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之春秋时期--
周幽王被杀后 , 诸侯立周幽王之子宜臼为王 , 即平王 。
因为内乱和犬戎频繁入侵威胁 , 镐京已不适合做为国都 , 所以周平王被迫迁至东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阳) 。 史称“东周”(洛邑在镐京以东) 。
同时 , 虢公翰等周朝大臣立王子余臣为王 , 史称\"携王\" , 出现\"二王并立\" 。 但绝大多数诸侯只承认平王 。
平王即位21年后 , 晋文侯杀了周携王 , 结束了\"二王并立\"的局面 。
平王即位 , 进入了“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 总共295年 。
东周之春秋时期--// //
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 , 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 , 一年按春、夏、秋、冬四季记录 , 简括起来就是“春秋” 。 孔子依据将《春秋》加以整理修订 , 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
后人就将这部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构成一个历史阶段 , 称为“春秋时期” 。 也基本上是东周的前半期 。
春为草木之始 , 秋为草木之终 。 因而也以“春秋”指代历史、生命的兴衰全程 。
进入“东周”时期 , 周天子的威望下降 , 王室的势力由强转弱 。
周桓王时 , 由于王室的地盘边境问题与郑国发生了争执 。 桓王率军讨伐郑国 。 郑庄公不仅敢于领兵抗拒 , 还打败了王师 , 用箭射中了桓王的肩膀 。
这说明周王的地位已严重下降 , 只是保存着天下“共主”的名义 。
“东周”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大分裂形成的时期 。
当时有一百四十多个大小诸侯国 , 纷纷争夺土地、人口以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 , 不断进行兼并战争 , 胜者则成为诸侯国中的\"霸主\" 。
先后成为霸主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 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 。
(另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
东周之春秋时期--// //
齐国桓公时期 , 以管仲为相 , 整顿国政 , 废除井田制度 , 按土地的肥瘠 , 确定赋税 , 设盐、铁官和铸钱 , 增加财政收入 , 增加了兵源和作战能力 , 国家富强 。
齐桓公带领一些诸侯国的联军 , 以优势兵力迫使其它诸侯国服从 , 订立了盟约 , 从而建立了“霸主会盟”的制度 , 并且最先成为霸主 。
东周之春秋时期--// //
宋国襄公时期 , 逐渐强盛 , 就试图以“霸主会盟”形式宣告自己的霸主地位 , 但是宋国实力、威望不足 , 尤其是被楚国羞辱 。
后来 , 宋国与楚国两军在泓水交战 。
楚军渡河时 , 宋国大臣建议趁机攻击 , 但宋襄公认为这样做是不仁不义;楚军刚渡过河 , 大臣又建议趁楚军列阵混乱时攻击 , 宋襄公再次以不仁不义为由拒绝 。 楚军列阵完毕后发起攻击 , 宋军大败 , 宋襄公中箭因伤重而死 。
春秋时期 , 诸侯争霸的主要目的不是要消灭别人 , 而是要让对方臣服 。 而楚国属于半蛮族诸侯 , 未把中原的礼仪文化放在眼里 , 自然也不会按套路配合宋襄公的仁义 。
东周之春秋时期--// //
晋国文公时期 , 改革政治 , 发展经济 , 整军经武 , 取信于民 , 在诸侯中威信很高 。 当楚军包围宋国都城商丘时 , 晋文公率兵救援宋国 , 打败楚军 , 成为霸主 。
晋文公死后 , 儿子襄公继位 。 秦穆公派军队攻打郑国时 , 晋襄公就出兵救援 , 打败秦国 。 之后 , 秦国屡次攻打晋国而难以得胜 。 晋襄公坐稳了霸主之位 。
晋国在春秋时期维持了百年之久的霸业 。
秦国穆公时期 , 非常重视人才 , 国力逐渐增强 。 他谋求向东方发展 , 但都被晋文公、晋襄公打败 。
秦穆公果断调整国策 , 转而向西部发展 , 吞并了一些戎狄部族 , 从而称霸西部 。
楚国地处南方 , 远离中原地区 , 文化也有很大差别 。
楚国庄王时期 , 国力逐渐增强 , 便向北方扩张 , 最终称雄中原地区 。 楚庄王竟然向周定王的使者询问“鼎”的大小轻重 , 意在灭掉周朝而自己称霸天下 。 这就是“问鼎”一词的来源 。
“一鸣惊人”就是形容楚庄王而传为成语 。
楚庄王向中原地区扩张 , 也为华夏的统一、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 对后世影响深远 。
东周之春秋时期--// //
当然 , 在诸侯争霸的过程中 , 也出现过和平时期 。
主要原因是:战争给诸侯国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消耗和牺牲 , 内耗严重 , 需要休整;大国之间势均力敌 , 短时期内谁都无法吃掉对方 。
于是在春秋中晚期的公元前579年、公元前546年 , 诸侯国分别举行了两次“弭兵”( mǐ , 音米 。 即平息战争)会盟 , 达成协议 , 战火得以平息 。
从而使得中原战场逐渐沉寂 。
而在长江流域 , 吴、楚、越三国之间多次爆发霸权之争 。
春秋末年 , 吴国和越国也参加了争霸战争 。
起初 , 吴王夫差打败了越国并强迫其臣服 。 越王勾践受此侮辱 , 发愤图强 , 使得越国重新强盛 , 最后灭掉了吴国 , 夫差羞愤自杀 。
这就是“卧薪尝胆”的故事 。
东周之春秋时期--// //
吴王夫差剑与越王勾践剑
在诸侯争霸的过程中 , 大国兼并小国 , 诸侯国数量逐渐减少 , 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 。 同时 , 华夏民族和其他各族交流频繁 , 促进了民族融合 。 社会发展
政治
春秋时期 , 周王室日益衰弱 , 直接统治范围很有限 。 诸侯国纷纷割据称雄 , 不再朝见周王 , 周王统率诸侯的权利名存实亡 。
在一些诸侯国的内部 , 贵族势力强大起来 , 开始向国君争夺权力 。 于是经常发生动乱和权力交替变化 , 国君被杀的现象很常见 。
春秋时期 , “王”号继续由周天子独享 。 大多数诸侯国的国君仍旧分为五等爵:大国称公、侯 , 小国称伯、子、男 。
但是吴、越、楚、徐、巴、蜀、义渠等 , 距离中原偏远 , 就未按这个制度 , 统治者自称为王 。
东周之春秋时期--// //
经济
农业方面 , 逐渐推广用牛耕地 。 耕作技术提高 , 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 。 开始形成中国传统农业 。
产生了新的赋税制度:
鲁国宣公时期 , 实行初税亩 , 国家根据土地面积向田主征收一定的实物税 。 这是古代田税的开始 。 鲁成公时 , 按土地面积征收一定量的军赋 , 从而使税和赋合而为一 。
秦国首先实行户口登记制 , 并据以征收田地租税和接人头征收“头会”(人口税) 。
东周之春秋时期--// //
出现了炼铁的先进技术:
铁器已在农业、手工业生产中开始使用 , 但未普及 。
农业生产中使用铁锄、铁斧等 。 铁器坚硬、锋利 , 胜过木石和青铜工具 。
铁的使用 , 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
青铜冶铸业和采矿业的规模变大、水平提高 。 青铜器铸造也是春秋时期的重要特征 。
煮盐、冶铁、漆器等部门发展起来 。
诸侯国开始大量铸造、使用金属货币 。
东周之春秋时期--// //
- 《圣斗士星矢》史昂也触摸到女神之血,为什么寿命没有延长?
- 西游记中,元始天尊和地仙之祖镇元子,究竟是什么关系
- 永泰公主死因之谜:17岁的她毫无政绩,为何陵墓享唐朝帝王规格?
- 田畴:协助曹操攻灭乌桓,封侯却不受的汉魏之际隐士
- 官渡之战袁绍大败于曹操,但他真的昏庸无能吗?
- 周瑜:赤壁之战中把自己毕生的才华发挥的淋漓尽致
- 合纵连横︱魏安僖王继位之初联弱抗强的尝试
- 国花牡丹,慈禧太后与牡丹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
- 8天屠杀150人!二战可怕的一件衣服,一名逃兵穿上之后,马上化身为魔鬼!
- 洞口用铁笼子伪装!萨达姆最后的藏身之地,每次仅能进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