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的仕宦阶梯
袁世凯的仕宦阶梯// //
本文将正九品至从七品五等级列为低层 , 正七品至从三品八等级列为中层 , 正三品至正一品五等级列为高层 。
袁世凯于一八七九年时(光绪五年 , 二十一岁)报捐中书科中书 , 位阶为从七品 , 但未实授 。 一八八一年十月投奔淮军统领吴长庆 , 在军中帮办文案 。 一八八二年八月吴军赴朝鲜平乱 , 袁被委为前敌营务处 。
嗣后 , 袁因平定大院君之乱有功 , 到一八八二年(光绪八年 , 二十四岁)十月 , 经直督李鸿章奏保 , 以同知补用 , 占到正五品的缺 , 即进入仕宦阶梯的中层 。
其后 , 袁世凯压制朝鲜的亲日派 , 调解闵妃与国王之间的矛盾 , 表现良好 。 到一八八五年(光绪十一年 , 二十七岁)十月 , 经李鸿章奏请 , 被委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 , 以知府分发 , 占到从四品的缺 。
一八九○年(光绪十六年 , 三十二岁)二月 , 又奉旨免补知府 , 以道员分省归候补班尽先补用 , 占到正四品的缺 。 至一八九三年五月补授浙江温处道道员 , 仍留朝鲜 。 甲午战后 , 袁于一八九五年十二月奉旨在天津小站练新建陆军 。 一八九七年(光绪二十三年 , 三十九岁)七月 , 因练兵有功 , 晋升直隶按察使 , 官品为正三品 , 即进入仕宦阶梯的上层 。
戊戌政变前 , 光绪帝谋借袁之新军为助 , 令开去直隶按察使缺 , 以侍郎候补 , 占到正二品的缺 。 其后又以投入慈禧的守旧派、压制光绪的维新派有功 , 到一八九九年六月升任工部右侍郎 。
一九○○年(光绪二十六年 , 四十二岁)实授山东巡抚为从二品;到一九○二年(光绪二十八年 , 四十四岁)六月实授直隶总督 , 为正二品;再到一九○七年(光绪三十三年 , 四十九岁)九月 , 调任外务部尚书兼军机大臣 , 品级进至从一品 。 可谓“位极人臣” 。
然事隔年余 , 到一九○九年(宣统元年 , 五十一岁)一月 , 奉旨开缺回籍 , 仕宦阶梯似乎从顶层又回到起爬的原点 , 但三十年间的仕宦经历 , 再起的基础 , 与原点自不可以道里计 。
袁世凯的仕宦阶梯// //
袁世凯在仕宦阶梯上爬升相当顺利 , 其起点是由于他的家世和淮军背景 , 所以受到北洋大臣李鸿章的提拔 。 在朝鲜的十多年 , 可以说是以李鸿章为后台 , 而袁确也努力执行李鸿章的强化宗藩政策 。 惟此政策已不合潮流 , 引起韩国以及在韩有特殊利益的国家如日、俄、美等国的反弹 , 虽有英国支持 , 不能挽回颓势 , 最后爆发甲午战争 。
如果从历史获得教训 , 袁也许应该洞察时势 , 劝李改变封贡政策 , 扶助朝鲜独立 , 进一步联合英、美 , 使朝鲜成为中、日、俄之间的缓冲国 , 朝鲜或不至为日所据 , 而日本势力亦未必能大量进入东北 。
袁世凯仕宦阶梯的第二阶段 , 是以在小站练兵为起点 。 虽然有人认为新建陆军为淮军的余绪 , 但此军采用德、日之长练成 , 较淮军为强 , 成为袁世凯此后能爬上更高梯的起点 。
袁的新建陆军及日后的武卫右军 , 为先后任兵部尚书、直隶总督和军机大臣的荣禄所依恃 。 袁首先在戊戌政变中对荣禄效忠 , 也以此获得慈禧太后的重视 。 其后袁得任山东巡抚、直隶总督 , 皆以此为基础 。
可以说袁任山东巡抚和直隶总督期间 , 他的后台是荣禄和慈禧 。 在任直督期间以及转任外务部尚书兼军机大臣期间 , 他又与领班军机大臣庆亲王奕劻建立良好关系 。 袁和奕劻的结合似乎是势利的 , 可以互为援引 。
袁世凯的仕宦阶梯// //
(荣禄和慈禧)
在权力斗争方面 , 袁世凯有时占上风 , 有时占下风 。 最后的失败 , 则起于满洲少壮亲贵 , 有意要把袁世凯的兵权以及在政治上的影响力 , 加以消除 。
盖在光宣年间 , 革命风潮日盛 , 改革的措施也不断使满人的政治权力削弱 , 在这种情形下 , 汉人的民族主义引发了满人的民族主义 。 少数满洲亲贵孤注一掷 , 从剪除当时最有权势的汉人着手 。 袁以此落职回籍 , 但两年多后袁东山再起 , 走上了逼清退位的路 。
袁世凯由于他的家世、传统教育、军人背景 , 其基本性格是保守的 。 但他在韩国与日、俄、美、英等国折冲的经验 , 以及在小站练兵用德、日顾问和教习的经验 , 对时代的潮流他大体应有所知 。
从他在各个官位上的表现看来 , 他好大喜功 , 亦喜欢做兴革之事 。 与绝大部分官僚比较起来 , 袁还是开明的 。 他在练新军、办教育、兴实业、推动废除科举、推动立宪政治等方面的表现 , 在当时的官僚中是无出其右的 。
袁世凯的仕宦阶梯// //
(1903年袁世凯(前排正中)视察译学馆 , 二排右三为蔡元培 , 时为译学馆教师)
不过 , 他的改革思想及纲领 , 不是全部来自外国 。 譬如在小站练兵时期 , 在技术的层面 , 包括武器、战术等 , 虽藉自外国;但在精神的层面 , 则本于《孙子兵法》所要求的智、信、仁、勇、严 , 并要求各级干部“正而能变 , 刚而能恤 , 仁而能断 , 勇而能详” 。 在他的幕僚中 , 唐绍仪曾留美;在他的朋友中 , 张謇在上海接触较多的新思想 。 此二人对袁世凯的思想和做事方向 , 有一定的影响力 。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 一般人每持“盖棺论定”之说 , 殊为非是 。 为求历史真相 , 必须以事论事 , 不能以人论人 。 本文检讨清末袁世凯二十八年的仕宦生涯 , 即本此信念 。
本文选自张玉法所著《近代变局中的历史人物》 , 九州出版社出版
- 齐白石画山水:懂的人不多,骂的人却不少
- 一个人的长征:追寻孙子
- 晋朝电视剧为何只拍到司马炎登基统一三国,以后的事情为何不拍?
- 《圣斗士星矢》重病的伊利亚斯为什么还能对冥斗士产生重大威胁?
- 凿壁偷光的匡衡,后来怎样了?成了贪官为害一方
- 古代最有钱的县城大街,位于山西,现为世界遗产!
- 小脚的起源:为防疫古人如何解决大妈们串门、扎堆的问题
- 大清亡于刘家庙?满族人统领北洋军指挥不灵,成就袁世凯
- 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
- 自编教材评审的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