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嫌弃”的孔圣人:你看,那个人活得好像一条狗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被“嫌弃”的孔圣人:你看 , 那个人活得好像一条狗


被“嫌弃”的孔圣人:你看,那个人活得好像一条狗

被“嫌弃”的孔圣人:你看 , 那个人活得好像一条狗// //

最近学校喜迎开学季 , 不少学生背上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堂 。

不知你是否想过 , 古代的学生 , 是否也和你一样有开学恐慌症?他们在临开学前 , 是不是也要疯狂补作业呢?

今天 , 路上读书想给大家科普一下古代学子的教材《论语》的冷知识 。 可能有人会说 , 《论语》我背得可熟了 , 有什么是我不知道的东西呢?

那可不一定 , 可不错过今天的高阶知识点~

1.《论语》在古代教育中的地位及其读法

古代的学制分为小学和大学 , 没有初高中 。 当然 , 那时候小学、大学的含义与今天也完全不同 。 古时候一般八岁入小学 , 十五岁入大学 , 所以 ,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他立志所向的 , 当然不是小学 , 而是大学 。

所谓小学是指启蒙教育 , 比如学习数学 , 古人学的数学当然不是现在的代数、几何之类的 , 而是天干地支表和九九乘法表 , 要懂历法 , 会算数 。 小学生还要练习书法 , 读《论语》和《孝经》 。

大学则属于深造阶段 , 要学习礼乐、射箭和驾驶马车 , 研读五经 。

所以 , 《论语》在古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 其实际的功能主要是一种启蒙的读物 , 属于从娃娃抓起的内容 。 这是《论语》此前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实际地位 , 我们不必过于神化它 , 瞎喊什么“半部论语治天下” 。


被“嫌弃”的孔圣人:你看,那个人活得好像一条狗

被“嫌弃”的孔圣人:你看 , 那个人活得好像一条狗// //

《论语》的神圣地位是后来在宋朝时候吹出来的 。

传说北宋宰相赵普别的书都不看 , 只看《论语》 。 他认为《论语》博大精深 , 夫子所说的 , 哪怕一字一句都是有深意的 。 这位赵丞相现身说法 , 用他本人的经历给大家做了很好的示范:他说他以半部《论语》辅佐宋太祖赵匡胤安天下 , 然后又以半部《论语》帮助宋太宗赵光义致太平 。

上下《论语》二十篇一点都没浪费 , 而且他还是边干边学、边学边用 , 现学现卖 , 24小时见效 , 真是学以致用的好榜样 。

不过 , 这类说法并不见于正史 , 也就是查无实处 , 可见都是后人为了抬高《论语》穿凿附会的传说 , 太不靠谱 。 一本启蒙读物怎么能够治天下?举个也许并不恰当的例子 , 如果现在我告诉你 , 我因为通读了《故事会》 , 所以能够定国安邦 , 你会崇拜我吗?

所以 , 读《论语》首先要破除迷信 , 不能盲目崇拜 , 不必跪在圣人脚下读 , 也不必有畏难情绪 。 古代小孩子读的东西 , 我们受了这么多年教育 , 即便再不懂文言文 , 只要努把力 , 也能读得懂 。


被“嫌弃”的孔圣人:你看,那个人活得好像一条狗

被“嫌弃”的孔圣人:你看 , 那个人活得好像一条狗// //

当然 , 因为古今时代隔得实在太远 , 《论语》的编排又有点杂乱无章 , 所以 , 要真正读通《论语》也绝非易事 。

比如 , 《论语》一共二十篇 , 虽然每篇都有一个题目 , 像“学而”“为政”之类的 , 但这个题目只是从每篇开头前两个字或三个字摘出来的 , 没有什么含义 , 顶多当标签用 。

再一个 , 《论语》的各篇也不是按照主题来划分的 , 只是一些短章拼起来凑成一篇 , 有的相互之间有逻辑关系 , 有的则风马牛不相及 。 最后 , 《论语》涉及的人物很多 , 一共出现了156个人 , 事件多 , 头绪乱 , 一会儿说东 , 一会儿说西 , 没头没尾 , 不知所云 , 很容易读了后边 , 忘了前边 。

这么纷乱 , 让我们今天的读者怎么读呢?《论语》到底是怎样的一本书?是高深莫测的圣贤书 , 还是名不副实的畅销书呢?

路上读书给大家介绍一本研究《论语》的专著:李零教授的《丧家狗——我读论语》 。


被“嫌弃”的孔圣人:你看,那个人活得好像一条狗

被“嫌弃”的孔圣人:你看 , 那个人活得好像一条狗// //

李零教授介绍了他的读法:纵横阅读 。

纵的读法是 , 以孔子的生平为纲 , 将孔门弟子和其他人物串起来 , 按年代重新排列章节;横的读法是 , 以思想概念为纲目 , 将全书归纳为若干个主题 , 每个主题下面分若干细目 。

2.为何叫孔子“丧家狗”?

李零先生在《丧家狗》这本书刚出版的时候 , 受到的争议很大 , 最受诟病的是书名:丧家狗 。

很多人没看书的内容就开骂:把孔圣人叫做狗 , 是何居心?再加上媒体推波助澜 , 孔子的粉丝们怒不可遏 。 其实 , 早在清代 , 辨别伪书的专家崔述就为此发了狠话:比圣人于狗 , 造此说者 , 信此说者 , 皆圣门之罪人也!敢说圣人是狗 , 开除你们作为儒生的“学籍” 。

但李零先生以原文为证据 , 坚称“丧家狗”绝非污蔑之词 , 而且有图有真相!所谓真相 , 就是从《史记》到《孔子家语》都有记载:公元前492年 , 60岁的孔子在郑国东门外和弟子们走失 。 有人对子贡说 , 东门外站着一个人 , 上半身有点圣人气象 , 但下半身不行 , 垂头丧气的 , 累累若丧家之狗 。


被“嫌弃”的孔圣人:你看,那个人活得好像一条狗

被“嫌弃”的孔圣人:你看 , 那个人活得好像一条狗// //

子贡将这些话一五一十地告诉孔子 , 孔子并没有生气 , 而是心平气和地说 , 外在的形象都是细枝末节 , 但说我像丧家狗却说的很对啊 。 孔子自己亲口承认 , 他是丧家狗 , 这绝不是别人在污蔑他 。 而孔子的后人们也都接受了这种说法 , 在曲阜孔庙的圣迹殿就陈列着《累累说圣图》 , 有彩绘 , 有石刻 , 以各种形式展示着孔子的“丧家狗”形象 。

如何理解“丧家狗”这个称呼呢?

这就要说到孔子的理想:他是个地道的复古主义者 , 喜欢讲老礼儿 , 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 。 但孔子出生在东周末期 , 此时贵族的礼乐传统早已崩溃 , 正所谓“礼崩乐坏” 。 孔子看在眼里 , 急在心里 , 惟恐“天之将丧斯文” , “郁郁乎文哉”的西周文化从此灭绝 。 于是 , 他周游列国 , 遍谒诸侯 , 唇焦口燥 , 四处宣扬周公之礼 。 但“天下无道也久矣” , 那些诸侯、权贵们早已不知礼为何物 。

当时的国际形势是周天子被诸侯欺负 , 诸侯被卿大夫欺负 , 卿大夫又被家臣欺负 , 所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大夫出” , “陪臣执国命” 。 孔子说的那一套老掉牙的东西根本没人听 。 所以 , 他一生到处奔波 , 鲁国不行去卫国 , 卫国不行去陈国 , 能去的都去到了 , 但天下乌鸦一般黑 , 没人听他的 , 最终只能颠沛流离 , 栖栖遑遑 。 当时 , 还有很多隐士嘲笑他 , 说他“知其不可而为之” , 像极了一条无家可归的丧家狗 。


被“嫌弃”的孔圣人:你看,那个人活得好像一条狗

被“嫌弃”的孔圣人:你看 , 那个人活得好像一条狗// //

孔子为什么承认自己是丧家狗呢?

李零说 , 任何怀抱理想 , 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 , 都是丧家狗 。 孔子正是这样的人 , 坚守理想 , 批判现实 , 背井离乡 , 处处碰壁 。

读《论语》的时候 , 你能感觉到孔子身上有种强烈的孤独感 。 他在卫国闲居击磬 , 被一个背着草筐子的隐者听到了 , 隐者说:你这是有心事啊 。 只是 , 这么硁硁作响 , 太俗气了吧 , 不就是因为别人不了解你、不懂你的心思嘛 。 夫子熟读《诗经》难道不明白吗 , “深则厉 , 浅则揭” , 水浅就撩起衣服过河;水深撩衣服也没用 。 世事深浅 , 你该知道的啊!


被“嫌弃”的孔圣人:你看,那个人活得好像一条狗

被“嫌弃”的孔圣人:你看 , 那个人活得好像一条狗// //

孔子怎么说呢?“果哉!末之难矣” 。 孔子认为隐者说得很对 , 但他却不愿向现实妥协 , 放弃自己的理想 , 去做一个避世的隐士 , 而是不改初心 , 东奔西走 , 宁愿做一个被人嘲笑的“栖栖者” , 也要为“周公之梦”这个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乌托邦而上下求索 , 颇有些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悲壮 。

他说 , “天下有道 , 丘不与易也” , 意思是 , 如果天下有道 , 我又何必这么费劲地想要去改变他呢?正是因为天下无道 , 才更需要君子挺身而出 , 行其大义 。 至于“道之不行” , 则“已知之矣” 。 这么看来 , 孔子简直是中国的堂吉诃德 , 一直深陷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中 。


被“嫌弃”的孔圣人:你看,那个人活得好像一条狗

被“嫌弃”的孔圣人:你看 , 那个人活得好像一条狗// //

说他是丧家狗 , 真是点中了要害 , 画出了风骨 。 孔子后来发出了“知我者其天乎”这样的感慨 , 意思是说 , “难道只有老天会了解我吗?”孤独至此 , 确实很丧 。 可见 , 不明白丧家狗的意义 , 我们就无法真正了解孔子 , 也就很难读懂《论语》 。

不过 , 自嘲为“丧家狗”的孔子在死后很快就变得尊贵起来 , 原因在于 , 他的后世弟子们相继搞出的“造圣运动” 。

编辑|凉山

排版|凉山

路上读书:全球名校博士30分钟精读一本好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