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创立“祖宗家法”,该是两宋朝野的幸事
?“黄袍加身”的赵匡胤走上皇帝的领导岗位 , 平心而论 , 其家教还是可以的 。 他创立的“祖宗家法” , 刻在石碑上 , 立在太庙的密室里 , 对北宋后来的八位皇帝以及南宋的皇帝们 , 还是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 是维护宋王朝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定海神针 , 也是两宋朝野的幸事 。
赵匡胤创立“祖宗家法” , 该是两宋朝野的幸事// //
面对唐末五代 , 从庞勋起义算起 , 打打杀杀 , 差不多一个世纪的动乱和分裂 , 千疮百孔 , 民不聊生 , 如何终结这混乱局面 , 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发展空间 , 让百姓看到希望 。 作为后周殿前都虞侯的赵匡胤在心里就默默地盘算自己的未来 , 该怎么布局和发展 。 并不是在自己升为殿前都指挥使 , 周世宗柴荣死后 , 赵匡胤领着大军从开封城出来 , 浩浩荡荡的走到一个叫陈桥驿的地方 , 兄弟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黄袍 , 往身上一披 , 自己就是大宋的开国皇帝了 。
赵匡胤创立“祖宗家法” , 该是两宋朝野的幸事// //
政变是有准备的 , 赵匡胤的准备要比一般人高明有理想、规划和远景设计 , 革命较为彻底一些 。 并不是打打杀杀 , 热闹一下 , 再被别人重复一遍 , 自己再成为被革命者 。 在黄袍加身之时 , 面对兄弟们的抬爱 , 赵匡胤是先礼后兵 。 “拥逼南行”时 , 赵匡胤勒马而停 , 认认真真对兄弟们说:“你们贪图富贵 , 硬要立我为天子 。 那好 , 我有号令 , 能听从吗?如果不能 , 就地解散 , 兄弟们各奔前程 。 ”这岂不是废话 , 作为军队的最高统帅 , 也没遇见敌人重重包围的生死关头 , 怎么就有人敢不听使唤!这是赵匡胤在偷偷地转换角色 , 是你们让我这样的 。
赵匡胤创立“祖宗家法” , 该是两宋朝野的幸事// //
众兄弟们一起下马 , 跪好 , 再挺起胸膛高呼:“我们唯命是从!”于是 , 赵匡胤继续把丑话说在前面 , 用场面上的话讲叫“约法三章” , 说:“一、小皇帝和老皇太后是我旧主 , 不得惊犯;二、众王公和诸大臣是我同僚 , 不得凌辱;三、朝廷府库和老百姓家 , 不得侵掠 。 遵命者赏 , 违法者斩 , 做得到吗?”众将士齐声喊道:“诺!万岁 , 万岁 , 万万岁!”
赵匡胤创立“祖宗家法” , 该是两宋朝野的幸事// //
赵匡胤顺利完成被人推上皇位的“勉为其难”一幕 , 成为大宋的开国皇帝 。 这种黄袍加身式政变 , 在古代是最为文明的政变 , 也是最彻底而干净的和平演变 , 并不是黑杀白或白杀黑 , 人头落地 , 最终黑白不分 。 这是赵匡胤的高明 , 政治家的战略智慧的体现 。 后周本来就是一个烂摊子和一大堆陈谷子烂芝麻的烂事 , 如何恢复被摧残近百年的农业经济发展 ,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 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 , 唯有凝聚民心 , 创造一个安定团结、一心奔小康的大好局面 , 才有利于赵宋王朝的长治久安和千秋万代 , 避免重蹈五代覆辙 , 成为众多的短命野鬼 。
赵匡胤创立“祖宗家法” , 该是两宋朝野的幸事// //
群臣们服了 , 打铁还需自身硬 。 再坚固的堡垒 , 往往都是从内部瓦解的 。 赵匡胤深知灯下黑的危害 , 自己的人才是关键的关键 , 于是也来一个“约法三章” 。 这就是开头说到的北宋太庙里那间神秘兮兮的密室 , 据说立了一块四尺宽、七八尺高的石碑 。 这个外人和没有继承皇位权的家人都是看不到的 , 只有后来的新皇帝即位 , 才能在祭拜了列祖列宗 , 汇报了思想工作以后 , 才有资格进入密室诵读碑文 。 随同新皇帝走到碑前的 , 只能是一个不识字的小宦官 , 其他人则必须远远地肃立恭候 。 新皇帝必须跪下来默诵 , 并牢牢记在心里 , 依法行事 。 否则 , 如有违反 , 则会天打五雷劈 。
赵匡胤创立“祖宗家法” , 该是两宋朝野的幸事// //
这种近似宗教仪式的程序 , 太祖赵匡胤之后北宋的八位皇帝 , 都是谦卑地予以完成 。 那么石碑刻的究竟是什么内容呢!到了金兵攻陷宋都打开密室后才被披露于众 , 这是皇家自己人的约法三章:“一、保全柴氏子孙(即后周皇族);二、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三、不加农田之赋 。 ”简洁明了 , 直奔主题 , 过目难忘 。 这就是赵匡胤的家教 , 大宋的“祖宗家法” , 宋朝能够延续三百一十九年的定海神针和基石 。
赵匡胤创立“祖宗家法” , 该是两宋朝野的幸事// //
于是 , 我们有了《水浒传》中柴大官人的后周皇室“丹书铁券”;有了开封府里黑脸包公 , 包大人 , 包青天;有了王安石变法的跌宕起伏 , 是是非非;有了《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大宋之繁荣和百姓之安居乐业 。 太祖立此家法 , 该是两宋朝野的幸事 。 (文/蔡驷读历史 图/源于网络)
- 别不信,最早把牡丹叫“国花”竟然是她!
- 本命年不顺利,要挂红“辟邪”,为何人们这么认为?
- 历史上诸葛亮究竟是否有过“七擒七纵孟获”?
- 秦朝那个信奉“老鼠哲学”的人,后来怎么样了?—鼠年说鼠(8)
- 中国最“富”两大隐形家族,后代沉寂多年,如今改变了大半中国
- 返京者深夜有家难回:“硬核防疫,以人为本”,为何这并不矛盾?
- 古代名画里的“女主角”,每个都是一段历史
- 河北的省级博物馆为何叫“河北博物院”,而不是“河北省博物馆”
- 历代皇帝为何自称“朕”?恍然大悟!
- 《出师表》成为千古“至文”,历来为忠良义上推崇和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