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年前,“二十四道拐”的照片曾震撼世人……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74年前 , “二十四道拐”的照片曾震撼世人……
图1:抗战时期拍摄的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 。
1945年春夏之交 , 当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向轴心国发起最后的总攻时 , 抗战公路“二十四道拐”的照片震撼全球 。 这张定格历史、享誉世界的纪实摄影佳作 , 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交通运输线路的艰险 , 同时也表现了中国人民奋勇抗战的精神 。 成百上千的工程人员用他们的智慧、汗水和鲜血铸就了举世闻名的二十四道拐 , 他们之中 , 陈本端先生在二十四道拐的测量、改造中作出了杰出贡献 。
实业救国 交通报国
图2:远眺“二十四道拐” 。
陈本端祖籍江西新城钟贤(今江西省黎川县中田乡) , 曾祖父陈孚恩为清代著名政治家、书法家 。 陈本端秉承陈氏家族的家风学风 , 聪颖好学 , 于1928年取得唐山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士学位 , 投身实业救国 。
1931年夏天 , 中国公路泰斗赵祖康结束了美国的学习生活 , 毅然回国担任道路股股长 , 拉开了抗战全面爆发前我国大规模公路建设的帷幕 。 同年 , 陈本端响应赵祖康号召 , 辞去北宁铁路的工作 , 投身公路建设事业 。
1934年年初 , 全国经济委员会决定拨款重修西兰公路 , 于3月21日在西安成立西兰公路工务所 , 陈本端担任工程师 。 1934年8月 , 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成立 , 那一年 , 年仅28岁的陈本端被聘为教授 。 在出任教授不到两年的时间中 , 编写出版了教材《高等测量学》 。
由于当时我国工程教育水平较为薄弱 , 大学教材主要分为两类 , 一类为由直属于教育部的国立编译馆统一翻译、编著各类外国教材 , 然而这类教材由于翻译人员的专业水平有限 , 难以满足教学要求;另一类教材为直接采用外国的原版教材 , 学习这类教材需要较强的外语能力 , 部分内容与我国国情不符 。 陈本端在工程一线积累了大量经验 , 其编著的《高等测量学》教材 , 融合了在西兰公路测量的工程实践 。 该书被李四光、胡适、张伯苓、蔡元培、蒋梦麟等人组成的“大学丛书委员会”选中 , 成为我国大学的标准教材 。
在中山大学任教期间 , 陈本端前往美国深造 , 于1938年获得密歇根大学硕士学位 。 他结合在美国的所见所闻和我国的工程经验 , 又编译了教材《公路工程学》 。 1938年陈本端获得密歇根大学的硕士学位时 , 日本已全面发动侵华战争 。 陈本端学成之后立即归国 , 加入到交通报国的事业中 。 回国后 , 他于1938年11月至1941年2月在赵祖康领导的交通部公路总管理处工作 , 担任监察工程师等职务 , 协助赵祖康统揽全国公路建设 。
方案比对 弯道拓宽
图3:公路依山势蜿蜒盘旋 。
为保障战时交通 , 国民政府成立了运输统制局统管交通运输 。 1941年10月 , 陈本端调至运输统制局公路工务总处 , 担任计划室主任 , 负责抗战大后方的公路运输工作 。 1942年5月 , 日军切断了滇缅公路 , 彻底切断了我国和同盟国的陆路运输通道 。 中美不得不开通驼峰航线为中国运送战略物资 , 驼峰航线起于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地区 , 终点位于云南昆明 。 因此 , 昆明经贵阳至陪都重庆的公路 , 成为我国大后方生命线中最为重要的一条 。
1943年秋 , 援华美军司令部为了满足战争物资的运输需要 , 并按照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改进中国陆军战斗效能”的指示 , 要求国民政府“改善沾益—都匀之间的线路 , 其中以晴隆附近的‘二十四道拐’工程最大” 。 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位于贵州省晴隆(安南)县境内 , 为黔滇公路上的咽喉工程 , 也是当时整个贵州省最为艰巨的公路工程 , 于1936年夏修筑完成 。 随着黔滇公路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 二十四道拐的车流量逐渐增加 , 改善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成为当务之急 。
由于丰富的工程经验和杰出的管理才能 , 陈本端成为改善二十四道拐的不二人选 。 1944年1月起 , 陈本端担任西南公路工务局第一测量队队长兼黔滇公路第三改善工程处主任等职务 , 负责二十四道拐的测量和改善工作 。 他首先率队对二十四道拐进行了测量 , 盘山公路全长3390米 , 高差242米 , 转弯半径最大15米 , 最小6米 。 弯道坡度最大18° , 最小5° , 路基最宽处14米 , 最狭处6米 。 经过详细测量 , 陈本端对三个改线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 , 指出三个方案中仅一个可行 , 但该方案工程浩大、造价高昂 。
鉴于抗战期间财力紧张 , 二十四道拐新线的修筑方案难以实施 , 傅亚群、陈本端等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二十四道拐的可行改造方案 , 主要包括减弯改线 , 取消了第21拐和第22拐;对弯道进行加宽处理 , 最小路基宽度由6米扩宽到了7.5米;构筑截水沟、排水沟和涵洞组成的综合排水系统 , 修筑挡墙等 。
1944年5月10日 , 陈本端从二十四道拐携带图纸前往贵阳汇报 , 在普安境内发生车祸 , 右腿和右侧肋骨骨折 , 所幸随行人员处理及时得当 。 康复期间 , 他依然担任着黔滇公路第三工程处主任和总工 , 为二十四道拐的改善出谋划策 。 二十四道拐公路改善完成后 , 美国采访人员阿尔伯特来到晴隆 , 在对面的山顶上 , 拍摄了著名的二十四道拐照片 。
伤愈后 , 陈本端在重庆市工务局担任主任秘书兼技术室主任 。 抗战胜利后 , 他担任了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土木系主任和总务长等职务 。 1952年院系调整后 , 担任同济大学教授 。 其间编著出版了《道路材料实验》《道路工程中的冻渗问题》等著(译)作 。 1985年10月 , 赵祖康与陈本端等人一起受到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嘉奖 , 以表彰他们半个世纪以来在我国的工程建设和工程技术人员培养中的杰出贡献 。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 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 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 谢谢 。
- 别不信,最早把牡丹叫“国花”竟然是她!
- 本命年不顺利,要挂红“辟邪”,为何人们这么认为?
- 历史上诸葛亮究竟是否有过“七擒七纵孟获”?
- 秦朝那个信奉“老鼠哲学”的人,后来怎么样了?—鼠年说鼠(8)
- 中国最“富”两大隐形家族,后代沉寂多年,如今改变了大半中国
- 返京者深夜有家难回:“硬核防疫,以人为本”,为何这并不矛盾?
- 古代名画里的“女主角”,每个都是一段历史
- 河北的省级博物馆为何叫“河北博物院”,而不是“河北省博物馆”
- 历代皇帝为何自称“朕”?恍然大悟!
- 《出师表》成为千古“至文”,历来为忠良义上推崇和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