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与德——荀子对思孟的非难与孔门易学分野

作者:李华(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副教授、泰山学者 。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CZW019〕阶段性成果)

《荀子·非十二子》对子思、孟子的非难 , 是人们得以了解孔孟之间儒学传承状况的重要记录 。 马王堆帛书和郭店竹简《五行》篇重见天日后 , 思孟五行说得到确证 , 相关争讼似已尘埃落定 。 然而 , 荀子对子思、孟子的非难最终落脚于二者对“仲尼子弓”之学的淆乱 , 这也提示我们 , 荀子指斥思孟背后还存在着学脉传承的分歧 。 由此入手可以发现 , 荀子批判思孟学派的深层原因 , 在于二者在孔门易学传承上的分野 。

《荀子·非十二子》对子思、孟子学派的批判如下:“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 , 犹然而材剧志大 , 闻见杂博 。 案往旧造说 , 谓之五行 , 甚僻违而无类 , 幽隐而无说 , 闭约而无解 。 案饰其辞而祇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 。 子思唱之 , 孟轲和之 。 世俗之沟犹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 , 遂受而传之 , 以为仲尼子弓为兹厚于后世 , 是则子思孟轲之罪 。 ”后世聚讼多集中于思孟五行的具体内容及“僻违”“幽隐”“闭约”的神秘性何在等问题 。 值得注意的是 , 荀子指斥思孟学派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子思、孟子对仲尼、子弓学说的淆乱上:“以为仲尼子弓为兹厚于后世 。 ”从此入手 , 或可对荀子指斥思孟的原因做进一步了解 。


数与德——荀子对思孟的非难与孔门易学分野

数与德——荀子对思孟的非难与孔门易学分野// //

荀况彩像(清殿藏本)资料图片

《荀子》曾多次提及“仲尼、子弓” , 并把子弓推尊到一个无以复加的圣人地位:“圣人之不得势者也 , 仲尼、子弓是也”“今夫仁人也 , 将何务哉?上则法舜、禹之志 , 下则法仲尼、子弓之义”“彼大儒者……仲尼子弓是也” 。 有学者据此认为 , 荀子对子弓的高度推尊是其自述师承之举:“屡言"仲尼子弓"者 , 是荀子自述其师承 。 ”(郭沫若《十批判书》)那么 , 荀子主动接续孔子、子弓 , 并担心被子思孟子“案往旧”所淆乱之说 , 究竟代表了孔门思想传承中的哪一具体环节呢?详究孔子、子弓、荀子的学术渊源可以发现 , 三者在学术传承上的最大共同点在于对易学传播的贡献 , 荀子与孔子、子弓共同构成了儒家易学传承的重要脉络 。

《易》与孔子关系密切:孔子不仅明确表示出对《易》的重视:“加我数年 , 五十以学《易》 , 可以无大过矣 。 ”(《论语·述而》)而且据《史记》记载:“孔子晚而喜《易》 , 序《彖》《系》《象》《说卦》《文言》 。 读《易》 , 韦编三绝 。 ”此后 , 孔子作《易传》十篇、发掘《易》道精微的说法不断出现 。 今人金景芳先生虽然指出《易》之“十翼”不是孔子亲手写定 , 但也不得不承认“其中当有一部分是经孔子鉴定而保存下来的旧说”;子弓在儒家易学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亦不容小觑 , 子弓即孔子再传弟子楚人馯臂子弘 ,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及《汉书·儒林传》记载 , 馯臂子弘是孔子易学传承的重要环节:“商瞿鲁人 , 字子木 , 少孔子二十九岁 。 孔子传易于瞿 。 瞿传楚人馯臂子弘 。 ”值得注意的是 , 荀子的思想与“《易传》 , 特别是《系辞传》的思想完全如出一范”(《青铜时代·先秦天道观之进展》) 。 此外 , 荀子同样强调“善为《易》者不占” , 存在着明显接续孔子易学思想的成分 。

由此 , 荀子批判思孟淆乱“仲尼子弓”学术传承的原因可明:子思、孟子一派所“淆乱”的“仲尼子弓”之学 , 即为荀子所继承的孔门易学 。 而子思、孟子所“案”之旧说 , 也应为孔门易学 , 但又与子弓、荀子一系大不相同 。

《易》在产生之初被视为卜筮之书 , 孔子是《易》由数术阐释到义理阐释过程的关键人物 。 马王堆帛书《要》篇记载了孔子解《易》时轻祝卜而重德义的努力:“《易》 , 我后其祝卜矣 , 我观其德义耳 。 幽赞而达乎数 , 明数而达乎德 , 又仁守者而义行之耳 。 ”孔子主张发明原始易学隐而不明的部分 , 以此寻找到“数” , 即可以“成变化而行鬼神”的天道规律 , 并在此基础上达成对“德”的终极追求 。 其中 , “数”为基础和手段 , “德”为最终目的 。 正是基于这一立场 , 对《易》中原有的祝卜功能和神秘性因素 , 孔子采用了“后其祝卜”的“不占”态度 , 而着重阐发《易》的伦理和教化意义 。 因此 , 李学勤先生曾盛赞孔子在《易》由术数到哲学过程中所作的贡献:“孔子真正把数术的易和义理的易(或者叫哲学的易)完全区别开来 。 ”

荀子继承了孔子以“德”解《易》的做法 , 不仅刻意回避《易》的卜筮功能 , 主张“善为《易》者不占” , 并尤其强调《易》的伦理道德色彩 。 例如《荀子·大略篇》:“《易》之《咸》 , 见夫妇 。 夫妇之道 , 不可不正也 , 君臣父子之本也 。 咸 , 感也 , 以高下下 , 以男下女 , 柔上而刚下 。 聘士之义 , 亲迎之道 , 重始也 。 ”以上所论涉及《序卦》“夫妇之道不可不久也”及《家人·彖》“家人有严君焉 , 父母之谓也 。 父父 , 子子 , 兄兄 , 弟弟 , 夫夫 , 妇妇 , 而家道正” 。 荀子糅合二说 , 借用《易》的卦理传达其教化伦理思想 。 可见 , 今人对荀子“深通孔子以人事解《易》之学”(徐芹庭《易经源流:中国易经学史》)的评价是相当中肯的 。


数与德——荀子对思孟的非难与孔门易学分野

数与德——荀子对思孟的非难与孔门易学分野// //

《新编诸子集成·荀子集解》资料图片

与荀子相较 , 子思、孟子的易学传承脉络则略显晦暗不明 。 其中 , 子思对《易》的传承争议不大 , 例如相传为子思所作的《表记》《坊记》《缁衣》 , 便多次引《易》;而“率性”“尽心”“俟命”等《中庸》精义亦与《易》之“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相通 。 高亨、金德建、武内义雄等学者均据此认为“子思一派长于《易》学” 。 然而《孟子》七篇却从未引《易》 , 虽然历代学者屡言《孟子》精于《易》 , 例如宋代大儒程颐称“知《易》者莫如孟子”“由孟子可以观《易》” , 焦循在《孟子正义》中亦称:“古之精通《易》理 , 深得伏羲、文王、周公、孔子之旨者 , 莫如孟子 。 ”甚至今人吕绍纲先生通过比较《孟子》思想与《易》之精义指出 , 孟子的性善论、仁义观等均与《易》六十四卦密切相关 , 并据此称:“孟子而不知《易》 , 天下何处更寻知《易》之人 。 ”然而 , 由于今本《孟子》中未见明文论及《易》的部分 , 因此学界多认为思孟学派并不传《易》 。 但如果突破今本《孟子》七篇的局限 , 回归战国秦汉时期《孟子》的早期传本中去 , 这一论断或可改写 。

今本《孟子》七篇 , 并非战国《孟子》原貌 , 在西汉末年刘向领校典籍后 , 仍可见“诸子略”儒家类《孟子》外书四篇及“兵家略”阴阳类《孟子》一篇 。 秦代焚书 , 唯《易》卜不焚 , 儒家经传与诸子均未幸免 , 以致西汉初年“天下唯有《易》卜 , 未有它书”(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 , 然而唯独《孟子》“篇籍得不泯绝” , 成为汉初最早问世的一批文献 。 这也提示我们 , 早期《孟子》传本得以免祸或与其中存在《易》卜成分有关 。 值得注意的是 , 《汉书·艺文志》中有《孟子》一篇被列入“阴阳”类 , 这类作品恰恰与数术《易》多有相合 。 《汉书·艺文志》指出兵阴阳作品具有“顺时而发 , 推刑德 , 随斗击 , 因五胜 , 假鬼神而为助者也”的特点 。 颜师古注曰:“五胜 , 五行相胜也 。 ”可见 , 这篇《孟子》具有懂得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熟悉五行变化、善于运用神秘性力量以达成目的的倾向 , 这与《易》“数”特点高度相似 , 如《周易·系辞》提到“天地之数”的时候 , 称“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 帛书《易之义》篇有“数往者顺 , 知来者逆 , 是故"易"逆数也”的记载 , 也认为易学精髓在于通过对“数”的神妙运用 , 从而洞悉规律、指导实践 。 而据帛书《要》篇记载 , 孔子解《易》步骤为“幽赞而达乎数 , 明数而达乎德” , 荀爽释曰:“幽 , 隐也” 。 对比可见 , 被列入阴阳家的《孟子》一卷恰恰处于利用《易》“成变化而行鬼神” , 即“幽赞而达乎数”的数术易阶段 , 尚未达到“明数而达乎德”的义理易要求 。 这也正是荀子指斥子思孟子学说“僻违”“幽隐”“闭约”的原因所在 。

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思孟五行说 , 能够发现其背后也有易学思想的支撑 。 《易之义》载:“位天之道曰阴与阳 , 位地之道曰柔与刚 , 位人之道曰仁与义 。 ”所谓“柔刚”即是对五行的统称 。 按照上述观点 , 阴阳、五行与仁义意义相通 , 只是分别对应于天道、地道与人道不同层面 。 而郭店楚简《五行》篇仁义礼智圣“行之于内谓之德之行” , “不行之于内谓之行”的记载 , 与上述思想若合符节 , 也体现了以人道“仁义礼智圣”与天道阴阳、地道柔刚(五行)对应一体的思想 。 由此可见 , 荀子指斥思孟五行说的原因 , 并非在于“仁义礼智圣”本身 , 而是对与之一体的数术易学因素的反对 。 同时可见 , 孔子虽有区分数术之易与义理之易的努力 , 但对“数”与“德”的传承分野与争议 , 直至孟、荀时期依然存在 。

《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07日 11版)

作者:2019年09月07日 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