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奇案之 移花接木案
万历七年(1579)秋的一天 , 淮安府盐城某个村发生了一场火灾 。 那天村民张建桥娶亲 , 亲朋好友都来庆贺 , 于是大摆酒席 , 推杯换盏 , 热闹非凡 , 一直闹到半夜 , 客人们才渐渐离去 。 新郎进入洞房 , 婚礼完美结束 , 谁知在深夜 , 房屋突然起火 , 惊醒已经入睡的人们 。
村里发生火灾 , 保长、甲长急忙呼喊村民救助 , 大约用了一个时辰 , 总算是把火势控制住了 , 但是新房已经完全被烧毁 , 而新郎、新娘却没有逃脱出来 。 因为有人失踪 , 所以保长让村民挖掘废墟寻找 , 果然发现两具烧焦了的尸体 , 众人断定就是新郎、新娘 。 本来是喜事 , 如今变成了丧事 。 因为出现人命 , 按照律例规定 , 保长必须上报 , 所以找了几个证人 , 一起来到盐城县衙举诉 。 这时候的知县是进士出身的杨瑞云 , 接到保长的报案 , 便传集仵作、衙役前往失事现场勘验 。
杨知县等一行人来到该村 , 发现起火的新房在村子的东头是个独立的院落 , 其东南方向并没有住房 。 时逢深秋 , 此地多刮西北风 , 故此没有延烧其他的住户 。 杨知县来到院落 , 但见残垣断壁 , 院中桌椅板凳凌乱 , 锅碗瓢盆满地 。 想必是昨日的残席还没有来得及整理 。 再看新房 , 乃是该院的正房 , 三间青砖瓦房的门窗及梁柱已经烧得焦黑 , 不时还有淡淡的青烟冒出 。
杨知县令衙役清理一条通道 , 要仵作进去检验尸身 。 只见仵作报道:“床上无人 , 门后有一人倒地 , 身体已经烧焦 , 不辨男女 。 床后有一人头 , 已经被火烧得模糊 , 也不辨男女 。 ”
听了仵作的喊报 , 杨知县非常生气地想:“让你检验 , 你却不辨男女 , 这样的仵作还有何用?”于是便亲自进入房间验看 。 发现倒地那人确实已经被烧焦 , 但不妨碍检验男女 , 就令仵作近前检验 , 确定就是男尸 , 而在验脖颈的时候 , 发现有刀痕 , 显然是人死之后被烧焦的 。 再检验床后那个人头 , 也是被火烧得模糊但依稀可见耳上的穿孔 , 应该是女子无疑 。 检验男尸脖颈 , 剃去焦黑的部分 , 没有血瘀痕迹 , 显然是先被杀死 , 然后扔入火中 。 男主人被杀 , 显然是有人杀人以后 , 故意纵火 。 如果说那个人头是女主人 , 为什么仅有头颅而无身体呢?杀人者若是仇杀 , 按理说是取走头颅 , 留下身体 , 没有扛走身体而留头颅的 , 这实在是不符合常理 。 现场各项证据表明 , 这乃是一起精心设计的谋杀案 。 问题是谋杀动机是什么?是劫财还是劫色呢?
明清奇案之 移花接木案// //
杨知县开始仔细地检查房间的每一个角落 , 忽然发现该房有一个夹壁墙 , 该处有一扇活门半开 。 于是把保长喊来 , 询问他率领村民救火的情景 , 是否有人冲进屋里救人?保长毫不犹豫地说:“村民救火 , 都在屋外泼水 , 没有人进屋去救人 。 待火被扑灭以后 , 自己进来 , 发现门后的尸体 , 便急忙与人证一起到县衙举诉 , 而现场有几名甲长看守 , 不会有人进入屋内 。 ”
听完保长的陈述 , 杨知县沉思许久 , 若有所悟 , 于是大胆推测这是一起因奸杀人的案件 , 是奸夫事先藏在夹壁墙内 , 趁新郎不备 , 将之杀死 , 然后放火焚尸灭迹 , 而拐带新娘逃走 。 至于那难以解释的女子头颅 , 应该是故意放在那里 。 这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 大火烧死人 , 总会留下骨殖 , 少了一具尸体 , 在检验骨殖的时候 , 肯定能够发现 。 再说了 , 留下头颅 , 带走尸身 , 更不是杀人越货者所为 。 既然推断这个女子头颅是故意留下以迷惑他人 , 那么这个头颅来自何方?又是谁拐带走了新娘?就现在的情景 , 杨知县也无法寻找更多的线索 , 只好填写好尸格 , 写下勘验笔录 , 吩咐保长将尸体埋葬 , 然后打道回府 。 以杨知县回到后衙 , 把今天所见到的奇怪的事讲给夫人听 。 只见夫人说:“孰不知妇女三从之意 , 在家从父 , 既嫁从夫 , 夫死从子 。 女人这一辈子呀 , 总要依靠男人 。 你说新娘不见了 , 新娘的父母总会在吧!何不从其娘家那里入手寻找线索呢?”
杨知县觉得夫人说得有理 , 第二天安排好公务 , 换上便服 , 带着两名亲信 , 就前往新娘娘家所住的地方去私访 。 杨知县扮成一个收杂货的客商 , 先来到新娘的娘家 , 但见门前喜字犹新 , 看得出来是刚刚嫁出女儿 , 所以杨知县进门便贺喜 , 打听嫁女情况 。 但见新娘父母神情抑郁 , 不愿意谈自己女儿的事 , 只说出嫁已经五日 , 还没有归宁 , 不知道是什么缘故 , 已经派其兄弟前往她夫家看望 , 如今还没有回来 。
杨知县又走访左邻右舍 , 从一位老者那里打听到有一位名叫王应思的年轻人 , 今年20来岁 , 与新娘是从小一起长大 。 新娘出嫁那天 , 王应思没有前去祝贺 , 却独自来到村外的坟地来回转悠 。
王应思为什么到村外坟地去呢?杨知县觉得可疑 , 便来到坟地查勘 , 但见所有坟头都长满杂草 , 唯独一处坟头是新土 , 应该是刚刚埋葬者 , 便打听这是谁家的坟 。 很快就找到坟主 , 并且将之引到坟地 。 坟主一见坟头 , 便大吃一惊地说:“此地安葬的是我的孙子媳妇 , 是因为难产 , 母子双亡 , 已经埋葬三个多月 , 为什么成了新坟呢?”
杨知县讲明自己的身份 , 与坟主相商 , 能否打开坟墓 , 开棺检验 。 坟主见是县太爷 , 当然不敢反对 , 只好任凭杨知县开挖 。
明清奇案之 移花接木案// //
当尸棺打开 , 发现尸体没有头颅 , 杨知县马上就联想起被火烧焦的头颅 , 立即派亲信赶回县衙 , 让仵作携带头颅前来检验 。 仵作将头颅与身体连接起来 , 骨缝皮缝恰恰相合 , 显然这个头颅就是坟主孙媳妇的 。
为什么远在百里之外的头颅会出现在火灾杀人现场呢?杨知县当即就锁定嫌疑人就是王应思 , 派人到王应思家去提人 , 哪里还有王应思的影子?衙役讯问其父母 , 得知新娘出嫁那天 , 王应思就没有回家 , 至今不知人在何处?
好不容易才找到的线索 , 如今又断了 , 杨知县觉得有些失望 。 好在已经知道嫌疑人的姓名、年貌 , 可以画图通缉 。 杨知县把能够派遣的捕役都派出去 , 给他们三个月的期限 , 务必要将嫌疑人捕获 。 如期捕获者重赏 , 逾期不获则各打20大板 。
眼见两个月过去了 , 捕役们还找不到嫌疑人的踪迹 , 不由得心急起来 , 便撒开大网 , 向更远处搜寻 。 有一天 , 一个老捕役带着两个年轻力壮的捕役 , 来到离县城200里外的一座小山 , 但见山树茂密 , 野草丛生 , 不似有人烟 , 却忽然听到有鸡鸣之声 。 老捕役觉得奇怪 , 便喊住年轻的壮役 , 顺着鸡鸣声去寻找 。
捕役们并没有穿官服 , 打扮得有如逃荒者 , 他们顺着山间的小路 , 来到半山腰 , 在密林深处发现有土屋两间 , 四周有柴草围成的篱笆 。 老捕役推开篱笆进去 , 来到土屋门前敲门 , 听到屋里有人回答 。 柴门打开 , 只见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 , 走了出来问:“为何前来敲门?”
老捕役说:“今年灾荒 , 我带着两个儿子逃荒 , 走迷了路 , 如今口渴 , 望娘子赏口水喝 。 ”
那女子一听 , 异常兴奋地说:“听你们的口音 , 好像是盐城县的人 。 我也是盐城人 , 与丈夫一起逃荒来到这里 。 你们进来坐吧!我给你们烧水沏茶 。 ”
老捕役等三人进得屋来 , 但见屋内装饰简陋 , 除了灶台之外 , 里屋就是一个土炕 , 炕上有一张炕桌 , 没有什么家具 。 女子让三人坐在炕桌前 , 自己便烧柴煮水 。 老捕役问:“你丈夫到什么地方去了?”
明清奇案之 移花接木案// //
女子回答:“进城去卖柴草 , 大约快回来了 。
老捕役一边与女子说话 , 一边让年轻捕役拿出缉捕图形比对 , 发现这个女子乃是杨知县通缉的犯人 , 心中大喜 , 却也不动声色地等待女子丈夫回来 。
也就一袋烟的工夫 , 女子丈夫回来 , 见家中有人 , 老大的不高兴 , 也不好对女子发火 , 勉强与老捕役等打招呼 。 老捕役认出是王应思 , 当即出示县太爷的拘票 , 要把他们夫妇二人带回县衙 。 王应思见状 , 拔腿就往外跑 , 两个年轻的捕役用铁尺打来 , 正中王应思的后背 , 将其打翻在地 , 捆绑起来 , 然后又把那女子也捆了起来 , 一起押解回盐城县 。
听说抓获王应思 , 杨知县非常高兴 , 当即赏给三个捕役三两银子 , 随即升堂审理 。 王应思此时知道事情败露 , 也没有隐瞒什么 , 便把责任全部承担起来 。
原来王应思与新娘自幼相识 , 一起玩耍 , 彼此都有好感 , 平日过家家时 , 扮演夫妇 , 甚是相得 。 不知不觉 , 他们都长大了王应思让父母托媒人前去求亲 , 孰不料新娘父母不同意将女儿嫁给本村人 , 说什么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 终究不是个好事 , 便将女儿嫁到外乡 。
王应思不能说服新娘父母 , 也不忍让自己心爱的人远嫁他乡 , 所以在大婚那天 , 不愿意看到花轿把新娘抬走 , 便在村外坟地徘徊 , 思前想后 , 决定要把新娘抢回来 。 便把一个刚刚埋葬不久的女尸从坟地里挖了出来 , 原本想用这女尸替换新娘 , 但体沉重 , 不好携带 , 就把头颅割下 , 跟随着花轿来到新郎张建桥家 。 张家大摆宴席 , 忙乱异常 , 谁也没有注意王应思潜入新房寻到夹壁墙 , 将新娘藏在里面 , 自己却在床上就座 , 头上蒙着红盖头 , 等候新郎到来 。
那时候因为社会治安不好 , 宝应县普通人家在建筑房屋时 , 几乎都建有夹壁墙 , 一是可以收藏贵重物品 , 当作储藏柜;二是遇到紧急情况 , 作为临时避难所;三是可以增加房屋的承重 。 新郎应酬客人 , 很晚才进入新房 , 但借着酒气掀开红盖头的时候 , 却不想一把钢刀直刺脖颈 , 一声不吭就倒在地上 。 王应思将油灯里的灯油洒在新郎身上及床帐被褥上 , 把随身带来的头颅也浇上了油 , 便点起火来 。 趁村民呼叫救火忙乱之时 , 王应思从夹壁墙拉出新娘 , 混入救火的队伍 , 并借着到河边取水的机会 , 搀扶在一起逃走 , 找到一个无人之地 , 盖了两间土房 , 依靠打柴度日 。 他们没有想到在远离家乡的山沟里 , 居然会被捕役发现 , 押解到县衙 , 如今只好听从杨知县的处置 。
按照《大明律》:妻妾因奸同谋杀死亲夫者 , 凌迟处死;奸夫处斩 。 如果奸夫自杀其夫者 , 奸妇虽不知情 , 绞监候 。 也就是说 , 这个案情的关键在于新娘是否知情 , 如果是知情 , 新娘就要被凌迟处死;如果是不知情 , 则是绞监候;要是奸夫有胁迫的行为 , 还有减轻处罚的可能 , 因此还有一线生机 。 所以杨知县单独审讯新娘 , 问她是否知情 。 新娘与王应思潜逃之时 , 他们已经知道一旦被官府查获的下场 , 如果能够侥幸逃过官府的追捕 , 就可以在深山老林里生活下去 。 假若逃不过官府的追捕 , 王应思愿意承担一切罪名 , 只希望新娘能够好好地活下去 , 所以事先已经串好供 。 在这种情况下 , 新娘坚称不知情 , 并没有同谋 , 而且外逃时也是被王应思逼迫 。 这样 , 杨知县就无法将新娘拟为死刑 , 只好关押在狱 , 等候有大赦的时候 , 或许可以将她赦免 。 “在天愿作比翼鸟 , 在地愿为连理枝” 。 这是对爱情的美好祝愿 , 就在王应思执行死刑的那天 , 新娘在监狱里也无疾而终了 , 故时人传说新娘随王应思一起仙去 。 依本人推断 , 狱卒得知王应思一人承担所有的责任 , 千方百计地保全新娘 , 而新娘全不念旧情 , 却把责任全部推到王应思身上 , 狱卒恨其无情 , 故于王应思被处决之时 , 便将新娘毙命 , 谎称瘐毙 , 即可交差 。 这正是:
无奈今生情已断 , 愿结来世再生缘
这个案件始于失火 , 而杨知县验尸发现当事人是先被杀死 , 之后才放火烧焦的 。 屋内是新婚夫妇二人 , 应该是两具尸体才对 , 另外一具尸体居然只有头颅 , 而没有身体 , 显然值得怀疑 。 在这种情况下 , 杨知县能够大胆推测是因奸杀人 , 亦可见其胆识过人 。 案情侦破遇到疑难 , 能够与夫人相商 , 更可见其不耻下问 。 正因为杨知县具有这样的美德 , 在微服私访的时候 , 才能够听到更多的信息 , 而没有让一般百姓感受到官府盛气凌人 。 能够与民众打成一片 , 就能够得到民众的拥护 , 施政办案才会减少阻力 。 这个王应思 , 为了自己的所爱 , 可以说是费尽心思 , 想到移花接木 , 也想到焚尸灭迹 , 就没有用心思去想如何在新娘没有找到人家的时候 , 将自己的爱情与真心向新娘及其父母倾诉 , 得到他们的谅解 , 成就自己的良缘 , 却挖空心思想嫁祸于人 。 房屋失火与炉子生火不同 , 炉中火焰聚集 , 可以将一些物品烧成灰烬;火灾火焰则不同 , 温度四散 , 不可能产生将人烧成灰烬那样的高温 , 必然会留下骨殖 , 乃至于留下烧不完的肉体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两条人命 , 一具尸体 , 两个头颅 , 如何不引起怀疑呢?百密一疏 , 密谋害人者 , 最终都会留下蛛丝马迹 , 稍有责任心的地方官也不会放过少许的疑点 , 其破获案件也是迟早的事 。
(整理自柏桦教授法律讲堂 , 图来源于网络)
- 《圣斗士星矢》史昂也触摸到女神之血,为什么寿命没有延长?
- 西游记中,元始天尊和地仙之祖镇元子,究竟是什么关系
- 永泰公主死因之谜:17岁的她毫无政绩,为何陵墓享唐朝帝王规格?
- 田畴:协助曹操攻灭乌桓,封侯却不受的汉魏之际隐士
- 官渡之战袁绍大败于曹操,但他真的昏庸无能吗?
- 周瑜:赤壁之战中把自己毕生的才华发挥的淋漓尽致
- 合纵连横︱魏安僖王继位之初联弱抗强的尝试
- 国花牡丹,慈禧太后与牡丹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
- 8天屠杀150人!二战可怕的一件衣服,一名逃兵穿上之后,马上化身为魔鬼!
- 洞口用铁笼子伪装!萨达姆最后的藏身之地,每次仅能进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