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讲堂︱刘庆柱:“中和”理念与国家大一统观念的形成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国博讲堂︱刘庆柱:“中和”理念与国家大一统观念的形成

【编者按】 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博讲堂为了推动公众考古 , 推出“考古学人”系列讲座 , 邀请考古学家分享自己的考古经历 , 分享考古成果 , 普及考古知识 。 本文为该系列讲座的第一篇 ,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庆柱先生在8月2日国博讲堂的讲座整理而成 。


国博讲堂︱刘庆柱:“中和”理念与国家大一统观念的形成

国博讲堂︱刘庆柱:“中和”理念与国家大一统观念的形成// //

讲座现场

关于“中”的考古发现

现代中国人对“中”的概念特别重视 , 比如老百姓过春节的时候 , 如果要拍摄全家福照片、家庭聚餐等活动 , 凡是坐在中间位置的 , 通常都是家里辈分最高的 。 “中”代表的中心 , 这个空间位置如此重要 , 这种概念是在古代什么时候产生的呢?

关于“中”的考古发现 , 过去有人认为 , 这是在战国时代才有的 。 那时候有名的大富商范蠡 , 他说做生意必须得去有人气、人多的地方 , 哪儿有人气、人多呢?范蠡就选择去陶这个地方 , 后来他被称为陶朱公 。 陶在哪里呢?现在的山东西南部的菏泽市 , 有个区叫定陶区 , 那里就是当年的陶 ,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陶为天下之中 。 ”

考古发现的“中” , 时间比这个要早得多 。 1987年在河南濮阳 , 考古工作者发现了6400多年前的墓地 。 墓葬遗骸周围 , 用蚌壳摆成虎和龙 , 象征着左青龙、右白虎的天文星座;下面还摆了一个象征着北斗、周髀的图案 , 北斗是天的中心 , 周髀就是古人用来“测中”的祖槷、槷表 , 后来也称为圭表 。 有人提出 , 墓葬里的这个人可能是古代的“酋长”、天文学家 。 出现这种墓葬现象 , 可能意味着这个人活着的时候找过“中” 。 既然在6400年前的墓葬中发现了古人测中的证据 , 那就说明中国古人很早就有“求中”的观念 。

还有一个4000多年前的例子:在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 , 发现了两座陶寺文化时期的墓葬 , 都出土了槷表 , 这是古代测中的仪具 。 当时为什么要测中呢?这就跟陶寺这个地方的历史定位有关 。 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宫殿、城墙、仓库 , 还发现了1500座墓 , 其中8%是高等级墓葬 , 剩下的92% , 有相当一部分只是一个墓坑埋一个人 。 这些墓地的差别能够反映出当时的人在生前的财富和地位已经很不一样了 , 这就说明在陶寺文明的那个时代 , 已经不是原始社会 , 应该是出现了阶级社会 。 有了阶级社会就进入国家 , 有了国家就有国都 。 怎么证明这里是国都?考古人员在陶寺考古发现了城墙、宫殿、宫城、宫门等遗址 。 历史文献记载“尧都平阳” , 今陶寺城址所在地的襄汾古代称为“平阳” , 由此推断 , 陶寺城址可能是尧都“平阳” , 这应该八九不离十 。

此后 , 古人寻找“中”的行动 , 伴随着国都的选址仍旧在继续 。 夏商时代 , 古人“求中”于河南嵩山 , 到了商代晚期又回归到了河济地区 , 也就是现在河南北部、黄河以北的河北南部以及山西东南部等地区 。

据古代历史文献记载 , 周武王灭商之后 , 周朝为国都选址 , 又选到了河南嵩山这一带 。 1963年 , 在陕西宝鸡发现了距现在3000年的一件铜尊 。 当时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在这件铜器底部发现了12行122字的铭文 , 这件铜器因为记载了这位叫作何的贵族受到周王赏赐 , 因此被称为“何尊” 。 何尊的铭文里就出现了一句话:“宅兹中或”(即“宅兹中国”) , 就是说都城要选在“中”的地方 , 也就是天地之中 。 而“或”实际就是指的地域的“域” , 在“或”之外加上“口”就是“國”(国) , 现在也叫“宅兹中国” , 也就是指代当时周成王迁都的洛邑 , 即现在的洛阳 。 这也是古人选择“中国”(都城)于天下之中的一个佐证 。


国博讲堂︱刘庆柱:“中和”理念与国家大一统观念的形成

国博讲堂︱刘庆柱:“中和”理念与国家大一统观念的形成// //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何尊


国博讲堂︱刘庆柱:“中和”理念与国家大一统观念的形成

国博讲堂︱刘庆柱:“中和”理念与国家大一统观念的形成// //

何尊铭文拓本中的“宅兹中国”铭文

此外 , 因为东西南北的自然环境、风俗习惯不同 , 中国古代的政治家觉得 , 要管理国家还需要表现包容 , 必须让这个国家的东西南北都觉得他的统治是公平的 。 古代的国王、皇帝要这样做 , 主要是出于政治考虑 , 放在中间 , 也是为了表示对东西南北各地的公允、公平 。 文献记载 , 当时要把国都建在国家中央 , 还有一个考虑就是便于收赋税 。 现在我们交税拿个手机就能办了 , 但是古代不行 , 距离比较远 , 因此国都要选适中的地方 , 便于经济、政治、军事各方面的管理 。 因此 , “择中建都”就成了一个制度 。

由秦汉至唐宋时期 , 国家统一时期的都城基本都在“大中原”的长安、洛阳与开封东西一线 , 继承了夏商以来的“择中建都”的传统 。 到了金朝徙都燕京 , 在金人看来“燕京乃天地之中” , 并且都城之名就是“中都” , 金朝海陵王强调“择中建都”的意识由此可见 , 元大都、明清北京城都是在金中都规制的基础之上 , 延续了前制 。

古代都城“中”的概念扩展、强化与深化

先说一下 , 古人从“择中建都”到“择中建宫”的变化 。

皇宫通常设置在古代都城的中央位置 。 北京城是中国古代都城文化的集大成者 , 是中国古代历史的终结点 , 最后一个古代王朝的都城 , 北京的故宫就是设置在过去北京城的中央位置 。 这个传统 , 它是逐渐形成的 。

距现在3600年的郑州商城与偃师商城 , 建于“天地之中”的“大嵩山”地区 , 考古人员发现偃师商城的王宫就在都城东西之中位置 。 因为都城是国家的政治中心 , 王宫是国家的政治中枢 。 到了北魏时期 , 皇宫就正式设在都城东西的中央位置了 , 它一直影响到明清北京城 。

唐长安城的大明宫是个例外 , 它原来并不是皇宫 , 当初唐高祖李渊当太上皇了 , 他的儿子唐太宗李世民嫌他爸爸在皇宫里有点儿碍事 , 就说长安城东北角地势高 , 那里凉快 , 在那里盖一个别墅区让他住在那里 。 后来到了唐高宗的时候 , 他的皇后武则天又给他出主意 , 说你也到大明宫那个地方去 , 那里的地势高 , 对你的风湿治疗有利 。 这其实是因为武则天想摆脱原来唐长安城宫城——太极宫“传统”政治中心的羁绊 。

到了北宋 , 都城选在现在的开封 , 这时达到从“择中建都”到在都城“择中建宫” , 再于宫城“择中建殿(大朝正殿)” , 这时的都城、皇城、宫城、大朝正殿“择中”而建达到最“全面”的时期 。

所以我们说 , 都城“求中”这个原则 , 古人在几千年里一直没有变过 , 而且这个原则也在发展 , 从都城发展到皇城 , 从皇城发展到宫城 , 然后发展到了“大朝正殿” , 越来越突出“中”的规划理念 。

比如我们现在参观北京故宫 , 进了午门以后 , 为什么对着的是太和门 , 太和门又对着太和殿 , 两者中间为什么空出那么大的广场?太和殿是古代君王办公的地方 , 俗称叫作金銮殿 , 而在周代具备这个功能的建筑 , 叫作路寝 。 到秦始皇的时候 , 更名叫作前殿 , 汉代也沿用了前殿的称呼 。 到了曹操儿子当皇帝的时候 , 把前殿改名叫作太极殿 。


国博讲堂︱刘庆柱:“中和”理念与国家大一统观念的形成

国博讲堂︱刘庆柱:“中和”理念与国家大一统观念的形成// //

北京明清故宫午门

在我看来 , 中国古代皇宫的金銮殿有三个特点:居前、居中、居高 。

前殿的名字 , 意思就是这个建筑在皇宫的最前面 , 没有别的建筑挡住它 。 清代的北京太和殿也延续了这样的规制 , 它的前面没有建筑 , 只有门:太和门、午门、端门、天安门、正阳门、永定门 。 这个前殿的特征 , 是从秦始皇那个时候就传下来的 。 秦始皇时代著名的阿房宫 , 史料说阿房宫以南山为阙 , 也就是说 , 它的前殿对着终南山 , 它和山之间是不可以有其他建筑遮挡的 。

至于居中 , 我们还是可以从故宫太和殿来看 , 它就是居中的 , 东边有东宫 , 西边是西宫 。 至于居高 , 当年北京城最高的建筑 , 不算塔类建筑 , 太和殿就是最高的 。 虽然还有一个跟它一样高的 , 这就是太庙 。 但实际上 , 太庙的台基比太和殿要低 , 所以太和殿的绝对高度要比太庙高 。 王国时代宫城之中东西并列着宫殿与宗庙 , 二者“平起平坐” 。 但是随着封建王朝的建立与发展 , 代表血缘政治的宗庙地位逐步下降 , 代表国家地缘政治的大朝正殿越来越往上走 , 大朝正殿就比宗庙建筑高了 , 政治上也更重要了 。

另外一个发展变化就是“一门三道” 。 《周礼·考工记》说国都九经九纬 , 就是城中的东西南北各九条路 。 门是一边三座 , 一个门三个门道 , 因此形成都城之中的主干路为“九经九纬”的说法 , 实际上是“三经三纬” , 因为都城之中的主干道每条道路是“一道三涂”结构 , 即一条道路分成左、中、右三股道而已 。 这正如我们现在城市道路是“一道二股” , 即一条道路分为“上下”两股道 。

到目前为止 , 除了全国八大古都之外 , 所有发现的古代“地方”城市的城门 , 没有一个城门是三个门道的 。 只有古代的都城 , 它的城门、宫门(宫城一般是正门) , 才是“一门三道” , 中间留出来的那条路是干什么的?有人说中间这条路是走车的 , 实际上 , 中间这个门道什么也不承担 , 它不是一般人走的 , 它是国家的象征 , 皇帝也不一定走 。 前些年 , 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发掘汉长安城直城门遗址 , 那里的遗迹也是三个门道 。 这个城门保存得较好 , 两边的门道上都有车辙 。 中间的门道上却没有发现车辙 , 发掘者认为中门道与其他门道的地面明显不同 , 其为抹泥地面 , 表面光滑平整 , 基本看不到使用痕迹 , 他们认为中门道属于驰道 , 为皇帝专用而很少使用 。 它的存在 , 折射出以帝王为代表的国家的至高无上 。

“一门三道”制度也不是一直固定的 , 它也是发展的 。 中国人对国家的认同理念越来越强化 , 这个强化表现在几个方面 , 门道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

从考古发现来说 , “一门三道”这种规制 , 距现在约3700多年前就出现了 , 但那时候还没有用在城门上 。 二里头遗址中考古发现的一号宫殿建筑遗址 , 其宫殿院子的南门就是“一门三道” 。 距今约3600年前的偃师商城遗址中 , 宫城的宫殿和宗庙院子的南门也是“一门三道” 。 在楚国首都纪南城遗址的南城门与西城门之中各有一个城门 , 考古人员发掘之后发现也是“一门三道” , 但是从都城城门规制整体上来看 , 这时还未形成制度 。

到了汉代首都长安城 , 都城各城门的“一门三道”正式成为了规制 , 为以后历代都城所沿袭 。 后来还出现了“一门五道” , 这是从唐代开始的 , 都城城门由“一门三道”发展为“一门五道” , 门道越多 , 说明国家观念越强化 。


国博讲堂︱刘庆柱:“中和”理念与国家大一统观念的形成

国博讲堂︱刘庆柱:“中和”理念与国家大一统观念的形成// //

讲座现场

“中”与“左祖右社”和“中轴线”

我们现在参观故宫 , 它的正门并不是天安门 , 而是午门 。 进了天安门之后还不算进皇宫 , 只算进了皇城 。 天安门的东边是太庙 , 西边是社稷 。 太庙叫祖 , 社稷叫社 。 这也就是“左祖右社” , 这个左右是相对大朝正殿——太和殿而言的 , 它俩分别在太和殿的东南和西南 。

既然“左祖右社” , 那么谁在中间呢?在中间的是代表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大朝正殿 。

这个“中”原来是没有的 , 考古发现中的早期王城的宫城之中东西并列有宗庙与宫殿 , 这时的宫城是“双轴线” 。 到了秦始皇的时代 , 以国家为大 , 在这种理念之下 , 古人就把宗庙从都城的宫城之中迁到了外面 , 而把代表国家“政权”的宫殿保留在宫城之内 , 并置于宫城中央 。

从“择中建庙(宫庙)”到“择中建殿(大朝正殿)” , 这也是从“王国时代”到“帝国时代”不同社会形态变化的重要考古学标志 。 古代都城“择中建殿”相应出现的“左祖右社”布局规制 , 反映的是国家政权由先秦时代血缘政治与地缘政治并重 , 到地缘政治为主、血缘政治为辅 。

正因为中国古代有这样的思想 , 国家的理念越来越强化 。 随着封建王朝的发展 , 如果国家认同观念不是越来越强化 , “大一统”的中华民族国家就不可能实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不断裂” 。 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见证了对国家认同的理念是逐渐强化的 , 这也体现在都城从“中”到“中轴线”的发展 。

通过研究都城“中轴线”的出现和发展 , 我认为这体现了一种理念 , 也就是不同时代的中国古人把国家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 。 王国时代很可能是血缘政治与地缘政治的二元认识 , 比如二里头遗址的宫城之内分布着东西并列的宗庙与宫殿建筑遗址 , 它们可能分别对着宫城南部的两个门 , 形成宫城之中的二元轴线 。 帝国时代的都城出现以大朝正殿为基点的“一元”的“中轴线” , 形成规整的都城中轴线规制在北魏洛阳城 , 这一制度一直沿袭到明清北京城 。 其间隋唐长安城的都城中轴线达到中国古代都城中轴线的“极致” , 隋唐长安城中轴线以宫城——太极宫之中的太极殿为“基点” , 由此向南依次为宫城正门承天门、皇城正门朱雀门、都城正门明德门 。 明清北京城中轴线则以故宫太和殿为基点 , 由此向南依次为太和门、午门、天安门、正阳门、永定门 。 中轴线的出现 , 导致宗庙移出宫城 , 体现国家理念的强化 。


国博讲堂︱刘庆柱:“中和”理念与国家大一统观念的形成

国博讲堂︱刘庆柱:“中和”理念与国家大一统观念的形成// //

复原重建后的隋唐洛阳宫城正门应天门

陵墓的都城之“中”

为什么我们谈都城 , 又要谈陵墓的话题呢?在古人的认知中有两个世界 , 一个是阴间 , 一个是阳间 。 2000多年前的《吕氏春秋》就提出“陵墓若都邑” 。 凡是建都的地方 , 都有帝王陵墓 , 就像安阳殷墟的西北岗商王陵、秦都咸阳附近的秦王陵与秦始皇陵、西安地区的西汉十一陵、唐十八陵、河南巩义宋陵、北京周口店的金陵、昌平的明十三陵、清东陵与清西陵等 , 这些陵墓同样体现了古人的生前“居中”的思想 , 死后进入“阴间世界”也把居“中”的理念带到那个世界 。

陵墓中最早的“中” , 我们是在安阳西北岗3000年前商代的王陵中发现的 。 我们发现墓是方形的 , 四边各开了一条墓道 。 按道理来说 , 古人当时修墓的时候只需要挖一条墓道就足够了 , 当初商朝人为什么要挖四条墓道?我曾经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 。

从考古发现来看 , 在东汉以前 , 凡是国王、皇帝的墓葬 , 都是四条墓道的规制 。 比如秦始皇陵、汉武帝茂陵等等 。 我认为 , 四条墓道的设置 , 跟宫城四面开门是一个道理 , 从功能角度来说墓葬其实只用一条墓道 , 但是它需要四条墓道来表示 , 它是面向四方的 。 举一个例子 , 《史记·秦始皇本纪》写秦始皇陵是“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 , 机相灌输 , 上具天文 , 下具地理 。 ”上述记载也就是把秦始皇陵当成国家缩影考虑 。

其实在古人的概念中 , 都城也是一个微缩的国家 。 清代北京城有中南海、北海的设置 , 这种把湖泊称之为“海”的做法 , 实际是从唐代沿袭而来的 。 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宫里就设有四海池 , 即“东西南北”四海 。 而这种设定实际上是从汉武帝那里延续而来的 , 汉武帝到北地、山东、河北等地视察 , 回去以后就在皇宫里修了池子 , 叫太液池 。 “太者大也 , 液者水也” , “太”的意思就是比“大”还要“大” 。

结果就是在考古发掘中 , 这一时期(从殷商到西汉)只要是帝王的陵墓 , 一般是四条墓道 , 也就是考古学家所说的“亜字形”墓 。

在夏商周时期 , 宫城是不开四门的 , 到了秦汉时期 , 宫城开四门就成为一个制度 。 宫城四面开门 , 都城也是四面开门 。 到了战国时期开始出现君王陵园 , 那时候的陵园并没有四个门 , 到了秦汉的时候就变成了四个门 。

在战国时期 , 没有哪个国家的君王修墓设置有四个门道的 , 只有秦始皇他们家这么干 。 原来我们以为是当了皇帝才能有四条墓道的规格 , 从目前考古发掘的资料来看 , 不仅是秦始皇有野心 , 其实秦始皇的祖先也挺有野心的 。

我注意到秦国这种四条墓道的规制 , 只有在它把国都从凤翔迁到了咸阳以后才出现 。 当初为什么要把国都从凤翔迁咸阳?因为凤翔在西边 , 咸阳要靠东一些 , 把国都搬到这里 , 就是想吞并六国更方便一些 , 这是一种生者的政治抱负 。 后来 , 既然活着的时候想当皇帝没实现 , 那么死后 , 秦始皇的先祖们仍旧按照皇帝的规制来设置陵墓 。

后来到了东汉的皇帝陵墓 , 又变成了一条墓道的规制 , 我们称之为“甲字形”墓葬 。 不过陵园仍旧保持四个门的设置 。

武则天的乾陵陵园就是东西南北四个门 , 宋代皇帝的陵园也是四个门 , 依旧保持着跟古代都城一样的设定 , 这意味着“陵园就是皇宫”象征的认知 。 陵园前面设立的石人、石马等石像生 , 象征着上朝的朝礼 , 就像站在午门外头 。 西汉十一陵、唐十八陵、巩义宋陵、北京房山金陵、昌平明十三陵、清东陵与清西陵等帝王陵墓的“司马道”或“神道”实际上就是死者生前都城的“中轴线” 。

“中”的观念的传承

古代都城及宫城布局形制所呈现的这种“中”的观念 , 我们之所以称它是“中华历史文化基因” , 就是因为在中华五千年历史发展中 , 它被中华大地的各个民族所认同 , 考古发现与古代文献记载均佐证了这一历史:鲜卑人建立北魏王朝 , 徙都于“天地之中”洛阳 , 继承汉长安城、汉魏洛阳城布局形制 , 营建北魏洛阳城 , 使都城的“中和”观念更为深化 , 开创了中国古代都城的“三城制” , 完善了都城“中轴线” , 弘扬了先秦、汉魏都城的宫门门阙形制 , 北魏洛阳城宫城阊阖门布局形制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 。 中古时代以后北方族群女真、蒙古等入主内地 , 先后建立了金、元、清王朝 , 他们定都北京 , 其都城形制承袭了几千年形成的“中”的传统 。

在古人的概念中 , 既考虑以“中”为核心 , 又考虑到公平、公允的“和” , 形成“中和”理念 , 把大家团结在一起 。 最后想达到的目的 , 就是古人所秉持的国家认同、国家的稳定和大一统观念 。

(本文演讲资料及图片 , 均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提供 。 全文原载于《光明日报》2019年8月17日第10版《光明讲坛》栏目 , 澎湃新闻经授权发布 , 现标题为编者所拟 。 )