hart在其所著的《Distrust and Democracy》一书中提及 , 欧洲人更注重“民主是什么”以及“民主应当是什么”;而深受实用主义影响的英国人更注重“民主是什么”以及“民主能够是什么” 。 这种实用主义的思想推导到国际关系及外交政策方面就会表现为英国人更注重“国家利益能够是什么” , 而非“国家利益本身是什么”的探讨 。

面对如此惨重的现状 , 具有“实用主义”的英国人开始寻求依赖和互助 。 它们开始寻找与欧洲国家的“思想交集” 。 英国开始推行各种外交政策来推进欧洲统一运动 , 对欧洲联合的态度发生了区别于二战前的深刻变化 , 同时也对欧洲的身份认同予以更加急迫的构建 。 为此 , 英国放弃了长久坚持的均势外交政策 , 也改变了以往在处理欧洲事务方面的保守和中立态度 , 对法国、德国等国家赋予了“共同体”的伙伴式、兄弟式的身份解读并构建了认同体系 。 这种认同涉及历史、文化形态、思维习性、价值观念等方方面面 , 维持了英国同欧洲大国的联系 。


英国“脱欧”,根源在哪?

英国“脱欧” , 根源在哪?// //

“欧共体”的雏形

从根本上解决英国战后的种种问题 , 光依赖欧洲各国的合作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 何况本来已经困难重重的欧洲大陆还把各自的希望放到英国的肩上 。 这时 , 英国文化中的封闭性和保守性被美国的经济援助计划激活 , 英国可以得到美国的帮助 , 那么英国是不会自发地把其经济复苏之力借诸欧洲各国 , 这从某种角度反映了英国文化中“自我认同”的内涵 。

英国在与欧洲大陆文化认同的互动中 , 并没有在完全的意义上的对欧洲一体化构建共同的身份认同体系 , 它还保留了自身的实力 。 在欧洲共同体的利益和自身国家利益的天平上无疑更偏重后者 。 英国的岛国位置和几个世纪以来它在海外拥有广大的殖民地附属国与重要商业利益这一事实 , 使它长期以来认为自己既是欧洲的一部分 , 但又不完全是欧洲国家 。 可见 , 二战后英国对欧洲大陆的文化认同是一个复杂的互动过程 , 而不是非黑即白的简单逻辑 , 这在其对欧洲共同体的外交政策中一览无遗 。

二战结束后 , 英国的国际地位和形象都不及二战前 , 逐渐被美国代替 。 为了继续保持英国的世界大国地位 , 丘吉尔提出了“三环外交”的外交方针 。 1948年10月9日 , 丘吉尔在保守党兰达诺年会上发表演说时提出了“三环”的概念 , 即认为英国的大国地位依赖于在英联邦国家、美国等英语世界国家和联合起来的欧洲中处于链接地位 。

丘吉尔把欧洲作为“三环”中的一环 , 说明他从一定程度上把欧洲作为了伙伴 , 对欧洲有一定的文化认同 。 但他同时把欧洲视为“三环”中的第三环 , 从次序方面没有把欧洲一体化的战略放到其国内足够高的地位 , 这也为后来欧洲一体化的形成设置了时间和空间方面的障碍 , 使欧洲一体化的未来趋势变得扑朔迷离 。


英国“脱欧”,根源在哪?

英国“脱欧” , 根源在哪?// //

丘吉尔的“三环外交”示意图

丘吉尔所说的欧洲联合是以保证英国在欧洲大陆的主导地位为前提的 , 所以当欧洲大陆以法国、德国为代表的国家提出欧洲一体化的设想时 , 英国始终持有犹疑的态度 , 甚至组成欧洲自由贸易区与之对抗 。

历史上的辉煌 , 曾经世界的“领头羊”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其实力和影响力逐渐被美国、日本等新崛起的国家所取代 。 日渐衰落的英国却仍然保留着对过去“黄金时期”的留恋和高傲 , 这样的心态被欧洲其他国家称为“没落的贵族” 。 二战之后 , 英国不仅一味地沉湎于曾经“日不落帝国”的迷梦之中 , 还通过顶层设计的外交政策让自己成为连接欧洲和北美的重要桥梁 。 这被一些人们称为是灵活多变 。 其实 , 灵活的另一面何尝不是务实和功利?游离于欧洲

英国是欧洲国家中在地理位置上最具特殊性的大国 , 它与欧洲大陆隔岸相对 , 与法国只隔一浅浅的英吉利海峡 , 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英国特殊的文化和心态——封闭与保守并存 。

从宏观方面讲 , 英国会把自己作为一个整体以区别于欧洲其他国家 。 在制定外交政策时会比其他任何国家更强调其自身的国家利益 , 而忽视甚至是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 , 这一点在二战时以张伯伦为首所提出的“绥靖政策”中体现地淋漓尽致 , 这也是其封闭性的表现 。 英国人通常对本国的政治体制有着高度的忠诚和信任 , 与欧洲邻居相比 , 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 英国人对政治体制的信仰体现在他们对政治与社会的无比坚定的服从 。

从微观方面来说 , 英国人都重视个人隐私 , “城堡是他们的家” , 正是对此最好的诠释 。 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 , 英国人在碰见陌生人时往往显得冷淡 , 而欧洲其他国家的民众 , 尤其是法国、德国 , 却善于抓住每一个机会快速地与陌生人搭讪 。 同时 , 英国人也关注别人的私事 , 尊重对方的隐私 , 甚至在和别人交谈的时候都会“步步后退”来营造出一个“社交距离” 。 可以说 , 英国人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 但又注重社会上中规中矩的交往模式 。

1945年工党政府上台后 , 外交大臣欧内斯特·贝文成为英国外交舞台上的主角 。 与“三环”外交相对应 , 贝文把英联邦、美国和西欧的关系描述为英国外交政策的“三根支柱” 。 外交顾问奥利弗·弗兰克认为每一“环”都以它特有的方式对英国具有重要意义:“从战略和军事的角度 , 无疑同美国的关系最重要 。 从传统、情感和喜爱的角度 , 英联邦排首位 。 从英国的安全所系的邻居来看 , 欧洲最突出 。 ”


英国“脱欧”,根源在哪?

英国“脱欧” , 根源在哪?// //

贝文登上美国《时代》杂志

贝文的“第三种力量”的构想妄图通过构建一套没有主次之分要素的秩序来维护英国在世界上各个方面的国际地位 。 但他忽略了美国这一大国对欧洲包括对英国的巨大影响 。 二战后 , 美国为了和苏联争霸中处于优势地位把欧洲一体化视为促进欧洲长期稳定的最佳方案 , 并以此作为其冷战的有力工具 。 英国想通过“第三种力量”独立于美国控制欧洲的体系之外 , 重新酝酿力量复苏经济 , 称霸欧洲甚至是超越美国 , 这对于美国来讲是巨大的挑战和威胁 , 也是美国不允许出现的 。 另外 , 由于英国在外交政策上对欧洲的重视并不是基于与欧洲有共同的历史传统、情感、价值观念 , 而是处于安全考量 , 这完全把欧洲各国当成其重新称霸世界的工具 。 英国的这种外交理念具有较强的保守性和封闭性 , 无法唤起欧洲其他国家的内心认同 。


英国“脱欧”,根源在哪?

英国“脱欧” , 根源在哪?// //

被评为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戴高乐

1958年 , 法国和德国倡议的欧共体成立 。 60年代 , 英国保守党首相麦克米伦两次都想申请加入欧共体 , 却被戴高乐所拒绝 。 戴高乐给出的理由 , 放到现在都发人深省 。 他说:“英国是个岛国和海洋国家 , 它的崛起来自贸易和市场 , 它的食品往往来自遥远的国度 。 英国经济主要是工业和商业而非农业 。 英国人的习俗和传统非常特别和独特 。 简而言之 , 英国的性质、结构和环境和欧洲大陆国家非常不同 。 英国人怎么能够在坚持其生活、生产和贸易模式的同时加入欧洲共同市场?”

英国的封闭性与保守性 , 使其在面对欧洲统一的具体议题方面 , 尤其是主权问题上 , 犹豫不决甚至是毅然拒绝 。 英国政府认为主权意味着一个民族国家在国内和国际两个领域有据顶自己行动的能力 。 作为西方最早实行议会民主制的国家 , 英国始终相信传统的议会主权与欧洲各国间的权力分享无法兼容 , 转让权力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在英国与欧洲的关系方面 , 英国对主权问题的执著不仅使英国的外交政策显得不合时宜、不够灵活 , 也反映了英国人对其国内政治体制的忠实甚至是固执 , 这恰恰是英国文化的封闭性和保守性的现实表现 。 视野 · 深度 · 新识

版权有限 , 关注无限 。 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 , 若有问题请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