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承仁厚”:沈家本的氏族家风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家承仁厚”:沈家本的氏族家风


“家承仁厚”:沈家本的氏族家风

“家承仁厚”:沈家本的氏族家风// //

沈家本(画面正中老者)生前唯一的一张“全家福” 。 资料图

沈家本先生简以治家 , 没有置下什么产业 , 又因种种原因 , 子孙后代也无力坚守仅有的房产 。 但于承担、担当的精神 , 他作出了表率 , 沈氏后人也没有辱没良好的家风

沈厚铎

经常有人问起 , 作为沈家本的后代 , 沈氏家族的家训、家规是什么?家风又是如何?

家风 , 家家有之 。 良善之家传良善之风 , 劣恶之族传劣恶之习 。 而家规、家训却不一定家家都有 。 我从小就没听说过祖上传下什么家训之类 。 倒是从沈家本先生开启的辈字 , 却是口传身教 , 传承了良好的家风——高祖沈丙莹公定下了“家承仁厚”的辈字 , 配以五行的“木火土金水” , 以保证二十代不会重复 。 “家承仁厚”这四个字就形成了沈家本先生以降的沈氏家风 。

自始至终心怀家国的沈家本

记得儿时每天描红模子 , 平时父亲只不过有时拿来看看 , 告诉我哪儿写得不好 , 得怎么写 , 就行了 。 等到我快上学时 , 得用学名了 , 父亲教我写“沈厚铎”三个字 。 没红模子 , 他就自己写个样子 , 叫我照写 。

父亲告诉我 , “厚”是我的辈字 , 又告诉我 , 太公、祖父和他自己的辈字 , 四代人连起来就是“家承仁厚” 。 连续几天 , 他给我讲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 , 我却总也听不明白 , 脑海里有无数的问题 。 父亲也不急 , 只是告诉我:要记住 , 以后大了慢慢就懂了 。

可是 , 在我还没真正懂得这四个字的含义时 , 父亲就离开了我 。 那是1952年 , 我13岁 。 所以 , 于我而言 , 父辈的说教并不多 , 而家族潜移默化的影响却是深刻的 。

“家承仁厚”四个字 , 一目了然 , 谁都知道字面上的意思 。 但要使之融入思想、成为性格 , 的确是需要在家族环境中潜移默化的 。

家者 , 家国之家 。 沈家本先生从青年时代 , 就形成了鲜明的家国情怀 , 且终生践行 , 直到寿终 。 就在病入膏肓的1913年初春 , 久已脱离政坛的老人仍心系国家安危 , 借诗作《梦中作》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可怜破碎旧山河 , 对此茫茫百感多 。 漫说沐猴为项羽 , 竞夸功狗是萧何 。

相如白壁能完否 , 范蠡黄金铸几何 。 处仲壮心还未已 , 铁如意击唾壶歌 。 ”

而从沈家本青年时代的诗作中 , 可以看出他的理想与志向 。

1859年 , 沈家本19岁 , 正值勤奋读书求取功名的时候 , 他写下《咏史小乐府》三十首 。

他歌颂陈涉大义凛然 , 高举大旗逐鹿中原的勇气与壮举:“守冢高皇置 , 云沉大泽乡 。 中原多逐鹿 , 首事夥颐王(之一)”;他赞赏大义灭亲恢复汉室的周勃、陈平:“大义亲忧灭 , 休腾卖友讥 。 公言杀诸吕 , 血溅汉臣衣(之十八)”;讴歌以文才与武略为国家驱逐异族侵略的卫青、霍去病:“志雪高皇耻 , 河南郡县开 。 单于庭北走 , 卫霍信雄才(之十九)”;仰慕忠贞不屈 , 为国守节的苏武:“勋业争方召 , 深思出汉朝 。 中兴苏祭酒 , 图画姓名标(之二十八)”;崇拜执法不避权贵 , 终被腰斩的赵广汉和刚正直谏终被诛死的韩延寿:“一代称贤傅 , 伤哉饮鸩时 。 赵韩两京兆 , 死后令人思(之二十九)”……

诗言志 , 这三十首小诗 , 体现了青年沈家本的家国胸怀 , 也成为他一生践行的志向与理想 。 在他几十年的仕宦生涯中 , 不论是仕途渺茫 , 身处逆境;还是为官一方 , 守土为政;乃或修律立法 , 以致修书校勘 , 都以家国、世人至上 , 以“但教不把初心负 , 沧海遗珠莫遽诃(《通州试院戏作》)”的精神激励自己 。

“物格而后知至 , 知至而后意诚 , 意诚而后心正 , 心正而后身修 , 身修而后家齐 , 家齐而后国治 , 国治而后天下平 。 "这是《礼记·大学》的纲领旨趣 , 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 。

沈家本先生正是在这种教育下成长的 。 他终生严以修身简以治家 , 所以他有资格以诗宣示“我与梅花一样清 , 世人莫笑在官贫(《答日本二村啸庵》)” 。

正因为无愧于国 , 所以在清末修律中 , 他敢冒王公贵胄之大不韪 , 甚至在被攻击为“导人不孝”“导人败节”“离经叛道”的情况下 , 仍坚持修订法律 , 坚持去除旗民特权、实现满汉法律平等、删除歧视妇女的法律条款等一系列改革 。

不辱家风的沈氏后人

再说“承” 。 承 , 就是继承、承担 。 继承的 , 是家业、家风 。 就家业而言 , 沈家本先生简以治家 , 为官不谋私利 , 不以“在官贫”为耻 , 没有置下什么产业 , 又因为种种原因 , 子孙后代也无力坚守仅有的房产 。

但于承担、担当的精神 , 他作出了表率 , 沈氏后人也没有辱没良好的家风 。

沈家本一生勇于承担社会赋予的责任 , 不论是做京官 , 还是执掌地方都能尽其所能 。 在中国近代第一次的法律改革中 , 他更是为中国法治近代化 , 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 其后代的成就虽不如沈家本先生那般辉煌 , 但许多人都为国家贡献了自己的能力 , 甚至是生命 。

“仁” , 自然是仁爱;“厚” , 则为宽厚、厚重、厚积薄发 。 沈家本先生为人宽厚 , 为学厚积薄发 , 积一生之学为我们留下了近千万字的著作 , 其内容之厚重 , 为世人崇敬 。

“家承仁厚”是无法分割的一种精神 , 是以家国情怀为基础的为人、为学、为业的精神 。 这种精神 , 或许就是沈氏家风吧 。 可以说 , 沈家本先生的后代没有辱没先祖遗风的子弟 。

就说长房的后代 , 也就是沈家本先生早年失散的长子沈承焕的后代 。 到我们这第四代 , 长房有我堂兄沈厚淦和堂姐沈厚钤 。 他们兄妹参加革命后都改了名字 , 堂兄叫沈育 , 堂姐叫沈千 。

堂兄参加革命南征北战 , 建国后落脚安徽 , 成为《安徽日报》副总编辑 。 在“文革”中 , 没有牺牲在战场的沈育 , 却被迫害致死 , 而他坚持共产党员的原则 , 没有向“造反派”低头 。

堂姐沈千 , 在北京大学读书时 , 成为中共地下党员 , 参加了中共北平城市工作部的工作 , 建国后从北京市委副书记刘仁秘书做起 , 后任北京市委组织部干部调配处处长 。 “文革”后 , 她担任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直至退休 。

这位堂姐在组织部工作身居要职 , 却从没有一个沈家人因为工作找她帮忙 , 也没有一个人利用这层关系 。

1963年 , 我大学毕业 。 那年暑假 , 正待分配 , 闲来无事便到她家玩 。 我根本就没想和她说毕业分配的事 , 她却告诉我“要服从组织分配 , 要到艰苦的地方去” 。

我告诉她 , 我报的志愿是没人愿意去的成人教育 。 她就说:“北京的成人教育战线 , 的确需要你们这样的新生力量 。 大家不愿去的原因 , 就是觉得(成人教育学校)没有正规学校名声好 , 其实哪里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 ”

身为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 沈千不只是待我如此 。 就连她的儿子找工作 , 都全靠自己闯荡 。

家风来自家庭、社会、读书

沈家二房沈承熙育有一男一女 。 老大是女儿 , 名为沈仁垌 , 是沈家本先生的长孙女 , 也是我们这一代共同的大姑妈 。 她早年支持自己的子女参加抗日 , 又在儿子的影响下加入了共产党 。

沈仁垌的一个儿子为抗日捐躯 , 另一个儿子参加解放战争牺牲 。 她带领小女参加革命 , 自己又为革命回到北平 , 建立中共北平城市工作部的重要联络站 , 掩护了许多重要领导人 , 保护了多部地下电台 。

退休后 , 沈仁垌在北京市文史馆工作 , 成为北京市有名的革命老人 。 因为她参加革命后 , 改名余谷似 , 城工部的老同志都尊称她为余伯母 。 她的小女余铭玖 , 也就是我的大表姐 , 后来做过内蒙古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实践》杂志副主编 。

老二房的老二 , 也就是我的二堂伯沈仁堪继承祖业出国学了法律 , 回国后曾做到民国政府金华法院推事 。 他的儿子 , 也就是我的堂兄沈厚锦怀着强烈的家国情怀 , 考入了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西安第七分校 , 后随军抗日 , 征战沙场 。 后又随傅作义将军起义 , 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 。 1950年 , 调至18军军部 , 任电台台长兼18军技师 , 随军入藏 。 1955年 , 他转业成都 , 1957年被打成“右派” , 1980年才得平反 。 他虽一生坎坷 , 却没有辱没沈氏家风 。

家风也影响着家庭成员的性格 。 敝高祖沈丙莹性格刚直 , 不事权贵 。

沈丙莹墓志铭是这样评价他的:“立心温厚 , 不以刻覈自矜 , 及任御史 , 稽查中仓 , 严却馈遗 , 群吏敛手 。 先是权贵人用事 , 欲招致公 , 公执方严绝不与通 。 ”

“严却馈遗” , 就是严格地拒绝贿赂 , 使得“群吏敛手” 。 文中的“权贵人”就是肃顺 。 他欲招沈丙莹致门下 , 使人传话曰:沈大人要外放 , 岂不易事 , 何时一起吃个饭可也 。 然而 , 沈丙莹竟不予回应 , 致使肃顺不满 , 结果被外放至穷乡僻壤的贵州安顺 。 到了贵州 , 他仍然不肯逢迎上司 , 最后只得休致回了湖州 。

沈家本秉承父亲的脾气秉性 , 也是不肯逢迎权贵 , 不肯为前程请客送礼 。 他在刑部经十次京察 , 未获吏部优等评价 。

到了我的祖父沈承煌 , 他因抵制汪伪政府 , 拒绝了大理院长董康的挽留 , 辞去了大理院推事的职务 。 抗战胜利后 , 家父在上海担任救济总会秘书长 , 因抵制上峰贪污救济款 , 挂印而归 。

这种一脉而传的性格 , 就是沈氏传承的性格 , 也是家族之门风!

家风并非说教而成 , 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结果 , 是发自心底的 。 这种潜移默化来自家庭、来自社会、来自读书 。

比如 , 沈家本先生的那种锲而不舍的家国情怀从何而来?纵观他的一生 , 家庭的影响是基础 , 社会现实是环境 , 读书是种子 。 我们无法知道沈家本先生开蒙读的什么书 , 但从他19岁时写下的《咏史小乐府三十首》中可以读出《史记》《左转》等史书对他的思想的影响、教育与熏陶 。

在贯穿一生的读书中 , 沈家本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 , 以丰富的知识养成自己的智慧 。 这从他后来几十年的从政、修律的生活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印证 。

沈家本先生曾在保定被侵犯中华的八国联军拘捕 , 被幽禁9个月之久 。 当他重获自由时 , 他想到的是如何拯救岌岌可危的国家 。 长期务法的沈家本 , 他自然地想到了以法强国、依法治国 。 在经过郑州时 , 他专门瞻仰了子产祠 , 且以诗明志:“国小邻强交有道 , 此人端为救时来 。 ”

沈家本先生大义凛然的家国情怀 , 他一生坚守的勇于承担、为人正直、爱人至深、宽厚仁达、于学不厌的精神 , 造就了“家承仁厚”的良善家风 。 这是我们后人要永远传承的宝贵精神遗产 。 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时代 , 在这个法治的时代 , 我愿与当今之法律人 , 以沈家本先生之精神共勉 。

(作者系沈家本四世孙、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责编:高恒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