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写了一首诗,世人皆不懂,和他敌对半生的王安石却看懂了


苏轼写了一首诗,世人皆不懂,和他敌对半生的王安石却看懂了

苏轼写了一首诗 , 世人皆不懂 , 和他敌对半生的王安石却看懂了// //

苏轼和王安石都是北宋时期的大文豪 , 并列在唐宋八大家之中 , 王安石比苏轼大了十六岁 , 但是他们之间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 那就是两人都是少年成名 , 且文采斐然 。

他们有这些共同点 , 按理说 , 应该成为很好的朋友才是 , 可事实却是两人不但没有成为朋友 , 还做了半辈子的敌人 。 还是后来两人都经历了官场起伏之后 , 才放下恩怨 , 开始真正的结交 。

那苏轼和王安石为什么敌对了半辈子呢?这就要从历史上著名的熙宁变法说起 , 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王安石变法 。

北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 , 王安石被提拔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 , 这是为推行变法预热 , 第二年 , 王安石正式拜相 , 开始实施变法 。


苏轼写了一首诗,世人皆不懂,和他敌对半生的王安石却看懂了

苏轼写了一首诗 , 世人皆不懂 , 和他敌对半生的王安石却看懂了// //

王安石雕像

王安石变法 , 在当时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 , 苏轼 , 就是当时反对新法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声音 , 新法中有废除诗赋取士一条 , 苏轼很不赞同 , 在熙宁四年的时候 , 他给宋神宗上书说了很多新法的弊端 , 其中有一句劝诫宋神宗的话引起了王安石的极大不满 。

苏轼说宋神宗:

“求治太急 , 听言太广 , 进人太锐”《续资治通鉴》 。

意思就是说宋神宗急于求成 , 什么人的话都听 , 什么人都在用 。

这话宋神宗自己都赞同 , 但是王安石不赞同 , 而且就因为这话 , 他极其厌恶苏轼 , 宋神宗想把苏轼提拔到中书省里头来 , 遭到王安石反对 , 王安石建议让苏轼去开封府做长官 , 主要是管理诉讼的案子 , 希望苏轼能被这些纷杂之事缠住 , 没时间反对新法 。

但是苏轼到了开封府 , 照样反对新法 。


苏轼写了一首诗,世人皆不懂,和他敌对半生的王安石却看懂了

苏轼写了一首诗 , 世人皆不懂 , 和他敌对半生的王安石却看懂了// //

苏轼雕像

王安石的手下有一个谏官叫谢景温 , 谢景温的妹妹嫁给了王安石的弟弟 , 所以两人是姻亲 , 谢景温自然也是站在新法这边的 , 他见苏轼一直在极力反对新法 , 便偷偷告诉王安石 , 说苏轼有走私的嫌疑 , 王安石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 , 当即就下令严查 , 查来查去 , 没查到苏轼的把柄 , 但却把苏轼给查怕了 , 他不敢再待在京城反对王安石 。

苏轼上书给宋神宗 , 希望能外调到地方去任职 , 后来做了杭州通判(副市长) 。

苏轼离京之后 , 反对的声音才变小了 , 但他依然在反对新法 , 后来被一贬再贬 , 在经历了“乌台诗案”之后 , 苏轼被贬到黄州(今湖北黄冈)去做团练副使(民间自卫武装副队长) , 这个时候的苏轼已经蹉跎了大半生 , 再不复当年的锐气 。

而王安石在经历被人背叛和丧子之痛后 , 也无心再主持变法 , 离开了朝堂 , 闲居在南京 。

两个敌对半辈子的人 , 在这个时候 , 才放下了各自曾经所坚持的政见 , 终于开始有了交集 。


苏轼写了一首诗,世人皆不懂,和他敌对半生的王安石却看懂了

苏轼写了一首诗 , 世人皆不懂 , 和他敌对半生的王安石却看懂了// //

苏轼在黄州做了一阵子团练副使 , 后来被调到常州 , 途中路过南京 , 他专程去拜访了王安石 , 王安石一见到苏轼 , 就问他最近有没有写文章 , 苏轼说写了 , 但是放在船上忘带来了 , 王安石立马让人去拿 , 很迫切的想看到苏轼的文章 , 从这里可以看出 , 王安石曾经因为政见不合而厌恶苏轼 , 但他对苏轼所写的文章还是很喜欢的 。

苏轼写的文章是讲述佛教经典的 , 叫《宝相藏记》 , 王安石觉得很好 , 看了还不过瘾 , 便问苏轼还有没有别的文章 , 苏轼就说自己还写了一首诗 , 便拿给王安石看 。

《雪》

城头初日始翻鸦 , 陌上晴泥已没车 。

冻合玉楼寒起粟 , 光摇银海眩生花 。

遗蝗入地应千尺 , 宿麦连云有几家 。

老病自嗟诗力退 , 空吟冰柱忆刘叉 。

王安石看了这首诗之后 , 说“冻合玉楼寒起粟 , 光摇银海眩生花”这一句写得非常好 , 当时王安石的女婿蔡卞在旁边 , 觉得这句诗没什么特别 , 便问王安石好在哪里 , 王安石看了自己女婿一眼 , 便问他理解的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

蔡卞说“玉楼”“银海”应该是写雪景的 , 雪下在房子上和地上 , 就变成“玉楼”和“银海”了 , 只是不知道这“寒起粟”的“粟”想表达什么意思 。

王安石听了女婿的解释之后 , 笑着摇头 , 说你根本没看出这句诗的真正含义 , “玉楼”和“银海”是道教的两个典故 , “玉楼”的意思是人的肩膀 , “银海”代表的是人的眼睛 。

“冻合玉楼寒起粟”的意思是说天冷得人的肩膀缩起来 , 皮肤上都起了小米粒了(也就是俗称的鸡皮疙瘩) 。

“光摇银海眩生花”的意思是说雪地里的雪太洁白 , 把人的眼睛都眩得发晕 。

蔡卞听了 , 这才认识到自己知识浅薄 , 大感惭愧 。 苏轼见王安石竟然说对了自己这句诗的意思 , 也很高兴 , 说这首诗我拿给很多人看过 , 却没人能看出来 。

王安石之所以能看出来 , 是因为两人学问相进 , 是同等级的人物 , 苏轼离开南京之后两人经常有书信往来 , 互相鉴赏作品 , 两人的关系在增进的同时 , 也都在为曾经站在敌对面而感到后悔 。


苏轼写了一首诗,世人皆不懂,和他敌对半生的王安石却看懂了

苏轼写了一首诗 , 世人皆不懂 , 和他敌对半生的王安石却看懂了// //

后来苏轼又去南京 , 王安石骑着驴在岸上等他 , 苏轼要离开的时候 , 王安石让他不如就买块地在南京住下算了 , 苏轼笑着拒绝 , 临走的时候苏轼写了一首诗:

《次荆公韵》

骑驴渺渺人荒陂 , 想见先生未病时 。

劝我试求三亩宅 , 从公已觉十年迟 。

王安石被封为荆国公 , 所以世人也称他王荆公 , 苏轼的这首诗就是写给他的 。 前两句意思是说 , 我看到先生骑在驴子上苍老的身影 , 不由想起当年先生在朝廷中指点山河 , 挥斥方遒的样子 。

后两句的意思是:先生劝我在南京住下 , 可是我如今再想拜入先生门下做学生 , 已经太迟了 。

不过这只是表面的意思 , 实际上苏轼想表达的意思是:早知道先生是这样的人 , 当初在朝廷中 , 我就不和你作对了 , 只可惜啊 , 现在都已经迟了 。

这句诗 , 既表达了苏轼的想法 , 也是表达了王安石的想法 , 两人都在为曾经的事而感到遗憾 , 如果没有变法这件事 , 两人也许早就成了好友 , 而不会等到迟暮之年才开始论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