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教民体系中的心、性、情、志
在儒家教民体系中 , 情处于核心的地位 。 而“情”又与“心”“性”“志”紧密结合着 , 因此需要先分析一下儒学中“心”“性”“情”“志”的关系 。
(一)心、性、情的关系
根据儒家天人合一的观点 , 人之性是天赋的 。 这指的是人的本性 , 也可以说是天性 。 性善论、性恶论以及性无善无不善说 , 指的就是这个性 。 但这种性只是一种内在的可能性 , 人们无法直接看到它 。 人们看到的是人的情和行 。 情和行是人性的外露 , 而性的直接表现是情 。 性和情是密不可分的 。 对此 , 唐孔颖达在《礼记正义》里说:“性之与情 , 犹波之与水 , 静时是水 , 动则是波:静时是性 , 动时是情 。 ”
儒家教民体系中的心、性、情、志// //
王安石也有“性、情 , 一也”之说:“喜怒哀乐好恶欲 , 未发于外而存于心 , 性也 。 喜怒衰乐好恶欲 , 发于外而见于行 , 情也 。 性者情之本 , 情者性之用 。 故吾曰:性、情一也 。 ”(《王文公文集》卷二十七 , 《性情》)
儒家教民体系中的心、性、情、志// //
那么性是怎样由静面动 , 由未发到已发呢?也就是性怎样表现为情的呢?是心感外物的结果 。 如前所说 , 心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 没有心的能动作用 , 性是不会表现为情的 。 心的能动性又与外物的刺激诱发有关 , 但某物能引起什么样的情 , 是爱还是怒 , 是喜还是悲?关键在于心的感受 。 感到好则喜悦 , 感到坏则会愤怒 。 心如没有由物引起的感受 , 就会无动于衷 。 此时性就不会表现为情 。 由此可以说心性情是密不可分的 。 所以有人也称之为“情性” 。
(二)志和情的关系
志和情总的来说也是密不可分的 。 在先秦时代甚至是可以通用的 。 如《左传·太叔答赵简子问礼》中把“好、恶、喜、怒、哀、乐”统称为“六志” 。 《黄帝内经》中把“喜”、“怒”、“忧”、“思”、“恐”统称为“五志” 。
儒家教民体系中的心、性、情、志// //
孔颖达对这种情志混用的现象解释为:“在己为情 , 情动为志 , 情志一也”(《礼记正义》) 。 他在《毛诗正义)里也说:“包管万虑 , 其名日心.感物面动.乃呼为志 。 志之所适.外物感焉 。 言悦豫之志 , 则和乐兴而颂声作 , 忧愁之志 , 则哀伤起而怨刺生 。 ”
在古代 , “志”除有人情这个内涵外 , 也还有“志向““抱负”“志趣”“志气”“意愿”等内涵 。 志向、抱负、志趣、意愿等都是一种追求 , 一种欲望 。 《鬼谷子·阴府》中有一句:“志者 , 欲之使也 。 ”包含这种志的情 , 类似于现代心理学中的理智感 。 关于“志”的内涵 , 古书中还包含道德观在内的解释:《国语·晋语》中就有“志.德义之府也”之说 。 孟子在谈到“尚志“时也说:所谓尚志“仁义而已矣”(《孟子·尽心章句上》) 。 包含这种“志”的情.类似于现代心理学中的道德感 。
儒家教民体系中的心、性、情、志// //
总之 , 在复杂的情感中 , 情和志难分难解 。 不少人干脆称之为“情志” 。 “情志”是个二元结构 , 情中有志.志中有情 。 在性、情、志三者中 , 情是核心.也可说“情”有三个阶段:天然之情、由物直接引发之情和有自觉意识支配之情 。
天然之情即所谓的“性”、“天性”、“本性” 。 苟子在《天论》中称为“天情” 。 它是一切后天情感产生的条件或基础 。 在这个阶段情和性是一体 , 所以《性自命出》有“喜怒哀悲 , 性也”、“好恶 , 性也”之说 。 这种情可以理解为人的一种自然本能 , 也可叫作“本能性的情感” 。
儒家教民体系中的心、性、情、志// //
由物直接引发之情是性的最初的外在表现 。 它一般是由于外界刺激与人的需要碰撞的结果 。 这阶段的情虽然并非全无意识的参加 , 但本质上还是一种自然情感 。 因此还是不稳定的 , 还缺乏固定的倾向性 。
随着经验的积累和对物的刺激意义认识的增长 , 情感的倾向性逐渐稳定 , 有了周定的追求向靠 , 情感就进入第三阶段 , 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自觉动力 。 这阶段的情 , 也可说是志 。 朱自清在《诗言志辨》中认为:“到了‘诗言志’和“诗以言志’这两句话 , ‘志’已经指‘怀抱’了 。 ”周作人则认为“诗言志”就是“言情”(周作人《中国新文学源流)) 。 三位虽有分歧 , 但都强调含情 。 “怀抱”泛指诗人内心蕴藏着的各种情意 , “言志”也可以说是言情 , 渗透着理性之情 , 与理智道德相融合的情 。
- 如何用阶级制度解释QQ用户成长体系?
- 鲁西奇:历史知识及其体系与思想方法之可疑
- 儒家经世致用观的历史考察及现代意义
- 从百家争鸣到儒家思想,儒家学派独占鳌头,是谁推动了儒家思想?
- 由盐法和体制着手,浅析北宋盐政下的双重管理体系
- 儒家第二大集成者亚圣
- 此人被儒家给黑惨了,明明是千古明君,被黑成千古暴君
- 乾隆皇帝构建的满洲文化体系
- 秦朝的地方行政管理体系:奠定了中国两千年的行政基础
- 以佛山“文武四衙”为例,浅析清朝地方社会治安文武分工协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