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学说渊源


孟子学说渊源

孟子学说渊源// //

亚圣孟子是高坐中国儒家第二把交椅的思想家 , 历来对他推崇备至 , 但是 , 有谁知道孟子在中国历史上的浮浮沉沉?有谁知道我们今日所读的孟子 , 曾经背上大逆不道的罪名 , 惨遭剔除?有谁知道古代科举考试对孟子有什么避讳?今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一下存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的一个重大议题――君臣 。

在中国文化史上 , 号称亚圣的孟子 , 是影响力及重要性仅次于孔子的大思想家 , 孟子一书 , 历来也备受学者推崇 。 自朱熹将之列入四书 , 成为历代科举考试的功名之后 , 影响更是深远 。 明代以王阳明为主的心学 , 几乎就是在阐扬孟子之说 , 近代以来 , 孟子的天视自我民视 , 天听自我民听、君之视臣如土芥 , 则臣视君如寇仇、民为贵 , 社稷次之 , 君为轻、君有大过则谏 , 反覆之而不听 , 则易位 , 等围绕民主观念的理论 , 更博得学者一致的推崇 。

不过 , 孟子的地位 , 并非一开始就这么崇高的 , 战国时代的荀子 , 已有非十二子篇 , 批评孟子甚僻违而无类 , 幽隐而无说 , 闭约而无解 。 汉代著名的学者王充 , 也以刺孟一篇 , 对孟子提出质疑 。 大概此时孟子的地位 , 不过是诸子之一 , 因此可非可刺 , 除了可以挑剔他雄辩式的言辞疏漏处外 , 甚至也可以站在不同的立场 , 宣扬其罪 。 就是对孟子颇为褒奖的司马迁 , 也仅不过在孟子何必曰利 , 亦曰仁义而已矣上 , 称赞数语 , 并未针对孟子思想的精微处发挥 。


孟子学说渊源

孟子学说渊源// //

最早颂赞孟子 , 且将他与孔子相提并论 , 称为是亚圣之大才的 , 是东汉的赵岐 。 他认为孟子的思想精蕴 , 帝王公侯遵之 , 则可以致隆平、颂清庙 。 卿大夫士蹈之 , 则可以尊君父、立忠信 。 守志厉操者仪之 , 则可以崇其节概、浮云富贵 , 可谓推崇至极了 。

但是 , 历魏、晋、南北朝迄唐代 , 赵岐的观点 , 也未被学者普遍接受 。 唐肃宗年间 , 杨绾建议立孟子为兼经 。 懿宗时 , 皮日休请以孟子为学科 , 是唐代少有的尊孟之举 , 但也不过是附庸在五经之下而已 , 并无多大影响 。 唯独在此二人之前 , 韩愈以其在文坛上的宗师地位 , 架构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一脉相传的道统说 , 以为孟子拒杨、墨之功 , 不在禹下 , 才正式揭开了历代尊孟的序幕 。

宋代是孟子学大盛的时期 , 太宗时 , 翻刻后蜀孟昶石经 , 孟子一书 , 正式从子部升格为经部 。 王安石变法 , 将孟子列为考试科目 。 神宗时 , 下诏封孟子为邹国公 , 并配享孔子 , 孟子的政治地位升到了顶峰 。 南宋孝宗时 , 朱熹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并 , 作四书集注 , 从元代以来 , 就成为科举考试的定本 , 可谓完全确立了孟子在中国文化上的崇高地位 。


孟子学说渊源

孟子学说渊源// //

自孟子的地位屹立不摇之后 , 后代学者习以为常 , 也许会认为推崇孟子是理所当然之事 , 而不太可能虑及有人在大力反对孟子 。 汉代以前的荀子、王充 , 自不必说 , 就是在孟子学大盛的时期 , 也还是有许多学者持反对意见 , 如司马光有疑孟、苏轼有论语说、李觏有常语、冯休与何涉有删孟、郑厚有艺圃折衷、黄次伋有评孟、王若虚有孟子辩惑 , 达十数家 , 大旨皆在排诋或质疑孟子 。 这个现象是十分有趣的 , 推崇孟子的人 , 将孟子仰如泰山北斗 , 以为其功劳可与治水的大禹并列 , 而批判孟子的 , 则论其为不仁之甚、诵仁义 , 卖仁义的忍人 , 一抑一扬 , 判若霄壤 。 究竟个中的原因何在?是学理之不同?是个人好恶之差异?还是有另外的缘故?

历来对孟子的批评 , 有的是无关宏旨 , 纯粹在语病上挑剔的 , 王充的刺孟就是一例 , 如他批评孟子 , 王何必曰利一段 , 认为从梁惠王叟!不远千里而来 , 亦将有以利吾国乎?的语意看来 , 并未明说他所求的利是安吉之利还是货财之利 , 孟子不应该论断何必曰利 , 而应该先探询梁惠王所谓的利是哪一种利 , 才不会失对上之旨 , 违道理之实 。 有的则是基于理论的不同 , 如荀子主张性恶 , 与孟子性善说 , 明显对立 , 当然不可能认同孟子 。


孟子学说渊源

孟子学说渊源// //

由于性是宋、明理学中极重要的观念 , 基于对性的理解之不同 , 而反对孟子的较多 , 如李觏承袭韩愈的性三品说 , 认为性之品三 , 而人之类五 , 就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说 。 一般来说 , 宋、明理学中的陆象山、王阳明一派 , 于孟子论性处发挥较多 , 而程颐、朱熹一派 , 则相对减少 , 故在学理上的差距颇大 , 其间也不免龃龉 。 至于以陈亮、叶适为首的永嘉事功一派 , 则大抵针对孟子贵王贱霸的观点 , 展开批判 。 尽管这些批评纷然出现 , 各有主旨 , 但细心观察 , 仍不难发现其间有一个共同点 , 而此一共同点往往是古代有智慧、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隐痛 , 无论是反对或赞同孟子的人 , 都不免会触及 。 这个隐痛在哪里?我们可借宋高宗和尹焞的一段小故事 , 来加以说明 。

尹焞是北宋理学大家程颐的弟子 , 高宗时 , 担任侍讲官 , 为高宗讲授经义 , 毕生颇得力于孟子之学 , 着有孟子解 。 一次 , 在讲授孟子时 , 高宗发现一个疑问:

高宗问尹焞曰:纣亦君也 , 孟子何以谓之一夫?焞曰:此非孟子之言 , 武王 誓师之辞也 。 独夫受洪惟作威 。 高宗又问曰:君视臣如草芥 , 臣便可视君如寇仇乎?焞曰:此亦非孟子之言 。 书云:抚我则后 , 虐我则仇 。

高宗此问 , 问得极其合理 。 毕竟 , 如果依照孟子的理论 , 当君主是个类似商纣的独夫 , 或践踏臣民的话 , 臣下是可以不视之为君而加以推翻或变易的 。 高宗是君主 , 当然会对孟子此说感到充满了危险性 , 是否只要有臣子认为 , 君主是君不君的暴君 , 就可以起而谋逆造反 , 甚至取而代之?这非但违反了传统君要臣死 , 臣不得不死的君臣伦理 , 更危及到他自身地位、权力的巩固 。 事实上 , 任何一个君主 , 都不会赞同这个观点的 , 而类似的争议 , 也早在汉景帝时博士辕固生与朝中大夫黄生论辩汤武革命时 , 就已出现:

黄生曰:汤武非受命 , 乃弒也 。 辕固生曰:不然 。 夫桀、纣虐乱 , 天下之心 , 皆归汤、武 , 汤、武与天下之心而诛桀、纣 , 桀、纣之民 , 不为之使 , 而归汤、武 , 汤、武不得已而立 , 非受命为何?黄生曰:冠虽敝 , 必加于首;履虽新 , 必关于足 。 何者?上下之分也 。 今桀、纣虽失道 , 然君上也 。 汤、武虽圣 , 然臣下也 。 夫主有失行 , 臣下不能正言匡过 , 以尊天子 , 反因过而诛之 , 代立践南面 , 非 弒而何也?辕固生曰:是高帝代秦 , 即天子位 , 非邪?

汤武革命据孟子所说 , 是顺于天而应于人的 , 但商汤、武王 , 毕竟名分上还是夏桀、商纣的臣子 , 诚如伯夷所质疑的 , 以臣伐君 , 可乎?究竟君臣伦理重要 , 还是顺天应人攸关?本来 , 依据孔子君君臣臣的解说 , 当君不君的时候 , 臣是无须愚忠的 , 故辕固生以此认可汤武革命的合理性 。 而黄生则基于对一家一姓的效忠及政治的稳定性 , 否定了此一说法 , 二人在汉景帝面前争议不下 。 汉景帝虽然故示中立 , 不对二派是非作评价 , 只说食肉不食马肝 , 不为不知味 。 言学者无言汤、武受命 , 不为愚 。 言下之意 , 是站在黄生的立场 , 暗示日后不许讨论这一个问题 , 不许讨论 , 意谓着不许提革命 , 汉家革了秦朝的命 , 焉知后人不依样葫芦 , 也革了汉朝的命?

景帝的考量 , 是很自然的 。 实际上 , 历代有那一位继体的新朝 , 在揭竿而起时不祭出仁义之师的旗帜的?孟子也说纣之恶不若是之甚也 , 政权争夺 , 向来是成王败寇的 , 有何真正的仁义可言?倒不如严格以君臣名分羁糜 , 以舆论、道德的力量 , 协助君王巩固自身原有的权益 。 由于此一问题的敏感度太高 , 故后来的学者 , 就再也没有人敢明言受命放杀之事了 。

君臣名分从宋代开始愈来愈形重要 , 因此 , 类似汉代的争议 , 在宋代的意义就大不相同 。 清人尤侗曾谓尹焞回答高宗的话甚妙 , 其实 , 尹焞很明显地是在依违其辞 , 顾左右而言他 。 这个问题 , 怎能用非孟子之言一笔带过?孟子引用此语 , 必然也赞同此说 , 此姑不具论 , 而如果是出现在经书中 , 岂不更值得重视?尹焞在君臣伦理高张的影响下 , 已丧失了汉代儒者坚定的信念 , 不敢据理力争 , 只支吾以对 。 所幸高宗是个庸主 , 听了之后居然大喜 , 如果换一个人 , 情况恐怕就大不相同了 , 明太祖就是一例 。


孟子学说渊源

孟子学说渊源// //

明太祖洪武十八年 , 颁定科举定式 , 规定三年一试 , 试分三场 , 首场四书义 , 考生必须发挥四书中语言的精义 , 并以程、朱的解释作答 。 一般说来 , 明代科举虽分三场 , 但首场才是举进士的关键 , 因此 , 四书是人人必须熟读的教科书 。 朱元璋是皇觉寺的和尚出身 , 原来胸无点墨 , 对儒家经籍也相当陌生 , 故颁行定式 , 只是听从儒者建议 , 率由旧章而已 。 天下底定后 , 朱元璋颇虚心向学 , 在李善长、刘基等文臣协助之下 , 渐能通晓儒家典籍 。 当他读到孟子有关一夫、易位、草芥、寇仇的段落时 , 赫然大怒 , 扬言若孟子在世 , 定治以大逆不道之罪 。

朱元璋的反应 , 与汉景、宋高无异 , 但一方面他生性忌刻 , 一方面又是草泽出身 , 对此的反感极深 , 唯恐有人以孟子为口实 , 又革了他好不容易才定鼎的明命 。 于是 , 他雷厉风行的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 。 孟子已死 , 不能治他的逆罪 , 但总能够鞭一鞭尸吧?其时 , 孟子已有邹国公的封号 , 并在文庙中配享孔子 , 朱元璋下令撤除孟子的神主、停罢春秋祭祀 , 而且命令锦衣卫张弓以待 , 诸臣胆敢上谏的 , 就一箭加以射死 。 这时 , 朝中诸臣没有人敢多说半句话 , 直到神主位都已经移出文庙了 , 才有刑部尚书钱唐不顾个人生死 , 抬着棺材 , 跪在丹陛上讽谏 , 力为孟子争公道 , 并且当着朱元璋的面 , 袒露出胸膛 , 表示臣得从孟子舆先生地下 , 足矣 。 朱元璋大怒 , 命人射箭 , 箭射入体内 , 而居然不死 。 大概是受了钱唐的感动 , 朱元璋最后妥协 , 保留了孟子祭祀的地位 。 不过 , 他还是无法忍受孟子中的大逆不道之论 , 于是 , 又下令剔除孟子之书 。

实际执行这个任务的是翰林学士刘三吾 , 当时他已八十多岁了 , 老年精乖 , 为了不惹祸上身 , 凡是牵涉到君臣关系、民心向背、君主职责的部分 , 都大笔加以剔除 , 甚至连齐人有一妻一妾章 , 都删掉了 。 孟子七篇 , 原有二百五十多条 , 经他剔除了八十五条后 , 仅余一百七十多条 , 定名为孟子节文 , 同时规定 , 以后的科考题目 , 皆不许从删除掉的部分出题 。 从明自清 , 这一部分的文字 , 就从科场上消失无踪了 。


孟子学说渊源

孟子学说渊源// //

刘三吾大幅剔除孟子的举动 , 很得不到后人的谅解 , 黄宗羲就很不客气的批评他是不明君臣职分的小儒 。 但是 , 刘三吾仅仅是为了免祸 , 而不得已才剔除孟子的吗?这又未必尽然 。

宋代反对孟子的学者 , 其实反对的重点 , 就在君臣问题上 , 如李觏说: 或问:伊尹废太甲 , 有诸?曰:是何言欤?君何可废也?古者君薨 , 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 成汤既没 , 二十五月中 , 伊尹之知政 , 太甲之居忧 , 固其常也 。 不宫于亳而宫于桐 , 近先王墓 , 使其思念 , 名之曰放 , 儆之之至也 。 ……太甲之为君 , 何尝一日废矣哉?天下之所废 , 必若桀、纣 , 周室其为桀、纣乎?盛之有衰 , 若循环然 , 圣王之后不能无昏乱 , 尚赖臣子扶救之耳 。 天下之地 , 方百里者有几?家家可以行仁政 , 人人可以为汤、武 , 则六尺之孤 , 可托者谁乎?孟子自以为好仁 , 吾知其不仁甚矣 。

总之 , 君不可废 , 臣不能妄以仁政之名 , 行篡逆之实 , 君臣关系是天经地义 , 绝不能改变的 , 而孟子教人废弒 , 强调革命 , 套句李觏学生陈次公的话 , 孟子是教诸侯以仁政叛天子者也 , 欲为佐命者也 , 其书简直就是寇兵虎翼 , 所谓天下无孟子则可 , 不可以无六经 。 无王道则可 , 不可以无天子 , 将天子高高摆在第一位 , 不得已的话 , 连王道都以舍弃 , 这对孔子思想而言 , 形成了一大背离 , 但是 , 却是合乎时人的观念的 。 是则 , 刘三吾虽是奉命剔除 , 但也未尝不是出自本心 , 受到君臣伦理的束缚 , 无法自我跳脱开来 。


孟子学说渊源

孟子学说渊源// //

大抵上 , 传统的君臣伦理观 , 在过去君主专制的年代 , 是不太有人敢去质疑的 , 就是极具开创力的明末学者 , 对此一问题也未能跳脱开来 , 君臣名分绝对是固定的 , 一日为臣 , 就非得忠君一日 , 唯一不同的是 , 如顾炎武和黄宗羲都认为 , 君臣是后天职位的尊卑关系 , 是可以据在位与否判定的 , 此足以抵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 率土之滨 , 莫非王臣的极端尊君论 , 而发展出像唐甄一样 , 认为治天下唯君 , 乱天下唯君的理论 , 主张对君主权势加以设限 , 但是 , 却没有人敢提出无君或是民主的论调 , 至多是主张施政以人民为主而已 。 时代所限 , 不得不然 , 这就必须等到近代社会思潮的激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