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社会原理(38)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文明社会原理(38)

第二节 理念系统的公律和定律

正像行政系统和市场系统的存在和发展必须遵循其自身的一套具体定律规则一样 , 理念系统的存在和不断发展也必须遵循其自身独有的一套内在的定律和规则 。

我们已经知道 , 行政系统的基本公律是服从命令听指挥 , 市场系统的最根本公律是自愿交换 , 那么 , 一个理念系统要想产生、存在、并发展起来 , 它要遵循的最基本的、最根本的原则是什么呢?简单来说 , 这个最基本的公律就是:遵从真理 。 遵从真理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遵从人们认为正确的东西 。 显然 , 只有正确的东西才能要求人们去遵从 , 去按照它的要求去做 。 让我们通过比较来说明一下 。 我们知道 , 行政系统的公律是服从命令 。 也就是说 , 不管这个命令是正确还是错误 , 你都必须服从 。 而理念系统不是这样 , 它只强调服从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 , 服从自己认为是真理的东西 。 具体来说 , 如果某个人认为某个理论讲述的是真理 , 那么 , 即使没有人强迫他 , 他也会自愿按照这个理论所说的、所要求的去做 。 而如果他认为某个理论所说的不是真理 , 那么即使别人强迫他 , 他也不会按照那个理论所说的去做 。 总之 , 他是心甘情愿地去遵从真理 。

当然 ,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 , 这个真理必须能够向社会提供预测和指导建议 。 换句话说 , 无论什么理论 , 如果它只能够对过去的事情做出解释 , 而一点也不能对人们将来的行为提供预测和指导 , 那么这个理论、这个真理无论多么美妙 , 其解释无论多么正确 , 它也将丧失其在理念系统中的存在资格 。

那么 , 怎么才能具体实现这个基本公律 , 并从而实际完成理念系统对整个社会所承担的组织和指导功能呢?简单地说 , 理念系统要能够不断发展壮大 , 不断趋近于真正的真理 , 从而对整个社会实际提供预测和指导 , 它就必须遵守如下的、由最高公律所派生出来的两条基本定律:第一条定律是“接受检验” , 第二条定律是“多元备选” 。 我们先来看一下第一条理念定律——所有的理论都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 。 显然 , 任何理论体系都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证明其有效性或真理性 。 这里 , 接受检验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 一方面是允许理论的提出者和反对者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对该理论进行实际检验 , 另一方面则是包括理论的提出者和反对者在内 , 所有的人都必须接受检验的结果(假设检验的结果可以确定的话) 。 例如 , 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 , 他就必须允许别人对该理论进行实际检验 , 而一旦检验结果符合了爱因斯坦的理论预测 , 则大家就都接受、承认了相对论 。 当然 , 在社会科学的领域内 , 许多理论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可以经受十分严格准确的科学实验式的检验 。 但在必须接受检验这一点上 ,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是完全一样的 。

我们再来看一下“多元备选”的第二定律 。 在这里 , “多元备选”的意思是指 , 任何社会的理念系统必须能够同时给社会提供至少两种(含)以上的有效可行的备选理论(预测和指导建议) 。 也就是说 , 要同时向社会提供两套以上的行动方案 , 而不能只提供“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唯一一种行动方案 。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假如只提供一种预测和指导的话 , 人们将无疑会丧失自主选择的余地了 , 而只能宿命地走这唯一的路 。 在这种情况下 , 实际上理念系统的提供指导建议的作用已经蜕变了 , 因为建议听不听都一样 , 反正只有一条路可走 。 或者换个角度看 , 理念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已经变成了一个行政系统、或者是动物社会中的一套预设好的基因指令系统了 , 人们只能遵照它的唯一指令行事而不可改变了 。 举例来说 , 在殷商时代 , 龟筮都是代表天意的符号 , 占卜的结果也都是人们必须服从的“绝对命令” , 在这种情况下 , 卜筮系统就还不能称之为是一个理念系统 , 它充其量只是原始的一个理论体系 。 因此我们说 , 理念系统要成其为理念系统 , 它就必须是多元化的 , 必须有各种各样的理论体系 , 能向人们提供多种可能的选择 , 也就是提供各种各样的指导建议(例如 , 拿上面的例子来说 , 至少也要允许人们能够“修德改卜”才行) 。

进一步地 , 若必须提供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 , 一般来说 , 则需要有两个以上的独立的理论体系存在才行 。 如果只存在一个理论体系 , 那么 , 由于其自身逻辑一贯的要求 , 一般来说 , 它很难提出两个差异足够大的预测指导方案 , 从而使得多元备选的第二定律很难实现 。

而且 , 更进一步来说 , “多元”不仅需从横的方面来看(在同一时间内有多种可选择的建议) , 而且要从纵的方面来看 。 即 , 随着文明社会的不断发展 , 以及新问题的不断涌现(即使自然环境暂时没有大的变化 , 社会内部环境也会逐渐产生变化 。 如 , 活生生的人 , 会不断地寻找并钻营新制度的漏洞、空子) , 有些原本适合的理论渐渐变成不适合了 , 而有些原本不适合的理论 , 渐渐变得适合了 。 我们只有在肯定某甲理论的同时 , 允许某乙理论存留下去 , 才能有备无患 。 一句话 , 整个理念系统自身也要不断发展 , 不断创新 , 不断变化 , 不断完善 , 甚至不断更新自己以前的指导建议 , 总之 , 始终保持着状态 , 这样才能一方面解决在应用某次理念系统的指导时所产生的新问题 , 另一方面又能解决人类社会所遇到的全新的问题(如当代的环保问题) 。 理念系统如果不能多元化、不能“创新” , 它就成为一个“死的”理念系统了(就像蚂蚁社会中的蚁王 , 只能严格按既定程序先后分泌出不同成分的化学指令) , 而死的理念系统是不能适应活的可变化的文明社会需要的 。

我们再来看一下第二条定律中“有效可行”的含义 。 如果“多元备选”主要是从理念系统中各个理论的创建者角度来说的 , 那么“有效可行”则主要是从理念系统中广大的接受者角度(理论的作用对象)来考虑的 。 “有效可行”的含义是:面对理念系统中种种不同的理论 , 种种不同的预测和指导建议 , 人们必须能够进行选择来相信某一种理论 , 来接受某一种预测和指导建议 。 当然 , 人们也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 承担这种选择所带来的后果 。 换句话说 , 理念系统向社会公众或向社会的某个组织系统提供的指导建议必须是有效的 , 是可以采纳的(这有点类似行政系统中的“命令必须明确可行”) 。

这种有效性或者可采纳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 首先 , 从物质成本上来看 , 指导建议必须是可行的 。 如果一个指导建议本身很好 , 但执行成本太高 , 超出了当时社会的承受能力 , 那么这个建议再好也是无效的 。 例如 , 举个极端的例子 , 在地球上试验核武器会污染环境 , 这时 , 你不能提出一个到月亮上去进行核试验的建议 , 因为即使技术上可行 , 执行的成本也太高了 。 其次 , 理念系统所提出的指导建议必须不过于超前 , 必须能为社会上主要的社会力量所理解、所认可 , 必须无悖于当时主要社会力量的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心理承受力) 。 也就是心理成本不能太高 , 否则 , 一个建议即使物质成本再低 , 也是一个无效建议(因为最终采纳执行这个建议的毕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 [注④]当然 , 一个指导建议除了成本不能太高之外 , 其本身还必须具有意义才行 。 例如 , 如果有一种理论认为全体自杀、大家一起升入天堂才是正途 , 那么 , 这种理论就是毫无意义的 , 只能称为邪说 , 而不能作为“多元备选”中的一元 。

显而易见 , “多项备选”与“有效可行”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 没有前者 , 人们将丧失进行选择的可能性 , 理念系统提供的唯一的指导建议变成了类似动物社会中的遗传本能似的、绝对的基因命令;而没有后者 , 人们面对众多各种各样的、但成本都太高因而无法采纳的预测指导 , 想选也选不了 , 结果依然是无法行动 , 效果等于零 。 因此 , 只有同时兼顾这条定律的两个方面 , 人们才能有了自主选择的可能性 , 并能实际实现这种可能性 , 而理念系统最终也才能实现自己为社会提供预测指导、并进一步组织社会分工协作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