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大盖”威力很大
而作为二战时期中国战场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武器之一 , 日本三八式步枪则被我国军民地道地喊作“三八大盖” 。
那么 , 为何要将其称作“三八大盖” , 三八式步枪上真的有“盖”吗 , 这个“盖”又是作什么用的呢?
“三八大盖”威力很大// //
▲手持“三八大盖”的日军士兵
虽然在一些影视作品中 , 看到的三八式步枪并没有所谓的“大盖” , 但是“三八大盖”的确有个盖 , 那就是位于枪机上方的防尘盖 , 再加之枪机上刻有的“三八年式”字样 , 便有了“三八大盖“的别称 。
“三八大盖”威力很大// //
▲装有防尘盖的三八式步枪枪机部分
不同于我们如今在AR系列步枪上看到的弹窗式防尘盖 , 三八式步枪的防尘盖实际上是一块弧形的钢板 , 在防尘盖的后半部有一处开口 , 用于和枪机栓适配 , 从而使得防尘盖在退壳和上弹的过程中 , 始终与枪机共同运动 。
“三八大盖”威力很大// //
▲三八式步枪的枪机与防尘盖
虽然防尘盖提高了三八式步枪在实战环境中的可靠性 , 但由此也带来了一些无法避免的缺陷 , 例如加装防尘盖后 , 在拉动枪栓时会发出额外的金属碰撞声 , 枪机动作也必然变得不如之前流畅 。
随着无烟火药的发明 , 武器枪械时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 毛瑟兄弟发明的毛瑟98式步枪各国争相效仿 。
日本在考察了毛瑟枪的性能之后 , 发现毛瑟枪的巨大威力不适合身材矮小的日本人 。 最终 , 日本人决定制造小口径步枪 , 并在明治三十年(1897年)研制成功著名的三零式步枪 , 在中国也被叫做金钩步枪 。
金钩步枪 , 操作简单 , 射击精确 , 日军很快用它替换掉老旧的杂牌步枪 。 在随后爆发的日俄战争中 , 金钩步枪尽管比老实步枪好用许多 , 但还是暴露出不少问题 。 其中最严重的是不适合中国北方沙尘天气 , 经常引起枪械卡壳 , 然后就是严寒天气下枪械的不稳定 。
三八式步枪
日本根据这些问题 , 全面改进了金钩步枪 , 尤其是为了防止黄沙 , 在枪机上加了一个防尘盖 。 这就是日本二战中最基本的武器三八式步枪 , 即三八大盖 。
三八大盖参数
三八大盖射程较远 , 精度较高 , 容易训练新兵 , 制造简单 , 善于白刃战 。
我们经常在抗日神剧中看到这样的情节 , 三八大盖一枪过去 , 中枪者捂着伤口说:没事 , 就两个眼 , 几天就好 。 三八大盖真的这么“善良”吗?
三八式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都崇尚远距离对射的阵地战 。 三八式步枪早期的子弹圆头子弹 , 这种子弹飞行特别稳定 , 不易翻滚 , 而且射程还特别远 , 打到人身上确实是一枪俩眼 。 到了30年代 , 日本人改进子弹 , 新型子弹的被甲前厚后薄 , 射入人体极易翻滚 。
据二战中 , 美军对三八式步枪的测试:三八式步枪在近距离内确实容易造成贯穿伤 , 但是在几十米外 , 被子弹集中 , 子弹会翻滚变形 , 最终形成巨大的伤害 。
根据日本一般作战原则 , 他们会在距敌800米的时候 , 重机枪开火 , 距离600米时轻机枪开火 , 300米时步枪就开火 。 在300到50米的距离上三八式步枪威力是很大的 , 大多数在这段距离被击中的人不死就是重伤 。
日本在和中国的作战中 , 一线部队一般都换装了威力大的新式子弹 。 后方游击作战中 , 日本军队一般以治安部队为主 , 他们许多人还是使用旧式圆弹头 。 在加上游击队一般都是近距离作战 , 这就造成了有人中枪后身体只被打出一个洞的结果 。
三八式马枪
正面作战的国军和欧美军队在与日军作战时 , 经常被日军以远距离命中 , 再加上新式子弹的威力 , 三八式枪步射击精度高 , 射程远的优势就完全体现出来 。 在南洋和日军作战的英美军队回忆 , 许多新式子弹在人体们破碎 , 造成的伤害比达姆弹都严重 。 加上三八式步枪口径小 , 火药装填少 , 子弹出膛后火焰、烟雾极小 , 使得它在战场上很难得知子弹从哪飞来 , 大大增加了日军优秀射手的生存率 。 因此国军和欧美军队对这把枪威力的评价很高 。
- 别不信,最早把牡丹叫“国花”竟然是她!
- 本命年不顺利,要挂红“辟邪”,为何人们这么认为?
- 历史上诸葛亮究竟是否有过“七擒七纵孟获”?
- 秦朝那个信奉“老鼠哲学”的人,后来怎么样了?—鼠年说鼠(8)
- 中国最“富”两大隐形家族,后代沉寂多年,如今改变了大半中国
- 返京者深夜有家难回:“硬核防疫,以人为本”,为何这并不矛盾?
- 古代名画里的“女主角”,每个都是一段历史
- 河北的省级博物馆为何叫“河北博物院”,而不是“河北省博物馆”
- 历代皇帝为何自称“朕”?恍然大悟!
- 《出师表》成为千古“至文”,历来为忠良义上推崇和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