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红军渡”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难忘“红军渡”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 , 是湖南通往广东、广西的要塞 。 湘江支流潇水穿道县县城而过 。
85年前 , 中央红军的开路先锋 , 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在这里夜渡潇水 , 奔袭道州城 , 为红军主力渡潇水开辟了道路 。
6月30日 , 采访人员来到水南村一处名为“红军渡”的浮桥 。 当年支撑浮桥的木船早已换成了铁壳船 , 两条铁链串起来20多只铁船 , 密实的木条整齐排列 。 如今 , 浮桥仍是两岸百姓往来的重要通道 。
“耿飚带领的红四团 , 成功抢渡潇水 , 为红军主力渡潇水 , 进而突破湘江天险赢得了主动 。 ”原道县史志办副主任唐小峰说 。 1996年 , 道县人民政府在浮桥边立下了“红军渡”石碑 , 以纪念这段历史 。
道县的“红军渡”有很多 , 每个渡口都有一段难忘的故事 。
审章塘乡葫芦岩村邱声彪老人有一个竹碗 , 是一位红军战士当年所赠 。
邱声彪的父亲邱家儒当时是船夫 。 因为渡河部队人数众多 , 渡船远远不够 , 当地村民便自发卸掉自家门板、床铺板 , 帮助红军架设起浮桥 , 大部队得以迅速通过 。 一位红军战士乘坐邱家儒的船过河后 , 将竹碗送给了邱家儒 。 这只竹碗 , 也成为烽火岁月中红军与百姓鱼水情深的见证 。 红军主力分别从水南、洲背、茶园、白马渡等渡口抢渡潇水 。 凭借着潇水这个天然屏障 , 红军形成一道长达百里的防线 , 将敌人阻击在潇水以东 。
- 别不信,最早把牡丹叫“国花”竟然是她!
- 本命年不顺利,要挂红“辟邪”,为何人们这么认为?
- 历史上诸葛亮究竟是否有过“七擒七纵孟获”?
- 秦朝那个信奉“老鼠哲学”的人,后来怎么样了?—鼠年说鼠(8)
- 中国最“富”两大隐形家族,后代沉寂多年,如今改变了大半中国
- 返京者深夜有家难回:“硬核防疫,以人为本”,为何这并不矛盾?
- 古代名画里的“女主角”,每个都是一段历史
- 河北的省级博物馆为何叫“河北博物院”,而不是“河北省博物馆”
- 历代皇帝为何自称“朕”?恍然大悟!
- 《出师表》成为千古“至文”,历来为忠良义上推崇和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