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坟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红军坟

皑皑雪山 , 茫茫草地 , 雄浑的黄土高原 , 都有红军战士的英魂 。 长征经过的山川河流 , 处处留下红军牺牲的印迹 , 山河大地都是无字的碑、无墓的坟!

长征经过的地方 , 总可以见到坟 。 这些坟茔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红军坟 。

位于四川省红原县刷经寺镇亚休村的红军烈士墓 。 董彬 摄

离开长征出发地于都不久 , 我们来到江西信丰县 。 汽车在泥泞的道路上走了好久 , 到达一个叫做百石的村落 。 村后的山上 , 埋葬着长征途中牺牲的第一位师长洪超 。 那是红军离开于都第五天 , 1934年10月21日 , 前线吃紧 , 敌人蜷缩在一处坚固的房屋里 , 战士们久攻不下 。 25岁的红三军团四师师长洪超 , 直接来到一线指挥 , 不幸中弹 , 倒在这片距离苏区不远的土地上 。 战士们抱着为师长报仇的决心 , 打赢了战斗 , 却永远失去了师长 。 直到70多年以后 , 他的故乡湖北黄梅县的亲人才知道他牺牲在了这里 。 当年战士沿坡挖下的战壕 , 依然清晰可辨 , 战壕不远处就是洪超师长的墓 。

哪里有困难 , 就到哪里去 , 当地党史部门的同志用这句普通的话来概括洪超师长的牺牲精神 。 其实 , 在长征路上 , 每一个坟的背后都有一段英勇的故事 , 每一个故事又都充满了情感含量和思想价值 。

今天 , 从江西于都出发 , 走到湖南道县 , 高速公路相通 , 只需数小时车程 。 当年红军战士用双脚走了一个多月 。 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的坟就在这个叫做道县的地方 。 惨烈的湘江战役中 , 陈树湘率领6000多闽西子弟担任后卫任务 。 当红军主力渡过湘江之后 , 他的部队已经没有机会去追赶主力 。 这位只有28岁的师长带着残部 , 且战且退 , 在1934年12月的寒风中 , 重新退回他们接受后卫任务的道县 。 陈树湘受伤被俘 , 断肠明志 , 壮烈牺牲 。 他的坟许多年就留在道县城外的一棵大树下 。 他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担当 , 什么是坚守!

贵州遵义是红军长征的转折点 。 在这座英雄的城市里 , 人们至今还络绎不绝地到一个叫凤凰山的地方 , 去拜谒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将军的坟 。 1935年1月 , 在第二次占领遵义的战斗中 , 作为军团参谋长的邓萍来到最前沿阵地侦察敌情 。 张爱萍回忆 , 这个距离比一线步兵班的冲击发起阵地还要靠前 。 也是在战壕里 , 在与团政委张爱萍研究战事 , 一句话还没有说完 , 邓萍被敌人的子弹打中 , 直接倒在张爱萍身边 。 一年之后 , 张爱萍挥笔写下“遵义城下洒热血 , 三军征途哭奇男”的诗句 , 怀念这位牺牲时只有27岁的军团参谋长 。 邓萍将军用生命写就了共产党人靠前指挥的榜样!

在甘肃省泾川县王村镇一个叫做四坡的村里 , 一座长满青草的普通坟墓 , 埋葬着吴焕先烈士的遗骨 。 这位优秀指挥员率领红二十五军从鄂豫皖的大别山一路走来 。 他们仅仅从国民党的报纸上看到中央红军的消息 , 便主动封锁西安到兰州的西兰公路18天 , 期待着中央红军到来 。 在无望的坚守中 , 与敌人殊死战斗 , 他勇敢冲锋 , 身中七弹 , 把自己28岁的生命永远留在了西北黄土高原上 。 从这座红军坟里 , 我们可以读到忠诚、勇敢、担当等丰富的内容 。

长征所过处 , 那些写着“红军坟”的地方 , 更多是无名墓 。 一座座无名的墓碑同样诉说着英勇的历史 。 在湖南汝城县延寿乡官亨村外的一片荒地里 , 我们看到一块只有一米多高的石头上 , 刻写着“红军坟”三个字 。 没有人能弄清楚这片荒地里埋葬了多少位烈士 。 人们知道的是 , 这里是红军长征突破的第二道封锁线 。 旁边的青石寨山头郁郁葱葱 , 青草遮掩了当年留下的战壕 , 但当地百姓几代人都在传颂着红军在这里的战斗 。 不宽的延寿河边留下了很多红军遗体 。 战事稍息 , 当地瑶族头人主动请村里人掩埋红军遗体 , 埋葬一具烈士就发给一斗米 。 肃立在这块普通的石头墓碑前 , 我们情不自禁地想问:烈士家在何处?你们从哪里来?烈日当空 , 青山无语 。

翻过雪山 , 走过草地 , 红军走到今天四川红原县一个叫做亚克夏的山口 。 在海拔4800米高度的山上 , 几块简单的石头垒砌成一个坟 。 那里安葬着12位红军先烈 。 他们是1952年被路过的解放军发现的 。 12具遗骸整齐地排列在雪地上 , 间距几乎相等 , 都是头北脚南 。 人们几经查证 , 推断他们是红军的一个班 。 长征途中 , 路过这海拔4800米的雪山 , 他们宿营雪地 , 再没有醒来 。

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川主寺镇元宝山上的红军长征纪念碑 。 魏永刚 摄

我们至今都不知道他们是从江西、福建走过来的中央红军 , 还是从大别山深处的桂花树下远征来的红四方面军战士;我们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征战过乌江 , 有没有走过泸定桥 。 我们现在所能记得的是 , 他们翻过了最高的雪山 , 却长眠在这即将到达胜利的地方 。 没有人能够再写出他们的名字 , 但是人们记住了:他们始终保持着军人的“队列” , 一直到生命最后时刻 。 他们用那排列整齐、间距相当的枯骨告诉我们:什么是红军队伍的纪律性 , 为什么这支军队能从江西的红土地上一直走到陕北高原!

其实 , 长征路上 , 还有更多我们看不到的坟 , 那也应该是“红军坟” 。 在与湖南道县相邻的江华瑶族自治县 , 有一条牯子江静静流淌 。 1934年12月初 , 陈树湘就是过这条江时受伤的 。 当地老百姓说 , 一番激战 , 有多位红军战士牺牲 。 但是 , 当地民团不让百姓掩埋红军遗体 , 这些战士的遗体只能顺水漂流 。 漂流过红军遗体的何止牯子江!不远处的湘江上游 , 在1934年12月的那场恶战中也曾“流血漂橹” 。 九天时间 , 三万多红军将士牺牲 , 当地人“三年不饮湘江水 , 十年不食湘江鱼” 。 站在江边 , 我们看到的是滚滚的河流 , 听到的是不息的水声 , 找不到墓 , 也看不到碑 , 但我们依然不能忘记这河水中曾经涌动的英勇牺牲 。 皑皑雪山 , 茫茫草地 , 雄浑的黄土高原 , 都有红军战士的英魂 。 长征经过的山川河流 , 处处留下红军牺牲的印迹 , 山河大地都是无字的碑、无墓的坟!长征是一次充满牺牲精神的伟大远征 。 这些坟茔便是对牺牲精神的标注和纪念 。 今天 , 重新走到这些或高或低的石碑前 , 一次次看到“红军坟”这个共同的名字 , 我们要表达我们的思念 , 更是在聆听一种呼唤 。 每一代人都有一代人的长征 , 而走在长征路上的人 , 需要记住那些曾经作出牺牲的先烈 , 更不能忘记那感天动地的牺牲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