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煌煌其文,坦坦其人
说“大江东去 , 浪淘尽”几乎人人能诵 , 这算不得太夸张 。 有中国人的地方 , 就有苏东坡的身影 , 就有他的诗意芬芳 。
对于此言 , 鄙深感认同——君不见 , 《明月几时有》早已印上课本 , 记入歌词 。 东坡先生之诗才 , 是天分 , 也是人为 。
苏东坡:煌煌其文 , 坦坦其人// //
大才子苏东坡
江晓英所著《苏东坡:最是人间真情味》一书中为我们梳理了苏轼的人生脉络 。
这位大才子的文采从何而来?是天分吗?似乎是的 。
他出生于巴蜀之地 , 此处人杰地灵 , 无数文人墨客从此而出:女有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黄娥 , 男有司马相如、李太白……更有无数名家曾长住如此 , 沾染了巴山蜀水的灵气:杜甫、陆游、黄庭坚……
这是一片灵土 。 “三苏”在这片沃土上出生 。
眉州苏家 , 诗书传家 。 不独苏轼的父亲苏洵有“苏老泉 , 始发奋”的事迹 , 其二伯父苏涣也曾进士及第 。
苏氏兄弟的母亲程氏 , 也出自书香门第 , 兄弟俩的启蒙教学工作 , 就由其母承担 , 苏洵出门赶考之际 , 正是兄弟俩的学前教育阶段 。 苏母一边扶持家计 , 一边敦促兄弟俩的学业 。
可以说 , 苏氏父子的成才之路 , 都有程氏的默默奉献与濡染 。
巴蜀山水的滋养 , 眉州厚重人文的陶冶 , 苏父与程氏的影响 , 构成了这位大才子的成长背景 。
六七岁时的小苏轼 , 即能发觉出老师《鹭鸶》一诗中“雪片逐风斜”中的不合理之处 , 小小孩童 , 就观察到鹭鸶归巢时 , 其羽毛的落向 。
但即使是天纵之才的苏轼 , 也并非躺在天资上过日子 。 宋人陈鹤在《西塘集耆旧续闻》(卷一)中载:
偶一日 , (朱司农)谒至 。 典谒已通名 , 而东坡移时不出 。 ……坐定 , 他语毕 , 公请曰:“适来先生所谓‘日课’者何?对曰:“钞《汉书》 。 ”公曰:“以先生天才 , 开卷一览可终身不忘 , 何用手钞邪?”东坡曰:“不然 。 某读《汉书》至此凡三经手钞矣 。
这里说的是苏轼被贬黄州时 , 结识了一位管钱粮的叫做朱载的人 。 这日朱载来看望他 , 已获通报 , 但东坡迟迟不出来 。 好不容易出来后 , 解释说 , 今天要做功课 , 出来迟了 。
原来苏东坡每天都要勤奋学习 , 《汉书》都手抄三遍了 。 朱载不解 , 认为苏东坡已经是个天才了 , 书本只要看一遍就行了 , 何必天天读 。 然而苏东坡解释说 , 他主张把书读透 , 一遍有一遍的侧重 , 这样勤读下来 , 无所不通 。
朱载尝试取一标题考苏轼 , 后者果然背诵如流 。 朱载很是感慨 , 回去对儿子讲:“像苏轼这样的天才都如此勤奋学习 , 天资一般的人更该努力奋发才行!”
江晓英也有相同感慨:刻苦的人未必不聪明 , 天才也未必不刻苦 。 苏轼是天才 , 聪明如他 , 依旧勤奋好学 , 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 , 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学习精神便是如此吧 。 东坡之为人 , 坦荡率真 。
苏东坡:煌煌其文 , 坦坦其人// //
行泛水云畔 , 谁倚第一楼
余光中曾说 , 若选古之文化名人为伴 , 他首选苏东坡 , 盖其坦荡率真 , 又不离人间烟火 。 李白太不切现实 , 杜甫又太过沉重 。 而东坡先生正好 。
确实 , 东坡先生虽是文人 , 却又并非远离现实 , 他为官一任时 , 每每能体察到民之艰辛 , 或修水利 , 或拦洪水 , 或开盐榷 , 造福百姓 , 深得民心 , 与一般文人只知风月有异 。
苏东坡的率真 , 似与其祖苏序相承 。
相传当年苏轼伯父苏涣高中 , 祖父苏序接到喜讯 , 即骑毛驴夸街 , 路人皆笑对 , 亲家程家此时也有人中举 , 对亲家老爷的无体统颇有微词 , 然苏序就是这么不拘一格 , 他还曾将众乡民供奉的茅将军神像扔进水里 , 因为其守护者借其名义向信徒勒索财物 。
苏序不仅有我行我素之风 , 还有乐善好施之举 。 他在灾年时将自家粮仓打开 , 把三四万石谷分送亲朋邻里 。
苏东坡之为人 , 颇有乃祖之风 。 他交友广阔 , 每到一处 , 不论僧俗 , 无分男女 , 皆有所交 。 人人倾心于他 , 为他甘冒风险 。
驸马王诜 , 当年曾携佳人美酒去徐州看望苏轼 , “乌台诗案”时 , 他又给苏轼通风报信 , 最后因受苏轼牵连被贬西北 。 苏轼自己 , 都不好意思去问他的近况 , 孰知王诜反过来还安慰苏轼 , 说自己在那贬谪之地 , 过得甚好 。
所谓观人 , 可先观其友 , 王诜之于苏东坡 , 如此赤诚 , 也表明苏东坡本人有赤子之心 , 待朋友也是合了脾性 , 就一头气扎进去 , 倾心以交 , 故尔能得赤心相待 。
这样有些“天真”的苏东坡 , 自然不会敛了自己的脾性 , 战战兢兢来说话 , 其与朋友往来之书信 , 多有无忌之语 , 导致他在朝堂倾轧之中 , 多次被排挤贬谪 。
但苏东坡之所以能为后人钦服 , 其文才是一个因素 , 他的达观乐天更是感染人的重要原因 。
在人生不如意处 , 苏东坡总能发掘出生活乐趣 , 或种菜读书 , 或访贫问苦 , 解自己窘境 , 破百姓难题 。 就是被贬儋州之时 , 他还能于此“文化沙漠”中寻觅教化之道 。 此诚为难得也 。
江晓英分析道 , 苏东坡的达观 , 来源于他知识系统的“杂糅” , 思想体系的“统一” , 以及精神世界的“千变” 。
苏东坡:煌煌其文 , 坦坦其人// //
上善若水 , 水润万物
苏轼崇尚儒、释、道 , 他长期研习儒、释、道的精神和实质 , 让他获得了知识丰盈后的满足感 , 以及融会贯通后的轻盈心 , 找到了烦忧的出口和快乐的入口 , 以方法论科学地解除了心灵包袱并打开了精神枷锁 。
有着异于常人的知识容量作基础 , 又有着完善统一的思想体系做指导 , 苏轼的精神世界随时随地、随遇随缘地变化着 。 譬如空中云瞬息万变 , 不定形状 , 又如河中水随方就圆 , 不定去向 。 而他的人生 , 也如水般自得悠然 。
江晓英精细地剖析了苏东坡的人生脉络 , 字里行间深慕其率性豁达 , 以至流于笔端:
我们所谓的出世和入世 , 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 , 要如苏轼那般 , 不用刻意为之 , 不用明白太多 , 不用积蓄什么 , 生活中多些美好 , 性情里多点天真 , 一生为乐、行乐、知乐 , 才能生命圆满 。
《苏东坡:最是人间真情味》多处显露出巴山蜀水之灵 , 青城眉州之秀 , 让人怀疑江晓英也“余有荣焉” 。
翻开她的资料一看 , 好家伙:江晓英 , 笔名紫翘 , 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 , 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妥妥的苏东坡老乡呀 。
- 何大草:去眉山,有比相遇苏东坡更重要的事
- 是它,是它,就是它!给孙思邈和苏东坡牵了线~
- 物种日志 | 秋日必吃的大闸蟹,李白、苏东坡都曾为它疯狂
- 【茶文化】黄庭坚送苏东坡一款高山茶,随赋一诗,暗劝对方看清人生风险
- 苏东坡与十根竹子只有一片叶子的故事
- 读点历史:贬官下放又如何,任何挫折都打不倒苏东坡
- 苏东坡的10大幽默故事
- 从苏东坡的《书论》到勒庞的《乌合之众》
- 纪念苏东坡:活着的每一天,都是一场修行
- 康震:苏东坡是人见人爱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