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皇帝防盗墓绝招:杀一匹骆驼,不许汉人参加
封建王朝的皇帝去世后一般都有陵墓 , 唯独元朝皇帝没有留下一座陵墓 。 这是一个千古之谜 。
明朝叶子奇《草木子》中记载:元朝皇帝驾崩 , “用哕木两片 , 凿空其中 , 类人形大小合为棺 , 置遗体其中……加髹漆 , 毕 , 则以黄金为圈 , 三圈定(箍两头、中间)” 。 然后 , 掘深沟一道埋葬 , “以万马蹂之使平 。 杀骆驼于其上 , 以千骑守之 。 来岁草既生 , 则移帐散去 , 弥望平衍 , 人莫知也” 。
元朝皇帝防盗墓绝招:杀一匹骆驼 , 不许汉人参加// //
当年成吉思汗去世 , 就是采用了这种方式下葬 。 据记载 , 成吉思汗在宁夏病逝后 , 其遗体被运往漠北肯特山下某处 , 在地表挖深坑密葬 。 其遗体存放在一个将大树中间掏空做成的独木棺里 。 独木棺下葬后 , 土回填 , 然后“万马踏平” 。
为了不让外人看出曾经动土的痕迹 , 还要用帐篷将周围地区全部围起来 , 待到墓葬地面上的青草长出 , 与周围的青草无异 , 才将帐篷撤走 , 这样墓葬的地点就不会泄露了 。
全套工作完成后 , 蒙古人在墓葬地表杀死一头小骆驼 , 这时 , 陪伴这头小骆驼前来的母骆驼就会十分悲痛地号叫 , 并且记住这个地点 。 第二年来祭祀的时候 , 把这头母骆驼牵来 , 在杀死小骆驼的地点 , 母骆驼就会悲痛地流泪 。 这样 , 前来祭祀的人就能找到墓葬的确切地点 。
元朝皇帝防盗墓绝招:杀一匹骆驼 , 不许汉人参加// //
元朝建立以前 , 蒙古人有自己独特的丧葬习俗 , 其特点是薄葬简喪 。 蒙古人是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 , 他们没有固定的居所 , 生活方式比较简单实用 。 特别是在蒙古人大举扩张的战争年代 , 丧葬仪式尤其简单 。
下葬时 , 他们让死者坐在一顶生前用的帐幕中央 , 边上围着祭祀的人进行祷告 , 随葬的有马匹、弓箭和摆放着肉乳的桌子 , 最后放入土中 。 目的是死者到另一个世界上生活时 , 有帐幕住 , 有马骑 , 有肉乳吃 。
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 , 实行汉法 , 也渐渐受到汉人丧葬习俗的熏染 , 开始用棺木入葬 , 但所用棺木与汉人不同 。 死者人殓后 , 两块棺木合在一起 , 又成为一棵圆木 , 然后“以铁条钉合之” 。 尽管入主中原 , 蒙古人人殓仍然俭朴如初 , 寿衣大多就是平时穿的衣服 , 随葬的器物也会比较少 , 大部分是死者生前喜好的武器 , 如弓箭、刀剑一类的东西 。
元朝皇帝死后和一般的皇族及贵族稍有不同 , 皇帝死后首先是要有一个下葬的仪式 , 随葬品也要多一些 , 只是在皇帝下葬时不得有汉族官员参加 , 也不会在地面上建设大规模的建筑物 , 不设功德牌坊和墓碑 , 一切看起来都很简单 。 另外为了不留下可以让盗墓贼发现的线索和痕迹 , 对下葬地点的记载也少得可怜 , 以至于让人感到元朝不存在皇帝陵墓 。
元朝皇帝防盗墓绝招:杀一匹骆驼 , 不许汉人参加// //
元朝皇帝忽必烈在位期间 , 为自己也为后代子孙找出了陵墓不被盗掘的方法 , 为此他对于元朝皇帝陵墓做出了周密的安排:选择一个人口稀少的风水宝地作为陵寝的埋葬地 , 然后将当地的所有人口进行迁移 , 让这个地方变成无人知晓的空白地 。
下葬时 , 不允许汉族官员参加元朝皇帝的送葬仪式和到达下葬地点;皇帝去世后 , 对外宣称皇帝遗体运回漠北进行安葬 , 并且在历史的记录中加以记载 , 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 , 让盗墓贼无法下手;陵墓不做过多的建筑 , 不设置过多的随葬品 , 不设置墓碑 , 使得皇陵外表看起来和普通的墓葬没有区别;在记录皇陵时只记录蒙古贵族和皇族清楚的地名 , 让外人很难察觉一切都是精心策划的骗局 。
记录的不完整和有意地编造 , 使后代很难了解这方面的真相 。 见证者少、加之元代统治者这种独具一格的下葬方式 , 于是元朝的皇陵至今还没被发现 。
- 小脚的起源:为防疫古人如何解决大妈们串门、扎堆的问题
- 防瘟疫,须关羽不能张飞;战病毒,要八戒更夸悟空
- 东汉末代皇帝刘协:在汉朝气数尽时散放出微弱光辉
- 返京者深夜有家难回:“硬核防疫,以人为本”,为何这并不矛盾?
- 辽朝敲响丧钟,皇帝被金人马踏如泥
- 口罩,消毒,全省封闭,瘟疫医院!清朝留下防疫四大法宝!
- 雍正帝最钟爱的皇子:并非乾隆帝,他若不死,皇帝可能是他
- 历代皇帝为何自称“朕”?恍然大悟!
- 曹操在清朝被家乡亳州“开除”,乾隆皇帝点名批评
- 汉朝这位太监有多厉害?不但拥有皇帝称号,还有个家喻户晓的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