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腹穿肠能活命”的名医何竹林


“破腹穿肠能活命”的名医何竹林

“破腹穿肠能活命”的名医何竹林// //


“破腹穿肠能活命”的名医何竹林

“破腹穿肠能活命”的名医何竹林// //


“破腹穿肠能活命”的名医何竹林

“破腹穿肠能活命”的名医何竹林// //

□房俊霞

何竹林(1882-1972) , 原名锦燊 , 字炳 , 广东南海县九江人 , 我国近代十大骨伤科流派的创始人之一 , 岭南伤科的代表人物 。 世代业医 , 祖辈精于伤科 , 有粤海跌打王、西关华佗之称 。 从医、从教70年 , 生前任职于广州中医学院(现广州中医药大学) , 是著名伤科临床家、中医教育家 。 1972年1月20日病逝于广州 , 享年90岁 。

继承家学医术高超

一家行医、一族行医 , 这种家族行医的传统是岭南骨伤科的一个特点 , 何氏骨科也不例外 。

何氏家族自清以来世代行医 , 到了何竹林的父亲何良显这一代 , 因酷爱武术、擅长骨科 , 方圆数十里都小有名气 。 他们从南海来到了广州 , 在西关开设跌打医馆 。 1872年何竹林出生 , 他受父亲影响 , 自幼酷爱习武学医 。 8岁时他被父亲送到光孝寺跟随一位高僧习武 , 14岁时又拜番禺民间武林高手胡贤拳师为师 。 经过十年勤学苦练 , 他的武艺医术均大有长进 。

1901年 , 十八岁的何竹林满怀壮志 , 决定按照以前跌打功夫的行规“走江湖” 。 他从广州北上经珠玑古巷入江西 , 经河南一路到北京 , 然后又去了哈尔滨 。 返回时又经山东半岛到南京、上海等地 , 然后由水路回广东 。 一路上 , 他行医卖药广交朋友 , 不仅学到了各地的方言 , 也锻炼了他与别人沟通的技巧 , 尤其还学到了枪火伤、内伤等的处理方法 , 比如怎么用药敷将子弹取出来 。 三年游历 , 提高了医术武艺 , 磨练了坚强意志 , 同时也让他感受到了更多的人间疾苦 。

1904年 , 二十出头的何竹林游历归来 , 立志悬壶济世 。 他继承父业 , 在广州西关文兴大街开馆行医 , 挂招牌称“城西何氏 , 世传伤方 , 专医跌打 , 善取炮马” , 炮马就是子弹 , 意思是他不仅可以治跌打损伤 , 还可以治枪伤 。 开业不久 , 他便因成功救活一位坠楼重伤的老妇人一举成名 。

一位家住海珠区紫薇街的老妇被人送来求医 , 她从5米高的楼上坠下 , 重伤头部 , 当时便不省人事 。 家人先把她送到长堤的工人医院———一家法国天主教会办的韬美医院救治 , 洋医生见怎么都拍不醒 , 便连连摆手摇头 , 说已无药可救 。 家人听说何竹林治疗跌打很厉害 , 便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找了过来 。 何竹林检查一番 , 通过中医按点的手法使病人苏醒之后 , 给病人服下“通脉止痛散” , 经过一周精心调理 , 这位老人便可以起床走动了 。 这件事一传十 , 十传百 , 何竹林救活了洋医生认为已无活路的病人的消息轰动了全城 , 同时也为中国医生赢得了好名声 。

破腹穿肠能活命

1924年 , 广州爆发了商团冲突 , 在一次火拼中 , 有位市民被流弹射穿肚皮 , 肠管外露 , 流血不止 。 伤者被送到何竹林医馆救治 。 何竹林仔细察看后 , 先用“银花甘草水”外洗 , 再用米酒消毒 , 把肠管推回腹腔 , 最后用麻线缝合伤口 , 外敷“解毒生肌膏” 。

伤者康复后 , 感激涕零 , 特制一块牌匾送给何竹林 , 上书“破腹穿肠能活命”七个大字 。 在很多人看来 , 一个跌打大夫能够治疗枪火伤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 大家都把他看做“神医” , 何竹林的名声也越来越盛 。

何竹林医术高 , 医德也高尚 。 他不仅对贫苦病者赠医施药 , 还与中医同业者组织西关赠医所 。 日机轰炸广州时 , 何竹林便组建长寿街民众救护队 , 自任队长 , 把自己的医馆作为队部 , 免费为群众治伤诊病 。 他常说一句话:“道无术不行 , 术无道不长 , ”意思是有医术没有医德行不通 , 有医德没有技术也不长久 , 道和术要兼修 。

公布秘方 后继有人

解放前 , 何竹林一直恪守家规 , 视验方为传家宝 , 只传男不传女 , 更遑论传给外人 。 但是解放后 , 何竹林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尊重 , 想法开始慢慢转变 。 1956年 , 广州中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前身)创办 , 德高望重的何竹林受聘到该院任教 。 任教期间 , 何竹林摒弃“教会徒弟 , 饿死师父”的旧观念 , 不仅在教学上呕心沥血 , 还把自己几十年来积累的疗效显著的骨科秘方、治疗手法和用药经验 , 毫无保留地公诸于世 。 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并受患者称道的“田七跌打风湿软膏” , 就是根据何竹林献出的秘方制成的 , 临床应用的有效率高达98% 。

何竹林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学生 , 还悉心授徒60多人 , 其中高徒高北海、岑泽波、黄宪章、谭昌雄等已成为岭南名医 。 今天他的学生中有不少担任骨伤科教授或主任医师 , 有的在海外和港澳地区设馆行医 , 把何氏的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传播到海内外 。

由于何竹林的影响和培育 , 他的6个儿子均以骨伤科为业 , 4个女儿中也有两人从事中医事业 。

学术成就影响深远

何竹林行医任教60余年 ,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 1956年 , 他为广州中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前身)主编和讲授了《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外科讲义》等 , 这不仅是他丰富的骨科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结晶 , 也是他对中医骨伤科学的重大贡献 。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把他列为现代骨伤流派全国十大名家之一 。

何竹林认为:“中医骨伤科医师就是中医内科医师加上一双懂得续觔接骨的手” 。 他认为中医治疗骨伤科疾患的特色之一就是强调整体观念 , 中医内科医师的基本功 , 同样也是骨伤科医师的基本功 。 学习中医骨伤科 , 首先要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和历代骨伤科文献 。 如果只重视复位手法和夹缚固定操作 , 而忽视基本理论学习 , 就会成为一个仅懂得操作的“工匠” , 遇到危重征候便束手无策 , 甚至会误人性命 。

他提出既遵循中医经典著作和历史文献理论 , 又要重视现代科学知识 , 在实践中理论学习与基本功训练相结合 。 善于恰当运用自身的腰力、腿力、手力替伤者接骨 。

他还注重对岭南草药的研究 , 年轻时曾亲自到罗浮山、西樵山采药 , 制成膏、丹、散等中成药和外洗舒筋汤 。 对骨折有显著疗效的经验方《驳骨散》已被编入全国中医学院作为统一教材 。

何竹林与时俱进 , 他对中西医的认识也很深刻 。 他说“泥古不化则难以进步 , 执今斥古则无以成全 , 以中拒西有碍发展 , 化中为西易失根本 , 须以求实的精神 , 博采中外 , 取长补短融会贯通以造福患者 。 ”他还提出中医的“祛瘀疗法”将会为世界医学所用 。 何竹林以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经验 , 引领着广东的骨伤科事业创新求进 , 影响深远 。

正骨手法与用药独特有奇效

何竹林治疗骨伤的手法、医方、用药都十分独到 。

何竹林凭着精确的手法和独特有效的固定技术著称于世 , 而他的正骨手法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 。 他在讲稿中曾这样描述正骨手法述要:“正之谓何?使之合度也 。 骨之不正其状有五:一曰侧歪 , 二曰驾迭 , 三曰屈角 , 四曰旋转 , 五曰离延 。 五状见一 , 均须经手法正之 , 使其断者复续 , 陷者复起 , 碎者复完 , 突者复平 , 或正其斜 , 或完其阙 。 盖人体筋骨 , 气血煦濡 , 向具生机 , 故接骨者应如扶植树木 , 以顺其性意 , 是谓至治 , 比之单以器具从事于拘制者 , 相去甚远矣 。 此乃言中西正骨之别:西医接骨如木匠之接木 , 中医之驳骨如扶苗植树 。 ”这简单的比喻形象又生动地道出了中医正骨特色 。

何竹林治疗骨折手法独特 , 讲究刚柔逼直 。 刚是强力 , 柔是缓力 , 逼是推力 , 直是压力 。 他的手法讲究牵动 , 在牵引下将骨折进行导引 。 比如颞颌关节脱位 , 广州话叫甩下巴 , 以往都是用手在口腔内一抹一推进行整复 , 但何竹林可以用他的一抹嘴复位法 , 不经口腔就可以将掉下巴弄回来 。 在长期的骨科临床实践中 , 他将传统正骨八法总结为理伤手法 , 即触摸、牵引、端提、揉捏、旋转、屈伸、按摩、推拿八法 , 使中医正骨手法理论学说得到了传承和发挥 。

何竹林治疗骨折讲究无创为上 , 他认为人体有气血有阴阳 , 就像树木一样 , 树木离不开阳光水土 , 人体也离不开气血 , 在治疗过程中最好是不损伤气血 。 他也很注意内外兼治 。 内外兼治、筋骨并重、医患合作、动静结合这个是何竹林的特色之一 。 有时固定患处以后何竹林也会鼓励病人运动 , 促进血液循环 。

何竹林在辨症治病时 , 不拘泥于一方一法 , 用药上既用传统中药 , 也用岭南草药 。 他在世时全国第二版的教材中 , 活血祛瘀的药物大多是辛温的药物祛瘀的 , 但在他看来 , 南方天气比较炎热 , 辛辣辛温的狗皮膏贴上会不舒服 , 辛凉的药物像丹参、救必应这些凉药一样可以祛瘀 , 所以他认为挖掘岭南草药辛凉的寒凉的祛瘀的药物是很有必要的 。 因此他针对一些软组织的损伤 , 研制出了贴上去凉凉的很舒适的 , 同时又消肿活血比较快的跌打膏 。 他的外洗方舒筋汤中两面针、路路通、透骨消、毛麝香也均是岭南草药 。

养生最重睡眠

何竹林高寿九十 , 八十八岁时仍体力强健 , 还能为患者治疗髋关节脱位 。 他的“食补不如睡眠好”的养生观也很值得学习 。 他说:“我粤地处岭南 , 日长夜短 , 子午之眠 , 尤为重要 。 所谓药补不如食补 , 食补不如睡得好 。 用脑之人 , 须知胆清则脑清 , 阴阳相济之理 。 ”子时即晚上11点到凌晨1点 , 中医认为这是一个阴阳交接的时段 , 如果此时睡得好 , 第二天的精神就会很充足;反之则精神不济 。

何氏跌打风湿

药酒处方

三七、当归、威灵仙、羌活、五加皮、透骨消、大黄、栀子、防风、豨莶草、寮刁竹、九里香、独活、薄荷、忍冬藤、黄柏、伸筋草、海桐皮、泽兰、续断、甘草各l20g , 骨碎补、白芷、本瓜各240g , 樟脑480g , 桃仁30g 。

制作方法:

将上述草药切细 , 蒸半小时 , 等温度降低后放进酒坛 , 加入50度米酒20kg , 密封 , 浸泡3周 , 滤出药液即成 。

药用功效:

具有活血祛瘀、消肿定痛、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 , 治疗骨折、脱位、软组织扭挫伤、肌腱劳损、筋骨酸痛、风湿痹痛 。 外涂患处 , 或在施行理伤手法时配合使用 , 亦可棉纱浸湿外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