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簃公赴黔之旅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寄簃公赴黔之旅

北京的春风狂作 , 黄沙扑面 , 各个都已成黄土抟人 。 卢沟桥 , 已经不是第一次路过 。 前一年英法联军入侵京城 , 寄簃公奉母携弟前往西山避难 , 也曾路经此地 。 想起那时洋兵洋炮劫掠京城的情景 , 心情激愤

沈厚铎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辛酉咸丰十一年(1861年)三月二十六日 , 21岁的沈家本 , 奉母携弟 , 离开了久居的北京 , 开始了他一生中最艰苦的一次旅程 。 这次是受父亲的召唤 , 前往贵州与署理铜仁知府的父亲会合 。

那几天可以说是在忙碌中度过的 。 所忙 , 无非四事 , 一是准备行李 , 全家一路四五十天的生活用品 , 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 。 二是寄存不能携带的家什、箱笼、书籍 , 寄存也不易 , 先得人家有余房可以寄存 , 还得是至交好友愿意帮忙 。 再就是到世交亲朋各处辞行 。 还有就是最重要的 , 雇好旅途的车辆 。 雇车也不宜 , 两地距离如今高速路也有两千多公里 , 何况那时的崎岖小路 , 如此长途跋涉 , 雇车岂是易事 。

弟弟们尚小 , 课业不可停顿 , 连日来仍得督导课塾 。 沈家本日记曰:“二十二日 , 晴 。 弟辈散馆 , 即诣琉璃厂买书 , 回馆午餐 。 ”可见 , 三月二十六日就要出发 , 二十二日 , 诸弟还在上最后一课 。 忙忙碌碌 , 使得这位爱书如命之人 , 自己却不得不暂释书卷 。 日记中“十一日至今日阅《周礼》一过”的记录之后 , 很久见不到关于读书的信息 。

忙碌之中 , 幸好有两个人帮忙 , 一个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家人陶升 , 一个是父亲带到贵州 , 这次专门回京帮忙的大江 。

三月十五日这天的日记写道:“午大江来 , 惊喜交集 。 接严谕 , 命定计南行 , 收拾一切 , 月底大约可登程也 。 大江自正月十八日动身 , 至今日为五十七日 , 除在樊阻捻十余日 , 实行四十余日耳 。 捻子扑老虎势渐西 , 于大道尚无碍 。 唯南阳所属数站 , 尸满野血成河 。 且新雨泥泞 , 日行四十里卅里不等 , 自此而北 , 均好走也 。 ”大江的到来 , 使年轻的沈家本“惊喜交集” 。 一则 , 平生第一次远行 , 又是个并不太平的路程 , 心中极不踏实 , 老母幼弟 , 除了陶升无人帮忙 , 人力单薄 , 难于照顾 , 大江路程已经熟悉 , 且比自己年长 , 有很大的依靠;更让他激动的还是父亲的体贴关怀 。 知道一路艰险 , 派了大江来接 , 让他深深感受到了父亲的关爱 。

赴黔之旅 , 对沈家本的确是平生的第一件大事 , 我们从日记的设置可以看出他对这次出行的重视 。 在《辛酉日记》的墨迹中 , 三月二十五日 , 记录了姨丈沈桂芬和姐丈潘伟如及一些挚友至亲来做行前的探望 , 之后稿纸就是半页的空白 。 翻页重启 , 专门题写了“暮春三月赴黔日记”的题目 。 可见其重视 。

这一次艰苦旅途 , 对这位年轻人的未来的确产生了重大影响 。

二十六日清晨 。 姨夫沈桂芬、沈丙莹前妻周氏家的两个娘舅早早的来送行 , 上午九点三刻 , 浩浩荡荡九辆车启程 , 大江在头车带路 , 陶升在末车断后 , 一路南行 , “出彰仪门(西便门)度芦沟桥 , 申初至长兴店卅五里 。 打尖 。 又二十五里为塔湾村 , 距村半里许为良乡塔 , 五级孤峙 , 高阪上四无人居 。 又五里良乡县 , 又二十五里窦店宿 , 已日暮矣 。 本日计行九十里” 。

北京的春风狂作 , 黄沙扑面 , 各个都已成黄土抟人 。 卢沟桥 , 已经不是第一次路过 。 前一年英法联军入侵京城 , 寄簃公奉母携弟前往西山避难 , 也曾路经此地 。 想起那时洋兵洋炮劫掠京城的情景 , 心情激愤 。 一首《过芦沟桥有感》酝酿而成:“漫云男子志桑蓬 , 又理晨装驿路中 。 风色不分天上下 , 河声还始浦东西 。 摧蹄石子雷鸣转 , 扑面沙痕雨点同 。 回首去年鸿爪印 , 桥头太息恨无穷 。 ”远行的路上 , 是否就象征好男儿志在四方?流淌的水声难于分辨是来自永定还是黄浦 。 嘚嘚的蹄声伴随着雨点般的风沙 , 令人想起了先前避难西山的情景 , 在这古老的桥头 , 怎能不令人叹息那难忘的噩梦 。 “桥头太息恨无穷” , 恨从何来呢?恨列强之入侵还是朝廷之无能?还是恨自己不能投笔从戎?

当年面对洋人入侵 , 他愤愤之情难于言表 , 也曾有“身世蓬飘梗 , 光阴斧烂柯 。 百年忙里促 , 万感泪中多 。 酒好不能饮 , 诗成空自歌 。 囊余一长剑 , 倚柱几摩挲”的诗歌 , 抒发自己的悲愤之情 , 如今岂能忘怀 。

诗题在收入《枕碧楼偶存稿》时改为《三月二十六日出都大风重度芦沟桥》 , “河声还始浦东西”改为“河声难辨浦西东” , 诗题改动为了更为纪实 , 而诗句的改动似是更为达意 。

如今 , 人们踏上这卢沟桥 , 心情激愤是因为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 , 承载着日寇侵略的记忆 , 而古代文人感受的卢沟桥 , 却是一处古迹 。 卢沟桥始建于公元1180年 , 建成于1192年 , 乾隆御笔之“卢沟晓月碑” , 是古来“燕京八景”之一 。

沈家本路过的卢沟桥 , 虽有“卢沟晓月”之称 , 却一定无今之美景 。 他为避英法联军之乱 , 两出京城 , 四过卢沟桥 , 却只有一首《度芦沟桥》:“车声低和水声凉 , 策马荒城晓色苍 。 云乱涌成千里白 , 风狂吼起一天黄 。 沙程确荦石多子 , 野径模糊林有光 。 太息连营依古道 , 桥头不敢苦旁皇 。 ”这是他陪着母亲带着弟弟 , 第二次避难西山 , 路过卢沟桥时的情景 。 诗中描写得一片凄凉 。

当时 , 也是风沙具作 , 感到的却是“车声低”和“水声凉” , 急急赶路 , 在这燕京八景的胜地也只能“桥头不敢苦旁皇”了 。 两首诗的心态:男儿志在四方的期盼与避难流亡的激愤 , 形成了鲜明对照 。

第一站的行程 , 以住宿窦店结束 , 这一天奔波劳碌90里 。

责编:高恒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