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人为何谈“虎”色变?他们在提到此字时,是如何巧妙处理的?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唐朝人为何谈“虎”色变?他们在提到此字时 , 是如何巧妙处理的?
文/格瓦拉同志
细心地读者在翻阅唐朝人的作品时 , 无论是官修史书还是诗词歌赋 , 通篇都看不到一个“虎”字 , 作者若需要提到此字 , 也会很巧妙地用别字或别称来代替 , 让人很是不解 。 之所以如此 , 其实并非唐朝人真的害怕老虎 , 而是因为有一位帝王的名讳中带有“虎”字 , 按规定需要避讳 。 这位帝王 , 便是被追尊为唐太祖的北朝名将李虎 。
按照正史记载 , 李虎是西凉开国之君李暠的五世孙 , 从祖父李熙开始定居于塞北军镇武川 , 世代担任北魏幢主(类似于百夫长) 。 李虎少时倜傥有大志 , 擅长骑射 , 为人轻财重义、雅尚名节 , 虽然也喜欢读书 , 但从不寻章摘句 , 因此深得镇守关陇的名将贺拔岳器重 。 李虎在贺拔岳军中效力多年 , 因屡立战功 , 渐渐升迁至左厢大都督 , 经常被委以内外军事重任 。
唐朝人为何谈“虎”色变?他们在提到此字时 , 是如何巧妙处理的?// //
李虎是北朝名将 , 曾追随贺拔岳、宇文泰
534年 , 贺拔岳在高平召请侯莫陈悦会面 , 准备讨伐灵州刺史曹泥 , 结果却被侯莫陈悦杀害 。 主帅既死、群龙无首 , 诸将谋议拥戴夏州刺史宇文泰为主帅 , 李虎反对无效 , 便逃奔至荆州 , 劝说贺拔岳之兄贺拔胜接管军务 , 结果遭到后者的婉拒 。 李虎无奈重返关陇 , 投靠在宇文泰帐下 , 而后者也不计前嫌 , 对他委以重任 。
李虎归顺宇文泰后 , 跟随他讨伐侯莫陈悦、曹泥等叛党 , 顺利地稳定关陇局势 , 不久又拥立逃难至此的北魏孝武帝元修 , 从而组建起西魏政权 。 与此同时 , 权臣高欢在关东拥立宗室元善见(孝静帝)为帝 , 建立东魏政权 。 不久 , 元修因与宇文泰争权被毒杀 , 后者随即拥立元宝炬为帝 , 是为西魏文帝 。
唐朝人为何谈“虎”色变?他们在提到此字时 , 是如何巧妙处理的?// //
宇文泰经营关陇期间 , 非常器重李虎
大统三年(537年) , 文帝为奖赏李虎的功劳 , 赐鲜卑姓为“大野” , 并封他为陇西郡公、柱国 。 同时受封者 , 还有独孤信、杨忠等七人 , 后世称之为“西魏八柱国”(“天赐生虎 , 西魏时 , 赐姓大野氏 , 官至太尉 , 与李弼等八人佐周代魏有功 , 皆为柱国 , 号‘八柱国家’ 。 ”见《新唐书·卷一·本纪第一》) 。
此后14年间 , 李虎多次参与对东魏的战事 , 并因功官至左仆射、太尉 , 堪称帝国的“顶梁柱” 。 李虎因与名将独孤信关系亲密 , 便让其子李昞娶独孤信第四女为妻 , 之后生下一子 , 便是后来的唐高祖李渊 。 与此同时 , 独孤信的第七女独孤伽罗则嫁给杨忠的长子杨坚 , 而杨坚正是后来的隋文帝 。
唐朝人为何谈“虎”色变?他们在提到此字时 , 是如何巧妙处理的?// //
唐高祖李渊是李虎之孙
大统十七年(551年)五月 , 李虎因病去世 , 享寿不详 , 爵位由其子李昞承袭(李昞在北周官至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 。 北周建立后 , 皇帝因感念李虎的功绩 , 便追封他为唐国公(“周闵帝受魏禅 , 虎已卒 , 乃追录其功 , 封唐国公 , 谥曰襄 。 ”引文同上) , 并由李昞承袭 。
唐朝建立后 , 追尊李虎为太祖 , 并下令臣民避其讳 , 但凡含有“虎”字的人名、地名、官名等 , 都要用别字代替 , 或者进行缺字处理 。 比如 , 在唐朝的官修史书《晋书》、《隋书》中 , 后赵武帝石虎被写作“石季龙” , 隋朝名将韩擒虎被写成“韩擒” 。 又比如 , “虎牢关”被改称“武牢关” , “虎牙将军”被改称“武牙将军” , 如此等等 , 不一而足 。
唐朝人为何谈“虎”色变?他们在提到此字时 , 是如何巧妙处理的?// //
唐太宗下令大臣修史时 , 必须要避讳“虎”字
既然不许称呼“虎”字 , 那么“百兽之王”老虎该怎么叫?别担心 , 古代人有足够的智慧来解决这个问题 。 唐朝人在称呼老虎时 , 或者使用“兽”字来代替 , 或者用鲜卑语“揜于”(比如《周书》在描述隋文帝之父杨忠打虎这段史实是 , 便用“揜于”来代替“虎”字)来指代它 , 从而顺利地解决了称呼的难题 。
而在民间 , 则称呼老虎为“大虫” , 虽然这称呼在远在东晋时期便出现(东晋文学家干宝在《搜神记》中写道“扶南王范寻养虎于山 , 有犯罪者 , 投于虎 , 不噬 , 乃宥之;故虎名大虫”) , 但在唐朝时才得到真正地普及 , 并且在唐朝灭亡后很长时间里 , 都在使用这个称呼 。
唐朝人为何谈“虎”色变?他们在提到此字时 , 是如何巧妙处理的?// //
在唐朝时 , 民间称呼老虎为“大虫”
由于避讳“虎”字 , 从汉朝时期便出现的马桶-“虎子”(“汉朝以玉为虎子 , 以为便器 , 使侍中执之 , 行幸以从 。 ”见《西京杂记》) , 在唐朝便被改名为“马子”或“兽子” 。 而这种叫法在后世被继续沿用 , 直到今天被改称为“马桶” , 这也算是跟李虎的名字有关的一则趣闻了 。
史料来源:《旧唐书》、《新唐书》、《周书》、《北史》、《资治通鉴》、《西京杂记》、《搜神记》
- 齐白石画山水:懂的人不多,骂的人却不少
- 一个人的长征:追寻孙子
- 晋朝电视剧为何只拍到司马炎登基统一三国,以后的事情为何不拍?
- 小脚的起源:为防疫古人如何解决大妈们串门、扎堆的问题
- 大清亡于刘家庙?满族人统领北洋军指挥不灵,成就袁世凯
- 古人VS地震,整个人都不好了
- 曹操有14个老婆,12个是抢来的寡妇,一代枭雄为何爱抢人妻?
- 一个真实的故事,给人良多启示!
- 刘先银悟《论语》中国文明古国离不开一个人,孔子都很佩服他
- 法正:蜀汉立国第一人,贡献了蜀汉疆土的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