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给了个机会,刘基断然拒绝,朱遂意识到功臣不得不杀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朱元璋给了个机会 , 刘基断然拒绝 , 朱遂意识到功臣不得不杀

自古以来 , 对皇帝来说 , 开国功臣恐怕是最难安置的一批人了 。 打江山的时候称兄道弟 , 恨不得穿一条裤子睡一张床 , 然而一旦坐稳了江山 , 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 历史上 , 对功臣比较宽容的开国皇帝不在少数 , 宋太祖赵匡胤一出“杯酒释兵权”被视为宽和的典范而传为佳话;又如唐太宗李世民 , 一方面需要利用功臣外御强敌内理政事 , 另一方面 , 皇位来得不坦荡 , 又不敢在这个敏感的问题上大肆屠戮 。 因此 , 强悍如李世民这样的皇帝 , 也不得不对麾下勋旧讨好三分 , 在这个问题上也有点如履薄冰的意思 。


朱元璋给了个机会,刘基断然拒绝,朱遂意识到功臣不得不杀

朱元璋给了个机会 , 刘基断然拒绝 , 朱遂意识到功臣不得不杀// //

古语有云:“狡兔死 , 走狗烹 。 ”能够在坐稳江山后仍能与功臣们融融恰恰并非易事 , 相反 , 对昔日心腹反戈相向的事儿却在历史上数不胜数 , 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说起杀功臣 , 恐怕有不少人会想起明太祖朱元璋 , 仅胡惟庸案一例便有一公十三侯二伯被处死 , 三万余人受到株连 。 朱元璋杀功臣之狠令人咋舌 , 他有自己的考虑和难处 。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 , 朱元璋彻底“放飞自我” , 恰恰是从刘基之死开始的 。

刘基 , 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刘伯温 , 传言中那个预言到千百年之后的超级神棍 , 其能力我们不必赘述 。 在朱元璋一步步迈向皇位的过程中 , 刘基充当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 连朱元璋都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刘基)吾之子房也 。 ”作为明初两大集团之一的浙东集团领袖 , 刘伯温在官场上的地位极高 , 然而 , 当朱元璋大封天下时 , 之前被他吹得天花乱坠的刘基最终也只捞了个“诚意伯”的爵位 , 年俸不过240石 , 比起朱元璋另一个顶级智囊宣国公李善长 , 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


朱元璋给了个机会,刘基断然拒绝,朱遂意识到功臣不得不杀

朱元璋给了个机会 , 刘基断然拒绝 , 朱遂意识到功臣不得不杀// //

另外 , 比起李善长左丞相的职位 , 刘基的御史中丞兼太史令显得十分低 。 虽然位列言官之首 , 不能说在朝堂中没有多少影响力 , 但刘基手中掌握的权力十分有限 。 表面上看 , 刘基似乎突然遭到冷落 , 是朱元璋对其感到嫌恶了吗?并非如此 。 恰恰相反 , 即便是当刘基有意急流勇退远离朝堂时 , 朱元璋还特意请他出山 , 在很多问题上亲自过问 。 那么 ,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刘基和李善长等勋旧待遇的落差出现的呢?专家们早就提出了一套非常成熟的解释 。

首先 , 正如我们之前所说 , 明初官场上形成了两大势力集团 , 除了刘基缩在的浙东集团外 , 另一大集团便是人多势众的淮西集团 。 除了李善长外 , 该势力还包括郭兴、徐达、汤和等重臣 。 说白了 , 淮西集团就是朱元璋的老乡会 , 也是太祖能够一统南北所倚仗的核心力量 。 也就是自己当了皇帝 , 不太方便和臣下一块儿站队 , 理论上讲 , 连朱元璋自己都应该被算作淮西集团成员 。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 , 在洪武初年 , 淮西集团的势力应该强过浙西集团 , 然而 , 当上皇帝的朱元璋此时关心的已经不再是如何让老乡们多占点便宜 , 而是确保皇权没有威胁 , 皇家血脉延续 , 大明万世千秋 。


朱元璋给了个机会,刘基断然拒绝,朱遂意识到功臣不得不杀

朱元璋给了个机会 , 刘基断然拒绝 , 朱遂意识到功臣不得不杀// //

除了崇祯外 , 明朝皇帝大多有个特点 , 那便是驭人之术高超 , 非常擅长利用一股势力拒抗另一股势力 , 坐山观虎斗 , 自己把皇位坐得稳稳当当 。 从浙东淮西斗法到宦官大战东林党 , 明朝国运起起伏伏跌跌宕宕 , 覆灭更像是骤然的跌落 , 但在绝大多数时间里 , 王朝的基业总体还算扎实 , 不像汉唐宋清那样 , 末年都经历了漫长的风雨飘摇 。 作为从社会最黑暗的底层摸爬滚打走出来的人精 , 朱元璋自然明白维持权斗天平出于平衡状态的重要性 。

我们不妨设身处地设想一下:比起传统意义上的皇帝不同 , 像朱元璋这种拉着一帮兄弟打江山的草根皇帝 , 身边的“兄弟”们此时恐怕个个踌躇满志 , 脑子里没有多少“君君臣臣”的思想 , 反而大喊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你朱元璋是大哥 , 对得起兄弟我们服 , 然而朱元璋想要加强中央集权 , 肯定会从“兄弟”们手中剥夺权力 。 那么你朱元璋连兄弟们都对不起了 , 连出生入死的兄弟都辜负 , 你还凭什么当大哥当皇帝?大不了咱们再反一次呗!


朱元璋给了个机会,刘基断然拒绝,朱遂意识到功臣不得不杀

朱元璋给了个机会 , 刘基断然拒绝 , 朱遂意识到功臣不得不杀// //

这种土匪式的思想看起来荒谬幼稚 , 但对于大多数没有受到传统君臣思想熏陶的草根皇亲贵胄来说 , 这样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加上皇位只有一个 , 对权力的贪婪几乎是人的本能 , 皇位就在眼前 , 谁能保证就一定管住自己的手不往前伸?总而言之 , 到了这个时间点上 , 淮西权贵们已经成了朱元璋心里极其危险的一个隐患 。 那么 ,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朱元璋有自己的打算 。

洪武三年 , 朱元璋私下过问刘基 , 想让他入中书省为相 。 刘基推辞道:“臣嫉恶太甚 , 又不耐繁剧 , 为之且孤上恩 。 天下何患无才 , 惟明主悉心求之 。 ”刘基是个明白人 , 表面上看 , 皇上要对他委以重任 , 实际上却是把他往火坑里推 。 想想之前自己的好学生杨宪 , 正是在左丞相的位置上遭到淮西集团的围追堵截 , 最终一着不慎落了个身败名裂 。 第二年 , 刘基索性申请了退休 。 虽然远离朝堂 , 但是朱元璋仍然对此人十分看重 , 时常宣刘基进宫商量要事 。 洪武八年正月 , 刘基得病 , 丞相胡惟庸带御医去看望 , 结果刘基吃了药后病情恶化 , 仅过了两个月 , 病死在家中 , 享年65岁 。 刘基蹊跷的死因引起众多人的猜忌 , 矛头纷纷转向了丞相胡惟庸 。


朱元璋给了个机会,刘基断然拒绝,朱遂意识到功臣不得不杀

朱元璋给了个机会 , 刘基断然拒绝 , 朱遂意识到功臣不得不杀// //

刘基之死 , 历史上充满了疑问 。 有一种观点认为 , 被诟下毒手的胡惟庸只是背了口黑锅;而真正的幕后黑手正是朱元璋 。 原来 , 朱元璋外巡汴梁时 , 命令刘基协助李善长驻守京师 , 辅助皇太子监国 。 彼时 , 不少官员结党营私 , 贪腐之风弥漫 , 刘基向李善长提出要严惩 , 后者却嘴上答应 , 手中没有半点行动 。 后来 , 刘基在太子的支持下“老虎苍蝇一块打” , 中书省有个名叫李彬的官员因罪被诛 。 值得一提的是 , 此人正是李善长的心腹 , 李彬之死令李同刘撕破了脸皮 , 太祖回朝后 , 李善长诬告刘基执法过度 , 作威作福 , 又告刘基之子拥兵自重 , 恐怕要造反 。 三人成虎 , 这些谣言最终引得太祖怀疑 , 刘基不得不请辞 。

《明史》有一段讲述颇值得玩味:“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 , 基言:‘善长勋旧 , 能调和诸将 。 ’太祖曰:‘是数欲害君 , 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 。 ’基顿首曰:‘是如易柱 , 需得大木 。 若束小木为之 , 且立覆 。 ’”刘基没有记恨李善长 , 反而让朱元璋念其好处 , 说他还能为皇帝做出贡献 。 这句话细思极恐 , 实际上朱元璋心里跟明镜似的 , 早把李善长的一举一动当把戏都看在眼里 , 知道局势对刘基甚至是他自己都很不利 。 朱元璋醉翁之意不在酒 , 实则是想借刘基的手打压李善长和淮西集团 , 让刘基顺势补上丞相空位 , 两大集团分庭抗礼 , 皆大欢喜 。 然而 , 刘基不愿当这杆枪 , 费力不讨好 。


朱元璋给了个机会,刘基断然拒绝,朱遂意识到功臣不得不杀

朱元璋给了个机会 , 刘基断然拒绝 , 朱遂意识到功臣不得不杀// //

史书记载 , 胡惟庸是奉了朱元璋的命令带御医去刘基家里 。 刘基吃了药不适后 , 特意进宫找朱元璋说明了缘由 , 朱元璋只是冷淡地让他好好休息 , 这样的反应看似令人费解 , 实际大有内容 。 刘基是举世难的贤才 , 当初被朱元璋请出山后 , 立即献上了时务十八策 , 帮助朱元璋成功打败张士诚、陈友谅 , 灭掉元朝 。 后又制定国策 , 改革法制 , 治理民生 , 严明法纪 。

除此之外 , 他精通风水玄学 , 准确预言迁都和燕王谋反之事 , 让朱元璋防范扩廓帖木儿 , 后来预言一一灵验 。 朱元璋是个爱惜人才的皇帝 , 刘基帮助他夺取江山 , 才能通神 , 身为一个统治者 , 如果不能将他绑在身边加以利用 , 就必须防范 , 因为他随时可以辅助另外一个乞丐日后称帝 。 朱元璋不断地笼络刘基 , 然而对方却毫不领情;虽然批准了刘基的辞呈 , 朱元璋却并没有放过他 , 时常试探刘基 。 然而 , 刘基看透了一切 , 不肯轻易透露想法 , 这令朱元璋深感不安;朱元璋遂授意胡惟庸杀之——如果不能为己所用 , 不如以绝后患 。


朱元璋给了个机会,刘基断然拒绝,朱遂意识到功臣不得不杀

朱元璋给了个机会 , 刘基断然拒绝 , 朱遂意识到功臣不得不杀// //

刘基之死最终还是引发了可怕的连锁反应:太祖意识到淮西集团很有可能就此失去制约 , 不得不对后者痛下杀手 。 胡惟庸案十年后 , 李善长最终也没能逃过被诛杀的下场 。 1392年5月17日 , 太子朱标逝世 , 朱元璋再次大动杀伐 , 把自己亲手创建的“太子班底”清洗一空 。 对功臣勋旧的过分严苛最终引来恶果:一代开国皇帝被扣上了“滥杀”、“屠夫”等罪名 , 而后来继位的建文帝无法压住局面却偏偏要玩大的;朱棣一扯反旗 , 大军浩浩荡荡由北向南长驱直入 , 偌大个朝廷竟无一人可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